第744章 风沙玉门关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驼队在沙丘间颠簸,苏念安勒住缰绳时,指尖已积了层细沙。她望着远处被风蚀得千疮百孔的雅丹地貌,那些土丘在残阳下像一群沉默的巨兽,脊背间隐约能看见凿痕——那是汉代戍卒刻下的烽火记录,如今只剩些模糊的沟壑。

  “再往前走,就该到莫贺延碛了。”阿石用龙渊剑拨开挡路的沙棘,剑身在风沙里裹着层暗金色的光,“当年玄奘法师西行,在这里九死一生。”

  林霜正给箭羽上油,闻言抬头望向天际:“我听说藏经洞的经书,就是怕被战火焚毁才藏起来的。可藏得住吗?”她指尖的镇魂箭突然轻颤,箭镞映出远方天际的一抹暗黄,“那是什么?”

  三人同时勒马。只见西边的天幕被风沙撕开道口子,无数泛黄的纸页从里面翻滚而出,像群折翼的蝶。那些纸页在空中碎裂,化作更细的纸屑,被风卷着朝驼队扑来。

  “是经文的残片。”苏念安摊开手掌,几片纸屑落在掌心,瞬间化作金粉渗入皮肤。她脑海里突然闪过些零碎的画面:洞窟里的油灯、堆叠的经卷、僧人用梵文写下的批注……“藏经洞出事了。”

  驼队加快了脚步。当莫高窟的轮廓出现在风沙尽头时,连最沉稳的老驼都不安地刨着蹄子。千佛洞的栈道上爬满了暗紫色的藤蔓,那些藤蔓比锁文狱的蚀星根须更纤细,却像附骨之疽般钻进洞窟的裂缝里,所过之处,壁画上的飞天、供养人都在褪色,化作一道道空白。

  “蚀星的余孽。”阿石的龙渊剑发出嗡鸣,剑气劈开缠向第335窟的藤蔓,“它们在吞噬色彩里的文脉。”

  第17窟的门早已被风沙冲垮。三人冲进去时,正看见几个穿胡商服饰的人在撕扯经卷,他们手里的弯刀泛着暗紫色的光,每割开一卷经文,就有一道金色的影子从纸页里钻出,随即被弯刀上的邪气撕碎。

  “住手!”林霜的镇魂箭破空而出,一箭射落最前面那人的弯刀。箭矢钉在石壁上,梵文金光瞬间蔓延,将半个洞窟的藤蔓冻住。

  那几个胡商转过身,脸上竟爬满了扭曲的“禁”字,和锁文狱里的囊泡外的文字如出一辙。“这些纸片子留着也是喂虫子。”为首的络腮胡咧嘴笑,露出黑黄的牙齿,“不如给我们烧了取暖。”

  他话音刚落,手里的半卷《金刚经》突然炸开金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八个字化作金链,将他的手腕缠住。络腮胡惨叫着去扯,金链却越收越紧,那些爬在他脸上的“禁”字竟被金链上的佛光逼得褪了色。

  “这是……”苏念安突然注意到洞窟角落的供桌,桌上的油灯里插着半截笔,笔杆上刻着“法藏”二字。她脑海里的画面突然清晰起来:一个穿袈裟的僧人正将经卷塞进洞窟,手指在“法藏”二字上摩挲,“总要有人记得,这些字里藏着慈悲。”

  “是王道士?”阿石扶住摇摇欲坠的供桌,桌面的裂缝里露出几页残经,上面有朱笔批注,“他不是把经书卖给了洋人吗?”

  “不全是。”苏念安捡起残经,指尖的菩提子手串亮起金光,那些破碎的纸页突然自行拼凑,露出后面的字,“你看,这是他偷偷藏起来的。”

  残经上除了经文,还有几行笨拙的汉字:“洋人说这些字能换钱,可老道夜里总梦见佛在哭。藏起的这些,等后世有识字的来寻吧。”字迹被泪水洇过,晕开的墨痕里,竟能看见淡淡的佛光。

  此时,被镇魂箭钉住的藤蔓突然剧烈扭动,暗紫色的汁液溅在壁画上,那些原本褪色的飞天竟动了起来。一个梳着双环髻的飞天从壁画里飞出,手里捧着半块残破的颜料盘,盘子里的朱砂、石绿还带着温度。

  “是吴生的徒弟!”林霜认出飞天袖口的纹样,那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笔法,“她在守护颜料!”

  飞天将颜料盘掷向空中,朱砂化作火鸟,石绿凝成碧波,竟将那些藤蔓烧得滋滋作响。可更多的藤蔓从洞窟深处涌来,飞天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颜料盘里的色彩也越来越淡。

  “这些颜料里有文脉!”苏念安突然明白,敦煌的壁画之所以千年不褪色,不仅是因为矿物颜料,更因为画者将心血、信仰都融进了色彩里,“林霜,用镇魂箭引光!阿石,劈开石壁!”

  龙渊剑的剑气如匹练般切开东侧的石壁,露出后面的夹层——里面堆满了未被取走的经卷,还有几十支用狼毫、兔毫制成的画笔。阿石抓起一支画笔,笔杆上的“永安”二字突然亮起,竟与他掌心的老茧相呼应。

  “是当年画工的笔。”阿石将画笔掷向苏念安,“用你的菩提子催活它们!”

  苏念安握住画笔,菩提子的金光顺着笔杆流入笔尖。她蘸起飞天留下的颜料,在石壁上疾书——写《心经》的“色即是空”,写《史记》的“究天人之际”,甚至写了句孩童课本里的“人之初,性本善”。那些字落在壁画上,褪色的飞天重新有了眉眼,供养人的衣袂染上了绯红,连角落里的小沙弥都露出了笑容。

  林霜的镇魂箭不断射向藤蔓的根部,箭矢上的梵文与经卷里的文字共鸣,竟在地上刻出一道金光符阵。符阵亮起时,所有藤蔓都被钉在原地,暗紫色的汁液里浮出无数被吞噬的文字,那些文字在空中重组,化作《金刚经》《道德经》《汉书》的虚影,盘旋着汇入壁画。

  当最后一缕藤蔓化作飞灰时,第17窟突然剧烈震动。供桌下的地面裂开道缝隙,露出一块方形的青石板,石板上刻着“莫高”二字,旁边还有行小字:“画者无心,观者有意,字在壁上,亦在心里。”

  阿石掀开石板,文》,字迹稚嫩,像是孩童的习作。卷末画着个小小的菩萨,菩萨的衣纹里,藏着“敦煌”二字。

  “是哪个孩子藏的?”林霜轻轻抚摸着卷首的“天地玄黄”,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苏念安将《千字文》举过头顶,阳光透过洞窟的破口照在纸页上,那些字突然化作无数光点,飞出洞窟,落在莫高窟的每个角落。光点所过之处,褪色的壁画重新焕彩,被藤蔓钻破的栈道长出新的木芽,连风沙里都飘起了“大漠孤烟直”的诗句。

  那个从壁画里飞出的飞天重新落回壁上,只是这次,她手里的颜料盘是满的,袖口还多了支小小的画笔。

  三人走出洞窟时,正看见几个年轻的画工背着颜料桶赶来,他们里有汉人,有吐蕃人,还有个高鼻梁的波斯人。为首的画工捧着块新磨的石绿,看见苏念安手里的画笔,突然跪倒在地:“师父说,当年守护洞窟的前辈会留下信物,原来真的有!”

  他指着远处的沙丘:“我们在沙里挖出了好多残破的画稿,正想补画壁画,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阿石将那支刻着“永安”的画笔递给画工:“少的不是技法,是心。”

  画工接过画笔,指尖刚触到笔杆,就浑身一震,眼中闪过无数画面——唐代画工在油灯下调色,宋代僧人在经卷上批注,元代道士在洞窟前焚香……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对着苏念安三人深深一揖,转身招呼同伴:“开工!咱们要让这些飞天,再笑一千年!”

  风沙渐渐停了。苏念安望着莫高窟的方向,那里正升起淡淡的金光,与锁文狱上空的文脉星图遥相呼应。

  “接下来,该往东了。”林霜的箭囊里,那支刻着“薪火”的箭突然指向东方,箭镞映出片蔚蓝的海,“听说那座岛上的字,是用贝壳拼成的。”

  阿石的龙渊剑在阳光下流转着光,剑身上的天工秘纹与海平线的方向隐隐共鸣:“贝壳会被潮水磨平,但字里的念想不会。”

  苏念安策马向前,菩提子手串的金光落在沙地上,竟长出几株翠绿的草,草叶上的露珠里,映着海岛、渔船,还有孩童用手指在沙滩上写的字。
  http://www.bixia5.cc/book/14472/7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