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探明真相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平日里,林经在四合院里口碑甚佳,邻居们都对他评价不错。

  林经与傻柱关系融洽,傻柱在轧钢厂遇到问题时,总是林经帮忙解决。

  作为傻柱的父亲,他也想来为林经助兴,便准备了一个红包。

  傻柱见父亲出现在林经的食堂,心中疑惑。

  父亲为何突然来访?他与林经一家接触不多,这次行动显得格外突兀。

  “你怎么跑这儿来了?”傻柱催促道,“快回去!这里没什么事需要你管。”

  傻柱的父亲被儿子这般冷遇,脸上笑容瞬间凝固。

  他意识到,儿子对自己积怨颇深,不愿相见。

  毕竟过去他曾伤害过傻柱和女儿,那段记忆在兄妹俩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痕。

  何大青深知,抛弃妻子与女儿的行为让自己陷入深深的悔意。

  他意识到,若再不修复与儿女的关系,将来他离世后,心中的愧疚将永远萦绕。

  然而,他得知外界传言,傻柱正与寡妇秦淮如谈婚论嫁,这让他深感失职。

  作为父亲,他本该第一时间知晓儿子的终身大事,可如今竟毫不知情。

  更令他痛心的是,傻柱对他满心怨恨,从未消减半分。

  何大青思虑良久,决定探明真相,他担心秦淮如表象虽好,实则狡诈。

  于是,他向邻居打听关于秦淮如的闲话,得知她并非良配。

  何大青认为,以儿子的条件,应找个更合适的伴侣,而非这位名声存疑的寡妇。

  但他的意见遭到了傻柱的强烈抵触。

  面对父亲的询问,傻柱愤然回应:“你现在才关心我的事?当初你忙着跟白寡妇私奔时,可曾想过我和妹妹如何生存?”

  这一刻,父子间的裂痕愈发加深,一切都似乎为时已晚。

  你知道这些年我们姐妹俩是怎么熬过来的吗?要不是四合院的大爷大娘帮忙照顾我们,恐怕早就撑不下去了。

  你也不会见到我。

  何大青坐在旁边,听儿子这么说,心里满是愧疚。

  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当年狠心抛下儿女不管,才让儿子女儿对他如此怨恨。

  如今后悔也晚了,儿女都已长大成人,虽然懂事孝顺,但对他的态度始终冷淡。

  毕竟他这个父亲,没尽到应有的责任。

  这么多年,兄妹俩相依为命的日子确实不易。

  何大青深知这一点,可现在说什么都于事无补了。

  面对傻柱的质问,他无言以对。

  周围的邻居和工友们都在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何大青叹了口气说:“傻柱,能不能忘记过去,让我们重新开始。

  我会好好照顾你和你妹妹,虽然你妹妹快当妈妈了,但我还能帮忙带孩子。

  我闲着也没事,可以帮你们照看孩子。

  将来你成家生子,我也能出一份力。”

  傻柱听后冷笑一声:“真是天大的笑话!我们从未指望过您帮忙带孩子,爷爷和姥爷的事,我们也从不认您。

  您还是别抱这种想法了。”

  父亲听到这话,心里一阵冰凉,不知该如何回应。

  站在一旁的林经实在看不过去了,心想,这毕竟是傻柱的父亲,何必这么绝情呢?

  尽管是他的父亲先犯了错,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责父亲,让他下不来台,这显然不合适。

  林经思索片刻后走上前说道:“伯父,您快请坐,我帮您找地方休息,坐下喝杯酒吧。”

  林经原本想缓和气氛,避免父子俩继续陷入尴尬局面,毕竟今天是他新开张的食堂开业日,这种争执会影响整个场合的氛围。

  而何大青也明白这一点,尤其作为东家,他不能对儿子的行为坐视不管。

  然而,面对激动的傻柱,何大青选择避开,他知道越是靠近,傻柱可能越会无视他。

  于是,他转身走开,不再理会傻柱此刻满是怨气的表情。

  傻柱一见到父亲就怒火中烧,想起幼年时家庭的艰难岁月,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他还想到妹妹曾经历过的危险处境,心中满是低落情绪。

  这些年,他努力工作只为给妹妹更好的生活,如今妹妹嫁给了陈凡,过上了幸福日子,还即将迎来新生命。

  想到这里,傻柱感到一丝安慰,相信陈凡定能妥善照顾她们母子。

  然而,看着哥哥和父亲反目,傻柱心里也不好受。

  那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啊,他从未料到哥哥会对父亲如此不满,甚至恶语相向。

  可他无法插手,这是兄长与父亲之间的矛盾。

  无奈之下,他只能与陈凡默默用餐,默默见证这一幕。

  与此同时,周围的邻居们重新聚集起来,为林经的新店开业举杯祝贺。

  不过,秦淮如和傻柱却提不起兴致,因为她知道,傻柱的父亲似乎并不认可他们的婚事,这让他们的心情格外沉重。

  他的父亲碍于众人的目光,不便明言,秦淮如也陷入困惑。

  傻柱的父亲虽已知晓他们婚事却有所不满,这让秦淮如不知如何是好。

  他明白,只要傻柱决心与自己结合,无人能阻拦,因为傻柱固执得像头倔驴,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拽不回头。

  秦淮如只能随遇而安。

  即便今日他父亲特意提及婚事,他们也不宜过于轻率。

  毕竟这是傻柱的父亲,不能完全置之不理。

  秦淮如思索片刻,转向傻柱说道:“傻柱,今后对令尊的态度收敛些。

  他养育了你,你怎能如此待他,这会让他内心苦楚。”

  傻柱闻言,侧目看向秦淮如:“你倒是学会了扮好人。

  你知道我当初是如何熬过来的吗?何大青离去后,我和兄弟二人沿街乞讨,有时连饭都吃不上,甚至差点饿死。”

  “那时多亏一位大娘与大爷收留,我们才得以存活至今。

  若非他们当初相助,恐怕我们早已不在人世,更别提今天的我了。”

  秦淮如听罢,方知傻柱年幼时竟历经这般艰辛。

  他从未想过,自己因久居外地,对四合院过往一无所知,直到此刻才了解傻柱曾经历过的坎坷与磨难。

  如今的傻柱已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有自己的追求和信念,不再轻易受他人左右,这正是秦淮如期待的模样。

  秦淮如还想规劝傻柱,道:“傻柱,莫要再执着于往昔,否则你会活得疲惫不堪。

  铭记仇恨的生活并不轻松。”

  傻柱默然无语,对秦淮如的言语充耳不闻。

  秦淮如深知此刻无论她说什么,傻柱心中都积怨甚深,绝非轻易能释怀之事。

  四合院的邻居和朋友们见到傻柱与他的父亲,从二人的神态便猜到傻柱对父亲怀有深切怨恨。

  毕竟,父亲未尽养育之责,抛下他与妹妹后便不再过问。

  此时,轧钢厂的工人们已大多用餐完毕,酒足饭饱。

  厂长和经理对林经说道:“今日到此为止,我尚有要事需处理,先行告退,改日再聚。”他们又称赞林经的厨艺,称其菜肴美味至极,是从未尝过的佳肴。

  林经没想到他们会如此赞赏,仅学了两天便掌握了这门技艺,也感激那位教他的厨师兄长。

  如今他明白自己的手艺得到了认可,定能吸引更多食客。

  轧钢厂的工人众多,数百人每日光顾他的食堂,足以让他忙碌。

  林经甘愿辛劳,只盼用餐人数越多越好,这样便可获得更多收入以抚养孩子。

  两个孩子正等待他的照顾,日常开销也需不少花费。

  听闻厂长提议,林经倍感欣喜,答道:“多谢厂长厚爱,您的恩情我铭记于心,无以为报。

  日后定当邀您畅饮几杯,今日人多,或许您还未尽兴,改日我必陪您痛快一叙。”

  厂长听完林经的话后摇摇头说道:“不用跟我见外,咱们都是厂里的工人,都在为老板效力,都属于轧钢厂的一员。

  以后别这么生分了,就像一家人一样共同生活,互相扶持。”

  林经听罢厂长的话,内心十分欢喜,却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此刻的心情。

  他只能感激地点点头。

  站在一旁的经理见状,明白厂长对林经颇为欣赏。

  林经在厂里一向表现出色,无论是电力故障还是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他总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维修,避免工人停工影响工厂效益。

  因此,他深得厂长和经理的信任。

  厂里重用能工巧匠,而林经不仅擅长修理设备,还会做美味的鸡蛋羹,在厂里颇受欢迎。

  厂长担心林经若开设食堂后便辞去厂里的工作,这会影响工厂的运作效率。

  于是厂长建议:“你可以开食堂,但厂里的工作不能丢,这是你的铁饭碗,即使将来退休也有保障。

  食堂的收入可以作为额外的补充,但不能完全依赖它。”

  林经理解厂长的担忧,担心自己开设食堂后会忽视厂里的事务甚至辞职。

  然而,这份工作承载着他多年的心血,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他决心同时兼顾厂里的工作和食堂的经营,这样才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更好地照顾老人和孩子。

  仅靠厂里的工资,他可能难以支撑整个家庭的开销。

  因此,他想通过开设食堂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

  尽管家庭经济基础薄弱,但他肩负着赡养老人、养育孩子的责任,这也是他努力奋斗的动力所在。

  这事儿得花不少钱。

  林经沉思片刻说道:“厂长您尽管放心,我绝不会耽误厂里的工作。

  食堂也必须搞起来,这两件事我一样都不会丢下。”厂长听后安心了,他今日前来正是为这事,可不想林经就此撂挑子。

  厂长略一思索,说道:“林经,听你这么讲我就放心了。

  我还有些别的事要处理,就不多打扰了。”说完,厂长缓步走出食堂门外。

  食堂内众人见厂长与经理离开,都明白这两位是贵客,厂长定会妥善相待。

  林经一路将他们送到外头,伸手与厂长、经理握手道:“欢迎今后常来我的食堂坐坐,祝厂里一切顺利。”厂长和经理闻言,笑容满面。

  厂长说道:“你就快回去吧,轧钢厂的工人们和四合院的街坊都在等你,别在外头耽搁太久。”

  话音未落,两人已离开林家门口,朝家中走去。

  林经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深知厂长对他们颇为看重。

  往后自己更要在厂里好好干,才能不负厂长的信任和支持。

  他知道厂长对他格外关照。

  林经清楚,食堂里还有不少客人没走,有轧钢厂的工人,也有四合院的邻居。

  这些邻居与林经关系甚笃,今日食堂开业,特意赶来捧场热闹一番。

  若食堂人数减少,氛围淡了,林经便折返食堂。

  此时,于莉正挨桌为客人盛菜送饭,林经深知今日于莉的辛劳,池塘忙碌中,唯有她最累。

  她心疼儿媳,但此刻顾不上这些,他们必须做好接待,避免闲言碎语。

  毕竟今日是自家食堂开张,得让食堂里的“七八三”工人与四合院邻居满意。

  满意而来,满意而去。

  林经意识到该敬酒了,因今日是自家开业,他走向于莉提议:“咱们去敬下酒,看他们已饮了不少,再迟怕真要散了。”

  于莉听罢点头,随手取了两瓶酒,说道:“好,一起去敬酒。”

  随后二人持杯走向第一桌,那是轧钢厂工人的座位。

  毕竟日后还需这些人常来捧场,支持生意。
  http://www.bixia5.cc/book/14481/1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