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加点赶工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林经转身时,发现刘师傅仍是最后离开的一位,他临走前还回头瞥了一眼,与林经四目相对。

  就在这一瞬间,刘师傅迅速扭头避开,这让林经心头一紧,总觉得事有古怪。

  为何刘师傅如此笃定设备是王帅所为?他为何执意认定?其中必有缘由。

  作为厂里的老员工,刘师傅已工作多年,平日对同事关怀备至,深受敬重。

  每次相见,大家都会热情问好。

  此刻,林经暗忖自己或许是多心了。

  刘师傅在厂这么久,若有异心早该离去,断不会参与此事。

  林经刚刚承诺要查明真相,但眼下众人已陆续离开,现场似乎平静无极。

  环顾四周,设备旁并无异常痕迹。

  他决定再次仔细检查。

  走向丢失设备的方向,他推测必有人刻意为之,否则无人能轻易取走它。

  而设备原处本设有防护装置,绝非裸露在外。

  此时,他注意到地上的铁链已被打开,拾起细看——这铁链看似普通,却非易断之物。

  即便三五人合力,也未必能将其强行扯断。

  由此判断,行窃者极可能使用了工具,比如电锯一类,否则怎会如此干脆利落地切断?

  这是林经的新发现,表明此次盗窃并非一人所为,很可能是精心策划的结果。

  否则,怎能做到悄无声息地得手?

  继续搜寻时,他偶然瞥见一台高大设备底部的一只黄色手套。

  这类手套虽常见于工厂工人,但黄色并不普遍,多数时候是白色的。

  这只黄色手套显得格外突兀,让人忍不住多加留意。

  尽管如此,它也可能只是某个工人遗落在此,或是误碰所致,无法就此断定与案件有关。

  林经虽忙于自家饭店事务,但因兄弟有事,便暂代厂内工作数日。

  厂中环境熟悉,他来去自由,人脉和技术均受认可。

  近日,厂内一台普通设备无故损坏,非人为操作所致,此事必有隐情。

  林经认为,若为谋财,尚可理解,但此设备并无高价,且失窃时机微妙,实在令人费解。

  目前厂内正筹备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后全员将获加薪。

  然而设备丢失打乱计划,无论责任归属如何,工人们都难辞其咎。

  若设备未能找回,所有人或都将面临处罚。

  作为当班者,林经决心查明真相。

  他疑惑,究竟是针对个人的恶意,还是厂方管理疏忽酿成此祸。

  无论如何,此事必须尽快水落石出。

  若说此物珍贵,丢失尚可理解,但此设备毫无价值,莫名遗失,令现场工人皆感疑惑。

  尤其林经已立誓查明真相,巡场数圈后,仅得两线索:一为铁链,二乃设备底部发现的黄手套。

  第278章黄手套引发关注

  林经对这只黄手套格外留意,决定以此为突破口,但此事需保密,暗中观察谁会在工作中丢失此类手套。

  工厂虽有不少黄手套供技术人员使用,但这只显然并非被随意丢弃,状态完好如新,与时代背景不符。

  彼时手套难得,众人珍视工具,如此新净的手套平白遗落,却无人认领,更添疑窦。

  林经素来助人为乐,即便自家饭店事务繁忙,家人亦鼎力相助,他遂承诺查明真相,绝不轻饶。

  他暗忖,设备失踪之事绝非小事,定要追根究底。

  “我刚听闻设备不见,众工友议论纷纷。

  今日事多来迟,不知究竟何事发生,设备又去了何处?莫非真如传言所言,被窃了吗?怎会有贼盯上这般不值钱的东西?”

  林经正专注思考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王师傅的声音,转头确认确实是王师傅。

  作为厂里的技术大师傅,王师傅平时多负责技术指导,鲜少亲自操作,主要是教导新人,堪称厂内顶尖技工。

  “王师傅来了啊。

  今早我发现设备被盗,不知是谁干的。

  这设备放置已久,无人在意,毕竟不值钱。

  可它虽廉价,却有其用途,丢失后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真是让人摸不清是谁下的手。”

  见王师傅前来,林经将手中的黄手套收进口袋。

  他不清楚当前状况,也不确定王师傅此行是真心关心还是另有目的。

  但他相信王师傅并非别有用心之人,只是想尽量减少知情者,以便尽快解决问题。

  林经担心若消息传出,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应对措施,因此暂时不便向王师傅透露自己的发现。

  “怪事,我在厂里这么久,从未遇过这种事。

  谁会偷个不值钱的东西?还用上了电锯。

  厂里任何物品都比这贵重,为何偏偏选中这个?”两人环顾四周,觉得此事蹊跷,必是内部人员所为。

  这般迅速得手,且未引起他人注意,显然是熟悉环境的人作案。

  这座工厂里的人有很大的嫌疑。

  毕竟对这里的地形和其他情况都很熟悉,才能在没人察觉的情况下将设备偷走。

  这台设备看似普通,却作用非凡。

  我们的整个作业流程,包括最后的工序,全靠它完成。

  如今它丢失,不仅浪费了额外的时间,还让我们难以按原计划完成任务。

  听你这么说,我也意识到,虽然这台设备本身不值钱,但没有它,这次任务根本无法顺利完成,就算勉强完成,也会拖延进度,提高成本。

  比如电力、人力等所有成本加起来,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率。

  林经和王师傅商讨后决定,既然目前无法找到设备,那就只能加班加点赶工。

  毕竟一旦延误工期,不仅会带来麻烦,更会影响工厂一贯的信誉。

  然而,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从别的地方调设备过来需要很长时间。

  与其白白耗时等待,不如直接增加工作日,全力以赴弥补损失。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必须采取行动。

  那头我也派了人去打听,要是有多余的设备能调用,我们现在就立刻安排转移。

  不过转移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毕竟两地相隔较远。

  “这样一来,我们可能会多花些人力和资金,但不管怎样,绝不能拖延太久。

  工期上迟一两天还能理解,但若时间拖得太长,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我们自己也会承担更多后果,这无疑会让我们的成本进一步增加。”

  听完王师傅的话,林经理连连点头,表情略显无奈。

  眼下大家都束手无策,只能尽力减少损失,唯一的办法就是全员加班加点抢进度。

  因此,任务量无形中加重了,这些天大家已拼尽全力,有人甚至身心俱疲。

  眼看着成果即将实现,却因设备莫名丢失而陷入困境。

  然而形势所迫,大家不得不更努力地加班。

  这就意味着必须实行24小时轮班制,即便体力透支,也要将损失降到最低。

  “王师傅说得对,现在我们只能尽量止损。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要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歇。

  尽管会很辛苦,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后再好好休整。

  今天这件事,我一定要彻查到底,绝不能让作梗者逍遥法外。”

  林经深知厂里肯定混进了别家工厂的内鬼,否则不会发生这种事。

  他和王师傅讨论后也意识到,这一切绝非为钱,而是有人蓄意破坏。

  器材丢失本无太大价值,但在此关键时刻遗失,背后必有深意。

  林经深知,厂里的损失越大,对竞争对手越有利,而这个对手正是隔壁的“三五分钢厂”。

  此次任务,双方曾激烈角逐,三五分厂对此难免心存不满。

  难不成这次事件与他们有关?

  然而,三五分厂的员工面貌熟稔,问题或许出在近期新入职的人员中。

  林经决定立刻核查新员工名单。

  “林经,你先待着,我得去指导新人的工作,若遇事可随时找我商议,务必查明真相。”

  “王师傅,您忙您的,我会处理好此事,找出厂内窃贼。”

  就在王师傅转身之际,林经想起一事,连忙唤住他:“王师傅,请帮我取份名单,包括今年及去年入职的新员工信息。

  我不查个人隐私,只希望能锁定可疑对象,或许能发现端倪。”

  “明白,我马上安排人送过去,您稍等片刻。”

  林经想起厂里突发的情况,猛然意识到自己漏掉了一件重要事——于莉曾让他陪去看傻柱。

  昨晚的事让于莉心存疑虑,不知傻柱状况如何。

  尽管厂里出了紧急情况,林经脱不开身,但他已答应于莉一同前往。

  他知道于莉对昨晚的意外仍心生担忧,毕竟一夜之间,秦淮如与傻柱应都冷静反思了所发生的一切。

  至于他们的婚事是否定论,这对二人来说至关重要。

  既然卷入此事,林经认为必须化解矛盾。

  然而厂里的失窃事件亟需查明。

  林经住处离厂不远,新租的房子距离不算远。

  于莉想去傻柱家,这段路虽稍远些,但林经可以骑车带她。

  他看了看表,时间充裕,送于莉到傻柱家只需片刻,返回厂里也不会耽误工作。

  而且他今天的任务基本完成,只待核查设备丢失问题。

  于是林经快步回家,刚进门便见于莉在外焦急张望。

  她一向性急,凡事都要立即处理,因此此刻十分焦虑,不明白为何林经迟迟未归。

  "你不是说去厂里安排工作了吗?今天工作不是都完成了吗?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等你好久,还打算去看看傻柱呢。”于莉远远见到林经匆忙归来,立刻开口责问。

  “别说了,厂里今天出状况了,所以现在才回来。

  我这就带你去傻柱家,我们说好不能耽搁太久,只要确认秦淮如和傻柱没再起争执就行。”

  林经匆匆忙忙地说:“没什么大事,等有空咱们再去看看。

  我得赶紧回厂里,店里也离不开人。”

  于莉注意到林经显得有些慌乱,便关切地问:“厂里到底出了什么事?看你这样子,好像遇到了麻烦。

  能跟我说说吗?”

  林经催促道:“先上车,边走边说。

  我去傻柱家的路上告诉你。

  别耽误时间了,我还急着回去。”

  于莉坚持道:“没关系,你要是有急事就先去忙,我自己走过去就行。

  没事儿的话我就回来,有事我会找人通知你。”

  林经安慰她:“不用操心,我都安排好了。

  快上来,路上说吧。”

  一路上,林经理向于莉讲述了厂里发生的状况。

  于莉听后也很疑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干出这种事?丢的东西也不是特别贵重。

  “我觉得这事八成是三五厂干的。

  除了他们,谁会做这种事?肯定是为了利益才这么做的。

  谁会平白无故偷个不值钱的东西?这还用想吗!”

  于莉反驳道:“话不能说得太绝对。

  虽然三五厂嫌疑最大,但我们厂这么大,得罪了不少同行。

  好多厂子都在盯着我们,不光是三五厂的人。”

  两人边走边讨论着可能的原因。

  林经至今仍对此事感到愤怒。

  虽然目前只有一丝模糊的线索,但他坚信终有一天能找到那个偷窃设备的人,揭开他是哪个工厂派来的间谍。

  这种行为严重违背职业道德。
  http://www.bixia5.cc/book/14481/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