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年最后一天!极难考核!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962年的12月31号。

  日历本,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张。

  对于四九城里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意味着忙碌的一年即将结束。

  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但对于陈宇凡和刘胜东来说,这一天却有着其它的意义。

  因为今天,是他们参加六级工程师考核的日子。

  一大早,天还刚蒙蒙亮。

  厂里派来接他们的专车,就已经停在了四合院的胡同口。

  开车的司机,依然是杨厂长的那位专职司机,吴刚。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精神头十足。

  上次送陈宇凡去东灵山打猎,也是他开的车。

  开车接到陈宇凡和刘胜东两个人之后,吴刚一边发动汽车,一边笑着说道:“陈科长,刘师傅,都准备好了吧?杨厂长特意嘱咐我,今天一定要把你们安全准时地送到考场!”

  “麻烦你了,小吴。”陈宇凡客气地回应了一句。

  刘胜东则显得有些紧张,搓了搓手,深吸了一口气。

  六级工程师......这是他一辈子追寻的目标,如今摆在他的面前,不可能不紧张。

  汽车缓缓驶出胡同,朝着考场的方向开去。

  其他的工程师考核,六级到九级的,基本上都是就近安排考场。

  各个厂子组织一下,几个等级的考核同时展开,流程相对简单一些。

  但是,从六级工程师考核开始......

  规格就完全不一样了。

  今天的考核地点,就设在了西城区的机械工业局技术考核中心。

  光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的地方。

  按照流程......

  上午,他们要在这里进行半天的理论知识答辩和笔试。

  这可不是简单写几张卷子就结束的。

  而是要面对几位考官,进行面对面的问答和阐述。

  等中午吃过饭后,还有下午的实操测试。

  他们要前往四九城第一机床厂,那里有整个四九城中几乎最先进的设备,足以检验一个工程师的真实水平。

  这种考试中担任考官的,也都会是一些在行业内德高望重、技术等级非常高的老工程师,或者是某些领域的权威专家。

  可以说,能走到六级工程师考核这一步的,每一个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技术骨干。

  汽车在考核中心的大门前停下。

  陈宇凡和刘胜东下了车。

  吴刚和他们约定好考核结束的时间,到时候会准时来接,便开车离开了。

  两人抬头看了看这座建筑,门口挂着“机械工业局技术考核中心”的铜牌。

  还没等他们走近,陈宇凡就敏锐的注意到......今天这里的安保力量,似乎比他想象中还要严格得多。

  大门口,以及院子里面,随处可见穿着制服的保卫科人员。

  甚至......还有便衣的保卫人员。

  虽然他们穿着常服,但是陈宇凡的目光何其狠辣,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并非普通人。

  这些保卫人员一个个神情严肃,目光锐利。

  有些腰间还鼓鼓囊囊的,显然是配了家伙的。

  陈宇凡心里清楚,能来参加六级工程师考核的,那都是各个厂的技术核心。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人都对国家未来的工业发展都至关重要,称的上一句国之栋梁了。

  所以,考核中心的安保严格一些,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今天这阵仗......

  似乎又有些超乎寻常。

  尤其是他走进技术考核中心的大院时,陈宇凡发现......

  不仅外围的保卫人员数量众多,就连院内通往主楼的各个路口,都设置了临时的检查点。

  陈宇凡心里琢磨了一下。

  安保等级提升到这个地步,除了保护这些参考的工程师之外......

  更大的可能,是因为今天到场的考官里,或者是来观摩的人员中,有身份极高的人物。

  会是哪位主管工业的领导?

  还是说,是某位在技术领域泰山北斗级别的大牛?

  陈宇凡心中,也未免有些好奇起来。

  ........................

  走进考核中心的小楼,里面的气氛更加肃静。

  陈宇凡和刘胜东按照指示牌,来到了指定的报到区域。

  参加这次六级钳工考核的人,并不算多。

  算上陈宇凡和刘胜东,零零总总加起来,也就十来个人的样子。

  这些人,都来自四九城大大小小的各种工厂。

  他们都是七级工程师,最年轻的也有三十五六岁了,都是自己所在工厂的技术骨干。

  身份查验的环节,进行的非常严格。

  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有些严苛。

  每个人都需要先出示自己的工作证、户口本以及考核通知书,核对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上交《技术成果汇编》。

  而且必须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的。

  想要考取六级工程师,这是一个硬性的门槛——就是你必须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业领域里,至少有一项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或者是有经过实践检验、并取得良好效益的技术创新。

  这项要求,就把许多只有经验、没有理论总结和创新能力的老师傅给挡在了门外。

  刘胜东虽然在陈宇凡看来,某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但在这方面,他却是实打实地达标了。

  他在红星轧钢厂勤勤恳恳干了这么多年,可不是白干的。

  除了日常的工作,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泡在了技术钻研上。

  厂里不少人都知道,刘师傅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凌晨。

  几十年的积累下来,刘胜东的研究成果,在《四九城机械》、《华夏化工》这些专业期刊上,正儿八经发表的内容都有四五篇了。

  每一篇,都是他心血的结晶。

  所以,当工作人员念到刘胜东的名字时。

  他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双手递了过去。

  这里面是他这些年来,所有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复印件和相关的技术说明材料。

  在这十来个参加考核的工程师中,陈宇凡的情况比较特殊。

  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按规定上交《技术成果汇编》的。

  不过,他这次参加考核是走了特殊通道的。

  工业部的领导亲自特批,允许他直接参加六级工程师的考核。

  所以,当工作人员看到他的名字后面有特殊备注时,便没有再追问成果汇编的事情,直接让他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随后,每个人都按要求上交了由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无历史问题”证明,以及各自单位开具的盖着大红公章的推荐信。

  这些材料,都是为了确保参考人员的政治背景清白可靠。

  这个年代......对于成分,还是非常看重的。

  贫农、雇农出身,就是比资本家出身,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毕竟,高级工程师,接触到的很多都是国家的核心技术和机密。

  所以这方面的审查,自然是重中之重。

  等所有人的身份查验和材料审核都通过之后。

  一位穿着中山装,戴着老花镜,看起来像是负责组织这次考核的干部,领着一行十多个人,来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大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按照参考人数,摆好了一张张独立的考试桌椅。

  每个人按照桌上的名签,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紧接着,几位工作人员抱着一摞厚厚的卷子走了进来,开始给每人发放考卷。

  考卷是用非常粗糙的黄纸印刷的,上面的字迹却清晰可见。

  陈宇凡拿到考卷,只是扫了一眼,眉头便微微挑了一下。

  这考卷上的题目,果然不简单。

  上面罗列的,都是一些在实际生产中可能会遇到的,极其复杂和棘手的技术工程难题。

  难度之高......

  就算是厂里那些经验丰富的七级、八级工程师,估计光是想看懂题目本身,都要仔仔细细琢磨上半天。

  也只有这样的难题,才能真正有效的考核出这批工程师的真实技术。

  果然,在大家拿到考卷,开始仔细阅读题目后没多久。

  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片轻轻的吸气声。

  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甚至是有些吃力的神情。

  这些技术难题......实在是有些太难了!

  太刁钻了!

  这个考题难度,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整张考卷上,总共就只有四道大题。

  但每一道题,所涉及的知识面都非常广,不仅考验理论功底,更考验实际操作经验和创新思维。

  别说是在这短短几个小时的考场上,就算是把这些题目拿到厂里,恐怕也得花费上几天,甚至半个多月的时间,反复研究、试验,才有可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当然,出题人也没指望这些参考的六级工程师,能当场就把这些难题给彻底解决掉。

  那是不现实的。

  这次考核的目的,更像是模拟了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突然遭遇重大技术故障的情况,急需进行技术攻关。

  在这种突发情况下,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你首先要如何判断问题症结所在?

  你会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来避免损失扩大?

  这都是这些题目所考察的方面。

  考卷上,也并没有要求他们写出最终的、完美无缺的答案。

  更多的是要求他们,针对每一道难题,详细阐述自己的分析过程、解决思路。

  到时候,考官们就会根据每个人写下的这些思路,来综合判断他们的技术水平,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这才是......这场理论考试的真正核心所在!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http://www.bixia5.cc/book/14484/4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