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团队分工破困局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林晚将终端从离线模式切换至局域网,全息投影在会议桌中央缓缓升起。三维模型旋转着,三条数据流交汇于黑盒的几何中心,像一根被拉紧的弦。苏悦站在她右侧,指尖轻点空气,放大那段0.02秒的信号断裂。光斑在她瞳孔中跳动,像是某种未完成的指令。

  “从现在开始,不再由我单独分析。”林晚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落在节点上,“黑盒的信号有节奏,也有试探。我们得用结构对抗它。”

  她调出成员名单,投影分三区。技术组负责波动频率建模,两人负责交叉校验每一轮0.8hz低频震荡的相位差;精神力成员陈澜被单独标出,任务是十五秒内进行低强度意识触探,不得主动激发共鸣;她自己则保留最终复核权限,但明确标注——今日“心灵洞察之镜”额度已尽,仅作决策支持。

  苏悦皱眉:“如果它真的在回应分析……我们会不会变成它传递信息的一环?”

  林晚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她调出上一轮数据,将陈澜的脑波记录叠加在密语波形之上。两组曲线在第三秒开始出现微弱趋同,第七秒时偏差缩小至0.6毫伏。“你看这里。不是我们在读取它,是它在调整频率,试图让我们听懂。”

  她关闭叠加图层,语气转冷:“所以,所有人必须按规程操作。任何超出预设范围的精神波动,立即终止连接。”

  陈澜坐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太阳穴。她曾参与过三次遗迹清查,有过短暂接触远古装置的经验,但从未面对过如此清晰的牵引感。“我可以试试。”她说,“但得加一道阻尼。”

  林晚点头。技术组迅速架设量子阻尼器,银灰色的环形装置悬浮于陈澜头顶,启动后释放出低频稳定场。监测屏上,她的a脑波逐渐平缓。

  “开始计时。”林晚说。

  陈澜闭眼,呼吸放缓。她的意识像一根细线,缓缓靠近黑盒投射的精神场域。前五秒一切正常,数据流平稳。第六秒,监测仪发出轻微蜂鸣——她的θ波出现0.3毫秒的延迟响应。林晚盯着屏幕,手指悬在终止键上方。

  第十秒,陈澜的睫毛快速颤动了一下。

  第十二秒,她嘴唇微动,吐出两个音节:“归……位。”

  林晚立刻按下终止按钮。阻尼器功率提升,陈澜猛地睁开眼,瞳孔短暂失焦,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喘息。技术员迅速递上镇定剂,她接过时手背青筋凸起,指节发白。

  “它在说话。”陈澜靠在椅背上,声音沙哑,“不是对我们说。是……在确认位置。”

  林晚蹲下身,与她视线齐平:“你还记得那两个字是怎么冒出来的吗?”

  “不记得。”陈澜摇头,“像是从耳朵后面钻进来的,不是我想的。”

  林晚起身,走到黑盒投影前。她将“归位”二字输入分析模型,与父亲遗物的符号频段比对。匹配度不足40%,但与星图偏移的节奏完全一致。这不是语言,是校准信号。

  她转向技术组:“把刚才那轮数据切片,重点提取第十一秒的环境扰动值。我要知道它是不是通过陈澜的神经反馈改变了局部场强。”

  技术人员应声操作。与此同时,苏悦调出联盟监测系统的最新记录——地外高能物体的速度再次提升,预计抵达时间缩短至65小时。倒计时下方,新增一行小字:电离层扰动频率与黑盒波动呈正相关。

  “它在同步。”苏悦低声说。

  林晚没有回应。她正在回放陈澜意识连接时的脑波曲线,在θ波段发现一个此前未被标记的微小峰值,持续时间仅0.015秒,形态与上一章末尾的信号断裂高度相似。这不再是偶然。

  她重新打开模型,将所有已知数据重新归类:密语频率、星图偏移、血脉共鸣、意识牵引、信号断裂。五条线最终指向同一个结论——黑盒不是被动发射,它在等待某种回应。

  “我们得拆解它的节奏。”她说,“从断裂点切入。”

  她下令技术组以0.02秒的信号空白为基准锚点,对后续所有波动进行切割比对。每一组数据必须标注采集时间、环境干扰值、操作人员状态。任何偏离基准的波动,视为潜在应答信号。

  半小时后,第一组可比对数据生成。三组独立记录在断裂点后均出现0.1秒的延迟恢复,像是系统重启的间隙。而在这间隙中,密语的低频震荡出现微弱相位偏移,恰好与林晚父亲语音残留的某个片段吻合。

  苏悦盯着屏幕:“这段音频……是不是不该出现在数据库里?”

  林晚看着那段频谱,指尖划过波峰。父亲的声音不该被录入联盟系统,那是私人档案。可数据显示,这段语音早在三天前就被匿名上传至本地备份库,权限标记为“常规研究资料”。

  她没有说话。只是调出上传日志,发现操作终端编号与她自己的备用设备一致。而那台设备,自从上一场战斗后就再未联网。

  有人动过她的终端。

  她合上日志界面,转而将三组数据整合进新模型。当所有变量归一,一个清晰的逻辑浮现出来——密语不是单向广播,而是周期性询问。每一次分析,每一次共鸣,每一次数据比对,都在触发它的下一轮反馈。

  它在测试他们。

  林晚站起身,走到会议室边缘的控制台前,手动切断黑盒投影的实时更新源。她重新设定数据采集模式,改为每两小时批量导入一次,避免持续交互。

  “从现在起,所有分析必须滞后处理。”她说,“我们不再实时响应。”

  苏悦看着她:“可这样会错过关键节点。”

  “那就让它以为我们错过了。”林晚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行指令,“真正的节点,不在它的节奏里,而在断裂处。”

  她将新模型命名为“应答逻辑验证框架”,并设定自动比对规则。当系统捕捉到下一个0.02秒的信号空白时,会立即标记前后0.5秒内的所有异常波动。

  陈澜已经恢复清醒,正记录刚才的意识触探感受。她写道:“第十一秒,听见了回声。不是声音,是位置的确认。”

  林晚看完记录,将其归档。她知道,下一次断裂即将到来。而这一次,他们不能再被动接受。

  她走到窗边,云都的天际线被低云压得很沉。远处监测塔的红灯规律闪烁,像心跳。

  她的右手伤口结了痂,碰触终端边缘时仍有一丝钝痛。
  http://www.bixia5.cc/book/14531/6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