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杀尽倭寇 >第1004章 胡天佑返回东北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004章 胡天佑返回东北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945年8月,延安。

  夜幕笼罩下的陕北高原,窑洞里的煤油灯忽明忽暗。

  胡天佑上星期刚刚从东北完成任务返回延安,被组织安排从事电报破译工作。

  他刚刚破译完一份截获自东北的地下电报,眉头紧锁。

  电报内容令人十分不安。

  日本关东军虽然败局已定,但似乎在伪满洲国首都新京有异常动向。

  “天佑同志,首长让你马上去见他。”门外传来通讯员小陈的声音。

  “小陈,首长找我什么事?”

  “首长没说,看样子很紧急,让你马上过去。”

  “好,我马上去。”

  胡天佑迅速整理好译电文稿,披上外衣跟着小陈走出窑洞。

  八月的延安夜晚已有些凉意,他加快脚步,穿过一片枣树林,来到中央社会部所在的院落。

  屋内,李部长正与几位领导低声讨论着什么,神情严肃。

  见胡天佑进来,李部长示意他坐下。

  “天佑同志,我们刚收到东北局急电。”李部长递过一份文件,“苏联红军突破关东军防线后,日本败局已定。但我们得到情报,日本特务机关正在新京策划一个‘珍宝转移计划’。”

  胡天佑接过电文快速浏览一遍,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日本人要转移伪满皇宫的国宝?”

  “不止是伪满皇宫收藏的国宝。”李部长摇头说道,“日军多年来从全国各地搜刮的珍贵文物,包括故宫南迁途中被他们截获的部分国宝,全都集中藏在新京某处。据我们内线得到的消息,这批文物数量惊人,价值连城。”

  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接着说道:“日本天皇虽然已经宣布投降,但我们必须防止这批国宝被他们偷偷运往日本,也得预防被进入东北的苏联红军当作战利品带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一定让把它们留在中国。”

  胡天佑感到肩头沉重,他明白这项任务的重要性,也明白首长之所以叫他来的目的。

  自1931年东北沦陷后,日寇铁蹄践踏之下,无数国宝或被掠夺,或毁于战火。

  如今这批集中在新京的文物,可能是东北地区最后一批尚未被运往日本的重要文化遗产。

  “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你前往新京执行这项任务。”李部长目光坚定地看着胡天佑,“你刚从东北回来不久,熟悉当地情况,精通日语,又有文物鉴定的专业知识,是最合适的人选。”

  胡天佑前些年曾奉命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期间以古董商身份为掩护,接触过不少文物专家,积累了丰富的鉴定知识。

  “现在新京情况复杂,日本特务机关如困兽犹斗,极其危险。”李部长补充道,“我们会让你与东北抗联的同志取得联系,他们会在当地接应你,但主要还得靠你自己见机行事。”

  胡天佑站起身,神情坚毅地保证道:“请首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绝不会让我们的国宝流出中国!”

  首长拍了拍胡天佑的肩膀,鼓励道:“胡天佑同志,组织没有看错人,我们等待你的好消息,另外,你也要注意个人安全。”

  离开部长办公室后,胡天佑仰望星空,心中波澜起伏。

  十四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终于迎来最后的胜利。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同样是这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到住处后,他立即开始准备工作。

  小心翼翼地检查了配枪,将子弹一颗颗擦亮。

  又从一个旧木箱底翻出几件旧衣服,这些都是他在东北从事地下工作时穿的,更适合用来伪装身份。

  最后,他从枕头下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是前些年自己与一位老者的合影。

  老者是顾渊明,中国着名考古学家和文物鉴定大师。

  1937年北平沦陷前,顾老毅然拒绝日伪政府的聘请,隐姓埋名,闭门谢客。

  胡天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1939年的春天,那时顾老已瘦骨嶙峋,但仍坚持教授他文物鉴定知识。

  “顾老,若您知道日寇如今还想把我们最后的国宝运走,定会痛心疾首。”胡天佑轻声自语,将照片小心收进内衣口袋。

  这一夜,窑洞的灯久久未熄。

  八月的东北,空气中已带着初秋的凉意。

  胡天佑化装成药材商人,搭乘一辆破旧的货运马车,颠簸在通往新京的道路上。

  沿途景象令人揪心。

  溃退的日本兵队形散乱,但仍不时对路边村庄进行抢掠。

  苏联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坦克碾过田野,扬起漫天尘土。

  更多是无家可归的中国百姓,面黄肌瘦,眼神茫然。

  卡车在距新京还有二十里的一处哨卡被拦下。

  几名伪满洲国士兵粗暴地检查货物和乘客的证件。

  胡天佑出示了精心伪造的“满洲国”居民证和通行证,手心微微出汗。

  “去哪里?干什么的?”一个年轻的士兵问道。

  “到新京采购药材,老总。”胡天佑谦卑地弯腰,递上一包香烟,“战争快要结束了,店里需要补货。”

  士兵上下打量着他,突然伸手翻查他的行李。

  胡天佑的心跳加速——行李夹层中藏着一把小手枪和特殊药水写的密信。

  幸运的是,远处传来一阵喧哗,苏联飞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

  伪满士兵慌忙躲闪,胡乱挥手放行。

  卡车继续前行,胡天佑稍稍松了口气。

  他注意到公路两侧的日军防御工事大多已被放弃,到处是丢弃的武器装备和烧毁的文件。

  日本败局已定,但这反而增加了不确定性——绝望的军队往往会变得更加危险和不可预测。

  傍晚时分,马车终于抵达新京郊外。

  胡天佑提前下车,按照预定计划,前往城西一处联络点——“福源当铺”。

  此时的新京街上早已混乱不堪,日军士兵行色匆匆,脸上带着恐慌和迷茫。

  一些伪满官员和警察则忙着摘下标志,换上普通市民服装,他们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又不甘心束手就擒。
  http://www.bixia5.cc/book/14675/10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