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楚兵 >第1083章 幽州秋雨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083章 幽州秋雨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赵元始五年,秋收。

  幽州城南,酿酒坊,

  小雨打湿了青砖路面,路上行人匆忙躲避。

  任劳任怨的中原民族,有着可怕的恢复力。

  杀戮与大火,仅仅过去三个月,在繁华的酿酒坊,就很难找到大灾的痕迹了。

  “快,快,开门呢,老婆子。”

  “怎……怎么回事?当家的,今个回来这么早。”

  杨家虽然自认为是穷困户,

  但在街坊邻居眼里,杨老头这支算是手眼通天的。

  别人从外地迁徙过来,找个落脚的地方都难,

  他们倒好,不单单儿子进了国子监,连老头都落个公差。

  老成负责的杨头,带着两个衙役,急急忙忙往后院走,

  几经翻找后,终于发现了一堆捆好的雨布。

  “秋粮碰雨,这粮官老夫真是不想干了。二子,还愣着干嘛,带你弟弟,全部搬走啊。”

  屋内,已经含苞待放的小叶子,在隔壁织布,只是看了一眼,有外人在,便也就不过来了。

  老婆子眼里心疼,当初这块雨布,是那大船家不要的,

  她花了八百钱便宜买来,还想自己遮屋子、遮粮食呢。

  这朝堂拿走了,有没有的还不说,就算还回来那还能用吗?

  “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别理她。”杨老头甩甩手,示意两个衙役别管,全部拿走再说。

  公差,公差!?

  四邻八里都以为他杨头算个人物,实际上在户部粮司,也不过一个小旗。

  下头就四五个跑腿的,官是不入流,事情一大堆。

  自从大赵皇帝清除权贵之祸后,

  那是整个河北官场,规矩森严了不知多少倍。

  这几个月,犯错砍头的,比起前两年加起来还多。

  雨布这事吧,

  几天前杨老头就提报上去了。

  可朝堂要走流程,互相监督,还得要过户部侍郎,这雨布的钱才能批下来。

  但粮司下午就要,这两三贯的雨布钱,可会误了大事。

  四百石粮食要是淋雨发霉,那他的脑袋也就别在裤腰带上了。

  活人不能给尿憋死。

  作为粮司小旗官,杨老头没办法,只能把自己那块雨布,拿出来给大伙应急。

  “父亲,这事不对吧。”杨永今日在家读书,见父亲搬运雨布,知晓缘由后,皱眉道,

  “您做为小旗官,有错必罚理所当然。可这用自家东西补贴,护卫粮食的功劳,父亲又要去哪里领呢?”

  世态凶险,人心难测!

  两个衙役面前,一个小书生敢非议朝廷,质问粮司之事?

  好大的狗胆。

  杨老头当即脸色大变,指着杨永责骂道,“朝廷给了官位,咱们能做好本分,这是理所当然,何须奖赏?”

  “你这孩子,国子监读书把脑子读坏了,快回去,别碍事。”

  “父亲,孩儿说的是政法,”这个年纪的孩子,尤其是学了本领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才高八斗,

  “一件事情,若是长期谈道德,而不去关切实际。一次两次不会出问题,但日子久了,问题肯定会出现的。”

  “对责任闭口不谈,对犯错深究不放,那不就是在鼓励平庸和不作为。”

  道理很大,

  屁股也被踢得很痛。

  杨老头见杨永还敢顶嘴,衙门险恶先不说,这脸也有点挂不住啊。

  他大小也是个小旗官,被上司呵斥也就算了,还被儿子质疑。

  酿酒坊小院里,

  老头教子的声音,响彻屋外的小巷,

  “滚,滚,滚!逆子,再敢多言,给你赶去当乞丐。”

  “出去干活,在家里闲着干嘛?母亲在劳顿,一个大男人,游手好闲?”

  ----------------

  幽州城南,

  那一片老槐树都烧了。

  如今,运河街边,有人趁机修了不少简易的铺子。

  可来吃了两次,杨永就不愿意再去品尝了。

  味道变了。

  没了糖画摊主,没了那总是瞪着眼睛守隔壁媳妇的小孩。

  更没了那份独有的烧鸡。

  熙熙攘攘的集贤坊前,总感觉缺了什么。

  兜里揣着二十几个铜板,行走在吆喝声、吵闹声不断的市坊,

  杨永感觉,一切就像做梦一样。

  他们家已经经历了两次幽州兵祸,可运气很好,两次都安然度过。

  只是如今,人们似乎很健忘。

  一路铺面,琳琅满目,人群嬉笑忙碌,似乎大家都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除了……那些死去的人吧。

  “掌柜的,这青果不错,我拿几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脖子带着毛巾,卖青果的挑货郎,再也看不见了。

  如今,青果都在铺面里,很少有路边摊。

  “好嘞。这可是中山县最好的青果,皮薄汁多,十八文一斤。”

  “什么?十八文一斤!”

  青果摊前,杨永一听价格,

  方才还慈眉善目的掌柜的,在他眼里,立刻就变成了一个奸笑的恶商。

  青果案从沧州到幽州,连续扳倒了赵阿四兄弟跟太尉焦仁,

  原本幽州最高也就十四文,现在倒好,十八文了?

  “哎……小官人,你有所不知。”铺面掌柜是个市井人,小本买卖,谁都不敢得罪。

  他笑眯眯的替杨永倒了一杯水,无奈的讲起困难,

  “这青果从中山县运来后,过了霸州原,价格就十文了。”

  “幽州城里面,到处是衙门。这个衙门检查,那个衙门巡访,禁不起折腾啊。”

  长街青砖,

  车水马龙。

  踱步在尚善街,慢慢前往西市的路上,青果掌柜的话,一直在杨永的脑海中环绕。

  人人都要检查,上头一定要保证果商、农商不受欺压。

  可今个来人要招待,明个来人又要成本,最终,幽州的青果价已经来到了十八文。

  这是市场规律,因为低于这个价钱,青果商人就不卖了!

  毕竟,挣不到钱,谁瞎折腾。

  “小书生,俺们家酱料是最好的,您帮家里买准没错。”

  “你次次都贪我一文,你以为我傻?”

  “小官人,您是贵人嘛。他们都给将卖不出去的给你,俺都给你好酱嘞。”

  赵人崛起的过程中,

  腌马肉这道菜,一直伴随了整个战争史。

  潜移默化,酱的使用,在赵人的吃食里已经很常见了。

  西市嘈杂,

  人潮汹涌,车水马龙。

  这里的酱料好,每次杨母都要杨永带点回来。

  可这里是三教九流的聚集地,掌柜的、摆摊的,那都是看人下菜碟。

  杨永这身打扮,加之斯斯文文,出手又阔绰,

  自然成了老农妇们宰猪的对象。

  不过,在经过多次被宰后,杨永确定了下坡第三间,卖给他的东西是最好的。

  “让开,让开。巡防军公务,百民退让!”

  “让开,让开。巡防军公务,百民退让!”

  各处铺面的招牌旗帜,被奔腾而过的骑兵,带起的风吹得四散。

  杨永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

  看见前方街道,两百骑兵,护卫着几辆马车,轰鸣而过。

  尽管只是惊鸿一瞥,但杨永还是认了出来,应该是南华山龙虎道的人。

  熙熙攘攘的尚善街,

  在马队走后,不少人立刻嘀咕、鄙夷起来,

  在市坊的商户眼中,巡防军什么公务他们并不关心,

  但打断方才的生意,让这些商贾们很是愤怒。

  “嗯……王侍郎?”提着酱料,目光疑惑的杨永,才走几步,就发现了人群前方的王勃。

  仔细一想,大名鼎鼎的桃花小院就在这一带,

  瞧见这位大才也是正常。

  如今王勃可是凶名在外,户部刘福、杜齐明,天一样的人物,一死一流放。

  这是下属吗?就问那个部门敢惹。

  身高七尺,头大脸长,眼小鼻短的户部员外郎,收起担忧的目光,转头杨永笑道,

  “什么?十二文。你怎么买酱料总是被宰。”

  “你就说买了没有吧?”小杨永毫不在意。

  闻言,王勃先是一愣,随后不禁笑着拍了拍后辈的肩膀,

  确实,东西买了,质量还上乘。

  至于一文钱差价,

  杨永认为他的读书的时间更重要,也不在乎。

  有时候,不去追求完美,可能事情即办的好,又办得快。

  “在那学的,小小年纪,心态倒是不错。”

  “国子监,右相教的。”杨永没有隐瞒。

  “法家李宣?”杨柳路下,听到是武川第一文臣。王勃仰头望着两侧的高楼,忍不住长吁一口。

  李宣已经什么都教了!

  看来朝堂的形势,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

  大街熙熙攘攘,

  两个跨年龄段的书生一前一后,各自思索时,

  杨永看见前方有一支鲜衣怒马的华甲骑兵,奔腾而过,

  瞧见是‘上官’的旗号,冷不丁的问了王勃一句,

  “听……听说上官家族,现在被压的很惨。”

  “人小鬼大?在那听的……”杨永的话,王勃不禁一阵惊愕,

  不过随即想到,国子监里武川后辈多如牛毛,他知道也正常。

  对于杜齐明的患难弟子,

  王勃也没什么好瞒的,“两大武川嫡族血战,死伤惨重。”

  “你师父还在平城管粮草呢!那是流放的流放,灭族的灭族。幽州如今只剩上官贵妃一家后族了。”

  “满朝武川勋贵都认为是上官家在背后使手段,现在要灭了他们。”

  尚善街,集贤坊前,

  一边说着朝堂形势,一边瞧了瞧消失的老槐树摊贩区,杨永没有告诉王勃原因。

  因为这个事说出来,有非议同窗之嫌。

  在国子监,此事已经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上官家族子弟跟武川族裔子弟,光打架就不下三四起。

  死了家人的武川嫡族,认定了上官家的都是畜生,忘恩负义,背后使刀子。

  上官家的人自然矢口否认,并据理力争,甚至到最后发生打斗。

  “证据?哈哈哈……”分别前,王勃看着聪慧的杨家少年,欣慰的笑了笑,

  “有些事,不需要证据。谁得利就是谁干的。”

  小人?捅刀子?!

  这些不过是噱头,冤枉上官家的人,比上官家更清楚他们是冤枉的。

  有些话,王勃不好说。毕竟杨永太年轻,他不属于这一代。

  实际上,上官家就算不是,又怎么样?

  难道武川嫡族打生打死,太子流放,三皇子软禁。最后白白便宜四皇子李万吗?

  利益之争,不需要对错。

  实力不够,就是没有资格登场,哪怕馅饼掉下来,也会活活噎死。

  风吹幽州,

  杨柳依依,

  运河上,船夫的吆喝声,悠扬而深邃,给这座赵人帝都,添上了一份别样的市井气。

  安宁的街道上,王勃眼里全是担忧,

  他想起了方才,从西门入城的龙虎道人,心中无奈的呢喃道,

  ‘皇帝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了。’

  ‘希望玄真大师请来的道家真人,能帮助陛下延寿几年吧。’

  ……

  ……
  http://www.bixia5.cc/book/14735/10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