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确定菜品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劲!怎么样?有把握吗?”

  “放心!”沈音音姣好的面容上升起一抹自信的笑意,“这可是我们和平饭店的强项!做的就是接地气的好味道!保证既让领导们吃得满意,又不违反规定!”

  “好!那我就等你消息了!”许真真显然对沈音音的能力极为信任,“这样,我给你三天时间,你琢磨出一个大概的菜单,不用太细,主要是体现思路和搭配。三天后,你带着菜单来我们单位,我们开个小会,一起讨论定一下最终方案,怎么样?”

  事情谈完,许真真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活,便匆匆起身整理衣服,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和沈音音往外走。

  “没问题!三天后我一定准时到!”

  沈音音一口应下,心中已经开始飞速盘算起来该选用哪些时令食材,如何搭配才能既显功力又显诚意。

  送走了许真真,沈音音站在饭店门口,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的街道,心中涌动着新的激情与挑战。

  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条老街正在慢慢复苏的生机,转身回到店内时,沈音音的目光明亮,已然进入了备战状态。

  沈音心头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就立刻意识到一个现实的问题——主心骨孙旭志去省城比赛了!这次承接政府交流会的餐饮任务,后厨的重担无疑要更多地压在她自己和其他厨师身上了。

  事不宜迟,沈音音立刻让范姐将后厨几位能挑大梁的主厨都叫到了二楼办公室。

  大家刚刚坐好,沈音音便起身将办公室的门关上,从办公桌上拿了文件,给大家传阅。

  “各位师傅,范姐,刚接到个重要任务。”沈音音开门见山,将许真真带来的消息和要求详细说了一遍。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着的兴奋低呼,和政府合作!而且还为期一周!这可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想到回忆的重要性,自己还有可能直接出现在报纸或者电视上,几位主厨脸上都放光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但是,”沈音音话锋一转,神色凝重起来,“要求大家也听到了,非常苛刻,要朴实,不能奢华,但味道和营养一点不能差,口味要大众化,不能出格。而且,时间很紧,只有三天准备时间。”

  她顿了顿,看着几位师傅,“最关键的是,这活和咱们平时做饭店菜不一样,这是做大锅的食堂菜!量大,要保证出菜速度和温度,对火候、调味、食材处理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而且,咱们饭店这七天还不能停业,必须两边兼顾。”

  闻言,几位主厨脸上的兴奋渐渐被凝重与为难所取代。

  他们都是手艺精湛的老师傅,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难度,大锅菜最考验基本功和对食材调料的整体把控,差之毫厘,味道可能就谬以千里。

  他们饭店平日客流量极大,主厨的数量其实不太够,现在厨师长还不在,他们没了主心骨,又要分兵两路,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我的想法是,”沈音音目光扫过众人,“我们需要分出一组人,到时候跟我一起去市政府食堂那边负责交流会期间的伙食,剩下的人,留在店里,保证咱们饭店的正常运营!愿意去市政府食堂的,现在报名,这活儿担子重,要求高,大家自愿为主。”

  办公室里安静了片刻,落针可闻。

  几位主厨互相看了看,眼神交流间,一种属于手艺人的默契,无声流淌。

  很快,资历最老、擅长红烧和炖菜、性格沉稳的王师傅率先举起了手,声音洪亮:“老板,我去!做大锅灶,我老王拿手!”

  紧接着,以刀工精细、调味精准着称的李师傅也举起了手:“算我一个,把控口味和量,我心里有数。”

  白案大师傅,擅长各式面点和精致点心的张师傅犹豫了一下,还是举了手:“交流会肯定也要主食点心,这块我盯着,保证不掉链子。”

  “我也去……”

  另外五位相对年轻些、手艺虽好但经验稍逊的刘师傅和赵师傅,对视一眼,都很自觉地没有举手,选择留守饭店。

  “老板,我们俩留在店里,保证家里这摊子稳稳当当!让王师傅李师傅他们放心去!”

  分工瞬间明确。

  沈音音看着主动请缨的五位师傅,又看看主动承担留守任务的五位师傅,心中涌起一股安心。

  这就是她的团队!关键时候靠得住!有担当!

  “好!”沈音音一拍桌子,斩钉截铁,“那就这么定了!两位王师傅、李师傅、张师傅、刘师傅,你们五位准备一下,这几天重心就放在这个任务上。范姐,这店里就辛苦你和几位师傅们多担待!”

  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

  人选定下,沈音音一刻也不耽搁,直接带着几位师傅直接扎进了后厨。

  六人围着操作台,沈音音拿出纸笔。

  “首先,我们必须利用好市政府食堂现有的基础。”沈音音思路清晰,“我了解过,他们食堂有自己的经典菜谱,经过多年检验,肯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我们没必要全部推翻重来,那样风险大,时间也来不及。”

  五位师傅想了想,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我的想法是,”沈音音继续道,“我们选出六道食堂现有的、最受欢迎、也最符合‘务实’要求的经典大锅菜,作为这一周的主打菜品。这几道菜,我们要在这三天里,反复试做,摸准大锅翻炒的火候、调味的最佳比例,确保量大之后味道不走样!”

  “这个办法稳妥!”王师傅点头,“比如他们食堂的土豆红烧肉、家常豆腐、西红柿炒鸡蛋、清炒时蔬、麻婆豆腐,还有那道‘冬瓜排骨汤’,都是经久不衰的招牌,除了麻婆豆腐需要做成微辣的以外,咱们再调整调整其他菜品的口味,保证将咱们饭店的水准搬到这些家常菜上!”
  http://www.bixia5.cc/book/14793/2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