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巴图虎 >第1085章 证获剧毒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085章 证获剧毒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085 章:证获剧毒(至元四十八年冬陈九取毒样白虎堂核验)

  至元四十八年冬的也速台旧宅地窖,寅时的烛火忽明忽暗。陈九(白虎堂卧底)蹲在铜锅旁,假装清理灶灰,指尖悄悄捏起一小撮褐色残渣 —— 这是熬制腐心草毒汁后剩下的毒草残渣,叶片边缘有锯齿状纹路,带着淡淡的苦涩味。他快速将残渣裹进油纸,塞进铁匠工具包的夹层,抬头时,正撞见帖木格(脱欢党羽,酒师)的身影,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帖木格师傅,这灶灰积得多,俺多清理会儿,省得下次熬酒沾了灰。” 陈九强装镇定,手里的扫帚不停,目光却盯着帖木格手中的陶瓮 —— 瓮里装的正是炼制好的毒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烛火下泛着光。帖木格点点头,俯身检查铜锅:“仔细些,这锅还要熬下一批,别刮花了。” 说罢转身去储存区,陈九趁机从腰间摸出一只拇指大的空瓷瓶(白虎堂提前备好,藏在磨石空心处),快速掀开陶瓮封条,倒了小半瓶毒酒,再将封条按原样贴好,瓷瓶重新藏回磨石。

  辰时,陈九背着工具包走出旧宅,包夹层里的毒草残渣、磨石中的毒酒样本,是证明脱欢党羽图谋的关键证据。他知道,这两样东西需尽快送到白虎堂,只有经专业核验确认剧毒,萧虎才能彻底重视这场行刺阴谋,白虎堂的应对也才能更有针对性。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陈九紧了紧包带,脚步匆匆向南城老茶铺走去 —— 那里,是他与白虎堂约定的交接点。

  陈九要获取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需等待 “无人监视的空隙”—— 也速台旧宅地窖的炼制工作多在夜间进行,白日仅帖木格一人留守,负责看管毒酒与清理场地,这便成了陈九可利用的时机。他需假装 “主动帮忙”,降低帖木格的戒心,再寻找合适的机会下手。

  一日清晨,帖木格在窖地收拾陶瓮,见陈九来送修好的铁器,便随口道:“这几日熬酒,灶灰积了不少,你若没事,帮着清理下铜锅,省得我费力气。” 陈九心中一喜,表面却装作 “憨厚”:“俺没事,师傅放心,俺清理得比谁都干净,保证不耽误下次熬酒。” 他放下工具,取来扫帚与簸箕,蹲在铜锅旁,慢慢清理 —— 铜锅内侧沾着不少褐色残渣,正是熬制腐心草毒汁后留下的,叶片碎片清晰可见,这是获取毒草残渣的最佳机会。

  清理时,陈九故意放慢动作,眼角余光观察帖木格的动向 —— 帖木格正低头擦拭陶瓮,注意力全在酒坛上,未留意他的小动作。陈九指尖捏起一小撮残渣,触感粗糙,带着细微的纤维,他快速将残渣裹进事先藏在袖口的油纸里(油纸是他修铁器时用来擦机油的,不易引人怀疑),再将油纸折成小块,塞进工具包内侧的夹层(夹层是他特意缝的,专用于藏小物件)。

  清理完铜锅,陈九见帖木格去地窖门口查看,又盯上了储存区的毒酒陶瓮 —— 陶瓮盖着麻布封条,封条边缘有松脱的痕迹,显然是近期频繁开启。他假装 “整理工具”,慢慢挪到储存区,趁帖木格未回头,快速从腰间解下磨石(铁匠常用工具,他提前将磨石中心挖空,藏了一只小瓷瓶),拧开磨石盖子,取出瓷瓶,轻轻掀开陶瓮封条的一角,将瓷瓶凑近酒液,倒了小半瓶 —— 毒酒呈琥珀色,与普通烧春酒无异,只有凑近时,才能闻到一丝极淡的草药味。

  刚将瓷瓶塞回磨石,帖木格便转身回来:“清理完了?清理完就赶紧出去,别在窖里待太久,掌柜的规矩你知道。” 陈九立刻合上磨石,扛起工具包:“俺这就走,师傅要是还需帮忙,随时叫俺。” 他故作轻松地走出地窖,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 刚才若慢一步,便会被帖木格抓个正着,不仅样本获取失败,自己的卧底身份也会暴露。

  这次 “主动帮忙清理” 的契机,是陈九精心等待的结果 —— 他已观察多日,知道白日地窖只有帖木格一人,且帖木格白日多专注于看管毒酒,对清理工作较为敷衍,这便给了他可乘之机。走出旧宅时,陈九摸了摸工具包的夹层与腰间的磨石,确认样本完好,心中默念:“这两样东西,定要平安送到白虎堂。”

  毒草残渣是证明脱欢党羽炼制毒物的直接证据,陈九收集时需 “不留痕迹、不被察觉”—— 地窖内的残渣多集中在铜锅内侧与灶膛里,数量不多,且易与普通草药残渣混淆,他需精准分辨,同时避免被帖木格发现收集动作。

  首先是 “分辨毒草特征”:陈九在之前的观察中,已记下腐心草的样子 —— 叶片呈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颜色深褐,晒干后质地坚硬,熬煮后残渣会保留叶片的锯齿纹路,且带有淡淡的苦涩味(他曾假装 “误碰”,用指尖沾了一点,悄悄尝过,确认有涩味)。清理铜锅时,他专门挑选带有锯齿纹路的残渣,避开普通的干草碎屑,确保收集到的是 “真正的毒草残渣”,避免后续核验时出现误差。

  收集过程中,陈九采取 “少量多次” 的策略 —— 他先捏起一小撮残渣,藏进油纸,再继续清理灶膛,趁帖木格不注意,又捏起少许,分两次收集,总量约有指甲盖大小。这样做一是避免一次收集过多,动作过大被发现;二是确保样本数量足够白虎堂核验(少量残渣即可用于草药比对与动物试毒)。

  为避免留下痕迹,陈九清理完后,特意将灶膛内的普通干草碎屑铺在铜锅旁,掩盖取走毒草残渣的痕迹 —— 他用扫帚轻轻扫动,让碎屑均匀覆盖,看起来与未清理前别无二致。帖木格检查时,仅看了一眼铜锅,见灶灰已清理干净,便未细查,这让陈九松了口气:“还好没被发现,这残渣可不能出岔子。”

  收集到的毒草残渣,陈九用两层油纸包裹 —— 内层油纸隔绝气味(避免苦涩味外泄,引起他人注意),外层油纸标注 “铜锅残渣”(用炭笔轻轻写在油纸角落,便于白虎堂后续识别)。他将包裹好的残渣塞进工具包的夹层,夹层内侧缝了一层粗布,可固定残渣,避免走动时油纸滑动发出声响。

  离开地窖后,陈九还特意 “检查样本”—— 他在旧宅中院的角落,悄悄打开工具包,确认油纸未破、残渣未漏,才放心离开。他知道,毒草残渣是 “间接证据”,需与毒酒样本配合,才能完整证明脱欢党羽的图谋,因此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稍有不慎,便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毒酒样本是 “直接证据”,能直观证明脱欢党羽的行刺意图,但获取难度远大于毒草残渣 —— 毒酒储存在密封的陶瓮中,且帖木格对陶瓮看管严格,陈九需 “趁隙下手”,既要取到样本,又要确保陶瓮的封条完好,不被察觉。

  陈九提前做了 “工具准备”:他将常用的磨石(直径约三寸,厚一寸)中心挖空,藏了一只瓷瓶(高约一寸,口径半寸,可装少量酒液),磨石外侧用铁箍加固,看不出挖空的痕迹;瓷瓶盖子用软木塞封住,软木塞上涂了一层蜡,可防止酒液泄漏。这只磨石是他日常打铁用的,随身携带不会引起怀疑,正好用于藏毒酒样本。

  获取时机选在 “帖木格短暂离开” 时 —— 帖木格需每隔一个时辰去地窖门口查看,确认无人靠近,这短暂的半刻钟,便是陈九的机会。他算准时间,在帖木格转身去门口时,快速挪到储存区,目光锁定贴有 “虎纹封条” 的陶瓮(之前观察确认,这坛是已炼制好的毒酒)。

  他先轻轻按压封条的边缘 —— 封条是麻布材质,用浆糊粘贴,边缘已有轻微松动,他小心地将封条掀起一角,刚好能容瓷瓶伸入。接着,他拧开磨石盖子,取出瓷瓶,将瓶口凑近陶瓮口,倾斜陶瓮,让酒液缓缓流入瓶中 —— 动作极轻,避免酒液溅出发出声响。毒酒流入瓷瓶时,他盯着瓶内酒液的量,倒至半瓶便停止(半瓶足够核验,且不易让陶瓮内的酒液减少过多,被发现异常)。

  倒完酒后,陈九快速将瓷瓶塞回磨石,拧好盖子,再将陶瓮的封条按原样贴回 —— 他用指尖轻轻按压封条,让松动的部分重新粘牢,从外观上看,与未开启过一模一样。整个过程仅用了两刻钟,待帖木格返回时,他已站在工具旁,假装整理铁器,若无其事。

  为确认毒酒样本未泄漏,陈九在离开地窖前,悄悄将磨石贴近鼻尖 —— 磨石外侧无酒气,说明瓷瓶密封完好,未漏酒。他心中暗道:“还好没出岔子,这毒酒样本可是关键,只要送到白虎堂,就能确认他们的毒有多烈。”

  携带毒酒样本时,陈九将磨石系在腰间,与其他工具挂在一起 —— 磨石的重量与平时无异,走动时不会发出异常声响,且腰间有围裙遮挡,他人看不到磨石的细节。即使遇到脱欢党羽的检查,也只会认为是普通的铁匠工具,不会特意查看磨石内部。

  陈九获取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后,需将样本 “安全带出也速台旧宅”,再送到白虎堂 —— 旧宅门口有脱欢党羽看守,进出需接受检查,他需设计多层隐藏策略,确保样本不被发现。

  第一层隐藏是 “工具包夹层与磨石”:毒草残渣藏在工具包内侧的夹层,夹层缝有粗布,可固定油纸,且工具包内装满铁器(锤子、凿子等),铁器的重量与体积能掩盖夹层的异常;毒酒样本藏在磨石内,磨石与其他工具挂在腰间,他人只会注意到工具的实用性,不会怀疑磨石有夹层。离开旧宅时,看守党羽检查工具包,翻了翻里面的铁器,见都是普通铁匠用品,便未细查;检查腰间工具时,也只是摸了摸磨石的重量,未发现异常。

  第二层隐藏是 “气味掩盖”:毒草残渣带有苦涩味,毒酒有淡草药味,陈九特意在工具包内放了一小包 “安息香”(西域香料,气味浓郁),在磨石旁挂了一块 “羊油皂”(铁匠常用的清洁用品,有油脂味)—— 安息香的气味可掩盖毒草残渣的苦涩味,羊油皂的油脂味可掩盖毒酒的草药味。看守党羽检查时,闻到工具包内的香料味与腰间的油脂味,只当是铁匠常用的物品,未起疑心。

  第三层隐藏是 “路线选择”:陈九没有直接去交接点,而是先绕到南城的 “西域杂货铺”(脱欢的铺子),假装 “送修好的铁器”—— 这是他之前常做的事,不会引起怀疑。在杂货铺停留片刻后,他再以 “买木炭” 为由,走向老茶铺(交接点)。绕路的目的一是 “混淆视线”,让跟踪的党羽(若有)以为他只是正常办事;二是 “确认是否被跟踪”—— 他在杂货铺门口故意停留,观察身后是否有可疑人员,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加快脚步前往交接点。

  途中遇到禁军巡查时,陈九主动出示 “铁匠凭证”(白虎堂伪造的西域铁匠身份凭证),笑着道:“官爷,俺是撒马尔罕来的铁匠,去买木炭,晚上还要给掌柜修铁器呢。” 禁军翻看凭证,见有西域商栈的印,又看了看他手中的工具包,未发现异常,便放行。陈九心中清楚,越是遇到检查,越要镇定,一旦慌乱,反而会引起怀疑。

  抵达老茶铺时,陈九先在铺外观察片刻,确认交接点无异常(窗台上没有 “红布条”,说明无危险),才走进铺内,买了两个馒头,将藏有毒草残渣的油纸塞进一个馒头的夹层,再将装有磨石的工具包放在铺内的角落(与白虎堂约定的 “工具存放处”),随后若无其事地离开 —— 馒头会由白虎堂眼线取走,工具包则会由后续人员转移,确保样本分两路交接,降低被一网打尽的风险。

  陈九与白虎堂的样本交接,需遵循 “暗号确认 - 分路传递 - 安全转移” 的流程,确保样本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拦截,同时避免暴露交接双方的身份 —— 这是白虎堂情报传递的固定流程,经过多次实践,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第一步是 “暗号确认”:陈九抵达老茶铺后,按约定在铺内的 “第三张桌子” 上放了一只 “缺角的粗瓷碗”(这是 “有样本需交接” 的暗号)。半个时辰后,白虎堂眼线张九(伪装成茶客)走进铺内,看到缺角瓷碗,便坐在第三张桌子旁,点了一壶 “茉莉花茶”(回应暗号,意为 “已收到信号,可交接”)。陈九见暗号对接成功,便起身离开,张九则留在铺内,等待后续动作。

  第二步是 “毒草残渣传递”:陈九离开前,将藏有毒草残渣的馒头放在第三张桌子的抽屉里(抽屉是事先约定的 “临时存放处”)。张九喝茶时,假装 “取帕子”,打开抽屉,将馒头取出,藏进自己的袖袋(袖袋内侧有夹层,专门用于藏小物件)。随后,张九喝完茶,付了钱,慢悠悠地离开茶铺,按约定路线前往白虎堂 —— 他需在一个时辰内将毒草残渣送到,避免残渣变质,影响核验。

  第三步是 “毒酒样本传递”:陈九放在茶铺角落的工具包,由白虎堂另一眼线王七(伪装成挑夫)负责转移。王七在茶铺外等候,见张九离开,便走进铺内,对掌柜道:“掌柜的,刚才那铁匠托俺把工具包带给他,他临时去城外取材料了。” 掌柜见王七手中有陈九留下的 “铁片信物”(之前约定的工具包转移凭证),便将工具包交给王七。王七扛起工具包,假装 “送货”,绕小路前往白虎堂,途中若遇到检查,便以 “帮铁匠送工具” 为由搪塞。

  第四步是 “交接确认”:张九与王七抵达白虎堂后,需向刘七(白虎堂统领)出示 “交接凭证”—— 张九出示馒头内的油纸(油纸上有陈九写的 “铜锅残渣”),王七出示磨石(磨石上有陈九刻的 “帖木格” 化名)。刘七确认凭证无误后,才接收样本,同时让张九与王七分别复述交接过程,确保无异常(如是否被跟踪、是否有人员拦截),确认样本在传递过程中未被触碰过。

  第五步是 “样本登记”:刘七让分析组的钱六(负责毒物核验)对样本进行登记 —— 在 “样本登记册” 上记录 “获取时间(至元四十八年冬月初一辰时)、获取人(陈九)、样本类型(毒草残渣、毒酒样本)、隐藏方式(油纸包裹、磨石藏瓷瓶)、传递路线(茶铺 - 张九 - 白虎堂,茶铺 - 王七 - 白虎堂)”,每一项都需详细记录,便于后续追溯,若核验出现问题,可快速排查原因。

  整个交接流程,陈九始终未与白虎堂人员直接接触,而是通过 “暗号 - 信物 - 分路传递” 的方式完成,既确保了自身安全(避免因直接接触暴露身份),又保证了样本的完整性(避免传递过程中被调换或损坏)。刘七看着登记册上的记录,对钱六道:“这两样样本是关键,你务必仔细核验,确认毒性如何。”

  白虎堂收到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后,首先进行 “初步检验”—— 由钱六(分析组组长,熟元代草药与毒物)负责,通过 “外观观察、气味辨识、质地触摸”,初步判断样本的属性,为后续的精准核验打下基础。

  初检第一步是 “毒草残渣外观观察”:钱六将残渣放在白瓷盘上,用细针轻轻拨开,在烛火下仔细查看 —— 残渣呈深褐色,叶片碎片保留完整的锯齿状边缘,叶脉清晰,质地坚硬,表面有细微的蜡质层(腐心草的典型特征)。他取出白虎堂收藏的 “西域草药图谱”(图谱收录了元代常见的西域草药,包括毒物),翻到 “腐心草” 一页,对比图谱上的叶片形态:“图谱记腐心草‘叶长椭圆,锯齿缘,褐质硬,蜡层显’,与这残渣完全吻合,初步判断是腐心草残渣。”

  第二步是 “毒草残渣气味辨识”:钱六用指尖捏起少许残渣,凑近鼻尖轻嗅 —— 气味淡苦,带着一丝西域荒漠植物特有的干燥感,无普通草药的清香。他又取来少量普通干草残渣,对比气味:普通干草有青草味,而毒草残渣只有苦涩味,且气味持续时间更长(普通干草气味易散,毒草残渣苦味可残留片刻)。钱六在 “初检记录” 上写道:“残渣气味:淡苦,无清香,具西域毒物特征,与腐心草气味吻合。”

  第三步是 “毒酒样本外观观察”:钱六从磨石中取出瓷瓶,倒出少量毒酒在白瓷碗中 —— 酒液呈琥珀色,清澈透明,与中都常见的烧春酒颜色一致,无浑浊或沉淀。他晃动瓷碗,酒液挂壁均匀,与普通烧春酒的挂壁效果无异,从外观上看,无法分辨是毒酒还是普通酒。钱六道:“这毒酒炼制得隐蔽,外观与普通烧春酒一样,若不是事先知道,很难察觉异常。”

  第四步是 “毒酒样本气味辨识”:钱六将瓷碗凑近鼻尖,轻嗅酒液气味 —— 初期闻到的是烧春酒的醇厚酒香,仔细分辨后,才能捕捉到一丝极淡的草药味,与毒草残渣的苦涩味同源,但被酒香掩盖,不仔细闻根本察觉不到。他用扇子轻轻扇动碗口,让气味扩散,草药味才稍显清晰:“这草药味与腐心草残渣一致,说明毒酒是用腐心草毒汁炼制的,且用酒香掩盖了毒性气味,设计得很周密。”

  第五步是 “质地触摸与比对”:钱六用指尖沾了一点毒酒,触感清凉,与普通酒液无异;再捏起毒草残渣,触感粗糙,带有细微的纤维,与图谱中腐心草的 “质硬多纤维” 描述一致。他还取来少量 “三日醉” 毒草残渣(白虎堂之前缴获的阿鲁台残党毒物),对比两者的质地:“三日醉残渣质软,腐心草残渣质硬,两者明显不同,可排除是三日醉的可能。”

  初检结束后,钱六向刘七汇报:“从外观、气味、质地判断,毒草残渣是西域腐心草,毒酒是用腐心草毒汁与烧春酒炼制的,外观与气味都做了隐蔽处理,不易被察觉。下一步需进行动物试毒与金属检测,确认毒性强度与致死性。” 刘七点头:“尽快安排,萧大人还在等结果,咱们得尽快确认,好制定应对策略。”

  初检虽未涉及毒性测试,但通过基础辨识,已确定样本的 “毒物种类”,为后续的精准核验指明了方向 —— 若初检时发现样本与已知毒物不符,还需调整核验方法,寻找其他辨识途径,因此初检是确保后续核验准确的重要基础。

  毒草残渣的精准核验需 “双重验证”—— 一是与 “西域草药图谱” 详细比对,确认毒物种类;二是通过 “动物试毒”,观察毒发反应,确认毒性是否致命,这是元代缉事机构核验毒物的常用方法,既符合史料记载,又能确保结果准确。

  第一步是 “图谱详细比对”:钱六将毒草残渣放在放大镜(元代工匠特制,用于观察细微纹路)下,仔细查看叶片的 “锯齿密度、叶脉走向、蜡质层厚度”—— 锯齿每寸约有五齿,叶脉呈网状,蜡质层厚度约半毫米,这些细节与 “西域草药图谱” 中腐心草的 “锯齿五齿 \/ 寸,网状脉,蜡层半毫” 完全吻合。他还将残渣放在水中浸泡,浸泡后叶片碎片展开,露出完整的叶形,与图谱中的腐心草叶形一致,进一步确认是腐心草。钱六在 “核验记录” 上写道:“毒草残渣:西域腐心草,特征与图谱完全吻合,种类确认。”

  第二步是 “准备试毒动物”:白虎堂提前从民间购买了三只健康的家兔(家兔体型适中,毒发反应明显,且易于获取,是元代常用的试毒动物),分别编号为 “兔一、兔二、兔三”,禁食半日,确保试毒时无食物干扰。试毒前,钱六检查三只家兔的状态:兔一毛色纯白,活泼好动;兔二毛色灰黑,反应灵敏;兔三毛色棕黄,状态平稳,均无异常,可用于试毒。

  第三步是 “兔一试毒(少量残渣)”:钱六将少量毒草残渣磨成粉末,混入少量兔粮,喂给兔一。喂完后,他每隔一刻钟记录一次兔一的状态:一刻钟时,兔一仍能活动,无明显异常;半时辰时,兔一开始出现烦躁,频繁抓挠笼子;一个时辰时,兔一倒地抽搐,四肢僵硬,口吐白沫;一个时辰半时,兔一停止呼吸,确认死亡。钱六检查兔一的尸体:无外伤,心腹处有细微黑斑(腐心草中毒的典型特征),与之前陈九观察的毒发症状一致。

  第四步是 “兔二试毒(大量残渣)”:为确认毒性强度,钱六将双倍量的毒草残渣磨成粉末,混入兔粮喂给兔二。兔二的毒发速度更快:一刻钟时便出现烦躁;半时辰时倒地抽搐;一个时辰时停止呼吸,心腹处黑斑更明显。钱六记录:“双倍剂量下,毒发时间缩短一半,毒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强,证明腐心草残渣具有强毒性,少量即可致命。”

  第五步是 “兔三对照(普通草渣)”:为排除 “草渣本身有害” 的可能,钱六将普通干草残渣磨成粉末,混入兔粮喂给兔三。兔三食用后,全程无异常,活动、进食均正常,证明毒草残渣的毒性来自 “腐心草本身”,而非草渣的普遍属性。

  毒草残渣核验结束后,钱六整理出 “核验结果”:“毒草种类:西域腐心草;毒性强度:强毒,少量(约指甲盖大小)可致家兔死亡;毒发时间:少量剂量约一个时辰半,双倍剂量约一个时辰;毒发症状:烦躁、抽搐、口吐白沫、心腹黑斑;致死性:100%,家兔试毒均死亡。” 他将结果报给刘七,刘七面色凝重:“腐心草毒性如此之强,若萧大人饮下毒酒,后果不堪设想。”

  毒酒样本的核验需 “模拟人体摄入场景”—— 通过动物试毒,观察毒酒的毒发反应;再用金属检测,确认毒酒中的毒物成分,双重验证毒酒的毒性与致命性,确保核验结果可靠。

  第一步是 “准备试毒动物与毒酒”:钱六取来三只健康的雏鸡(雏鸡对毒物反应敏感,且体型小,少量毒酒即可引发反应,适合测试液体毒物),编号为 “鸡一、鸡二、鸡三”;将瓷瓶中的毒酒倒入三个小瓷杯,每杯约一钱(与成人饮酒的少量剂量相当),确保试毒剂量符合 “人体可能摄入的量”。

  第二步是 “鸡一试毒(纯毒酒)”:钱六用小勺子将一钱毒酒喂给鸡一。喂完后,他密切观察:半刻钟时,鸡一开始羽毛蓬松,行动迟缓;一刻钟时,鸡一倒地,翅膀抽搐,喙部张开,无法站立;一刻半时,鸡一停止呼吸,确认死亡。钱六检查鸡一的尸体:无外伤,心腹处有细微黑斑(与腐心草残渣试毒的症状一致),证明毒酒中的毒物正是腐心草毒汁。

  第三步是 “鸡二试毒(毒酒稀释)”:为确认毒酒的毒性是否会因稀释减弱,钱六将一钱毒酒与三钱普通烧春酒混合,喂给鸡二。鸡二的毒发时间稍长:一刻钟时羽毛蓬松;两刻钟时倒地抽搐;两刻半时死亡,心腹处仍有黑斑。钱六记录:“毒酒稀释后,毒发时间延长,但仍可致命,证明毒性稳定,不易被稀释减弱。”

  第四步是 “鸡三对照(普通烧春酒)”:钱六将一钱普通烧春酒喂给鸡三,鸡三全程无异常,活动、鸣叫均正常,证明毒酒的毒性来自 “腐心草毒汁”,而非烧春酒本身。

  第五步是 “金属检测(银片辨毒)”:元代常用银器检测毒物(银遇硫化物或砷类毒物会变黑,腐心草毒汁中含有微量硫化物),钱六取来一块洁净的银片(提前用细布擦拭干净,确保无污渍),放入装有毒酒的瓷杯中。半个时辰后,取出银片,银片表面已变为灰黑色,与放入普通烧春酒中的银片(仍为银白色)形成鲜明对比。钱六道:“银片变黑,证明毒酒中含有毒物成分,与腐心草毒汁的特性一致。”

  毒酒样本核验结束后,钱六整理 “核验结果”:“毒酒成分:西域腐心草毒汁 烧春酒;毒性强度:强毒,一钱(约成人一口饮量)可致雏鸡死亡;毒发时间:纯毒酒约一刻半,稀释毒酒约两刻半;毒发症状:羽毛蓬松、行动迟缓、抽搐、心腹黑斑;致死性:100%,雏鸡试毒均死亡;金属检测:银片变黑,确认含毒物成分。” 他将结果与毒草残渣的核验结果对比,两者完全吻合,证明毒酒正是用腐心草毒汁炼制的,且毒性足以致命。

  钱六向刘七汇报时,特意强调:“毒酒的毒发时间约一刻半到两刻半,若人饮下,在这段时间内若未及时救治,必会死亡;且毒酒外观与普通烧春酒无异,气味被酒香掩盖,极易让人误食,危险性极高。” 刘七闻言,立刻起身:“我需立刻将结果报给萧大人,让他知晓这毒酒的厉害,同时调整贺功宴的应对部署,绝不能让脱欢与也速台得逞。”

  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的核验全部完成后,钱六需将 “核验过程、结果、证据” 整理成 “毒验文书”,这是元代缉事机构核验毒物的法定流程,文书需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附上图谱比对、动物试毒记录、金属检测结果,确保结果可追溯、可验证,同时为后续的抓捕与定罪提供合法依据。

  第一步是 “整理核验过程”:钱六在 “毒验文书” 中详细记录 “样本接收时间(冬月初一巳时)、核验人员(钱六)、核验步骤(初检→毒草残渣核验→毒酒样本核验)、使用工具(放大镜、白瓷盘、银片、试毒动物)”,每一步都标注具体时间与操作细节,如 “冬月初一巳时三刻,用放大镜观察毒草残渣,见锯齿状边缘,与西域草药图谱腐心草页比对,特征一致”,确保过程清晰可查。

  第二步是 “汇总核验结果”:文书中专门列出 “核验结果表”,分 “毒草残渣” 与 “毒酒样本” 两类,每类包含 “种类、毒性强度、毒发时间、毒发症状、致死性、检测方法” 六项内容 —— 毒草残渣:西域腐心草,强毒,少量约一个时辰半致死,症状为抽搐、心腹黑斑,100% 致死,图谱比对 动物试毒;毒酒样本:腐心草毒汁 烧春酒,强毒,一钱约一刻半致死,症状同残渣,100% 致死,动物试毒 银片检测。结果表清晰明了,便于快速查阅。

  第三步是 “附证据材料”:钱六将 “毒草残渣油纸、毒酒瓷瓶、银片(变黑的与未变黑的各一块)、动物试毒尸体照片(元代用炭笔绘制的简图)、西域草药图谱复印件” 作为附件,附在文书后,每一份附件都标注 “编号、来源、用途”,如 “附件一:油纸,内藏毒草残渣,来源陈九,用途图谱比对与动物试毒”,确保证据与核验过程一一对应。

  第四步是 “签字确认”:钱六在文书末尾签字,注明 “核验人:钱六,核验日期:至元四十八年冬月初一戌时”;刘七作为白虎堂统领,需在文书上签署 “审核意见”:“核验过程规范,结果准确,确认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均含剧毒,可致命,同意上报枢密院萧虎大人”,并加盖白虎堂的 “缉事印”(白虎堂专用印章,用于文书备案)。

  第五步是 “文书备案与抄送”:钱六将 “毒验文书” 一式三份,一份留白虎堂存档(放入 “毒物核验档案库”,编号 “毒验字第 048 号”),一份送枢密院(报萧虎),一份送禁军缉捕司(用于后续抓捕脱欢党羽时的定罪依据)。备案时,需在 “档案登记册” 上记录文书编号、核验内容、抄送单位,确保文书流转可追溯,若后续需要调取,可快速找到。

  “毒验文书” 的完成,标志着白虎堂对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的核验正式结束 —— 这份文书不仅确认了 “脱欢党羽炼制剧毒毒物” 的事实,也为萧虎制定应对策略、禁军实施抓捕提供了合法且有力的证据。刘七拿着文书,对下属道:“有了这份文书,咱们的行动就有了依据,明日贺功宴,定要让脱欢与也速台的阴谋败露。”

  刘七拿到 “毒验文书” 后,第一时间前往枢密院,将核验结果上报萧虎 —— 确认毒酒剧毒可致命后,萧虎立刻召开 “应对部署会”,调整之前的计划,加强贺功宴的布防,同时安排禁军突袭也速台旧宅地窖,缴获剩余毒酒与工具,确保 “人赃并获”。

  刘七在枢密院偏厅见到萧虎,递上 “毒验文书” 与样本附件(变黑的银片、毒草残渣油纸),道:“萧大人,经核验,毒草是西域腐心草,毒酒用其毒汁炼制,一钱即可致命,毒发时间约一刻半,外观与普通酒无异,极易误食。” 萧虎翻看文书,查看银片与残渣,面色凝重,立刻下令:“传我命令,召禁军统领、驿馆总管、白虎堂分析组即刻来枢密院,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上,萧虎制定三项调整措施:一是 “替换酒壶”—— 让白虎堂眼线提前潜入驿馆,将也速台准备的双层毒酒壶换成 “普通酒壶”(壶内装普通烧春酒),若也速台现场换毒酒,可当场抓现行;二是 “加强护卫”—— 增加四名贴身护卫,伪装成宾客,坐在聚贤厅两侧,紧盯也速台的动向,若其有异常动作,立刻上前控制;三是 “准备解毒药”—— 让太医院提前准备 “甘草水”(元代常用的解毒草药,对腐心草毒有一定缓解作用),放在驿馆内的隐蔽处,若有人误食毒酒,可及时救治。

  萧虎命令禁军统领 “在贺功宴献酒环节同时,派三十名禁军突袭也速台旧宅地窖”,由白虎堂行动组带路(根据陈九提供的地窖位置),目标是 “缴获剩余毒酒与炼制工具,抓捕帖木格等党羽”,确保断了脱欢党羽的毒物来源,同时获取更多定罪证据。禁军统领领命后,立刻去安排人手,确定突袭路线与时间。

  萧虎还特别叮嘱刘七:“陈九已获取关键证据,身份随时可能暴露,需在贺功宴前安排他撤离中都。” 刘七道:“已安排好,初三辰时,让陈九以‘买乌兹钢’为由,从南城城门离开,城外有白虎堂人员接应,确保他安全返回。” 萧虎点头:“务必保证他的安全,此次能获取样本,他功不可没。”

  会议结束后,萧虎亲自前往北城驿馆,检查布防情况 —— 查看护卫的站位、解毒药的存放、酒壶的替换准备,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落实到位;同时去也速台旧宅附近,确认禁军的突袭准备,查看地窖入口的标记是否清晰。检查时,他对刘七道:“明日是关键,容不得半点差错,咱们必须确保贺功宴安全,同时将脱欢与也速台的党羽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再有机会危害朝廷。”

  此时,距离贺功宴仅剩一日,中都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 脱欢与也速台还在做最后的行刺准备,却不知他们的剧毒阴谋已被白虎堂识破,证据确凿;萧虎与刘七则已布下天罗地网,只待初三午时,在贺功宴上揭露这场毒杀阴谋,将叛党余孽绳之以法。而陈九,这位深入虎穴的卧底,也即将完成使命,安全撤离中都,他带回的毒草残渣与毒酒样本,成为了粉碎这场阴谋的关键证据
  http://www.bixia5.cc/book/14988/10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