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我们是猴子搬来的救兵!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结束通话后,杨简打开微博,看到《大圣归来》已经登上热搜榜首。他随意浏览了一些评论:“看完《大圣归来》,我一个大男人在电影院里哭成狗!”
“这才是我们华夏的超级英雄!期待续集!”
“国产动画的里程碑,感谢所有制作人员!”
这些真实的反馈让杨简感到欣慰。他转发了田晓鹏的感谢微博,并写道:“感谢所有支持《大圣归来》的观众。这是华夏动画人的一次共同努力,期待未来更多精彩作品。PS:田导,续集可以考虑一下了[笑]”
微博一发,瞬间引来无数评论和转发。
“杨简,你的新电影什么时候能上啊?”
“求续集 1”
“杨简真是国产动画的伯乐!!以后大家提起国产动画电影,绝对不会只想着那是给小孩子看的了。”
处理完这些,杨简才真正放松下来。
他走出休息室,望向星空下的戈壁。
无边的旷野中,银河清晰可见,仿佛一条发光的河流横贯天际。
郭番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开始闲聊起来:“今天成果不错,大家状态都很好。”
杨简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是啊,大家都很投入。”
“《大圣归来》的成绩真是不错了,老田那家伙肯定高兴坏了。”郭番靠在椅子靠背上,“简子,说实话,我们的影视圈,要是没有你,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杨简笑了笑,他知道郭番是什么意思。不是自吹自擂,他杨简对于华夏影视行业、尤其是电影行业的发展绝对是巨大的,和同期的前世相比,这一世华夏电影行业的特效技术、国际地位、动画行业的发展都比前世要领先好几年。
而且他提前培养出了郭番、饶小智、路洋、文木野、饺子几位导演,他比谁都期待未来几人的表现。
“我一直都在说,内容为王。大家要相信,好的内容永远有市场,只是需要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杨简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郭番,笑道:“我们华夏人,就该拥有独属于我们自己的浪漫。”
什么是华夏人独有的浪漫?
《流浪地球》中就有很好的诠释。
西方逃离地球的“方舟计划”,和《流浪地球》中带着地球逃去其它星系的“移山计划”,二者体现出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西方的神话故事里,“诺亚方舟”是诺亚依据神的嘱托而建造的一艘巨大船只,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因神惩而造成的洪灾。而在华夏神话故事“愚公移山”中,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与好莱坞灾难科幻片建立在“人类文明终结”的基础上的“末世神话”叙事所不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华夏上古神话,早已将华夏人骨子里的勇毅与不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带着家园去流浪”这个神奇、荒诞、看似不合理的构想本身就体现出了浓浓的华夏式的浪漫色彩。
前者是在“神惩论”预设下以牺牲多数人来保全人类“火种”的西方价值选择,后者则体现出华夏人独有的勇气与魄力,在面对灾难的时候选择用相信希望的态度去“创世”:关键不在于人类是否真的能够存活下来,而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迈出离开太阳系的第一步。
正如《流浪地球》中的台词,“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每一个历史,当下,和未来”。在绝望中找希望,无论成功与否,这都是一首关于人类勇气的赞歌。选择带着地球去流浪,一是体现出植根于华夏民族精神信仰的土地情结与家国情怀,华夏人对“家”、“房子”、“土地”的深厚情感。在乡土社会的华夏,安土重迁的国民性决定了华夏人即使选择流浪,也绝不是主动追求,而是被动无奈之举。
华夏人的流浪总是伴随着对不再流浪的追求与渴望:带着勇气与希望,在流浪中找寻新的安定,才是流浪的初衷。
其实在《星际穿越》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汤姆为了父亲库珀的一句“帮我照看着我们的农场好吗”,一直坚守着那片玉米地。而那片玉米地,正是地球文明的象征。
在《流浪地球》中,人类所无法舍弃的东西,比如土地,爱,人道主义,都是人工智能莫斯所无法理解的选择“干扰项”,但恰恰是人之所以为人所最重要的存在。
其次就是实现了从为满足个体生存的身体流浪,向为实现守望人类家园的群体流浪的转变与升华——也许会为了生活背井离乡,但绝不会看着故土毁灭。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作为整个人类几百万年的栖息地,已沉积到集体无意识深处,渗透到每个人的毛孔与血液之中。选择“带着家园去流浪”,其实就反映出华夏人骨子里对“家园”的反思:如果失去了曾经的地球,人类还能坚守什么?
《流浪地球》小说原着中小星老师对学生们所讲,“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这样气势磅礴的生态循环,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人类在宇宙间离开了地球,就像婴儿在沙漠里离开了母亲。”
在科学原理之外,这种对于“家园”的反思与重构,早已渗透进华夏人的灵魂深处。
前世《流浪地球》影视化之后,即使是一部硬科幻,郭番与其团队也依然没有摒弃乡土文明与人文精神的余晖,这是华夏人独有的浪漫。
或许有人会说,华夏人这么喜欢的《流浪地球》为什么走不出国门?西方观众为什么不看?
《流浪地球》系列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但在海外市场的表现确实相对较弱。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主要是文化差异、市场环境、影片本身以及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强调集体主义、家园情怀,比如第二部中上了年纪的航天员牺牲;西方观众更习惯个人英雄主义,这就会产生文化隔阂和叙事疏离感。 |
再看市场环境,实际上北美市场本身极度排外内向,他们的进口片份额非常小,大约只有3%。
好莱坞电影就是美国进行对外宣传统战的一把利器,他们自己就是这其中的的受益者,怎么可能让一部华夏色彩这么浓厚的科幻电影在美国市场大规模上映?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硬科幻对于华夏来说刚刚起步,而对于西方观众、尤其是北美观众,已经是稀松平常了。
就像华夏的观众,在某一段时间,漫威等好莱坞科幻大片在华夏随便乱杀,可是到了一定的时间,好莱坞大片也不怎么受欢迎了。
在国外取得高票房固然是华夏电影走出国门的一个显性标志,但并非唯一尺度。
像《流浪地球》这样的作品,其首要服务对象是国内观众,在国内能引发强烈共鸣和讨论,本身已是一种成功。
而华夏的科幻电影工业尚在发展中,需要这样的基石作品。
而且文化的传播和接受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初期遭遇文化折扣是正常现象。
世界电影的中心一开始也不在美国,好莱坞能有今天的地位,也不仅仅是好莱坞公司自己的努力,这也和美国在二战后在全球所起到的主导地位有关。
随着华夏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电影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未来肯定会有更能兼顾本土特色与全球视野的作品出现,只不过这个时间是什么时候还未可知。
与西方文明所不同,这种超越民族,超越生死的价值观输出,仍是华夏式的宇宙观的延续。
“是啊,我们华夏人自己的浪漫。”
“等《火星》这个项目结束,公司会马上启动《流浪地球》这个项目,那才是体现我们华夏人浪漫的一个系列电影。”杨简歪头又看了一眼郭番:“怎么样,这个项目交给你,有信心吗?”
“哈哈,那真的太好了。”郭番一拍大腿,激动的说道:“不瞒你你说,我其实早就打它的主意了,只不过之前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但是,只要你放心,我绝对拿出十二万分的精力和努力把这个项目做好,不让你失望。”
虽然那郭番不急着自己主导一个科幻项目,但是能有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拒绝,更不会错过。
他知道杨简培养了他这么久,可不是让他一直当副手的,他早就等着这个机会了。
“对你,我肯定放心,从《星际穿越》到现在的《火星》,你从来没让我失望过。”杨简拍了拍郭番的肩膀:“就这么说定了,你有时间和大刘聊一聊,剧本怎么写你们自己商量,我不插手。到时候也邀请大刘这个作者参与进这个项目来。”
“得嘞,忙过这一阵我就和大刘联系。”郭番现在是干劲十足,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又感慨道:“这就是你与众不同的地方,你看中的项目,不只是商业上可以取得成功,还能推动行业进步。”
杨简笑了笑没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的星空。
开玩笑,他一个挂壁,虽说他想早点退休,但是能顺手为这个行业做点什么,何乐而不为呢?
“你说,有一天我们真的能登上火星吗?”郭帆突然问。
杨简想都没想就回道:“肯定会的。只是需要点时间而已。就像几十年前没人相信华夏电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样。重要的是有人愿意相信,并为之努力。”
整个华夏,包括从事航天事业的那群可爱的人们,估计都没杨简这么有信心华夏终将在某一天登上火星,毕竟他自己就是个挂壁,这么神奇的事情都能发生,登陆火星而已,未来肯定能实现。
而且这个未来绝对不是上百年那么久,杨简觉着几十年应该绰绰有余了。
闻言,郭番点了点头,也没有继续说话,而是和杨简一样静静的看着漫天的繁星发呆。
七月的金昌,清晨是一天中最珍贵的礼物。
当第一缕曙光掠过祁连山余脉,这片位于河西走廊的戈壁绿洲便悄然苏醒,展现出它最纯粹而宁静的美。
清晨五时许,东方的天际开始泛出鱼肚白,随后逐渐染上柔和的粉橙色。
这抹色彩在无垠的戈壁上空蔓延,与仍然深邃的西边天空形成渐变的色带。稀疏的云朵被勾勒出金边,如同在天幕上随意挥洒的水彩画。
金昌的七月清晨短暂而珍贵,在这片融合了荒凉戈壁与人类想象力的土地上,每个黎明都仿佛是一次小型创世——既熟悉又陌生,既荒凉又充满希望。
杨简早早起床,吃早餐的时候习惯性地查看平板。令他惊讶的是,《大圣归来》的票房还在持续发酵中,而且今天才开始,猫眼上的票房数据统计就已经达到4000多万了。
这肯定是观众们看到了关于《大圣》的相关好评,提前买了票,而且今天是周末,看电影的人绝对不少。
另外,一则名为“《大圣归来》背后的故事”的长文采访在互联网上刷屏。
杨简知道这是天眼影业宣发部门早就准备好的。
文章详细讲述了田晓鹏团队八年磨一剑的创作历程,以及如何在杨简和天眼影业支持下最终完成作品。文中还提到了杨简力排众议增加投资的决定,以及他对华夏动画产业的展望。
文章的内容当然有一定的美化,比如力排众议这一点就运用了春秋笔法。
收编田晓鹏团队和投资《大圣归来》这个决定就没人反对,杨简的无数战绩证明他的眼光绝对是独到的。
就算一开始没人看好动画电影,可只要是杨简做出的决策,就不会有人反对。
杨简在天眼影业、包括他名下其他的公司都有点一言堂的意思,他知道这样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不太健康,可谁叫他是个挂壁呢。
起码在未来十年的时间,他做决策都不太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当然了,他也不是真的喜欢搞一言堂,相反他不怎么管事情,一年到头都不怎么去公司。
只不过他一旦做出任何决策,下面的人只需要去执行就好,不能有一点质疑。
上午的拍摄安排紧凑,《火星》剧组要在最佳光线条件下完成一组外景镜头。
杨简把导演工作交给郭番,全身心投入表演中,将马克在火星基地的孤独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两天,《大圣归来》的票房持续走高,周六拿到1.7亿,周日1.5亿,打破了多项国产动画票房纪录。
互联网上,“自来水”们的创意安利层出不穷,从各种创意文案、Q版同人画作到二次创作视频,二次视频创作都是利用天眼影业放出的多次预告片进行创作。
“我们是猴子搬来的救兵!”
“大圣不会死的,他,只是睡着了。”
“若是遇见从前的我,请带他回来!”
“江流儿,小沙弥,唐僧的十世中一世,一个小孩子,但是已经有了唐僧唠叨的圣男的本质了。初见大圣,好奇,是不是像戏里所说的那样,孙悟空,身如玄铁,七十二变;好奇,天宫是不是真的存在;好奇,自己念经如来是不是会听得到——
江流儿:四大天王是兄弟么?
大圣:是姐妹。
江流儿:哪吒是男孩么?
大圣:女的!
江流儿:托塔天王有塔么?
大圣:没有。
江流儿和大圣初见的对话让全场人爆笑!
大圣,傲娇啊!!”
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自来水”,其实不光是天眼影业宣发部门在背后引导和推波助澜,更多的还是因为观众们对国产动画的支持,对“英雄归来”叙事的情感共鸣,也是希望好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见。 |
有观众说《小时代》是他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可《西游记》却是好几代人的青春啊。
大家这么自发的为《大圣归来》宣传,其实就是一种情怀与身份认同。
“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
“终于有一部像样的国产动画啦!”
“我们都欠大圣一张电影票!”
这些留言,与其说是对《大圣归来》的褒奖,不如说是对国产动画崛起的期待;对西游题材和孙悟空这一超级IP的深厚情感与文化认同。
《大圣归来》的“自来水”现象不但让电影收获了票房,更表明在社交媒体时代,高质量的作品本身是最强大的营销武器。真诚的情感连接和用户的主动参与,所能产生的能量远超过传统的硬广推广。
天眼影业的宣发部门在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像是“火上浇油”,而“火”本身——则是观众自发的热爱和支持,真实且炽热。
天眼影业会议室里,张彤彤组织团队紧急开会。
“现在的情况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她指着大屏幕上的数据曲线,“按照这个趋势,总票房很可能突破20亿甚至更高。我们需要调整后续宣传策略。”
杨天眞接话:“田导团队的路演效果很好,但考虑到他们体力。我建议减少城市数量,增加单场活动质量。”
“同意,”张彤彤点头,“另外,海外发行方面,迪士尼和华纳都表达了引进意向。我们需要评估哪个合作伙伴更合适。”
郑诗晴补充道:“衍生品开发也需要加速。目前预售的玩偶和周边已经供不应求,尤其是大圣的玩偶。”
会议决定成立专门小组处理衍生品开发事宜,同时开始规划《大圣归来》IP的长期运营方案。
这些工作杨简都没去管,都是让公司的高管团队自己去处理。
与此同时,《火星救援》的拍摄也在金昌有条不紊的拍摄当中。
晚上,杨简与田晓鹏还有饺子进行了视频会议。
屏幕那头的田晓鹏虽然疲惫,但精神亢奋:“导演,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没有您的支持,就没有《大圣归来》的今天。”
杨简摆手:“这是你们团队应得的。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田晓鹏顿时眼睛发亮:“团队有一些新想法,我们想尝试不同的中国神话故事,比如哪吒闹海或者封神演义。”
“不急,”杨简笑道,“先做好《大圣归来》的后续工作和续集开发。等时机成熟,我们可以考虑构建一个华夏的神话宇宙。我之前也跟饺子提过这个事情,他已经预定了‘哪吒’。”
田晓鹏震惊地睁大眼睛:“神话宇宙?像漫威那样?”
“为什么不行呢?”杨简反问,“华夏有如此丰富的神话资源和传统文化,完全有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系列IP。”
这个想法让田晓鹏激动不已,饺子也是兴奋异常。
三人讨论了近一个小时关于华夏神话宇宙的可能性。
挂断视频后,杨简又跑到车顶的躺椅上躺着观看漫天的繁星。
这是他到金昌后最喜欢做的事情。
不知不觉间,他的思绪飞向了更远的未来——不仅仅是电影的成功,更是华夏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崛起。
......
又是新的一天。
BJ的天空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史家胡同深处的四合院却已苏醒。
并非自然的苏醒,而是被一种近乎节日般的兴奋与期待所唤醒。
今天是柳亦妃带着四个小朋友远赴金昌探班的日子。《火星》剧组坐在的‘火星基地’,是小朋友们想象中无限接近火星的样子,他们已经期待很久很久啦!
平平、安安都没有像往常一样赖床,大人去叫醒他们的时候,揉着大眼睛就自己爬下了小床,甚至试图自己穿上昨晚就精心挑选好的“探险服”——那是柳亦妃为他们准备的迷你版户外冲锋衣和工装裤,小小的登山靴摆在床边,锃亮得能照出他们兴奋的小脸。
http://www.bixia5.cc/book/15274/8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