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推荐阅读:
熊学派的阿斯塔特
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尊敬的扫帚骑士大人
网游:开局抽奖隐藏职业
上辈子苦够了,重生八零火速离了
译电者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镇邪也镇你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守护与救赎与牺牲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甄大哥,啊,呸呸呸,老泰山啊!八十多岁真是拼的年纪,你要继续为我们社会主义发光发热啊!”王诚一不留神,差点顺着之前和领导交流的惯性,跟着领导喊起自己岳父“甄大哥”来,好在话到嘴边猛地反应过来,及时改口。领导听了,顿时笑得前仰后合,心里想着,这小王啊,不仅工作能力出众,说话还这么逗趣,什么叫八十多岁正是拼的年纪,简直就是个十足的乐子人。“你,混小子!”甄前方也是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笑骂了一句。自己这女婿,总是能给自己整出些意想不到的话来,真让人哭笑不得。
“甄大哥既然你话都说到如此,我这做兄弟也不好在让你这么劳累了,这样吧,你上一休六吧,每周一你去一趟就行。”领导笑着说道,眼神中透着对甄前方的敬重与关怀。王诚听了,心里着实羡慕了一把,上一休六?这待遇可真是让人眼红啊。不过也就是心里羡慕一下而已,王诚可不想过这种悠闲的日子。权力的游戏对他而言就像磁石一般充满吸引力,他现在正处于斗志昂扬的状态,哪怕天天上班,时刻保持战斗状态,他也心甘情愿。
“行吧,一天就一天。”甄前方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心中思忖,这样的安排倒也还行。自己确实已经年迈体衰,真的是累了。如今两个女婿都已崭露头角,能够独当一面,自己也不需要再像从前那样坐镇指挥了,自然而然地就有了退隐之心。只是领导都这么说了,自己也不好拒绝啊。
而王诚忙完这些事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决定回家一趟,回自己的老家看看。仔细算来,他好像除了当年转业回去过一次后,就再也没有踏上过那片熟悉的土地,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上一次王诚回家还是孤身一人,家里算上自己也就五口人,父母和他们兄妹三人。可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家族已然开枝散叶,发展壮大。王诚自己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分别叫王安安和王静静,还有一个儿子叫王八一。王安安也已经成家生子,王诚给外孙取名陈世蕃,寓意着希望他能世世代代镇守国家,繁荣昌盛。王丽同样儿女双全,有四个孩子,王全也是一儿一女。再加上随行人员,浩浩荡荡一共一百多号人一同来到了王诚的老家。
王诚的父亲母亲身子骨依旧硬朗,虽然孩子们都心疼二老,想把他们接到北京去享享清福,可二老却眷恋着老家的一草一木,执意要在这片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上安度余生。
王诚的大爷也已经二十多年没见到王诚了,见到如今出息的大侄子,心里那叫一个满意。大爷这辈子一直担任村书记,勤勤恳恳为村子奉献一生。如今看到自家大侄子如此有出息,别提多骄傲了。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就像王诚当年转业回家那天一样,兴致勃勃地陪着王诚喝了半斤酒,爷俩一边喝一边唠着这些年的家长里短,气氛格外融洽。
第二天一早,省里的领导就连忙赶来了。其实他们后半夜就已经到了,只是考虑到王诚一家舟车劳顿,不好打扰他们休息,便一直在外面等着。王诚得知后,把孩子们都带去县招待所休息了,自己则选择睡在了老家,感受着熟悉的乡土气息。
“王委员!早上好!”那些人一见到王诚,立刻满脸堆笑地过来打招呼。王诚微微摆了摆手,疑惑地问道:“你们怎么来了?我这不是没有发通知给你们吗?”
“路过,是路过,我们在隔壁县考察呢!”那人面不改色心不跳,睁着眼睛说瞎话。王诚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也没有拆穿,只是微微一笑,心里明白大家的心思。
“大爷,你看谁家养猪了,你让大林哥给我买一头,额,两头吧,我请同志们吃口饭!”王诚转身对着身边的大爷说道。本来想着买一头猪就够了,可转念一想,自己这带着一百多号人呢,一头猪恐怕不够大家吃的,于是决定买两头。大爷一听,赶忙喊着自己的儿子去买猪,那热情的模样,仿佛自家的事都没这么上心。
“这,王委员,我们……”那人刚想推辞一番,觉得让王诚破费实在不好意思。
“不用多说什么了,我这回家了,你们都是客人,我尽一尽地主之谊嘛!”王诚笑着打断了那人的话,语气十分亲切。那人听了,也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有些发懵,自己火急火燎地赶来,结果什么工作汇报都还没来得及做呢,倒先让王委员破费买猪给自己一行人做杀猪菜了,这情况还真是有些让人不知所措。
接下来的日子里,那些省里的领导们便陪着王诚在老家四处溜达。每到一处,领导们便迫不及待地向王诚汇报各项工作进展,言语间满是邀功之意。从农业发展谈到工业建设,从民生改善说到教育改革,滔滔不绝,仿佛要将这些年的政绩一股脑儿地展示给王诚看。
王诚静静地听着,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不时微微点头,偶尔给出一句“干得不错”的评价。其实,他心里明白,这些汇报或多或少都有些粉饰的成分,但他也不想过多追究。毕竟,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一些小的浮夸也算是人之常情。
然而,人多的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无论王诚走到哪里,身边都簇拥着一群人,言行举止都受到了无形的约束。他原本打算在老家好好享受十几天悠闲时光,重温儿时的记忆,感受家乡的变化,可如今这样的氛围,让他觉得兴致缺缺。职务高了,虽然拥有了更多的权力和资源,但那份曾经的自由却渐行渐远,这是王诚唯一且深刻的感受。
没过多长时间,王诚便决定返回北京。尽管心中对未能尽情享受老家的生活有些遗憾,但他也清楚,自己身上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不能在这里久留。
王诚离开之后,当地的反应那叫一个迅速。仿佛是为了彰显对王诚的敬重与讨好,立刻开始着手为他的老家进行一系列建设。修路工程雷厉风行地展开,大型机械开进村子,尘土飞扬间,原本坑洼不平的土路逐渐被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所取代,村民们出行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
与此同时,教育设施的建设也提上日程。崭新的小学拔地而起,校园里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备,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还有充满活力的操场,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中学的建设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让村里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更全面的教育。
而王诚的堂哥,也因为王诚的缘故,直接当上了保卫处副处长。这一任命,难免让人觉得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嫌。但在当地人眼中,王诚为家乡带来了如此多的改变,这样的安排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一时间,王诚在家乡的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名字成为了村民们口中的传奇,大家都对他的归来充满期待,也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http://www.bixia5.cc/book/15292/5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