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酿秋实 >第二百八十六章 峰回路转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二百八十六章 峰回路转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招安?剿灭?

  余幼嘉心里细品,终是微微摇头:

  “......只怕不由我说了算。”

  五郎想也不想便否认道:

  “怎么可能。”

  “咱们虽然不是以明路得的崇安,也未遭受朝廷人命,可百姓们信服阿姐,阿姐就一定是崇安的父母官!”

  “只要阿姐发话,无论是招安还是剿灭,咱们一定都能——哎哟!”

  被书册敲了一下头之后的五郎:(?`?Д?′)???

  余幼嘉握着书册,言语淡然:

  “刚刚便说让你学着如何理账,你偏说不喜欢,如今倒好,成了个只会说空话的酸腐书生。”

  “你说的如此轻易,我且问你,招安需要银钱粮草,剿灭需要兵卒武器,可兵卒,武器,粮草......咱们哪个算是充足?”

  先说兵卒——

  虽崇安已经接收过数批流民,但这些流民多是老弱病残。

  哪怕已经紧锣密鼓训练,可人数终究有限。

  再则这些人训练出来之后,也和‘精兵良将’扯不上什么关系,顶多是比普通人好上一些。

  二说武器——

  盐,铁,铸币等物素来是官营。

  普通人想得到武器甲胄的难度,甚至高于养私兵。

  连崇安县衙武库中,甲胄佩刀等物只有不过百余套。

  泰顺这回倒是收了不少农具,可若要攒铁自铸,就得考虑工艺技艺。

  普通匠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见过一次甲胄刀剑,更别说是制造。

  若是真打起来,不少人还得拿着农具搏杀,死伤势必惨重.....

  最后说粮草——

  年初整个崇安背水一战,田地里种的都是甘蔗甜菜等能换银钱的作物。

  崇安自大乱之日起,便一直在消耗粮仓里面的粮食。

  开设商行之后,倒是可以从各地调货,可如此一来,兜兜转转又回到那个话题,盗匪猖獗,并不是每次运送货品都会顺利......

  总之,无论想如何做,其实都是不太容易的事。

  更别提如今已至六月,每年的七月至九月便是收成的秋季。

  而到秋季,百姓有收成,打家劫舍的盗匪便会越发猖獗,只等着再次抢上一笔好好过冬。

  若不在秋日前解决盗匪,好不容易才安定半载的百姓势必又要动乱......

  五郎越听,少年郎的脸上越是发绿。

  余幼嘉又顺手往傻弟弟头上敲了一下:

  “所以刚刚才让你看账簿。”

  不然,那里能知道该从何处得铁铸器,从何处买粮草划算......

  五郎苦着一张脸,一时不敢应答,苦思冥想好半晌之后,才道:

  “既动武不行,那就招安。”

  “城中的存粮应该还有一些,不如就孤注一掷,用以招安,再给他们分些田地,等那些盗匪安定下来,咱们田地里应该可以收成,刚好往其他州县贩卖,再带回米粮。”

  “我们从前便是那么安定流民,如今也一定可以。”

  前几批的流民如今干活干的风生水起,崇安每每熬糖的时候,便会惹来无数人相问‘糖坊可否要招人’之语。

  每个人都想离甜蜜,香气,或者说,幸福更进一步。

  若是能如此安定盗匪......

  五郎浮想联翩,余幼嘉抬手又是一下。

  “别打阿姐,别打。”

  五郎捂着脑袋,神情委屈(?︷?):

  “本来就不聪明,再打就更傻了!”

  余幼嘉只得慢慢缩回手,脸上却没什么神色:

  “五郎,学谁都好,别学朱世子。”

  “他很好,但是他的路,不是咱们能走的。”

  五郎一愣,余幼嘉重重靠在椅背上,言语却极轻:

  “我能接收那些流民,是因为他们终究是‘家破人亡’的流民。”

  “他们被迫离开土生土长的故乡,没什么银钱,没什么亲眷,各自之间也不算熟悉,甚至连一身裹身的衣服都破烂的要命......”

  “这些人吃过颠沛流离的苦,若是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会愿意安定下来。”

  “可是,盗匪完全不同。”

  余幼嘉轻声道:

  “他们尝过不劳而获的快感。”

  “农夫需要等上大半年才能收成的粮食,他们只要一天,半天,一个时辰就能夺走......包括性命。”

  五郎慢慢放下捂着脑袋的手,阿姐的轻声诉说之中,他终于又想起了那片丛林中被木茅贯穿的成串尸体。

  闷热的夏日中,终是有什么始终没消散的诡谲之物,重新追上了两姐弟。

  余幼嘉以书卷一下下轻轻敲击桌面,平淡的言语中,又好似有惊雷炸响:

  “五郎,我先告诉你咱们没有兵卒,武器,粮草,不是因为我天性嗜杀,已下定决心剿灭盗匪,只是困于难以达成,这才放弃。”

  “而是因为,我怕咱们招安他们,是为崇安留下祸患。”

  今日归顺,明日归顺,可后日呢?

  后日若是田地丰收,那些已经得到过一笔招安银的盗匪,眼见有利,是抢还是不抢?

  今年不抢,来年若崇安再度患难,他们又是抢还是不抢?

  五郎面露沉闷,不敢吭声。

  这个逐渐燥热的午后,余幼嘉随手丢下手中的书册,暂定下一策:

  “还是得先从立春送来的那个老酒客身上下手,让他养好身子,便早些开始画地图,而后我们再想想办法,看看可否能逐个击破......”

  余幼嘉开始畅想:

  “最好是能通过斩首行动,杀几个大匪寨的头领,立下咱们的威名,而后趁那些盗匪惶惶自危,再逐个击破。”

  “当然,若是其中有确实是被迫落草为寇之人,届时再拟一道招安令.......”

  不过这招安令如何写,既能让那些人心甘情愿臣服,又能令现下已经安定下来的崇安百姓不觉得偏颇,也是个门道。

  余幼嘉琢磨几息,没有结果,看着五郎仍然在郁闷,一副快要想破脑袋的模样,又随口道:

  “话说咱们如今崇安的名声也不差,外头的人谈及崇安,便大多会说此为天府之城,你说怎么没有侠肝义胆的草莽英雄带着一批过命的兄弟出现,非要投靠于我,然后替我荡平周边山匪?”

  五郎自然知道这话是胡话,一时欲哭无泪,只得宽慰道:

  “许是时日还短,再等一段时间,没准就——”

  “县令大人!!!”

  一道惊天的动静划破午后的燥热。

  一个满头大汗,脚步匆匆的娘子军踏破日光而来,高声喊道:

  “有一支足有千人的兵马围城而来.......”

  “娘子军们鸣镝示警,可他们,他们却高喊此番不取县令首级,誓不回返!”

  五郎脸色大变,腾的一声站起身,急急问道:

  “他们是何人,为何要我阿姐首级?!”

  “莫不是崇安最近行动过于张扬,有人眼热商行,所以......”

  余幼嘉也是差不多的念想,她稳了稳神,正要开口,便听娘子军摇头道:

  “那倒不是,这些没有扬旗的人马里,有一个负责喊城的人,说他们为首之人叫什么‘张将军’。”

  “又说,咱们只要交出县令,交出县衙里所有贪官污吏,其他百姓一概放过。”
  http://www.bixia5.cc/book/15323/2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