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请来的审计!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马国邦气冲冲地杀回县城,一头扎进办公室,气得把桌上的文件全都扫到了地上。

  他纵横官场几十年,头一次被一个毛头小子耍得团团转,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丢了这么大的脸。这口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查!给我查!”他对着自己的秘书怒吼,“把黑山屯那个项目,给我翻个底朝天!我不信他一个泥腿子,能把账做得天衣无缝!资金!就从资金入手!只要查出他贪了一分钱,我立刻让公安局抓人!”

  他很清楚,像这种村里的工程,资金账目十有八九是一笔糊涂账,最容易出问题。只要抓住了经济问题,那性质就彻底变了,别说周书记,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保不住叶凡。

  一场针对黑山屯的财务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然而,马国邦还没来得及派出自己的“铁算盘”,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却主动找上了门。

  第二天上午,叶凡孤身一人,来到了县政府大院,直接敲响了常务副县长办公室的门。

  “是你?”马国邦看到叶凡,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冰冷的讥笑,“怎么?是来求饶的?还是又想出了什么花招,来糊弄我?”

  “马县长,您误会了。”叶凡的脸上,没有了昨天在工地上那种憨厚的伪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和郑重,“我今天来,是代表黑山屯全体村民,来向县里,向您,做一次深刻的检讨。”

  “检讨?”马国邦挑了挑眉,来了兴趣,他倒想看看,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是的,检讨。”叶凡诚恳地说,“昨天您来视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黑山屯的工程,虽然干劲十足,但在管理上,确实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尤其是财务管理,更是乱七八糟。我们都是些大老粗,只知道干活,不懂记账。那十万块启动资金,花到哪儿了,谁经手的,都是一笔糊涂账。”

  他这番话,说得马国邦心里乐开了花。

  糊涂账?这就对了!不怕你乱,就怕你清!

  “所以呢?”马国邦好整以暇地靠在椅子上,等着叶凡的下文。

  “所以,我们村两委经过深刻讨论,一致决定,恳请县政府,恳请马县长您,能派一个专业的审计小组,进驻我们黑山屯!”

  叶凡的语气,无比真挚,甚至带着一丝哀求。

  “请县里的专家,帮我们好好查一查账!把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都理清楚!看看有没有人,在里面动了手脚,中饱私囊!我们不怕查,就怕不查!只有查清楚了,才能给我们村民一个交代,才能给县委县政府一个交代!马县-长,您可一定要帮我们这个忙啊!”

  此话一出,马国邦彻底懵了。

  他张着嘴,像是看怪物一样看着叶凡,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本来计划着,派人去“突击检查”,杀他个措手不及。可现在,人家不但不怕,反而主动上门,敲锣打鼓地“邀请”你去查账。

  这……这是什么路数?

  欲擒故纵?还是真的心里没鬼,坦坦荡荡?

  马国邦一瞬间陷入了两难。如果他拒绝,就显得他这个主管领导不作为,人家群众主动要求财务监督,你还不乐意?传出去不好听。可如果他答应,就感觉自己像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完全落入了对方的节奏。

  “怎么?马县长,您是觉得我们村的账,不值得您亲自派人去查吗?”叶凡见他犹豫,又“恰到好处”地将了他一军。

  “胡说!”马国邦被激得一拍桌子,“群众有要求,政府当然要回应!这体现了你们黑山屯干部群众高度的责任心和廉洁自律的意识!好!我答应你!我马上就从县财政局,给你们派最专业的审计小组过去!”

  他心里发了狠,既然你敢请,那我就敢派!我就不信,这天底下,还有查不出问题的账!

  当天下午,一支由县财政局副局长带队,号称“阎王账房”的审计小组,就杀气腾腾地开进了黑山屯。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名叫钱方的小老头,人送外号“铁算盘”,经他手的账,就没有不出问题的。

  审计小组直接进驻了村委会,要求叶凡交出项目开工以来所有的账本和票据。

  赵卫国紧张得手心直冒汗,悄悄把叶凡拉到一边:“叶小子,你这是玩的哪一出啊?这不是引狼入室吗?咱们的账……能经得起他们这么查?”

  “放心吧,卫国叔。”叶凡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透着绝对的自信,“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他们想看,就让他们看个够。”

  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铁算盘”钱方和他手下的几个审计员,一人占据一张桌子,面前堆着小山一样的账本和票据。

  一开始,他们还信心满满,觉得最多半天就能找出问题。可越查,他们的眉头皱得越紧。

  “奇怪……这笔两万块的树苗款,票据、合同、经手人签字、村民代表监督签字,一应俱全,连运费单子都贴得整整齐齐。”

  “这笔……三千块的伙食费,买了几斤肉,几袋面,几桶油,连卖肉老王头的收据都附在后面,上面还有他的红手印。”

  “你看这个,工分表!每个人干了多少活,得了多少工分,每天一公示,月底一汇总,全村人按手印确认。这……这比我们厂里记工分还规范!”

  账目,清晰得可怕。每一笔支出,无论大小,都对应着相应的票据和至少三个以上的签字。资金的流向,一目了然。

  那笔最关键的十万块启动资金,每一笔花销都记录在案,账面上的余额,和实际库存现金,一分不差。

  至于那批钢筋水泥,账本上更是记得明明白白。

  “摘要:应交通局钱大海局长请求,协助其对城东水泥厂国有资产进行保护性转移,代为保管。物资清单如下……状态:暂存。备注:所有权归国家,处置权待上级批示。”

  下面,是钱大海那个龙飞凤舞的签名,还有一个鲜红的交通局公章。

  “铁算盘”钱方看得眼皮直跳。这哪里是糊涂账,这简直可以当成全县财务管理的教科书了!

  他不死心,带着人,通宵达旦地查。他们用放大镜看票据的真伪,用算盘一遍遍地核对数据,试图从犄角旮旯里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

  结果,他们只找到了几张有趣的“白条”。

  “支出:香烟两包。用途:用于协调城东水泥厂看门大爷配合工作,以便顺利完成钱大海局长交办的‘保护性转移’任务。经手人:李老四。证明人:赵卫国。”

  “支出:猪头肉半斤,高粱酒一瓶。用途:用于安抚和慰问县一建施工队张爱国师傅,以感谢其对我村技术扶贫做出的突出贡献。经手人:赵卫国。证明人:张爱国。”

  看着这些充满了“人情味”和“江湖气”的白条,几个年轻的审计员面面相觑,想笑又不敢笑。

  钱方把这些白条拿在手里,看了半天,最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从财务制度上说,这当然不合规。可从人情事理上说,这又是再正常不过的开销。更重要的是,这些钱,数额极小,而且每一笔都写明了用途和证明人,根本够不上“贪污挪用”的边。

  天亮了。

  钱方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站起身,走出了村委会。

  叶凡正站在门外,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

  “钱局长,忙了一宿,辛苦了。吃碗面,暖暖身子吧。”

  钱方看着叶凡那张平静的脸,心里五味杂陈。他当了三十年审计,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不是他来审查别人,而是别人给他上了一课。

  他接过面碗,没有吃,只是低声问了一句:“这些账……都是你做的?”

  叶凡笑了笑:“我只是定了规矩。记账的,是村里的会计,也是全村的乡亲们。我们的规矩只有一条:任何一笔钱,只要花了,就必须让全村人都知道它花在了哪里。因为这钱,是大家的。”

  钱方沉默了。

  他端着那碗面,许久,才抬起头,由衷地说了一句:“小叶同志,我老钱,服了。”

  他知道,马国邦这次,是踢到了一块钢板上。不,是一座山上。一座由几百口人齐心协力,用最朴素的信任和最严格的规矩,铸就而成的大山。

  这座山,任何阴谋诡计,都休想撼动分毫。
  http://www.bixia5.cc/book/15676/4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