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麦道不讲道理,不能怪咱不讲武德了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这……”当听完王立新转述的刘威铭的“方法”后,曹副总整个人的表情都变得复杂起来。
“我觉得方法可行,对方既然不讲道理,咱们也没必要跟他们客气。只要有运-10的核心设计团队的名单找人去跟他们私下谈就行了。何况,明面上又不是咱们的人去谈。”
“行,这事你看安排谁去?”
曹副总虽然觉得刘威铭的提议实在是不讲武德,可运-10生产线已经被麦道以要建设MD-82飞机生产线为由给拆了。
除了当初被拯救的核心资料,其他的资料也都没了。
MD-82的生产,关键核心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运回来的,国内只负责安装,这就导致整个运-10的配套系统也处于崩溃的边缘。
设计团队已经有人被调离。
调到其他单位的人,可以直接一纸调令调到蓉城。
唯一就剩下留在沪市大飞机厂5703里的核心设计人员。
“对了,这事要不要跟民航那边打个招呼?”
王立新走了两步,停住脚步,扭头问道。
“打什么招呼?不放人,麦道能做多少主?到现在他们还指望麦道真的通过合作把先进的技术转让给国内呢!”
一说到民航总局,曹副总就来气。
按刘威铭的说法,民航总局不接受运-10没有任何错——运-10的设计方面问题不大,可生产工艺就有着很大问题:整个飞机最重要的机翼大梁跟中央翼盒框梁,本应一次锻造成型。
国内只有3万吨的模锻机,在73年第三次试车成功,77年才锻造出运-8所需的铝合金框架。
而运-10是110吨级的大飞机,大梁跟中央翼盒框梁需要至少4万吨以上的大压机一次锻压成型。
装备不够,运-10的大梁采用了铆接工艺,中央翼盒框梁则是分成几部分压制,最后焊接。
军用,在战时能造出来就行。
民用可不行!
尤其是这年头的中国,坐飞机都是有级别限制的!
谁敢冒险?
“他们也希望通过合作能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
王立新叹了口气。
事情已经如此,说什么都没用了。
“不用给他们打招呼。等人都到了蓉城,再给他们打招呼吧。”
曹副总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说道。
于是,王立新立即就去安排。
······
又到了下班时间。
作为原运-10副总设计师的程不时,没有回家,而是去了所长办公室。
运-10下马已经两年多了。
麦道的首架飞机已经于86年4月1日投入生产,而这个日子,是西方的愚人节。
仅仅一年时间,第一架麦道-82就完成总装,并且在7月2日完成首飞。
前不久,麦道-82已经取得了美国的适航许可。
程副总跟其他710所众多技术人员一样,被留在这里,说是让他们学习美帝大飞机的设计制造经验,可从达成合作协议后,中国的设计人员根本就接触不到MD-82飞机的核心技术!
之所以在一年就完成总装,不只是麦道从美国调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更因为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从美国运过来的。
总设计师马凤山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
86年他率国内航空工业设计骨干赴美参加美、中、欧洲航空工业企业联合开展的高涵道比(桨扇)技术准备项目,要不是身体原因,现在还没回国。
“所长,这样下去不行啊!今天我又找了张镇中,他说MD-82属于成熟设计,不需要修改,让我们先配合着生产一线抓好质量问题,等到后续的MD-90的合作……”
程副总苦着脸说道。
“运-10技术资料已经消失,生产线已经被废,现在都是他们说了算。”
马总叹了口气,“张镇中那王八蛋曾经说过,不扳倒运-10,麦道难以进入中国。”
现在,张镇中的目的实现了。
“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啊。我们难道什么都不做?”
程副总满脸的不甘。
“能做什么?除非有单位要搞国产大飞机。122厂自己日子快过不下去,172厂还在搞运-8……其他的飞机厂,日子都不好过。国家没钱啊。”
马总叹了口气。
当初向上级申请4000万的后续建造经费都没有获批。
哪怕所有技术研发人员联名向上级申请,都没用。
国家没钱!
穷,是根源。
“唉!”
程副总叹了口气。
告别马总,闹心的他默默地回家。
“程不时,程副总?”
刚出了厂门口,就被一个戴着列宁帽,穿着四个兜的国字脸中年人拦住了。
“同志,您是?”
程副总愕然地看着拦住自己的中年人。
他没想到,这时候还会有人找他。
上级要找他,不需要如此。
虽然他从来都不会给任何人开后门,可要找他办事的人,也不会如此莽撞地在厂门口拦着他。
“搞大飞机,搞我们自己的大飞机,愿意么?”
什么?
程副总整个人顿时如同遭到雷击,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人。
“充足的经费,配套可以用钱砸……”
“愿意!愿意!”
别管什么经费充足不充足,用不用钱砸配套。
只要让自己搞大飞机,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什么代价程不时都是愿意的。
“目前有点麻烦事……”
中年人对程副总解释起来。
听完后,程副总也愣了。
他没想到,对方会提出如此的条件。
“在什么地方?真的有项目?”
“有!蓉城。”
“好!我帮你们联系……”
接连一周的时间,程不时依然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依然去找麦道的人,希望能得到MD-82飞机的核心技术资料以供参考。
可惜,结果是一样的。
一周后。
几十名原本属于运-10核心设计团队的成员,突然全部向沪市大飞机厂提交了停薪留职申请。
“太过分了!他们眼里还有没有一点组织纪律性?67人,居然不顾单位发展,全部提出停薪留职!”
5703厂厂长梅东海暴跳如雷地拍着桌子。
不等汇报的下属解释,门外麦道中国总裁张镇中就脸色阴沉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梅厂长,中方技术人员大量离职,究竟怎么回事?我需要解释!”
张镇中可不想放这些技术人员离开。
留在厂里,不让他们接触到技术,才能真正瓦解中国的大飞机研发能力。
可现在……
http://www.bixia5.cc/book/15712/2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