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李家不用直接参与,提供情报和物资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除了人,李彦昌还带来了其他货物:铁矿石一千吨,硝石五十吨,硫磺二十吨,食盐三十吨,小麦三百吨,菜油三十吨,麻布三万匹,棉布一万匹,书籍若干,燧石若干,合计价值约两万七千两白银。李家给郑家经常带来各种书籍,这是没算钱的,但对郑家发展教育意义重大,让华夏文明可以在婆罗洲得到更好的传承。
这些书籍,重要的会备份,同时复印一份留在万明书院。
那些教书先生见到越来越丰富的书籍,都是激动不已。
李彦昌在坤甸休息了两天,就住在郑明的府邸,好让李幼嫆尽尽孝道。
同时,郑宽跟李彦昌说了郑家之后要与荷兰人打仗的事情。
“亲家,李家不需要直接参与。你们与荷兰人一直有贸易往来,只要给我们提供一些荷兰人以及其他西洋人最近的动静就可以……”
郑宽没打算让李家直接参与进来,这样对两家好处更大。
李彦昌想了想,觉得这样的确更好,“那就按郑兄你说的,我们会尽力去打听荷兰人的动向。
此外,会尽力给你们带来更多需要的人口和物资。
真要到了需要我们李家直接参与的时候,我们不会退缩。”
现在郑李两家联姻,只要郑家不是马上就要完了,李家会尽力帮着。
“有亲家这番话就行了。”具体的作战计划,郑宽没有说,以防万一,让李家知道这件事就行。
次日。
李彦昌带着船队去了爪哇岛,与荷兰人交易茶叶,丝绸,瓷器等货物,顺便打探下荷兰人在那边的情况。
当然,也要给郑家带一些货物回来。
李彦昌返回后,说荷兰人那边没有什么异常,最多就是听说荷兰人在马六甲与其他西洋人争夺起来了,但不激烈。
这事,之前史密斯就提及过,现在得到了印证。
这次从爪哇岛回来时带回货物有:石灰石两千吨,火山灰三千五百吨,硫磺三十吨,高岭土三百吨,食盐五十吨,合计价值约两万两千两白银。
因为李家经常购买石灰石,火山灰,高岭土等货物,那边已经有专门的势力在弄,所以每次过去都有不少。
至于食盐,硫磺等重要物资,大多被荷兰人把控着,每次能买到的数量有限。
“为父走了,你在这里要做郑家的好媳妇儿,早些给郑家增添子嗣……”
离开时,李彦昌单独叮嘱了女儿李幼嫆一些话。
“父亲,您一路顺风,记得替我跟娘家问安……”李幼嫆不舍的说道。
在李彦昌离开时,带走从郑家买到的货物,有:红糖五百吨,白糖两百吨,水稻两千吨,胡椒两百吨,生丝五万斤,普通玻璃品三千件,上等玻璃品一千件,合计价值约二十万两白银。
糖,生丝,玻璃品,这三种现在很值钱,能为郑家带来丰厚的收益。
……
时间已经进入四月,婆罗洲也开始进入雨水相对少的旱季。
郑明特意去了工造所,看他们准备的如何。
到了旱季,是大力修建水利,道路的好时间。
如今的工造所是郑家所有部门用人最多,活最杂的。
今天开始,工造所进行了分拆和细分。
将玻璃烧制,陶器烧制,家具制作等活分离出来,暂时交给郑明管理。
然后其他事务进行细分,分成:建筑,水利,修路,砖瓦,水泥,伐木与木材加工,运输等。
如此,更能提高效率,方便管理。
其他部门也做了类似的调整,比如兵造所,按照工艺流程,分为:采矿,冶炼,铸造,锻造等等,又按用途分为军用,民用,官府用等等。
等将来人口更多了,部门规模更大了,还会进行调整。比如,一些民用的可以放开,像陶器烧制,砖瓦烧制,家具制作,铁匠铺等等。
“公子,工造所已经安排好,让负责修路的部门先去万明河东岸修建主路,优先修建田间平缓的主道,方便之后铺设木制轨道车……还有浦吧哇那边剩下的主道也要修建……”
工造所负责人吕恭给郑明讲述着:“负责水利的部门也安排人去坤江东岸修建水利,河堤,江堤,还有一些规划好的大坝……”
坤甸,松柏港,这两个地方的主道基本都修成了水泥路,需要且有条件修铺设木制轨道车的已经铺设完成。
水利方向,这两个地方也基本弄好,剩下就是慢慢整治沼泽地,以及规划修建一些大的水库,大坝,都是需要长时间进行的。
“最先铺设的木制轨道车快一年了吧,是不是时常需要更换轨道,现在甚至需要大量更换?”
郑明说到了木制轨道车的使用问题。
吕恭点头,说道:“木质轨道车,好处是很多,但木制轨道即使表面用了铁皮包裹,用上几个月,就容易断,需要经常换。
而且使用一年,腐蚀就很严重,了需要大量更换新的。也就是,木制轨道车的寿命一般在一年左右。
我们正在与兵造所商量,准备尝试用生铁铸造轨道,虽然生铁也容易断,但寿命肯定比木制轨道长。
现在兵造所那边的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提升了许多,要用铸造生铁铸造轨道,比以前容易许多。
以后还可以尝试用熟铁或者钢铁(渗碳钢)铸造轨道,只是现在代价太大了。”
郑明赞同道:“你们这样考虑就很好,是可以试着铸造生铁轨道了,西洋人都在使用,虽然毛病也不少,但总比木制轨道车要好许多。
这样,工造所和兵造所联合,专门弄个部门来负责此事,还可以开始探究用熟铁或者钢铁铸造轨道,积累经验……
嗯,这事,我来给你们牵头,尽快落实。”
吕恭高兴道:“有公子出面,肯定很快就能进行……先将煤矿用的木制轨道车换成生铁铸造的轨道,正好那些木制轨道车需要大面积更换。”
露天煤矿,使用木制轨道车很频繁,更换也最勤。
当然,因此获得的好处也更多,省去了许多的人力和时间。
接下来一段时间,郑明主要就是专注修路,水利,轨道车的事情。
……
http://www.bixia5.cc/book/15828/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