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苏拉威西岛的可用资源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望加锡那个据点,荷兰人在那里发现了一些品质不错的铁矿,还有煤矿,可以先将这个地方开发出来……”“在苏拉威西岛的北部发现了火山灰存在石灰石和大量的火山灰,这是我们很需要的……”
郑明与郑亮刚带着一支舰队围绕着苏拉威西岛转了一圈后返回。
苏拉威西岛,整个岛屿像一个带着五条尾巴的五角星,五条尾巴分别伸向北部,东部,东南部,南部,西部。
其中北部的部分最长,其次是东部。最短的是西部,最像五角星的一角。
苏拉威西岛的北部,有不少火山,因此存在许多的火山灰,以及不少的石灰石。
以后,郑家也可以到这里获得石灰石和火山灰了,以及还有不少的硫磺。
当然,火山多,尤其是还存在一些活火山,危险不小,加之可能随时存在的地震。
除了北部发现了需要的资源外,就是在苏拉威西岛南部望加锡据点发现了品质不错的铁矿石,以及煤矿。
就是不知道这个铁矿石矿规模有多大的需要进一步勘探一下。
这还是荷兰人在望加锡这个据点发现的,不过他们没怎么重视,据点主要是作为补给用的。
荷兰人本来在苏拉威西岛有三个据点,北部,东南部,南部,现在郑家只允许他们保留东南部的一个补给点。
同时接受郑家的监管,遵循郑家的规矩。
苏拉威西岛的东南部,暂时倒是没有发现什么重要的资源。
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郑明决定苏拉威西岛北部可以提供石灰石,火山灰,硫磺等资源。
开发还是先以南部的望加锡据点为主,这里没有火山,地质相对稳定,条状的南部,三面都是大海,沿海让人更容易生存,也更容易开发。
况且,这里有重要的铁矿石和煤炭。
苏拉威西岛上的人,基本都是土著人,很原始。
在围绕苏拉威西岛一圈回来的路上,郑明和郑亮带着这只舰队顺路看了看婆罗洲的东部。
目前,婆罗洲的东部,荷兰人有一个据点,但已经撤走。这里的人,基本也是土著人。
“婆罗洲东部的土著人,有不少愿意与外界接触,交易的。他们以后应该还相处些,这算是好事。”郑明说道。
郑亮笑了笑,说:“不愿意归顺的,就灭了。”
根本没把土著人的那点战斗力放在眼里。
在苏卡达纳地区,这段时间,郑家与一些土著人部落发生了冲突,都没什么战斗力,被打败后,许多土著人就往内陆更深的山林跑去了。
回到马辰港休息两天,郑宽已经回坤甸了,唐顺昌还就在这里。
郑明休息两天后,跟着一支有舰队护航的船队返回坤甸。
来到马辰这边差不多一个月了,该回去看看怀着孩子的老婆李幼嫆了。
郑家现在虽然没有正式组建商船船队,但已经存在了,平常帮着在坤甸府,苏加府,马辰府,三府转运人和物资。
水师又安排舰队护航,以防万一。
路过苏加丹那县时,天色暗了下来,郑明准备在这里停留数日,顺便看看苏加府三县最近的情况。
“葡萄牙的船队在这里卸货?史密斯没在,留在坤甸那边了?”
在苏加丹那港口,郑明看到了葡萄牙人的船队,找人问了问情况。
同时了解了一下这次史密斯带来的货物有哪些。
跟以往的货物种类大差不差,就是数量上的差异。
这次史密斯带来的货物有铁矿石三千吨,小麦一千吨,大豆一千吨,食盐一百吨,硝石一百吨,硫磺五十吨,菜油五十吨,麻布三万匹,棉布一万匹,天然碱三十吨,高岭土五百吨,燧石若干,马七十六匹,耕牛一百二十二头。
合计价值约九万一千多两白银。
天然碱每次都有,看来史密斯已经有稳定的来源了,这是好事。
天然碱用处很多,也很大。水泥,玻璃,瓷器,肥皂等等都需要用到。
以前没有什么天然碱,用通过草木灰获得碱,但纯度完全无法跟天然碱相比。
这些货物全部都运到了苏加府这里。
在苏加府,已经建立了兵造所,工造所,需要铁矿石炼铁,需要硫磺,硝石来制造火药,需要天然碱来烧制水泥,瓷器,玻璃等等。
在这里的玻璃烧制,有安排守卫的,尽量保密,让玻璃品为郑家创造更多的收益。
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郑明先去看了看兵造所,工造所,造船所,织造所的情况。
这些部门基本都设在苏加丹那县,因为这里地势高,属于山地,即使遭遇连续大雨,也不用担心被淹没。
还可以利用地势优势,水力更好,利于布置更多,更好的冶炼,铸造,锻造的水力设备。
工造所的水泥烧制,砖瓦烧制的也在这个县内。
当然,工造所目前在苏加府的主要任务是先修水利,修主路。
造船所设在苏加丹那港口附近,方便木材运输,方便船只下水。
织造所也在这里,将生丝,亚麻,麻布棉布等送到这里纺纱,织布,裁衣,制作成品。
最后,郑明去看了看桑植所的情况。
苏加桑植所的位置也设在苏加丹那县的,只不过,开展业务,多是在新邦县和吉打邦县。
因为苏加丹那县大部分都是山地,不利于甘蔗,桑蚕,胡椒等作物的大面积种植。
反而是地势平缓的新邦县和吉打邦县能大面积种植。
“公子,你怎么来了,请坐,我给你泡茶。”
黄二亲自坐镇苏加府,坤甸那边交给手下,足见做事认真,有担当。
“我四处看了看,你和何勇都做的很不错。马辰那边你暂时不用操心,我刚从那边回来。”
对黄二和何勇,郑明很满意,能让他省心。
苏加府这边查看完,没什么情况后,郑明回坤甸去。
回去时,恰好碰到史密斯准备带着船队离开。
“巧啊,明公子。”
看得出来,史密斯这次心情依旧很不错。
这次史密斯从郑家获得的货物有红糖一千吨,白糖一百吨,胡椒两百吨,普通丝绸(绢帛)七千件,上等丝绸(锦)两千件,普通瓷器八千件,上等瓷器三千件,普通玻璃品两千件,上等玻璃品五百件,茶叶五百斤。
合计价值约二十八万三千两白银。
因为郑家的玻璃品不愿意降价,所以这次史密斯故意没要那么多玻璃品,想着郑家的玻璃品以后积压多了卖不出去,就会降价。
他还带着些威胁的意味,说荷兰人的支援可能就要到了,让郑家做好准备。
却不知道,郑家与荷兰人总督沃德已经和谈,签订了马辰条约。
根据郑明的谈判,荷兰人应该是由盛转衰了,以后不可能派大量舰队来南洋。
荷兰人以后,最多也就是搞搞事情,基本没机会与郑家在南洋大规模海战了。
这个史密斯越来越贪婪,如今双方相互利用已经差不多了,以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会再惯着他。
史密斯这次顺便把那十多个船匠带走了。
这些西洋人船匠的技术基本都榨干,不过他们很乐意,因为郑明给了他们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金子,十分大方。
http://www.bixia5.cc/book/15828/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