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倒计时风暴,制度冲击全省
推荐阅读:
重生1976:拒当舔狗不下乡
谁好人家雌性,选个兽夫负债万亿
夏若雪叶辰孙怡
不是,海后学姐怎么对我一往情深
她太惹人疼,褚先生爱惨了
穿书六零:疯批知青不好惹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
开局85顿顿有肉,前妻一家馋哭
全民转职:我锻造了千万神器!
诛邪纪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九月中旬,潇湘省政府大楼一楼大厅的问题墙前,人群比往常更多。自“群众倒计时”机制推出后,每一次红卡的生成与销号都牵动社会目光。媒体镜头在大厅架起三脚架,群众代表手里握着写满意见的抽查表,企业代表们也挤在门口,等待亲眼见证干部在秒表下的表现。电子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全省各地的倒计时总数,红色数字不断跳动,让大厅空气紧绷得仿佛要凝固。李一凡站在中央,神色冷峻:“改革不能停留在示范区,要让倒计时的风暴吹到全省。”一句话,像石子投进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一周前,岳州临港在群众倒计时中首次“红卡未按时销号”,震动全省。那一次的危化品演练记录缺少完整签名,群众设定十二小时限时,结果责任单位延误两个小时才补齐,红卡被定格在屏幕中央,责任人被追责通报。
这一幕在门户首页播出后,评论区炸开锅:“潇湘真敢,红卡竟然没给补救。”有人拍手称快,也有人担心改革过于苛刻。但无论如何,那张未按时销号的红卡,成为全省干部心头的警钟。
如今,倒计时机制全面扩围。衡山口岸的报关窗口新增了群众随机测试环节。群众代表当场递交缺项单据,倒计时立刻启动。责任人不敢有丝毫懈怠,盯着屏幕完成上传,直到群众在签字栏写下“通过”二字,紧绷的空气才缓解下来。
企业代表在旁低声议论:“以前缺项就是拖几天,现在一看秒表,干部比我们还着急。”媒体很快以《秒表下的口岸》为题,报道了这一场景,文章刷屏后,潇湘的“群众倒计时”成为各地热议的词汇。
星城高新区的夜检则被推上更高难度。群众代表随机挑选日志,一条异常数据被延迟二十分钟复核。李一凡当场下令:“群众可以直接发起倒计时,干部必须在限时内完成补救。”
当天夜里,群众代表全程跟班,拿着秒表记录异常处理过程。二十分钟内,责任人和监督人同步签字,群众代表在最后一栏写下“确认”。这一幕被网络用户称为“秒表上的治理”,让不少观众第一次感到制度的重量。
随着倒计时风暴席卷全省,干部内部的分化更加明显。年轻干部普遍支持:“秒表逼我们快,也让我们心里更踏实,出了问题有群众见证,反而没后顾之忧。”
一些资深干部却私下抱怨:“群众天天盯着,我们连喘息的空间都没有。”在走廊里,陈晓峰听到这样的议论,心中暗叹:这是李一凡故意制造的压力测试,能留下来的才是真正能扛得住监督的。
省政府的专题会议上,财政、环保、口岸、应急等部门代表齐聚。陈晓峰汇报:“全省群众倒计时一周内累计触发四十二次,平均完成用时缩短三分之一,红卡未销号一次,已追责到岗。”
会议室一时鸦雀无声。李一凡环顾四周,声音沉稳:“制度不是为了让干部舒服,而是为了让群众安心。怕倒计时的干部,就是怕真相。”他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媒体的聚焦让这场改革更具冲击力。潇湘日报连续推出评论,称群众秒表正在改变权力运行逻辑;而江淮媒体则抨击:“潇湘改革走向极端,干部如履薄冰。”两地报道针锋相对,舆论场上争论激烈。
网友留言刷屏:“潇湘把时间交给群众,是真正的改革。”也有人质疑:“秒表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但无论如何,潇湘的做法已经牢牢占据全国视线。
夜幕下,门户首页更新当日结果:岳州补齐预案,群众签字“认可”;衡山口岸报关清单准时上传,群众签字“通过”;星城高新区夜检复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群众签字“确认”。三张照片并列展示,评论区点赞最高的一句话是:“群众的秒表,比任何公文都硬。”
深夜,省政府大楼依旧灯火通明。陈晓峰递交干部舆情汇总,低声道:“省长,抵触情绪越来越集中,部分老资格干部难以适应。”李一凡合上文件,语气冷峻:“这就是我想要的。
倒计时是试金石,谁能接受留下,谁不能接受就退出。九月省委评估权责一体化改革时,潇湘要交出最硬的答卷。”
午夜,大厅里的电子屏幕仍在闪烁。群众签字区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或工整,或潦草,却无一不清晰可见。群众代表缓缓离开时感叹:“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握住权力的秒表。”
值守干部站在一旁,神情复杂,却忍不住挺直了背脊。李一凡透过窗户注视这一幕,眼神坚定:倒计时风暴,已经把潇湘改革推向前所未有的深水区。
喜欢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http://www.bixia5.cc/book/16405/10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