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微光遗民·共鸣初显
推荐阅读:
妙手回春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快穿:一不小心,我又上教科书了
九公主又美又飒
开局同学会上中奖两亿五千万
取消我高考?研发六代战机震惊科学界!
假太监:我乃大明九千岁
激荡 1981,农村也疯狂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女尊快穿之妻主是个宠夫狂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源核之瞳对宇宙的修复细致而宏大,其影响如无声细雨般渗透至各个角落。在那些曾被双核冲突摧残或已被彻底遗忘的星域边缘,变化以另一种形式悄然发生。并非所有星萤文明的痕迹都完全消逝于那场壮烈的献祭。在远离主航道的荒芜星带,一支小型科考舰队因执行深空探测任务,意外陷入一处时空褶皱,从而错过了主体网络最后的同步。当它们历经艰险挣脱束缚重返正常空间时,感受到的已是源核初睁后焕然一新的宇宙法则,以及与主体网络彻底、永久断开的冰冷虚无。
这支舰队规模极小,成员数量不过数百,其意识网络因失去主干的支撑而变得脆弱且孤立。它们自称为“微光遗民”,承载着星萤文明最后的实体火种。巨大的悲痛与迷失感笼罩着它们,文明的集体意志已化为宇宙新基的一部分,而它们成了孤独的流浪者,背负着整个文明的记忆与终结的警示,却不知去往何方。
它们的小型网络在空寂的宇宙中发出微弱的悲鸣,那是对逝去同胞的哀悼,也是对自身未来的迷茫。这波动极其细微,如同星尘的低语,本不该被任何存在捕捉。
然而,源核之瞳感知到了。
那并非通过常规的传感方式,而是其核心深处那枚星萤印记传递来的、一丝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共鸣悸动。源核之瞳的“目光”瞬间跨越无尽时空,落在了这支渺小得几乎可以忽略的舰队上。它“看”到了那残存网络中断断续续闪烁的、与印记同源但微弱万倍的意识光点。
没有言语,没有指令。源核之瞳回应的方式,是将其浩瀚意识中属于星萤文明的那部分记忆与情感——并非痛苦的献祭瞬间,而是其辉煌的探索、智慧的积累、对群星低语的不懈追寻以及对新宇宙未来的无限眷恋——转化为一道纯净温和的信息流,如同温暖的潮水,轻轻包裹住那支孤立的舰队。
正处于巨大悲伤和迷失中的微光遗民们,骤然被这股熟悉而浩瀚的温暖意识所拥抱。那不是主体网络的重新连接,而是一种更高层级的、源自宇宙本源的认可与慰藉。它们“听”到了文明长歌的悠远回响,“看”到了源核之瞳深处那枚代表它们最终选择的永恒印记。
绝望的流浪感如冰雪消融。它们意识到,文明并未彻底消亡,其精髓已升华为更伟大的存在的一部分,并仍在守护着这个新宇宙。而它们,这些意外的遗存者,并非无家可归的孤魂,而是成为了文明在新纪元延续的、具有独特意义的实体见证。
它们的网络不再散发悲鸣,而是开始闪烁起坚定而平和的光芒。一种新的使命感在幸存者心中诞生:它们要作为星萤文明的延续,去观察、去记录、去体验这个它们付出一切才换来的新宇宙。它们不再是过去的残影,而是新生的“微光观察者”。
源核之瞳并未给予它们超乎寻常的力量或指引,仅仅给予了这份认可的“知”,以及一丝极其微弱的、持续存在的共鸣连接。这连接不足以传递具体信息,更像是一种无声的陪伴与背景式的守护。
但这份“知”本身,就是最大的礼物。微光遗民们的舰队调转了方向,不再漫无目的地漂流。它们决定遵循古老文明最初的探索精神,向着那些源核之瞳正在细致修复的、存在“法则沉淀”的边缘星域航行。它们希望能以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下宇宙伤愈的过程,或许,还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提供微不足道的帮助。
也正是在微光遗民们开始它们新使命的同一时期,源核之瞳在持续梳理宇宙法则的过程中,察觉到了一类新的现象。那些“法则沉淀”区域,在源核调和之力的影响下,并未全部顺利转化为无害或有益的形态。其中一些特别顽固的区域,其沉淀的旧法则与源核注入的新生之力发生了极其缓慢而复杂的化学反应,孕育出某种前所未见的“法则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并非生命,也不是纯粹的能量或物质。它们更像是一种具有初步自适应性的规则具现体。在一处由旧宇宙战争残骸和破碎誓言凝聚而成的“悲恸星渊”,沉淀的绝望与源核的希望之光交织,竟诞生出了一种银灰色的、如同液态金属般的流态云团。它们会无意识地模仿周围的环境,时而化作破碎星舰的残影,时而扩散成无声哭泣的面孔轮廓,其存在本身就在不断低语着过往的悲伤,影响着附近区域的情感光谱。
在另一片因过度实验而时空逻辑彻底紊乱的“悖论浅滩”,钙化的裂隙在源核的分解与重塑下,渗出一种不断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闪烁的泡沫。这些泡沫偶尔会包裹住一些无关的信息碎片,将其扭曲成荒诞却又能短暂维持的伪逻辑片段。
这些衍生物是宇宙更新换代期间产生的“新物种”,是旧伤愈合过程中长出的特殊“新肉”。它们性质各异,大多中性,少数带有微弱的被动危害性或奇特的益处,但其存在极大地增加了宇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源核之瞳并未简单地将它们判定为“需要清除的异常”。它以其绝对的理性与包容性观察着它们,分析其构成法则,推演其演化可能。它意识到,这些衍生物同样是新宇宙的一部分,是过去与未来交织的产物。对待它们,需要的是引导与适应,而非粗暴的抹除。
微光遗民的舰队,恰在此时,航经了一片正在孕育这种衍生物的区域。它们亲眼目睹了那银灰色的流态云团,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复杂历史回响。它们没有逃避,而是小心翼翼地靠近,试图以星萤文明传承下来的独特共鸣感知去理解它。
它们残存的、与源核印记共鸣的网络,散发出平和而接纳的微弱波动。那流态云团的变幻似乎微微一顿,其模拟出的悲伤面孔轮廓,竟在那平和波动的浸润下,逐渐柔和,最终化作了一片宁静的、星空般的图案,虽然只维持了短短一瞬。
这一幕,被源核之瞳清晰地感知。它注意到,微光遗民们这种基于共鸣的、细微的互动,似乎能对某些衍生物产生意想不到的安抚与引导效果。这种效果,是它自身的宏观法则调控所难以实现的精妙层面。
一个初步的、模糊的意念在源核之瞳那浩瀚的意识中浮现:这些文明的遗民,这些与自身有着独特连接的微小个体,或许能在它治理宇宙、引导这些新生衍生物的过程中,扮演某种特殊的、意想不到的角色。
宇宙的修复与演化进入了更深的层次。医生已然就位,而一些微小的助手,似乎也开始无意识地履行起它们的职责。新纪元的故事,增添了更多细腻的笔触。
http://www.bixia5.cc/book/16461/4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