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外籍员工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世界上很多的著名科学家,都是会几门语言,而且他们掌握一门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数月而已。

  语言属于工具。

  对于他们来讲,掌握起来是很容易的事情。

  人家的智商和记忆力摆在那。

  “统计一下公司内部有多少人会俄语,特别是新入职的研发人员当中。会俄语的新人,优先进入到苏联人为主要成员的项目研发团队当中。”

  既是学习,也是监督。

  陈元庆不可能说让一个项目研发团队就只是外国人。

  捏着下巴,陈元庆觉得自己这个思想得要改变上一下。

  既然人家已经入职了,那就是自己的员工。

  陈元庆这个老板,得要做到一视同仁才行。

  华国人从来都是不怕在平等对待的环境当中进行竞争。

  因为最终的胜利肯定属于华国人。

  世界上有很多专门针对我们的“歧视”,实际上完全是因为竞争不过我们,就只能够修改规则,甚至明目张胆的搞打压。

  来自苏联的这些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师,不需要进行什么过于特殊的对待,就还是按照正常的流程走。

  真正的人才,在公平竞争的环境当中,会表现出来自己的价值。

  如果没有自己价值,陈元庆也是不会留。

  该是到那待着去就去那待着。

  “另外在饮食上面,食堂得要在平时的时候供应苏联的一些日常家庭美食。”

  “隔上一段时间,供应一些苏联的特色美食。”

  家常菜和大餐!

  到了这边来,也是得要入乡随俗,比如说华国的蔬菜摄取量肯定要比苏联更高。

  蔬菜的种类上也是更加的丰富。

  1988年,农业部提出要搞菜篮子工程,采取市长负责制,到1993年的时候,基本上解决了城市的副食品供应问题。

  当然了,也是有着不少问题,比如说农药使用过多。

  北辰工业食堂的粮油、肉蛋、蔬菜、调料等,全部都是由福乐超市进行统一的供应。

  食堂要什么,单子给福乐超市,福乐超市送货过来,签收之后去财务部结算。

  当然了,这个结算自然不会是每天结算,而是按月结算。

  这种超市直供模式,倒是很好的解决了食堂采购端出问题的几率。

  毕竟,傻子都是知道在食堂做采购,是油水极其充足的活。

  这下子好了,采购根本都碰不到钱。

  自从实行超市直供模式之后,北辰工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食堂伙食供应水平还没有下降,盈利还增加了。

  北辰工业自然是不会在食堂赚钱,获得的盈利都是会做成大餐,回馈给员工。

  “我们这边吃得比较辣,苏联那边饮食习惯和我们不同。所以,得要提醒他们,在刚开始的时候得要少吃,让肠胃有一个适应期。”

  有的时候,拉肚子并不是因为卫生问题,还可能是因为肠胃不适。

  比如说,有很长一段时间吃得比较清淡,肠胃已经习惯了清淡。

  突然有一天,吃大鱼大肉,又辣又麻。

  肠胃就是会受不了。

  肠胃受不了,自然就是要拉肚子。

  所以,到了一个新地方,最少是先保持原先的饮食习惯,然后慢慢去适应当地的饮食。

  也可以选择来得急的法子,直接靠拉肚子硬挺过适应期。

  “反正就一点,人家是跨过了千山万水不远万里来到我们这。对于他们来讲,我们这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开始新的生活。”

  “你明白,这种心理上的忐忑吧?”

  赵红霞:“大概是明白。”

  就像是转学到新学校,去从来都没有见过面的亲戚家……

  陈元庆:“苏联大概就会在这段时间没了。也就是说,此刻他们还是苏联人,但明天就不是了。他们失去了祖国!”

  苏联存在了近70年(69年),而人的一生,又是才多久?

  也就是说,他们出生于苏联,长于苏联,经历了最强盛的时期,又是眼睁睁的看着其衰落。

  这种心理的落差,最是打击人。

  “我希望能够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

  “这里是他们的新家,也是他们事业的新起点。”

  “你们秘书处这边,要拿出一个方案来,好生对他们进行安顿。”

  心情好了,才是能够让人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这次过来的人,很多都是拖家带口的。

  家属工作这块,倒是不急。

  首要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

  还好有北辰中学,教育问题倒是好解决,开设俄语班就好。

  当然了,最终还是得要进行汉语教育。

  回到家,目光看向正在客厅阳台做瑜伽的周楚欣。

  阳光透过窗,照在周楚欣身上,感觉是带着些圣光。

  瑜伽在此时的华国,知晓的人并不多,也没有成为流行。

  至于说周楚欣为什么会?

  这自然是和陈元庆有关。

  陈元庆反正知道,以后上到女明星,下到普通美女,都是练瑜伽来保持身材。

  所以就向周楚欣推荐了。

  然后周楚欣就在北辰中学给开设了一堂瑜伽课,除了学生们练之外,老师们也练。

  当然了,仅限于女性。

  男的练武去。

  对于男生要有阳刚之气,周楚欣是很同意的。

  此时家里,显得挺是安静的。

  陈安成在睡觉,其他孩子上学去了,张桂兰在楼下和老姐妹聊天。

  本来还担心张桂兰进了城,会待不习惯。

  现在看来,倒是习惯得很。

  很多有条件的职工,将父母是接了过来一起住。

  当然了,也是有不适应的。比如说农村来的老人,住了段时间,就是要回老家去。

  在城里,真的是不好耍。

  天天摆龙门阵,也得要有共同的聊天话题才行。

  这段时间,情况倒是好了很多。

  因为建在高职楼一层的各种活动室开放了。

  老人在天冷的时候,就不用在外面受冷,里面活动室里面有暖气。

  夏天的时候,还是会有空调。

  “回来啦!”

  陈元庆在沙发上坐下,看着周楚欣:“够努力的啊!”

  “那是!”

  产后身材的黄金恢复期就在这几个月时间里面,周楚欣自然是得要好生把握。

  出了月子之后,周楚欣除了去学校,就在家看书、练瑜伽。

  晚上的时候,还会和陈元庆一起去健身室跑步撸铁。

  陈元庆:“有个事要和你说下。”

  周楚欣盘腿坐在垫子上:“陈大老板有何吩咐?”

  陈元庆挪到周楚欣边上坐下,对她汗津津的样子也不嫌弃:“第一批在苏联招的人就要回来了。为了解决他们小孩的教育问题,得要在北辰中学课设俄语班。”
  http://www.bixia5.cc/book/16534/3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