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如何修心关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她收起手机走下台阶。

  荀宽起身,“小师祖,您今天直播结束的这么早?”

  “没人了,正好有客人来,今天早点下。”她笑了笑,看向相继起身的二人。

  严青贮、温向晚笑容满面,朝她问好。

  “愈心道长好,之前说过要来,当时买不到票,过了两天才买到票,来晚了两天。”严青贮含笑道。

  敖青摆手,“坐吧,不必多礼,你们能来也是为我们永乐观增添了一二人气。”

  荀宽倒上一碗茶水送过去。

  “小师祖喝茶。”

  “你去做些饭菜,中午留两位在这里用个便饭。”人家大老远的来,招待一顿饭才不为过。

  荀宽应了一声,又跟严青贮夫妇招呼一声才走。

  这里只剩下他们三人,严青贮期期艾艾,“愈心道长,此次前来其实还有一个事儿想请教您。”

  “说说看。”她看向二人。

  温向晚有些忐忑,毕竟,即将问的问题会显得他们得寸进尺。

  严青贮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愈心道长,我想知道有没有尽快得一个孩子的可能性,或者说有什么办法能催一催子嗣缘?”

  没问出口时,他们忐忑。

  问出口了,反而坦然了。

  敖青摇头,“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催的,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两倍三倍的代价;这相当于破坏了你们的命理,这种事我不会做。”

  严青贮和温向晚并不意外。

  东北那边倒是有催子嗣、催运的手段,可是,那些人的行事方式,他们不喜欢,也不信任。

  眼前这位是个正直的修道之人,所以他们想来试试。

  被拒绝也在意料之中。

  “那我们继续行善积德,大概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子嗣缘?”

  她看了看二人的子女宫,已经有了些微的亮光,“发自内心的行善,发心正,不出一年会有子嗣。”

  “谢谢。”严青贮陡然起身鞠躬。

  温向晚含泪起身,跟着深深鞠一躬致谢。

  “愈心道长,太感谢您了,让我们的心有个着落;我和青贮结婚十几年了,一直没有子嗣,眼看我们奔四了,再没有子嗣,以后即便生了养起来也费力。能早点生,我们还有精力带娃。”

  严青贮也是这么想的。

  人年纪大了,很多时候精力跟不上,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对大人的精神折磨很大。

  “理解。”她轻轻颔首,“只要你们发自内心的希望别人好,以这种心态去行善,不仅你们会身心愉悦,功德也会快速增加。”

  发心做功德,不仅看行动,还得本心。

  若是怀揣怨气去做功德,其实功德可以说没有,只能积攒一些阴德;其实,这个规律,一般人不会说。

  真正的修行人都明白,发心纯善功德来的快。

  若是心不正,满怀怨气,好事儿是做了却没有多少功德,只能积攒些许的阴德。

  阴德和功德还不是一回事。

  不过,对于严青贮来说,功德和阴德于他而言都有益。

  严青贮和温向晚第一次听到这种说辞,知道她是有意点他们,提醒他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做善事。

  发心与行动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在这一刻,夫妻二人对道家和佛家的修行理念里的修心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为什么他们讲究修行先修心,因为心为道之本。

  很多师傅也让人遵循内心的想法去做,出发点是让人从善念的想法去做;恶念能转为善念就转念,转念不了也不要任由发展,否则,人的精神也会越来越疯狂。

  人性复杂,善恶两面,中间还有一个灰色地带。

  “愈心道长,我们知道了,会谨记您的话去做事。”

  听她短短一句话,心却很安宁。

  夫妻二人重新入座,严青贮道:“愈心道长,我们来了之后还没上香,我们想上个香。”

  “跟我来吧。”

  她起身带人进大殿,取了六支香,点燃后一人给三支。

  夫妻俩参拜后将手中香插进香炉,跟着敖青一同走出了大殿。

  他们没看见的是,他们走后,六支香燃的快了一点;虽然没有敖青上香时燃的那么快,却也比荀宽上的香快了许多。

  荀宽做好饭端上桌,有肉有菜,不算简薄的家常便饭。

  严青贮夫妇吃过饭,将一张支票递给敖青,“愈心道长,此次过来这是最后一件事,我们夫妇想给观里添些香火钱;不为别的,只为力所能及为道观里出一份心力。”

  敖青接过来看了看。

  他们夫妻不是大富大贵的命,却愿意拿出十万的支票。

  “这些钱太多了,你们收回去吧,几百几千的香火钱我们接,十万太多了。”干脆利索的把支票塞进了温向晚手里。

  严青贮和温向晚没想到她拒绝的这么果断,一时间沉默了,夫妻俩看了看彼此,最后道。

  “那我们加个绿泡泡。”严青贮拿出手机。

  这次敖青没拒绝,爽快的拿了手机打开绿泡泡的二维码递到他们面前。

  温向晚见了也拿出了手机添加上。

  互相添加成功。

  严青贮赚了五千给她。

  “愈心道长,您是真正有德的得道之人,五千块不多,只是我们夫妻的一点心意,还请您别再拒绝了。”

  “行,这钱我收了,会用在祖师爷们的供品上。”

  “好,您做主就行,那我们夫妻就先走了;下次有机会再给为祖师爷们上柱香。”

  “告辞。”

  夫妻俩来时相携相伴,眉宇间带着几缕愁色;走时依旧相携相伴,却多了几分轻松。

  荀宽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沉声嘀咕,“小师祖,是何缘故让您不要支票呢?”

  “他们夫妻只能算相对富裕,大钱没有,富裕度日是可以的;十万块对有钱人来说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款子。”

  “财布施不应该是建立在别人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不知道也就罢了,我明明知道,若是收了,我心里这个坎儿过不去。”

  “很多人说,那是他们愿意捐的;可是,我们都要明白,愿意捐是他们心好,那我们的心呢?”

  最后一句话引发了荀宽的自省。

  财布施的人善良,接受布施的人呢?

  若是不知道情况也就罢了,知道对方情况后还毫不犹豫的接,自己的心能过得去那个坎儿吗?

  荀宽感慨道:“小师祖,您是真正的修心人,我师父在世时也从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布施;出去帮人看事儿做法事的时候,有钱人就多收点儿,家境一般的甚至还会贴钱。以前只觉得师父心善,现在我才明白,师父是在修自己的心,过自己的心关。”

  人做事很简单,守住底线和良知却很难。
  http://www.bixia5.cc/book/16797/5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