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过年前摆一波摊,馋坏食客 >第120章 难怪,背后有“高人”!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20章 难怪,背后有“高人”!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下午一上班,小李问了从朱总办公室里面出来的保洁员。

  “朱总把茶几上的东西全吃光了吗?”

  “全吃光了,我收的时候都是空盒子。”

  小李的心放心了一下,给朱总当助理就这么如履薄冰,平时要细心观察领导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好对对领导生活有所了解,以后避开某些盲点。

  知道领导吃光了,他这个总助也有了一定满满的成就感和心满意足。

  小李有文件需要朱总签发,进去了办公室找人。

  朱总看了一眼,用他的钢笔“唰唰”签了个名字,盖了钢笔盖子的时候,问了他,“中午那些吃的是在火车站买的吗?”

  小李马上反应过来,“是的。”

  “回头记得报销。”

  “好的。”不待朱总交代,小李都知道报销。

  “你自己也买一样的东西吃?”

  “有的。”

  “比较好吃是哪一个?”

  小李在脑海里想了想,他中午急匆匆就吃了同款的海鲜炒饭,味道还行,说不上特别“好吃”特别印象深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小李一时间不太懂朱总的意思,朱总是嫌炒饭不好吃吗?也不知怎的,电光火石之间,恍然又变聪明了。

  “朱总,我中午也吃的炒饭,味道还算可以,但比之前好吃的炒饭还差一丢丢,我在火车站提前尝过一碗汤圆,那个味道是极好的,我比较喜欢吃汤圆,所以我也就买了在自己看来还不错的东西回来,顺便让您也尝尝鲜。”

  “嗯。”朱总点了头,“那个汤圆也是美食广场买的吗?”

  “是的,说来也巧,那个卖汤圆的人正是我们之前吃过好吃炒饭那个老板做的,他受美食节主办方邀请过去出摊卖东西,想必厨艺不简单。”

  朱总顿时明了,原来背后有“高人”!

  难怪!这么特别的不一般!

  “你以后找个时间,让跑腿去火车站买两份回来办公室。”

  “噢,好。”小李本有这个想法,真是天助他也,没想到朱总提了个出来,他以后可以借朱总的“力量”也有汤圆吃了。

  1

  保安小强下午和大力交班,反正没事做,他要去火车站买王老板的汤圆吃。

  大力听说他要去火车站,让他帮忙带王老板的汤圆来。

  王老板在火车站出摊,小区的好多人都知道了,他也是听了高队长一说,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好久没吃到王老板的出品,甚是想念。

  小强说好。

  王旭从早上11到晚上,都是在这个摊位上忙碌着。

  他饿的时候,除了吃自己的汤圆,还去旁边的摊位上买了蒸糕豆腐花来吃。

  他要去厕所,就叫旁边的老板帮忙看着摊位,去去就来。

  他在美食广场也买了不少东西放在摊位上慢慢吃。

  他的这个50斤的黑豆沙在一天之内很快做出来了,还差一丢丢,但要全神贯注,来往的客人时不时就来买一两份汤圆,他还得一边搓汤圆,一边煮汤圆……

  他巴不得营业时间结束一到就立刻收摊回家。

  目前他的生意马马虎虎,有好几个人看了本地采访宣传视频新闻,还专门来品尝“手工汤圆”。

  吃过之后,他们一一都说“好吃”,果真电视台和官方号没有夸大事实报道。

  他们现场消费了一碗,又打包了一碗。

  他今天用的5斤糯米粉,也快用完了。

  他还剩下15斤糯米粉在家,留着日后营业慢慢用。

  马华好久没吃到王老板的美食了,经下午熊浩的一个提醒,说那个王老板被拍进了本地生活台,在火车站卖手工汤圆,有不少食客喜欢和推荐这份美食。

  马华抽空摸鱼看了看这个新闻,还果真是王老板本人。

  那他自然不能放过如此好的机会,两人约好去火车站出口的“美食广场”报复性消费。

  他们一下班就顺着新闻报道的“摊位号”,顺利找到了王旭。

  王旭还在低头翻炒着他的黑豆沙,两人看着这黑豆沙油亮得喜人,都想要尝一口。

  王旭听到来人喊他,抬头见来人,有点印象,十有八九又是他的老食客,也不知道他们是哪里知道自己在这里。

  “老板,先来两碗。”马华说。

  他们一下班就风尘仆仆赶来,大家要先吃一碗垫垫肚子再说。

  他俩各一人一碗,看着碗里大颗粒的汤圆,一碗十元,心生满意,这个价格很美丽。

  他们拿起了小勺子,慢慢品尝起这手工汤圆的味道。

  “可以噢,”这是两人不约而同吃了一颗之后的感叹。

  洁白无瑕面皮薄软,内有满满豆沙甜馅,一点儿也不齁甜,还有着现场翻炒的油香和甜香,这新鲜的一口太值得了。

  两人吃得不亦乐乎,一下子身子暖和了,一下子的兴奋劲上来了。

  最后熊浩还要再打包一份回去,马华另外再打包三份回家,没办法,家有妻女,不能太独食。

  小强赶过去的时候,王旭正下着生汤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旭纳闷小区的保安怎么来了,就这么赶过来吃他的汤圆吗?

  “你怎么过来啦?小区离这里挺远的噢!”王旭问。

  “下班了没事做,就过来看看,那,先来一份汤圆试试。”小强在美食广场走走停停才寻找到他的摊位。

  “噢,你得等一下噢,我才刚新下了一些生汤圆,要等个三五分钟。”

  “好,没事,我可以等。我想先吃一份,然后再打包两份,一边是顺便帮别人带的。”

  “噢,好。”

  待汤圆陆续一一饱满浮在汤水上,王旭舀给了小强一份,然后再给他打包了两份……

  小强看到碗里的大颗汤圆,心生雀跃,看起来就是好汤圆。

  大老远里,就为了吃这一口,真是太值得了。

  王旭看到小强对美食美好的执念,心里面也略有触动,美食可以治愈人心的力量无限大!

  无论多远,都想品尝一口。

  待小强吃完满意走后,他的摊前又陆续来了几个食客。

  今天的出摊成绩一般,有些老食客陆续也过来捧场了,也赢得了歪果仁的喜欢,他的黑豆甜馅也全制作完成了,他得放凉一下再冷藏,明天可以直接当内馅做,减轻了工作量。

  美食广场上有24小时监控,锅具放在摊口里,不怕不见。

  他的5斤糯米粉也做完了。

  最后还剩下几碗汤圆,也免费分给其他摊主品尝了……

  他也没什么好拿走的,就是拿走他的内核竞争品----甜馅,明天再拿来继续制作!

  此后,王旭的“手工汤圆”生意一天天越来越热闹了!

  他原是计划每天7斤糯米粉这样消耗着用,1斤糯米粉至少能搓出30来个薄汤圆面皮来,没想到7斤还不够消耗,那就增加到每天10斤了。

  他本想甜馅做好了,日后其他的工作量会减轻很多,没想到,还是小看了大家的喜欢和购买力。

  他又得去系统下单了。

  再买个三袋10斤糯米粉(4元/斤),30*4=120元。

  还没超赞助费的“开支”。

  要是再火爆下去,一切就得推倒重来,又要买黑豆做豆沙了……

  2

  朱总每天下午茶都要吃一碗手工汤圆,晚上加班的时候也要吃一碗。

  小李也不例外,小李让跑腿每天买个四份回来……

  马华和熊浩又怕下周,王老板不知去哪了,不知道开不开直播,趁现在能吃到就多吃一点。

  马华还想让老婆白天去火车站买,后想算了,距离太远了,相较之下,还是马华一下班去火车站还顺路一点。

  这个辛苦就不让老婆代劳了。

  川江小区的老人们也打听到一碗汤圆有四颗十块钱,有的嫌贵了,有的觉得还可以。

  郝母和张大妈白天又没什么忙事,两家邻居约好,又去坐免费福利的公交车,来火车站看看。

  她们来到这个“美食广场”,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年轻人,到处都是人在买着东西,热闹着很。

  她们也想来什么炸串炸鸡炸土豆尝尝,但这些并不适合她们这个受众群体的菜。

  她们找到了王旭。

  王旭认得她们,这么老年群体不就是来自小区的食客,还会是谁?

  她们要一碗手工汤圆尝尝看。

  直到她们尝到了,才知道这“手工汤圆”的含金量。

  昨天她们在本地电视台看到王老板现场制作食材,那新鲜,不得让人信服!

  这手工汤圆的精华,有着薄如蝉翼的面皮,还有清甜豆沙馅的内核,于牙齿咬合友好,她们都中老年人了,肯定不能摄入太多的糖,但偶尔吃个一两回,还是在健康范围内。

  她们一致觉得不错不能浪费此行,大家又各买了两份回去。

  她们在朋友圈里晒合照打卡,晒了手工汤圆,其看起来非常有趣的样子,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

  她们的家人也看到了其朋友圈,同时也看到了个别小区业主们现场吃“汤圆”的美食打卡。

  郝小豪打语音电话让郝母多买点,他晚上回家要吃一份。

  郝父也让郝母多买点,他也要在家试试味道。

  而张祺不用交代母亲怎么做,张母每次吃到好吃的,自不会落下他,他等着下班回家吃好吃的就行!

  周兴亲自开车来火车站,送货到王旭的摊位号上。

  他在现场看着王旭揉着面团,然后手脚麻利分好面剂子,然后擀好一个薄皮,勺子挖了两勺的黑豆沙馅,在掌心里搓圆,再下到慢火的煮锅里……

  现场来排队买手工汤圆的人不少,都排起了队伍!

  这么好的机会可以买到王老板的东西,他自是送完货后要排队买。

  他不喜欢吃甜的,但他还是十分愿意吃一碗四颗手工汤圆的甜食试试看。

  不用试,也都知道肯定好吃。

  排队的这些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为人多,需求量大了起来,王旭出了限购通知每人只能买两份。

  周兴挺高兴的,他就想买个两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就尝一份就够了,剩下的一份,那自然是留给老婆。

  上次老婆去山上聚餐,点了一份很贵的炒饭给他,情义深重,他自然是放在心里的。

  他开车顺路回到了家,把一份汤圆放在了家里,然后给赵婕发了语音信息。

  他趁着红绿灯交换之际,就拿起自己的一份汤圆吃了起来。

  微甜,软糯,好吃。

  这是他对这份汤圆最大的“理解”。

  他知道原料,他也知道真材实料的新鲜,他吃这份汤圆不仅是吃美食,也是在吃健康。

  他没太多时间去品尝好滋味,当大颗汤圆在嘴里逐渐解放,都是小甜甜的绵密舒适,已让他非常愉悦和高兴了。

  他急匆匆吃完这份里的全部,还喝完了全部的汤水,肚子舒坦了,赶快接下一单继续干活!

  赵婕听到了老公的语音信息,也恨不得早点下班,回家吃王老板的汤圆。

  上周的冬至,食堂免费给全体员工煮汤圆吃,赵婕也去了食堂打了一碗,那个味道,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反正她是感受不到来自冬至里的“温暖汤圆”,没好吃到这个冬季充满了温暖和阳光。

  这次,没想到,王老板很快从山上的阵营转到山下了,去美食节摆摊了。

  这个汤圆还有那么多人排队,还上了电视台,这得好吃到什么地步。

  她就恨不得去看看这个汤圆有什么特别之处。

  工作中的小冰看到了赵婕的满面春风,“赵姐,是有什么高兴事?”

  两人一边在踩着缝纫机,一边说着话,“也没什么事,就是我老公给我买了汤圆吃。”

  “你还说你老被老公气到,你老公不是挺好的嘛,还给你买甜食吃。”

  赵婕不知道怎么评价自己老公有时真的是太老实无语无趣,不过,有时他还是有心的,知道他有一份吃的,她也有一份吃的,倒没有亏待自己。

  “只是顺便而已,他去给王老板送货,就排队买了。”赵婕解释了一下。

  “什么排队买了?”小冰不解。

  “就是我们上次去山上聚餐那个做得很好吃的厨师,他去火车站那边摆摊卖汤圆了,生意很好,我老公就排队给我买了一份。”

  小冰有点懵,什么“美食节”,什么“汤圆”。

  赵婕问,“你每天下班不要总看电子书,也得听一听社会新闻,不然你都听不懂。”

  “怎么了解社会新闻,我宿舍又没电视机。”

  “你搜索一下本地生活新闻公众号这些,不就有了吗,每天的新闻事件它都会推送给你,你一休息一下班就能看到了。”

  “噢,这样。”小冰还真是两耳不闻天下事,这么简单的事她今天才知道。

  她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然后给赵婕看,“是这些公众号吗?”

  赵婕点了点头,她平时也是关注本地一两个公众号,这样她也算是跟进社会步伐,不至于落后。

  小冰添加公众号后,公众号也推送了这两天的本地新鲜事。

  小冰也就知道了赵婕所说的具体何事了。

  她回到宿舍,和室友姐妹们说了这事,要不要去逛逛美食节。

  可最近厂里有货做,能不请假就不要请假。快过年放假了,大家都想多挣几个钱。

  小冰提议要不一起打车去,晚上还对外营业,这样没必要白天请假了。

  这个想法得到一众室友们的支持。

  她们一下午下班就火速回到宿舍,把外出的自己倒饬得好看些,带上包包,坐上网约车前往火车站的“光明广场”。

  据说,手工汤圆排队人多,每人又限购两份。

  四人分工合作,留两个人排队,剩下的两人,去其他摊位买其他吃的,主打一个快准狠速度,赶在结束营业之前,把想吃的一一买下四份,然后到宿舍里去AA。

  美食节的东西太多了,人也有些多,她们一个两个在和别人一样也要排队,一边还要和时间赶赛跑,争取不负此行,一一拿下。

  她们回到宿舍后,一一品尝起这么多的东西,在这一众好吃的东西里,还是那份汤圆最好吃。

  “手工汤圆”就是主打一个新鲜,现场的真材实料,摊主的厨艺又那么好,面皮软糯,微甜绵和的汤圆,怎么不会让所有女生们为之倾倒呢?

  比食堂煮的免费汤圆好吃到不知多少倍。

  距离上次好吃的东西,还是小冰在山上那一顿聚餐的炒饭哩。

  小冰似乎被这汤圆治愈到,“我们明天下班还继续去吃吧,要是美食节以后不办了,我们也吃不到了。”

  话毕,得到了室友们一个个认同。

  ……

  喜欢过年前摆一波摊,馋坏食客
  http://www.bixia5.cc/book/16864/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