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期末小组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从周聪那儿得了消息后,叶秋没急着找纪笑笑对峙,而是先观察她,果然发现她在背地里搞小动作。

  在宿舍有集体活动时,纪笑笑就一个人委委屈屈地站在一边;叶秋偶尔撞见她跟其他同学聊天时,她都一副故作坚强的模样......

  零零散散,听过各种细节和语言暗示,总之是把自己受尽委屈又坚强不屈的小白花形象立得稳稳当当的。

  看到她的这些小手段,叶秋只觉得好笑,这人有这么多心思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怎么不着急着急自己的成绩,期中考试时她可是班上垫底的那几个,下半学期又把心思放到这些歪门邪道上,估计成绩还有退步的空间。

  叶秋不是滥好人,当然不会主动提醒纪笑笑,既然她的小动作影响不大,就坐等看她的笑话。

  张晓璐趴在桌上,问:“叶秋,期末的深度报道作业咱们一起组队?”

  叶秋把手里的书折了一角,“老师说要四个人一组,你找好其他人了?”

  “我问过徐婧,她愿意跟我们一起,还有咱们宿舍的邹丹红,咱们四个人刚刚好。”

  邹丹红平时虽然沉默寡言,但不是个多事的,学习上也刻苦努力,思考过后,叶秋点头同意,“那行,就咱们四个人。”

  说完正经事,张晓璐长叹一口气,“说真的,有时候我都不明白纪笑笑和雁姐她们在想什么!纪笑笑这人一开始就有问题,老想占别人便宜,可雁姐不一样,没当上班长那会儿人多好,多热情啊!怎么一当上班长就跟完全变了个人似的,一天天净盯着咱们宿舍这几个人,尤其是你和徐婧,那真是,一句话说的不对,她都要念叨好久,我真怀疑,要不是顾及着一个宿舍,就你收手表那事儿她都要闹得满城风雨,你对象乐意给你送礼物,她那样有必要吗?”

  因为一开始就没抱太大希望,叶秋倒不像她那么义愤填膺,语气平淡,“她可能是觉得要想当好班长,就要以身作则,身边人也不能出错吧。”

  王雁凭借热情大方又热心肠的优势成功竞选成为班长,可随着相处加深,她身上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有些同学私下对她有些怨言,王雁大概是听到了些什么风声,越发急躁,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总想带着整个宿舍一起进步。

  只不过,不管是叶秋还是徐婧,都不是听从摆布的人,长久相处后矛盾自然越累积越多,就连张晓璐对王雁也有不小的意见,只不过碍于情面,不好当面说什么。

  “可是雁姐管的真的太多了!”

  叶秋丝滑转移话题,“还是咱们四个人找个时间讨论一下选题吧。”

  张晓璐停止抱怨,认真点头,“行,明天下午咱们没课,等晚上回来问问她们俩,没问题的话就早点把选题安排好,给采访留出时间。”

  叶秋嗯了一声,沉浸在书本中。

  她在乡下那会儿可没这么努力向上,可进了清北大学,同学都是全国各地的尖子生,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像块干枯的海绵,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受到环境影响,好强的叶秋不肯落后,但凡有空余时间就手不释卷,也学出了几分趣味。

  到了晚上,张晓璐从床上探下来半个身子,“徐婧、邹丹红,明天下午你们有空没?咱们找个地方讨论一下选题。”

  坐在镜子前的徐婧和看书的邹丹红都应了下来。

  听到她们的话,王雁几次张嘴,才下定决心,暗示道:“晓璐,你们组现在有几个人了?”

  看出她想加入的意思,张晓璐委婉拒绝,“已经有四个人了,人数已经满了。”

  “那不影响,老师的意思是一个组四到六个人,你们组就四个,人数太少,到时候分配任务也不方便吧?”

  张晓璐支支吾吾,想找借口拒绝,又怕得罪人。

  叶秋毫不犹豫地开口,“其实一个小组四个人刚刚好,人多了矛盾也多,再说了,多做点也能多学些东西,我觉得挺好。”

  要是再继续纠缠就显得死缠烂打了,王雁讪讪地接话,“这样啊,那挺不错的......”

  张晓璐给她出了个馊主意,“我下午还看见纪笑笑她们组缺人,雁姐你可以去问问。”

  “那我还是去问问别人。”王雁毫不犹豫地拒绝,过了会儿才试图找补,“我的意思是,她们组人应该够了,我就不去麻烦她了。”

  其实是因为她也嫌弃纪笑笑的成绩,怕跟她一组会拖累自己的进度,影响自己的期末成绩。

  第二天下课后,小组里的四人就马不停蹄地找了间没人上课的空教室,开始谈论深度报道的选题。

  叶秋翻开笔记本,“这次的主题比较明确,是‘记录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看似很好写,可要是想拿高分,拟定一个有新意的选题可不简单。”

  徐婧,“‘寻找北京老手艺’的选题怎么样,我是本地人,对老北京手艺非常了解,可以省不少功夫。”

  叶秋摇头,“太浅显了,没办法深挖,写不出深度报道。”

  “拍图书馆?感觉好像没新意,拍大学生的日常也不行,太普通了。”张晓璐烦躁地划拉着笔记本。

  昨晚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中凉意深重,四个姑娘愁眉苦脸,相继提出几个选题,都被否定,一时间,脑子混沌一片,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张晓璐哀嚎一声,“老师反复强调,报道一定要有深度,关键是,平凡生活哪里来的深度?”

  叶秋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动,突然灵光一闪,“咱学校西门那边箱子里有卖吃食的流动摊贩,去采访他们,你们觉得怎么样?”

  “有人物特写,切入点小好下手,并且还有深挖的余地,这个选题不错。”徐婧率先表示赞同。

  高兴过后,邹丹红有些犹豫,“可是,这种流动摊贩,好像......不算合法吧?虽然现在不打击投机倒把了,但是要是被工商局的人遇到,也是会被撵的。”

  “丹红说得对。”叶秋沉思,“如果咱们要用这个选题,一定要慎重,如果写着写着,他们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给割了,或者因为写的题材太敏感被打回来,那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了。”

  前些年的阴影还留在众人心里,众人沉默下来,却又舍不得这个选题,空气中凝滞成一片。

  张晓璐小声说:“那咋办?放弃这个题目?可我觉得这个题目特别好,有点舍不得......”

  叶秋转动的笔尖顿住,“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政策,再去问问老师,如果老师们不反对,那就应该没问题。”
  http://www.bixia5.cc/book/16951/2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