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赈灾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出了十五年也就过完了,浓郁的年味散去,歇了一冬的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

  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也开始了今年第一次早朝。

  “这才开年第一天,你们就这样不让朕省心!”

  皇上将奏折往桌子上一扔,连上位者的喜怒不形于色都忘了,脸上是勃然大怒的神色。

  文武百官站在宣政殿,大气都不敢喘。

  今年雪灾,朝廷提前有了预防,按理说,就算不能处置的十分妥当,也不会造成灾民无处可去,冻死街头的情景。

  但今年第一次早朝,庆阳府知府的加急折子就递上来了,说是府城的官粮已经尽数下放给灾民,官府的银钱也全数用完,问朝廷的赈灾粮和银两什么时候下放,庆阳府已经有不少百姓因为缺衣少粮在这场雪灾中死去了。

  这几年虽说都算风调雨顺,没什么灾害,百姓的粮食产出也稳定,因此各个府城的官仓都有存粮,但北边跟南边不同,北边刚打完仗,一年多的时间根本没缓过劲儿来,就算有存粮也不多。

  更别提现在正是雪灾的时候,单靠府城的存粮肯定是不够的。

  朝廷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年前早就安排了赈灾的各种物资下放,这会儿府城却说没有收到?

  皇上哪里能不知道这是有人把手伸到了赈灾的银子上,所以当即就发了大火。

  他气的一拍桌子,怒吼出声:“朕倒要问问,朕年前叫你们送去的赈灾粮食和银子去哪儿了?喂大乾的蠹虫了吗?”

  文武百官很久没见皇上发这大的火了,被吓得立马跪地,口中大呼:“陛下息怒。”

  “息怒?你们叫朕如何息怒?庆阳府离京城如此之近,都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那更远的地方呢?是不是这些蠹虫已经把我大乾啃穿了?”

  想到还在虎视眈眈的鞑子,今年开春应该就有一仗,粮草需要提前备好,如今又要赈灾,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去查,抓到之后都给朕严惩不贷,只要敢把手往百姓的救命粮里伸,就要有被剁手的觉悟!”

  皇上命三司联合调查此次贪污案,命三位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几位大将军并一些重臣到尚书房议事后就宣布退朝。

  能被皇上叫到尚书房议事的都是朝中的股肱之臣,他们年前都被告知过草原鞑子可能进犯的事情,也对皇上这次把他们叫过来要说的事情有一定的猜测。

  果不其然,等御座上的皇上一开口,说的就是草原的事情。

  “镇国公传来消息,草原大雪,压死了无数牛羊,草原王庭损失惨重,今年春天没了牛羊繁育,定然会将目光投向劫掠我朝边境,诸公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几位武将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自然知晓这些对大乾边境虎视眈眈的外族是如何的凶残,当即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为首的明老将军斩钉截铁地说:“自然是战!”

  余下的武将也纷纷应和。

  户部尚书掌管大乾的钱袋子,却是知道朝廷国库如今的情况的,虽然他的立场也是主战,但不得不给大家泼一盆冷水。

  “启禀陛下,草原鞑靼狼子野心,若真敢来犯我朝,确实应该战,将他们打回草原,扬我大乾国威。”

  他说完这句话顿了顿才继续道:“但两年前与草原一战花费甚巨,这两年风调雨顺才缓和过来,今年又下了大雪,朝廷赈灾已是耗费无数银钱……”

  见上首的皇上没露出什么不满的表情,继续说:“国库如今虽还有些银钱,可还得预备着开春后灾民的安置、房屋重建、土地复耕……更别提,裕丰县男还预测了今年可能会有旱情,如若要战,此战必不可拖延长久。”

  皇上自然知道户部尚书所言句句属实,当即也是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见此,礼部尚书出列,“既如此,可否采取怀柔政策?”

  “前朝便有这样的例子,与鞑靼订立契约,由我们赊给粮草,来年让他们以战马、牛羊等来还……”

  他话都还没说完就被一个心直口快的将军打断了,“尚书大人你莫不是读书读傻了,你也知道那是前朝,前朝对鞑靼的怀柔政策起作用了吗?”

  “若不是前朝养肥了他们,这帮草原鞑子怎么有胆子频频来犯?你是想重蹈覆辙不成?”

  礼部尚书被他的快言快语噎得说不出话来,见没人附和他的说法,半晌之后讪讪地退回原位了。

  兵部尚书出来打了个圆场,“草原鞑靼确实并非信守盟约之辈,礼部尚书也是一时情急没有深想。”

  “既然怀柔之策不可取,为今之计也只有一战了。咱们还是先讨论一下如何筹集粮草吧。”

  皇上也是这个想法,他是个有野心的,不愿做守成之君,不然也不会在国库丰盈后对鞑靼下手,把他们赶回草原深处。

  “不知三位阁老可有什么看法?”

  皇上发问,三位阁老也开始说自己的想法。

  这一议事就用了三天,皇上都没让他们走,吃住都在宫里,中途还加入了不少其他官员。

  连着熬了三天,这群人才算是把赈灾以及战事预备的事情定了个完整的章程。

  赈灾的章程好定,毕竟以前是有例子可循的。

  这次赈灾的章程可分为诉灾、检灾、抄札、救济四个方面。

  诉灾就是灾荒的上报制度,里面详细规定了灾民可如何报告受灾情况,地方如何逐级上报,上报时间,以及不报的惩罚等。

  检灾则是勘察灾情,并依据受灾的情况决定免除田税的比例。

  抄札和救济是两个相连的程序,抄札是制定灾民手册,确定灾民人数、受灾田亩数量、受灾情况等。

  依据抄札得来的数据,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赈灾,有赈给、赈粜、赈贷、以工代赈、蠲免等等措施。

  这么一通下来,赈灾的章程倒是定下了。

  但皇上还是不满意,“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你们给出的这些措施都是灾祸发生之后的举措,预防呢?”

  “裕丰县男一介白身哥儿都能从灾害前兆看出端倪,提前上折子提醒朝廷防灾、预灾之事,诸公饱读圣贤书讨论数日只提出这些东西?等人都死了一大片了才开始赈灾不说没有功效,但的确有为时已晚之嫌。”

  “朕记得裕丰县男的折子上说,无论灾害,皆有前兆。水灾、旱灾之类,田间常有老农感知风雨,预判节气,更有县志、乡志记载天气变化。而如地龙翻身等灾害亦有蛇虫鼠蚁搬家迁移之异象,许多书籍亦有记载。这些都是细心观察就可得出的经验,但我等高高在上久矣,从未下视这些书籍和百姓。”

  说白了,就是缺乏了接地气、老道务实的底层官员,官员、举子的眼光都在悬于高阁的仕途上,没人关注眼前事、眼下事。

  见他们都若有所思的样子,皇上觉得自己这番话也不算白说,“行了,接下来的赈灾措施就先按照你们定下的章程去做吧。至于朕方才说的,日后慢慢完善,弄出一份防灾活民的措施来。”

  说完了赈灾的事情,接下来就是解决外患。
  http://www.bixia5.cc/book/17050/2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