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都是好消息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你说什么?”

  张宁面露惊愕之色,瞪大眼睛。

  “你再说一遍?”

  “大帅没死,哎呀......”

  张牛角看向那名黄巾旧部,“快,你来和小姐说。”

  “诺。”

  黄巾旧部巴拉巴拉......

  张新其实也挺郁闷的。

  他都布置好了。

  以崔琰敕令陶谦退兵,再以孙乾为使,劝说刘岱退兵。

  这两家一退,青州兵回来之后所需要面对的,就只有袁遗了。

  有张辽担任主将,荀攸为军师,再有朱灵、乐进、于禁......

  后面还有赵云和徐荣。

  这套阵容打一个袁遗?

  屎都能给他打出来,再摁着他吃下去!

  就算是把韩馥、袁绍和袁遗绑在一起,一样能打的他们屁滚尿流。

  况且三家若是真的合兵前来阻击,那就正中张新下怀。

  城内的高顺、太史慈、张牛角、田楷等人还可以领兵出城,与张辽前后夹击。

  更别提他还派了徐和、管亥、司马俱等人悄悄润回了青州,隐藏在群众之中。

  只要一封书信,这仨人振臂一呼,整个青州立马就会响彻‘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之声。

  青州有百万黄巾遗民,爆个小十万兵马出来,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再把袁绍的老窝给他端了。

  届时张新在北,张辽在西,徐和在南,高顺在东。

  联军直接就被四面包围了。

  袁绍得到消息,一定会领兵回援。

  到那时,他就可以依靠骑兵优势,在野战中最大限度歼灭联军的有生力量。

  只要能把联军围歼在平原一带,不仅青州可以一战而复,甚至就连冀州,也是唾手可得。

  可惜,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张新从草原出来,莫名其妙的就发现自己死了。

  董卓那个臭不要脸的老登,只是得了一面纛旗而已,竟然派人到处乱说。

  当时张新的心中就暗道一声不妙。

  他当然知道,这个消息对于他的计划会有多大打击。

  然而那时他已经到了幽州,也没办法飞到平原去辟谣,只能在渡海南下的时候,先派些人回去报个平安,免得万一攻不下袁绍老窝,反倒丢了自家老窝。

  那就得不偿失了。

  黄巾旧部说完,略微有些气喘。

  张宁听闻张新不仅没死,还从幽州拉了小一万人马正在进攻渤海,脸上先是露出了惊喜的表情,随后变得委屈、悲伤、激动......

  “我就知道。”

  张宁边哭边笑,“兄长英雄盖世,区区一个董卓,又怎能杀的了他?”

  “那是,地公将军的眼光,肯定错不了!”

  张牛角哈哈大笑,随后破口大骂,“这董卓老贼也忒不要脸了些!那面纛旗明明是大帅送给他的,他却到处乱说,也不怕被世人笑话。”

  乌雅面带微笑,安抚张宁。

  “我就说嘛,小将军那么厉害,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死掉......”

  张宁哭了一会,拭去脸上泪水,看向黄巾旧部。

  “你此行辛苦,先下去休息吧,一应赏赐,过会我会派人送到你家里去。”

  “多谢小姐!”

  黄巾旧部连忙行礼。

  “小姐,那我们就先走了嗷。”

  张牛角看向乌雅,“走走走,你也跟我回去。”

  乌雅没好气的瞪了张牛角一眼,随后看向张宁。

  “我先回去了?”

  张宁点点头,“这次多谢乌雅姐姐了。”

  “小事。”

  乌雅微微一笑,跟着张牛角回家去了。

  “贼婆娘,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来啊,谁怕谁啊?”

  “那这次就先放过你......不过下次你不可再带小姐去冒险了......”

  “别下次啊,就这次嘛......”

  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张宁笑颜如花,急匆匆的回到后院去了。

  她要把张新还活着的消息告诉大家。

  张牛角出了州府,并未急着收拾乌雅,而是让她先回去,随后派人去把高顺、田楷、太史慈等人叫了过来。

  过了一会,众将来到。

  高顺当先发问:“不知张将军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张牛角将张新还活着的消息告诉众将。

  “真的?”

  “太好了!”

  众将闻言欣喜若狂。

  在这一刻,他们主心骨又回来了。

  待众将欢呼完毕,张牛角开口道:“君侯说了,他率军攻打南皮,无论能否攻下,袁绍都必定撤军,让我们抓住机会,出城追击!”

  “另外两路军怎么办?”

  田楷提出疑问:“按君侯的计划,袁遗、韩馥之兵应当由文远将军那边牵制,可文远将军那边至今没有消息。”

  “君侯从草原绕路,消息不通,怕是还不知道这个情况啊......”

  “这......”

  众将闻言陷入沉思。

  正在此时,一名斥候走了进来。

  “将军,兖州急报!”

  张牛角眼睛一亮。

  “快说!”

  斥候巴拉巴拉......

  孙坚领兵进攻昌邑,刘岱率军回援。

  双方在济阴、山阳两郡的境内大战数场。

  刘岱是什么人,又岂会是孙坚这头江东猛虎的对手?

  孙坚连胜数次,逼得刘岱不得不领军退回昌邑,据城固守。

  孙坚率军攻城。

  刘岱顶不住压力,只能敕令东郡太守王肱领兵回援。

  王肱接到刘岱的敕令,顿感头皮发麻。

  白马那边还有张辽和荀攸的大军呢,他现在渡河支援,岂不是送菜?

  然而刘岱那边催的很急,一连写了十几道敕令过来。

  王肱无奈,只能冒险渡河。

  好在张辽等人急着回青州,不愿多生事端,倒也没有搞他。

  不过,作为盟友,荀攸还是写了一封信给孙坚,说明己方情况,让他注意提防。

  王肱领军走后,濮阳门户大开,青州兵得以渡河,向平原赶去。

  此时张辽大军已至博平,距离袁遗军屯驻的鄃县只有四十里,距离平原只有七十里!

  “今儿个咋都是好消息!”

  众将大喜,商议了一番过后,派人去给张辽送信,让他负责牵制袁遗和韩馥的大军。

  张新的计划虽然出现了一些意外,但总体来说,现在还是在按照他的设想走。

  大部分问题都已解决,但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大军出击,平原城谁来留守?
  http://www.bixia5.cc/book/17142/4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