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凉州血 >第624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24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多尔衮一边说,一边看着杜西川的表情,杜西川很难得地对他所说的话表示了专注而不是不屑一顾。

  这让多尔衮多了些许信心,果然,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尤其是对分析能力极强的杜西川来说,真诚便显得比任何说话的技巧都重要。

  于是他继续道:“杜西川,我毫不掩饰的说,今天你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太过优秀,到现在为止,我想不出应该以怎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你。

  但是我可以这样说,如果让我来选,在得到凉州和得到你之间,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你,那怕是凉州城再加上乃蛮族,我依然还是选择你。

  我想,不光是我这样想,我们的皇帝也会这样想,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凉州就在这埋在,只要我们想要,不过是付出一点代价的问题。

  可是你却是不世出的人才,我们一定会想尽办法争取你能加入我们的阵营。

  我也不瞒你说,为了得到你,我们可能用一些手段,包括离间,甚至我们会让人递刀给那些讨厌凉州、讨厌你的大渊朝臣和政客,让他们逼着你离开凉州,来到我们这里。

  我想你也明白,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是为了让你明白,你在大渊得不到的权利地位声名,我们西夏能给你,你在大渊得不到的尊重,我们西夏也能给你,大渊若弃你若敝履,我西夏便视你若珍宝。

  拖雷皇帝虽然承认他爹为天下第一,却利用你母亲来诱捕你,你们大渊的承平帝只因为你爹娶了西夏公主,便不再同意到回到大渊,这样的皇帝,这样的部族,如何值得你去效忠?

  而我们的洪烈皇帝气吞宏宇,威加海内,心胸之开阔亘古未有,只要你愿意效忠他,他一定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他最后这几句才是重点,既贬了大渊的承平帝,又损了孛儿只斤氏,同时也点醒杜西川,效忠爱新觉罗氏,才是杜西川的最佳选择。

  杜西川虽然年幼,可是从他刚才的表现来看,多尔衮相信他完全能听懂。

  最后,他笃定地道:“如果你不信我们的诚意,那么,等我们从这谷中出去,我便去把凉州打下来,然后把城中的所有人都送给你当奴隶,如何?”

  杜西川得确听懂了。

  最重要的是,多尔衮所说的全不夸大,而是实情。

  又或者换一个角度讲,当年孔媛也是这样教育他的。

  他是凉州人,他在凉州长大。

  他是孔媛和杜远的徒弟,是他们两个人养大的。

  但他只是杜西川。

  他不需要对凉州负责,也不需要对孔媛和杜远负责。

  他只需要对自己负责。

  做好自己!

  而不需要对什么西夏、大渊或者凉州负责。

  所以,他有些沉默,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多尔衮。

  虽然多尔衮表现出了恶意,但这种恶意的本质来源在于杜西川自身,正如多尔衮所说,这是一种阳谋,无可指摘。

  许伯达和柳凉凉却是有些着急。

  他们与杜西川是不同的。

  不同在于,他们从出生以来,所有人都告诉他们,他们是大渊的一份子,需要以自己作为大渊人而光荣,随时应该为了大渊而放弃一切。

  但是在凉州的杜西川没有听过这些。

  而且杜西川只有十五岁,并且自十岁开始,便没有人再教他大道理,唯一教他大道理的,便是现实。

  而凉州的现实,绝对不是什么好老师。

  许伯达知道凉州的现实是怎么样的,从张卫年给他爹许嵩的信中.....

  他连忙道:“多尔衮将军,今天我和杜西川愿意与你们联手,是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对面的敌人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不怀好意,如果你们的部队折在这里,你们的皇帝一定会把债算在我们的头上。

  他们想要挑起一场大渊与西夏之间的,或者西夏内部之间的战争,不管出于怎么样的目的,都不是现在的我们,或者现在大渊所愿意看到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惧怕你们西夏,如同杜西川以前说过的,他就在那里,五散关在那里,凉州在那里。如果你们想攻,如果你们以为可以攻下来,便去吧!”

  能够抵挡敌人的,从来都不是敌人的怜悯,而是明知不敌,仍然愿意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所妈许伯达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显露了无以伦比的强大的自信,让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动容。

  杜西川瞬间恢复了那种冰冷的气质,他挡了一眼在多尔衮身边的这些爱新觉罗氏的将军,淡淡地道:“今天大家共同抗敌,也是生死兄弟,但如果你们出现在凉州城门前,我保证我的箭会一个一个送你们上路,那个时候,你们别怪我心狠手辣!”

  他的这句话说得嚣张至极,让每个人都是心头凛凛,连古力特都不自觉心头发毛。

  今天晚上杜西川的表现,已经没有多人再怀疑他射死哲别的事了!

  这里有几个人能抗得住杜西川的一箭?哲别阴沟里翻船,也没有什么不可能!

  若再过几年,这里所有人在杜西川的面前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土鸡瓦狗!

  可多尔衮也没有那么轻易放弃,他冷冷地道:“小阁老大人,你用不着道德绑架,也不用表现出有多么重视凉州,否则的话,你们凉州城中,也不会有什么三司审案了。

  不是我说你们,在你们大渊,从来不缺人才,但是君臣之间相互猜忌,百官之间相互倾轧,纵然如方牧这样不世出的天纵之才,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传首九边,你亲自来这凉州城,也不过是因为宫里的那位对你父亲已经不再信任,而下面的那些墙头草听到了风声,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杜西川大有同感,因为多尔衮极有可能是对的,至少那天许伯达被审的时候,许多人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

  扳倒一位在位几十年的“贪官”权臣,从而让自己得以青史留名,对于如同江瑞这样的人,有着病态般的执着,至于这样的行为对于国家究竟是福是祸,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http://www.bixia5.cc/book/17170/6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