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庭中自有忘忧宴,门外客是画中人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张承志教授站在“忘忧居”那古朴的竹制门槛外,正准备带着学生进去一探究竟,便听到了里面传出的、那阵熟悉的、充满了惊喜的赞叹声。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知道自己的这些老朋友们,怕是又见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他正要抬步,一个身穿青色直裰、看起来像是店家伙计的年轻男子,却从门内悄无声息地闪了出来,对着他们师生三人彬彬有礼地拱手一揖。
“这位先生,有礼了。”那年轻男子的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警惕跟疏离,“此间,乃是敝号主人,专门用来招待私交好友的清净之地,并不对外迎客。若是先生想用膳或饮茶,出门左转,不出百步,便有本城最好的‘大唐食府’,想必,不会让先生失望。”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客气,又坚决,直接便将张承志三人,给婉拒在了门外。
“哦?不对外?”张承志闻言,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愈发觉得有趣。他看了一眼身旁那两位有些不知所措的学生,对着那年轻男子,朗声笑道:“小哥误会了。我们并非是来寻吃食的,只是方才在街上远远看到几位故人进了此处,故而,特来拜会。”
那年轻男子闻言,脸上的笑容不变,眼神里的审视却更浓了几分。
他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衣着普通、但气度不凡的老者,不卑不亢地说道:“哦?不知先生所言的故人,是哪几位?可否告知一二,也好让小的,进去代为通传一声。”
这一下,反倒是把张承志给问住了。
他总不能说,是那群被刘园主亲自陪着的、足以让华夏学术圈抖三抖的“国宝”吧?
就在他沉吟之际,正厅之内刘楚似乎是听到了门口的动静,他转过头,看到了门口那略显尴尬的张承志师生三人,脸上,立刻露出了一个恍然的笑容。
他对着那位正在为众人分发青梅露的侍女,轻声嘱咐了几句,便亲自站起身,向着门口走来。
“张教授,您怎么到这儿来了?我还以为,您此刻,应该正在西市,与那些胡商们,‘杀’得难解难分呢。”刘楚人未到,那带着几分熟稔与玩笑的声音,便已先传了过来。
那守门的年轻男子,一看到刘楚亲自出来迎接,脸上的疏离瞬间化为恭敬,连忙躬身退到了一旁。
“刘园主。”张承志也笑着拱了拱手,“西市固然是好,只是那里的宝贝太多,我怕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学生,看管不住自己的钱袋子,索性便带着他们来这东市,沾一沾文气。”
他这番话说得风趣,也巧妙地化解了刚才的尴尬。
“快请进,快请进。”刘楚热情地将他们师生三人迎了进去,“正好,今日有幸,请来了几位京城来的大家,也都是您的老相识了。张教授您来的正是时候。”
……
正厅之内,专家们正端着那白瓷小碗,细细品味着那酸甜清冽的青梅露,交口称赞。
“这味道,绝了!”一位专家回味着口中的甘甜,赞叹道,“梅子的酸,被那股清甜的桂花蜜,中和得恰到好处。入喉之后,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草药清香。刘园主,这小小的果子露里,怕是也藏着大学问吧?”
那位一直安静侍立在旁的绿衣侍女,闻言,再次盈盈一福,用她那软糯的吴侬软语,轻声回答:“老先生好食客。这青梅露,确非凡品。乃是用了后院那棵三百年的老梅树结的头茬青梅,去核捣烂,再配以百花蜜、甘草尖、以及几味清心去火的草药,一同在陶瓮里浸泡了整整七日,方才得了这第一道原浆。每日,也只能滤出这么几十碗来。”
这番话说得众人又是啧啧称奇。
就在这时,刘楚正好引领着张承志师生三人从庭院中走了进来。
“哈哈哈,张承志!你这个老家伙,怎么也跑到这儿来了?!”
“老张!我还以为,你进了这长安城,就跟那耗子掉进了米缸里一样,乐不思蜀,早把我们这些老朋友给忘了呢!”
何镜山与李敬同,在看到张承志的瞬间,都是又惊又喜,纷纷站起身来,大笑着迎了上去。
故人相见,自是一番热络的寒暄。
待众人重新落座,那绿衣侍女再次为新来的三位客人,奉上了清凉的青梅露。
“张教授,您可是错过了。”何镜山指着空空如也的餐桌,半是炫耀半是惋惜地说道,“我们昨日刚用过一席,名为‘江南烟雨’的盛宴。那滋味,啧啧,老朽我这辈子,怕是都忘不掉了。”
“哦?是吗?”张承志闻言,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好奇,“那倒是在下的不是了,来晚了一步,错过了刘园主的美食。”
刘楚闻言,却是神秘一笑。
“何老说笑了。‘江南烟雨’,不过是昨夜的旧梦。今日,为诸位先生准备的,是另一场,独属于长安的‘无忧宴’。”
他话音落下,那位侍女便再次上前,她没有直接上菜,而是先从一旁的香几上,取过一尊小巧的瑞兽铜炉,用银箸夹起一小块黑色的香饼,放入炉中点燃。
一股比之前那檀香更为醇厚、也更为宁静的沉水香,缓缓地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随即,她又取过一套更为考究的青瓷茶具,开始为众人,烹煮起了饭前茶。
“所谓‘无忧宴’,食的,并非是山珍海味,而是一份,心境。”绿衣侍女一边烹茶,一边用她那动听的声音为众人解说着。
“唐人好食,也懂食。一席完整的宴席,讲究的是‘起承转合’,是‘五味调和’。”
“我们这‘无忧宴’,便遵循古法,共设十道菜品,分为:‘两道前菜、四道主菜、两道配菜、一道主食、一道甜品’。”
“今日的前菜,名为‘红罗绽雪’与‘碧海寻珠’。”
她话音刚落,便有另外两位侍女,捧着精致的漆盘,将两道小巧的冷盘,一一呈上。
“红罗绽雪”,是将新鲜的蟹腿肉,手拆成丝,再用盐水,焯烫至雪白,最后,淋上用红曲米和蟹醋,调成的绯红色酱汁。那雪白的蟹肉配上嫣红的酱汁,当真如同一朵在雪中绽放的红梅。
而“碧海寻珠”,则是将鲜活的河蚌,取其最嫩的斧足,切成薄片,与翠绿的嫩豌豆,一同用清鸡汤,快速煨煮而成。蚌肉洁白如玉,豌豆碧绿如珠,盛在青瓷小碗里,赏心悦目。
“唐人食蟹,喜其鲜,食蚌,爱其脆。”侍女轻声解说,“这两道前菜,一为江鲜,一为河鲜,一为冷盘,一为温菜。便是为诸位先生,先开一开这,品味长安的胃口。”
专家们品尝过后,皆是点头称赞。那极致的鲜嫩与清爽,瞬间便将他们从刚才那场关于“黑科技”的震撼中,拉回到了这,最为本真的,人间烟火里。
张承志的那两位学生,更是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他们何曾见过如此精致的菜肴?
前菜过后,四道主菜开始依次登场。
“第一道主菜,‘玉尖面’。”
侍女端上的,是一个巨大的白瓷盘。
盘中,竟是用无数根细如发丝的、洁白的鱼肉面条,堆成了一座小小的山峰。
山峰之上,点缀着几粒鲜红的枸杞和几片金黄的蟹黄。
“此菜,乃是唐代‘烧尾宴’中的名菜。取鲜活的鲤鱼,去皮去骨,只取其背上最精华的一条净肉,用刀背反复捶打上千次,直至鱼肉成泥。再加入蛋清与上好的淀粉,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万次,直至鱼肉上劲。最后,再用特制的漏斗,将这鱼泥,漏入滚烫的清鸡汤中,方能成这‘面条’之形。口感爽滑弹嫩,入口,只余一个‘鲜’字。”
第二道主-菜,“浑羊殁忽”。
这一次,端上的,是一只完整的、烤至金黄油亮的……肥鹅。鹅的腹中,塞满了用各种香料,与羊肉丁,一同炒制过的糯米饭。
“此菜,亦是‘烧尾宴’中的奇菜。‘殁忽’,在古语中,便是‘消失不见’的意思。此菜的妙处,便在于,诸位食客,只见其鹅,不见其羊。唯有动箸之后,方能在那鹅肉的鲜美与糯米的软糯之中,品尝到那一丝,被完美隐藏起来的羊肉的醇厚膻香。鹅羊相配,是为‘鲜’字之极致。”
第三道主菜,“贵妃鸡”。
第四道主菜,“樱桃毕罗”。
每一道菜,都如同一件艺术品。
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一段源自于盛唐的有趣典故。
专家们早已从最初的品尝,变成了此刻的一场关于盛唐饮食文化的,学术研讨会。
他们一边吃,一边激烈地讨论着。
“这‘浑羊殁忽’的做法,怕是已经失传了上千年了吧?没想到今日竟能在此处亲口尝到!”
“还有那‘樱桃毕罗’,用猪网油包裹馅料,再油炸至酥脆。这种烹饪手法在现代已经很少见了!”
张承志的那两位学生早已是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感觉自己今天吃的不是一顿饭。
而是一本,活的,会散发着香气的历史教科书。
http://www.bixia5.cc/book/17231/5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