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入圈难。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李霖接受了穆志恒的馈赠。

  一盒看起来很普通,闻起来特别香的绿茶。

  为什么要接受?

  因为这样做,穆志恒心里才好受一点。

  若不然,就好像李霖记仇一样...

  穆志恒看人是很准的,拿捏王瑾的心理也十分的到位。

  当时王瑾在办公室来回的踱步,提起李霖的名字就气愤不已。

  穆志恒也不知道李霖做了什么事让王瑾如此的生气。

  王瑾甚至气的要免李霖的职...

  就是这一幕,让穆志恒确信李霖失宠了。

  一个被省委书记放弃的人...以后怎么可能还会有前途可言?

  于是,穆志恒心里惋惜的同时,对李霖也失去了兴趣...

  但反转和打脸来的是这么的快...

  刚刚还对李霖恨之入骨的王瑾,转脸又把他列入自已人的行列。

  这让穆志恒一时间措手不及...对于自已刚刚对待李霖的失礼的态度也是懊悔不已。

  他本该矜持一点,等事态明了再转换态度了...这次,有点心急了。

  不过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了。

  反正得罪人的事,都让他穆志恒干了。

  他得罪一个人,王瑾再安抚安抚...

  这样一来两人就完成了黑脸和白脸的闭环表演。

  真是...有苦难言。

  这就是秘书的职责所在,也只能心里抱怨两句。

  只希望王瑾退二线前,能给他安排一个厅级岗位...不然就凭他得罪了那么多同僚,以后的路肯定是举步维艰。

  送走了李霖,穆志恒无奈的摇摇头,给自已杯子里倒满水,一饮而尽。

  李霖并没有回山南。

  而是拐弯去了程伟的办公室。

  程伟刚开完会回来。

  见李霖来了,高兴不已。

  拉着他手坐下,又是倒茶,又是递烟的...

  激动的忘了李霖并不抽烟。

  “没想到你来的这么快...我以为要过几天才能见到你呢。”程伟笑呵呵说道。

  李霖说,“是王书记临时叫我过来的,所以马不停蹄就来了。”

  “哦?

  "程伟一脸诧异的问道,“他找你什么事?”

  李霖就把前因后果讲了。

  听完之后,程伟脸色渐渐的阴沉下来。

  他像是在心里琢磨什么,突然想明白了,说道,“看来这个人是盯上你了...不想让你置身事外啊!”

  李霖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谁,但还是假装不懂的问道,“你说的这个人,是谁?”

  程伟在纸上写了个名字递给李霖,李霖看了之后点点头,脸上并无惊讶神色,又将纸片递还给程伟。

  程伟接回纸张放进了碎纸机...

  纸上写着三个字——赵跃辉。

  程伟问道,“看你好像一点也不惊讶,难道你早猜出是他了?”

  李霖说,“我后来打听了一下,给我送证据的记者,正是赵跃辉的情妇。这件事,跟他能没有一点关系吗?”

  程伟点点头说,“所以我一开始就让你小心点...”

  李霖说,“既然话说开了,能告诉我赵跃辉到底想干什么吗?”

  程伟朝门口的方向看看,心有疑虑的说,“人多嘴杂,晚上我们再聊这个话题。”

  李霖心领神会,点点头便岔开了话题。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从王瑾今天的表现来看。

  他已经大致猜出,这是省长与书记的斗争。

  可是为什么要将自已卷进来,他不懂,也想不太明白。

  五点多钟的时候。

  程伟带着李霖去了省委招待所的后院。

  夏丰裕和燕京纪委工作组在这里办公。

  路上李霖有些不解的问道,“程部,你说省委不安全,难道招待所就安全了?”

  程伟笑笑说,“我不是说省委不安全,省委绝对是整个汉江最为安全的...但毕竟那里什么人都有,少说点话,就少一分风险...至于招待所,当然不见得就有多安全。但从这里走漏出去的风声,能听到就那一两个人。”

  李霖更加诧异的说,“这一两个人偷听到就没有关系吗?”

  程伟说,“他有能力偷听,但不见得他们敢偷听。夏组长那可是专业人员,反偷拍,反监听的手段多的很。如果有人敢监听他的住处,呵呵,只要被揪出来,那就只有一个下场...”

  程伟比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当然,并不代表是死罪,只是这个人不管什么级别,以后恐怕都别想再混下去。

  甚至会被夏丰裕一查到底,下辈子只能在监牢度过。

  这么看来,监听夏丰裕...恐怕汉江谁也没有这个胆子。

  李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说,“屠明的案子查的怎么样?”

  程伟说,“据我所知,已经锁定一部分人员...但还需谨慎对待,不能一竿子全打死。”

  “就比如有些人,纯粹是迫于屠明的淫威,不得不选择与其同流合污...罪不至死呀!”

  “还有一些年轻人,耽搁了好几年没有得到提拔重用,最后不得不向屠明进贡,换取职位晋升。这里边也有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不能全都归咎到某个人身上...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让一些老实人吃亏...这种事,只能以引导和教育为主。”

  李霖凝重点头。

  说起年轻人待遇不公,他是深有感触。

  但这并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位的问题,是整个体制内晋升制度的原因。

  就比如县直单位。

  某些年轻人工作积极,年年优秀,但不代表组织就要重用他。

  组织用人也不用提前跟单位沟通。县委常委一人几个名额一分配,县组织部笔杆子一划拉,县委书记大手一挥这事就算定下来了。

  没关系的年轻干部基本很难进入县领导视野。

  就算干的再优秀,也有很大可能被埋没了。

  县委书记也没有那么大的神通,不可能把每个单位的人才都给摸透了。

  县直单位的一把手,只有提拔股级干部的权力,副科以上他们只有权推荐,能不能用,怎么用,他们就不当家了。

  所以弄到最后,谁想进入提拔圈子,就要靠自已找关系...找到可靠的关系,再表示表示...兴许就排上号了。

  不跑不送,坐等提拔的美事,很少很少发生。
  http://www.bixia5.cc/book/17385/7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