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不在乎电费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他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各种补贴福利,也就一百来块钱,要真按一天十块的标准花,一个月工资都不够吃饭的!

  “这……自然是太浪费了。”沈长青语气肯定,随即脸上写满了不解,“不知顾老板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他实在无法理解这跳跃的话题。

  顾方远没有立刻回答。

  他只是用另一只手优雅地拿起了桌上那款银色的Zippo打火机。

  锵———

  一声清脆而充满质感的金属开盖声,在安静的客厅里格外响亮。

  下一秒。

  在沈长青惊愕的目光注视下。

  顾方远手腕一翻,竟直接将那跳跃的火苗凑到了手中那张崭新挺括的“大团结”下方。

  橘红色的火焰瞬间舔舐上纸币的边缘,迅速蔓延,将其吞噬。

  随后,他就这样从容不迫地拿着熊熊燃烧的钞票,微微侧头,点燃了自己叼在嘴上的那支香烟。

  这一幕,看得沈长青眼角和嘴角同时剧烈地抽搐起来,心脏都跟着一揪。

  他心中忍不住暗骂:败家!这简直是彻头彻尾的败家子行为!那可是一张大团结啊!

  顾方远仿佛拥有读心术一般,精准地猜到了对方此刻的心中所想。

  他随手将即将燃尽的纸币残骸丢进水晶烟灰缸里,深深地吸了一口刚点燃的香烟。

  任由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才缓缓吐出,脸上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笑容问道:“沈主任是不是觉得,我这样的行为,有些过于浪费?”

  心思被直接点破,沈长青的老脸顿时一红,浮现出几分尴尬之色。

  他连忙摆手,语气有些不自然。

  “没……没有的事。这……这是顾老板您自己的钱,想怎么用,自然都是您的自由。”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那紧缩的眉头和闪烁的眼神,早已出卖了他真实的看法。

  大锅饭的时代刚刚结束不久。

  像沈长青这样习惯了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老派干部,无法理解顾方远这种视金钱如粪土、近乎炫富的行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观念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

  顾方远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口是心非。

  他的目光低垂,看着自己指间袅袅升起的烟雾,语气平淡却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其实,那套1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和我刚才烧掉的那张十元钱,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他抬起眼,目光清亮地看向沈长青。

  “在你们的手中,十块钱或许能办很多事,能解决很多实际困难。但在我手中,它可能就只是为了点燃一根香烟,图个一时乐趣……”

  “同样的道理,”顾方远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打在沈长青的心上,“沈主任为什么会觉得,我会在意并网后出售电力得来的那点‘三瓜两枣’的电费收入?”

  “我投资建造这座私人发电厂,最核心、也是唯一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证我名下所有企业未来的生产运营,能够获得绝对可靠的电力保障,永不断电!”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连接国家电网,对我而言并非是为了卖电盈利,它只是一个备用的选择。

  一个在自给自足之外,处理冗余电力的渠道,或者更进一步,作为极端情况下的备份支持。这么说,沈主任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此刻,一种全新的、近乎颠覆性的观念正在猛烈冲击着沈长青数十年来形成的认知体系。

  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意识到“资本”二字背后所代表的可怕力量与思维方式。

  普通人辛辛苦苦劳作一天,可能也就赚块儿八毛,十块钱需要省吃俭用很久。

  而眼前这位,随手就能用十块钱点烟,仅仅是为了演示一个道理,或者说……只是为了“好玩”。

  地方政府千方百计筹建电厂,是为了改善民生、丰富民众生活、促进地方发展。

  而这位私人老板,投入巨资建造一座足以支撑一个县的发电厂,核心目的竟然如此的“自私”和“纯粹”——仅仅是为了保证自家企业永不断电。

  这种完全超出他理解范围的、近乎毫无理性的巨大投入和消费观念.....

  如同汹涌的浪潮,不断冲刷、拍击着他固有的传统观念。

  如果说之前的“改革开放”对他而言,更多是报纸上的口号和文件里的精神....

  那么此时此刻。

  顾方远的言行举止,让这四个字变得无比具体、鲜活,甚至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冲击力,让他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认识。

  努力深吸了好几口气,试图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抬眸,目光复杂地看向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年轻人。

  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困惑。

  “顾老板,既然您建造这座发电厂,根本目的只是为了您自家的企业服务,并不指望它盈利,那……您为什么还如此执着地要求将其并入国家电网呢?”

  显然,这个问题和顾方远刚才所强调的“不在乎电费”、“只为自保”的说法,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冲突。

  “很简单!”顾方远对着水晶烟灰缸,优雅地弹了弹烟蒂,动作从容不迫。

  他抬起眼,目光锐利而清晰,开始条分缕析地阐述更深层的战略意图。

  “我名下的产业,远不止电视机这一项。涉及的行业繁多,为其提供配套零配件的大小企业更是多如牛毛,它们像星星一样,分散在南江市及其周边的各个区域。”

  “我不可能、也没必要将所有大大小小的配套企业都物理性地整合到同一个工业园区。

  但是,我需要它们每一个都能按时、按量、保质地为我提供所需的配件。

  因此,保证这些企业生产链条的绝对稳定,尤其是电力供应的绝对稳定,就成为了我必须为他们解决的核心问题。”

  他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而国内目前的供电情况,您应该比我更清楚,持续紧张,拉闸限电是常有的事.....”
  http://www.bixia5.cc/book/17592/5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