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信标疑云与烙印低语
推荐阅读:
凌皓秦雨欣
灵渊诡秘录
足球:拒绝国足,我入德国国家队
恐怖游戏:满级王者误入青铜局
我乃茅山大师
长生:开局即巅峰
来自一位盗墓者的自传
魂穿小智,开局灭狗豪
修仙十年小说林峰
我的盗墓回忆录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希望城地底,“复苏纪元”的步伐在谨慎的探索中稳步向前。小宇苏醒后所展现出的可控力量与超凡感知,如同为文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针对他的测试从高度屏蔽的实验室,逐步扩展到与“星火”网络更深度的联动模拟。测试表明,小宇不仅能感知网络情绪,更能以一种极其精妙的方式,充当临时的“意志增幅器”和“协调中枢”。在一次模拟全球能源调度压力的测试中,当他将意识沉入网络,与负责调度的工程师团队进行浅层意志同步时,整个系统的决策效率和抗干扰能力提升了惊人的八倍!能源流动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变得无比丝滑顺畅。
“这不仅仅是数据传递的快,”首席能源工程师激动地汇报,“而是一种……一种心灵层面的默契!我们能瞬间理解彼此的意图,甚至预判系统的微小波动!就像是……我们暂时变成了一个更大的整体思维的一部分!”
这种能力的战略价值无可估量。但彭教授欣喜之余,忧虑更深。这种深度的意志互联,对主持者小宇的精神负荷极大,测试后他需要数小时的深度冥想才能恢复。更重要的是,这种大规模的意志同步,其产生的规则层面波动是否会被深空中的“听众”捕捉?测试均在最强屏蔽下进行,但谁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非极端情况,禁止进行大规模主动意志同步。”彭教授再次严令,“源核,优先开发低功耗、低波动的小范围‘战术协同’应用模式。”力量越强大,越需要枷锁。
与此同时,对那遥远深空发现的规则脉冲信标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源核通过分析其极其微弱的能量衰减曲线以及脉冲周期那不可思议的稳定性,进行了大规模逆向推演。
【……脉冲信标(编号:G-01-beacon)……建立时间……推演结果:……距今……约……12.7万年(±3000年)……】
【……能量源推测:……基于……超密简并物质……衰变……(技术层级……超越火星文明……预估)……】
【……信标材质规则分析:……存在……大量……非自然……元素排列……及……空间固化……痕迹……】
【……初步判定:……该信标为……人工造物……其建造者文明……科技水平……极高……】
十二万七千年前!一个在人类尚处于原始蒙昧时代就已能建造如此惊人造物的文明!这个消息所带来的震撼,甚至超过了信标本身的存在。这个文明后来怎么样了?是消亡了?还是迁徙了?这个信标是它留下的墓碑?还是路标?亦或是……警告?
更令人不安的是,源核在信标的规则脉冲中,发现了一丝极其隐晦的、与之前那破碎“灾难信号”残留的规则特征,存在极其微弱的相似性!虽然相似度低到无法确定,但这微小的可能性,却让那曲深空悲歌的阴影,再次笼罩下来。
这个强大的文明,是否就是那场灾难的受害者?这个信标,是它在灾难前设立的?还是灾难后的幸存者所立?
“持续监测信标任何细微变化。尝试所有非主动接触式手段,探测信标周边是否存在其他异常或结构。”彭教授下令。面对一个可能远超己方层次的文明遗迹,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是致命的。
就在研究重心偏向深空时,医疗中心报告了小宇身上一个微妙的变化。
在多次深度感知测试,尤其是接触那脉冲信标数据和灾难信号残留后,小宇反馈,他烙印深处那一直沉寂的未知规则碎片,偶尔会传来一丝极其微弱、无法解读的“悸动”。
“像是什么东西……在很深很深的地方……轻轻动了一下……”小宇试图描述,眉头微蹙,“不是声音,也不是光……就是一种……感觉。很模糊,而且很快就消失了。”
源核的监测器未能捕捉到任何能量或规则波动。这种“悸动”似乎完全发生在一个超越常规探测的层面,只有小宇自身那高度敏感的星火烙印才能隐约察觉。
【……未知规则碎片……状态变更:……从‘深度沉寂’……变为‘间歇性微弱活性’……】
【……活性模式:……无规律……短暂……无法解析……】
【……与外部刺激(信标数据\/灾难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弱关联性……】
这绝非好消息。那块碎片就像一颗埋藏极深的种子,无人知晓它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发芽,又会结出怎样的果实。它与遥远信标及灾难信号的微弱关联,更增添了一层诡秘的色彩。
彭教授立刻叫停了所有可能刺激该碎片的测试。“在没有弄清楚那是什么之前,避免任何形式的深度规则感知,尤其是涉及那个方向(坐标G-01)的信息。”他对小宇严肃告诫。
小宇点头应下,但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惑。他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或危险,那“悸动”反而给他一种奇怪的……熟悉感?仿佛在记忆的最深处,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但他无法抓住这种感觉,只能将其压下。
希望城的复苏之光下,隐藏的谜团越来越多。深空信标指向一个远超想象的古老文明,与小宇体内未知碎片的微弱共鸣更添疑云。文明的进程如同在雷区中行走,每一步都需要万分小心。对外探索的渴望与对内隐患的警惕,构成了复苏纪元矛盾而真实的基调。
http://www.bixia5.cc/book/17612/3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