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海州之战(二)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清军骑兵迅速朝海州城方向撤退,明军骑兵紧随其后,此刻正是痛打落水狗的绝佳时机,杀一个少一个。

  留守海州的硕詹看到己方骑兵被明军追逐,而领头的竟是阿哈尼堪,心中暗叫不好,立刻命令士兵打开城门。

  随后,一队队清军步兵如潮水般涌出城门,迅速列阵掩护骑兵撤退,与此同时,城墙上的弓箭手与火铳手也高度戒备,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明军的靠近。

  见清军骑兵已逃入掩护范围,明军骑兵团长果断下令撤退,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并非逞个人勇武之时。

  阿哈尼堪带着不足两千人的残部进入城中,清军急忙关闭城门,硕詹急步迎上,询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明军来了多少人马?”

  “明军大约只有一万多人,但我看到后面跟随着大量被他们煽动的包衣奴才,这些人组成了三万多义军!”

  阿哈尼堪摘下头盔,气喘吁吁地回答。

  “如此说来,明军现在有四万多人?这些包衣奴才真是胆大妄为!就应该像老汗当年那样,将这些可恶的汉人斩尽杀绝!”

  (皇太极已经在崇祯九年给努尔哈赤上了谥号和庙号,但因为是汉人的叫法,清廷老将还是习惯称其为老汗)

  硕詹愤然道,义军虽然没什么战斗力,但是好歹也是三万多人,所以他觉得阿哈尼堪败的不冤,丝毫不知道其实义军根本就没上阵。

  阿哈尼堪为了推卸责任,立刻转移话题道:“此刻并非讨论此事之时,明军即将赶来,我们需立即筹备守城事宜!”

  硕詹问道:“城中仅有两千守军,加上骑兵也不过四千人,如何抵挡明军?”

  阿哈尼堪分析道:“明军必定从登州渡海而来,自金州至此处,路途遥远,必无大炮相助,只要我们坚持到广宁与西平堡的守军抵达,定能击退明军!”

  硕詹则补充道:“依我看,还需先将城中的奴才全部驱赶上城头防守,集中监管,以防他们趁机作乱,在我军的严密监视下,他们定然不敢轻举妄动!”

  正午时分,海州城头便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忙碌的气氛,天气寒冷,清军开始组织城中的百姓向城墙上浇水,借助低温将水凝结成冰,以此来加固城墙的防御。

  到了黄昏时分,城墙表面已然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冰甲,宛如坚不可摧的护盾,按照先前的预计,此时明军应该已经兵临城下,然而却迟迟不见其踪影。

  这让守城的阿哈尼堪感到颇为意外,因为他深知明军远道而来,后勤补给必定不足,在这种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下,他们理应寻求速战速决才对。

  此刻,明军已然顺利占据距离海州六十里之遥的耀州城,全军将士在城中安顿下来,惬意地度过一夜,准备明日拂晓便直取海州。

  军中后勤补给现在可谓是非常充足,听闻明军到来,附近的百姓拖家带口投奔明军,并携带着家中所有的粮食。

  再加上明军一路洗劫了沿途几座城池的府库,此刻粮草充足,全然不虞匮乏,耀州城内,大街上架起几十口大锅,锅中炖煮着各式各样的肉类。

  沿途各州八旗子弟的家产尽被抄没,圈养的牛羊不便携带,尽数宰杀随军而行,军中肉食也是非常丰盈。

  考虑到明日攻下海州后,百姓需启程返回辽西,一路艰险难测,为振奋军心,郭云龙下令军民同庆,将肉食尽数炖煮犒赏众人。

  白面馒头与高粱面饼搭配着各色卤肉,军民大快朵颐,百姓心中愈发坚定了跟随明军回家的信念,士兵们亦是士气如虹,斗志昂扬。

  二月二十一日清晨,明军的野战炮营在四轮马车的辅助下,浩浩荡荡地赶到了耀州,随即,明军如同出鞘的利剑,开始向六十里外的海州进发。

  不到一个上午,明军主力便已抵达海州城郊,在数万百姓的热心帮助下,炮兵团迅速就位,炮弹和火药等军需物资也全部安全搬运到位。

  还未到正午,明军的几十门轻型野战炮便在海州城南门之外严阵以待,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炮弹如密集的雨点般呼啸而出,精准地射向海州城头。

  几十颗重达十几斤的铁弹,如雷霆般狠狠砸向城墙和城头,经过军器局精心改良的轻型野战炮,其威力已然超越了弗朗机炮。

  几乎与中型红夷大炮不相上下,而重量却轻便数倍,城墙上那看似厚重的冰甲,在铁弹的轰击下瞬间粉碎。

  还有不少炮弹在城头上炸开,一些清军士兵来不及躲避,当即被炸得支离破碎,这一次渡海来辽东作战。

  明军可谓准备充足,弹药携带极为充裕,还有大量存放在水师的舰船上,因此郭云龙根本没有打算节省弹药。

  经过半个时辰的猛烈炮击,海州城的城墙已摇摇欲坠,城头上的清军死伤惨重,明军十支突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如猛虎下山般朝着城墙发起进攻。

  突击队员们携带特制炸药包以及撬开城墙的工具,他们肩负着炸开海州城墙的重任,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他们迅速而无声地接近了城墙。

  城头的清军仅装备着老旧的虎蹲炮,面对明军猛烈的炮火攻击几乎束手无策,只能蜷缩在城垛之后,祈祷明军的弹药能尽快耗尽。

  当突击队到达城墙下方时,明军的炮击恰如其分地停止,清军一探出头,便立即发现了在城墙下有序挖掘的突击队员,于是慌忙向他们射箭。

  每支突击队由二十名训练有素的士兵组成,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士兵迅速举起圆盾,抵挡清军射来的箭矢,还有的士兵开始进行反击。

  突击队中的掷弹手在清军发现他们之后,果断地将腰间的手榴弹投向城头,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一些清军的残肢碎体坠落下来。

  清军倚仗着人数众多,迅速如潮水般涌上城头,随即开始投掷石块和倾倒火油。面对如此猛烈的攻势,明军也伤亡惨重。

  经过半个时辰的激战,原本的十支突击队只剩下五支,但他们总算不负使命,在城墙下成功挖掘出五个大洞,并撞填了炸药包,随着几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海州南城墙轰然坍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http://www.bixia5.cc/book/17645/2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