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第二百四十二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能力挽狂澜吗?

  韩复来只能呵呵一声。

  或许能吧,也或许不能……

  韩复来也不知道。

  因为,辛弃疾马上就要被罢官了,北伐和他没有丝毫关系了……

  韩复来继续写。

  【嘉泰四年一月,辛弃疾前往临安,面见韩侂胄。】

  【交谈内容,不得而知。】

  【但是看辛弃疾的脸色,想必聊的不是很愉快。】

  【二月。】

  【京口。】

  【辛弃疾再次登上了北固亭。】

  【江风卷着潮湿的腥气扑面而来,夕阳正将整条长江染成血色。】

  【辛弃疾站在猎猎风中,举目眺望。】

  【那看不见的远方,应该是汴京,是中原。】

  【北固亭的风光,在这初春,亦是多彩。中原呢?中原现今的风光,又是如何?】

  【辛弃疾看着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久久叹息。】

  【这长江水,也不知道流了多少年了,怕是有几千年,上万年了吧?】

  【这长江水,又见证了多少英雄起落,多少国家兴亡。】

  【想当年,孙仲谋亦是在这长江里练兵,在这长江边上,对抗曹操大军的吧……】

  【辛弃疾苦笑,长叹。】

  【韩侂胄一意孤行,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谏。而圣人,圣人……】

  【想当年,曹孟德与刘玄德青梅煮酒论英雄,孟德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而如今,辛弃疾多希望,现在的江南,能有孙仲谋那样的雄才之主足矣!】

  【年轻的副将捧着新绘的布防图追上来,却在看到老人背影时戛然而止,道:“大人,城防图……”】

  【辛弃疾摆摆手,轻声道:“用不上了。”】

  【副官大概也能猜到辛弃疾去见韩相的结果,不知道怎么开口。】

  【辛弃疾再次挥手,让副官退下。】

  【最后一缕残阳没入江面时,辛弃疾已走下石阶。】

  【回到营帐中,辛弃疾摊开宣纸,心中的感慨遗憾,只能化作词句。】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月,有人弹劾辛弃疾

  "好色贪财,淫刑聚敛

  "。】

  【六月,辛弃疾即被降为仅是虚职的朝散大夫,改任隆兴知府。】

  【同月,御史王蔺弹劾再次弹劾辛弃疾。辛弃疾还未到隆兴知府任上,便被正式罢官。】

  【七月,辛弃疾无官一身轻,再次回到了铅山瓢泉。】

  【但朝廷的北伐,还在继续着。】

  【辛弃疾的身体,却已更加衰老。】

  【但他还是忍不住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

  【秋。】

  【博山秋天的风景,更加有看头。】

  【辛弃疾在仆童的搀扶下,缓慢地爬着博山。】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爬博山了,辛弃疾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不远处,就是那个熟悉的歇脚的亭子。】

  【此刻,亭子里已经聚着好几个年轻人。】

  【年轻的读书人,朝气蓬勃,壮志满怀。】

  【“此次北伐,定能收复中原!”】

  【“韩相虽然专权跋扈,但这等专权,对北伐却是大有裨益。此次上下一心,金人鞑子,定能一举击溃!”】

  【“正是正是!靖康之变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六十年的血仇,就报在今日!”】

  【“岳王爷泉下有知,也该瞑目了!”】

  【“待北伐成功,我辈读书人再去劝谏韩相。”】

  【“到了那时,我愿去中原苦寒之地为朝廷牧民。”】

  【年轻的学子们兴高采烈的讨论着,讨论着北伐的胜利,讨论着中原的治理。】

  【也有一些学子担忧着这次的北伐。】

  【但总归,都是热情的,激昂的。】

  【辛弃疾听着,有些伤感。】

  【现在的他,是沉闷的,是衰颓的。】

  【想当年,自已也和这些年轻人一样,有着一腔热血,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和流不完的英雄血。】

  【那时候,自已年轻气盛,组建义军,抵抗金军,斩杀派军,更从金军大营,斩了叛徒首级,带回朝廷。】

  【那时候,自已呕心沥血,写《美芹十论》,写了不知道多少北伐的策略,北伐的准备。】

  【而如今呢,自已已是两鬓斑白,体力衰颓。】

  【自已的那些平戎策略,似乎都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

  【想到这里,辛弃疾一阵苦笑,引起一阵剧烈的咳嗽。】

  【听到声音,那些年轻的学子回头看来。】

  【有人认识辛弃疾,连忙起身相迎,行礼问好:“辛公!”】

  【辛弃疾摆摆手,道:“你们自便,无需管老夫。”】

  【学子们点头应是,纷纷退开。】

  【却有一位胆大的年轻人,忽然出声道:“辛公,您觉得这次北伐,能成功否?”】

  【辛弃疾回首看了一眼,笑了笑道:“你是何人?”】

  【年轻人道:“学生文时习,吉州庐陵人。”】

  【辛弃疾点了点头,又笑了笑,却没有回答,道:“你们自已去看,去想,去经历吧。”】

  【辛弃疾走了,年轻的学生们又开始热烈的聊了起来。】

  【“子渊,你可真胆大,竟然直接问辛公!”】

  【文时习道:“辛公秉公为民,又非残暴酷吏,有何不敢的!”】

  【“那你说,辛公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文时习轻叹一声道:“我也不好说,咱们看吧……诸位,我要回乡去了。”】

  【学子们不解:“怎么突然要回乡,不去应试了吗?”】

  【文时习道:“我现在学问还不够深,应试不过是陪跑一场罢了。还不如回乡深究学问,培养儿孙。”】

  【辛弃疾走远了,早听不到年轻学子们的话了。】

  【只有刚才就在脑中酝酿出的词,越发的清晰。】

  【《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http://www.bixia5.cc/book/17828/2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