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第二百五十五章,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缓了缓,韩复来打算继续写。
【李从嘉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不如跟我去唐国吧,我看你身材高大,武艺高强,你给我做护卫吧!”】
【壮汉这才看清小公子眼中的重瞳,惊讶了一下,但未表现出来,道:“在下赵匡胤。”】
【赵匡胤听到对面的小公子要让自已跟他去江南唐国,毫不犹豫便拒绝了。】
【虽然现在的唐国实力确实很强,但中原,才是正统。】
【再说了,他家好几代都在中原为官,虽说经历了好几个朝廷,但怎么也不可能跑到江南去。】
【赵匡胤笑道:“多谢贵人好意,家父正在大汉禁军之中,我正欲去寻家父,辜负了贵人好意。”】
【赵匡胤的爷爷赵敬曾经官至蓟州涿州刺史。而他父亲赵弘殷,现在也升任为护圣军都指挥使,这算是禁军高阶的官职了,并不只是在禁军之中这么简单。】
【但赵匡胤这个时候也没必要多说,避免多生波折。】
【李从嘉少年心性,知道他要去找父亲,便也没有强求,又道:“赵匡胤,你会作诗填词吗?”】
【江南唐国诗词盛行,连现在的皇帝,也就是李从嘉的父皇李璟,亦是诗词大家。并且李璟推行文治,重视文化发展,诗词已然成为文学、甚至是才能的重要标杆。】
【赵匡胤怎么也算官宦世家,文学武艺都是从小就严格学习的。只是,却不知道这小公子这个时候突然问自已这话是什么意思。】
【赵匡胤尴尬笑道:“在下一介武夫,哪里会作诗填词。”】
【李从嘉点点头,又摇头叹道:“你这腔仁义之心,若不会作诗填词,倒是可惜了。”】
【忽然又抬起头道:“看你言行举止,也像是读书人,为何不攻诗词呢?我来中原之前,仿着前唐诗人张志的《渔歌子》,也写了一首《渔夫》,你且听听,点评点评!”】
【赵匡胤还未开口,李从嘉就把他的诗作念了出来。】
【《渔夫》】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念罢,李从嘉笑嘻嘻地眼神期待地看着赵匡胤,道:“你觉得如何?”】
【赵匡胤愣了愣,道:“在下不懂诗词,听不太懂。”】
【李从嘉瞬间垮了脸,叹气道:“哎,你们中原人竟不攻诗词,可惜了这壮阔大好的风景。”】
【说罢,放下帘子。】
【马车缓缓前行。】
【赵匡胤对着马车再次拱手道:“贵人慢行……”】
【唐国的使团走了,除了李从嘉这个小少年,再无一人和赵匡胤搭话。】
【赵匡胤看着一行人远去,也松了口气。】
【他转身向开封方向走去,此时已是黄昏,斜阳将影子拉的很长。】
【赵匡胤想到刚才那小公子的问话,自已会写诗填词吗?】
【赵匡胤呵呵一笑,然后又念了一遍那小公子做的诗: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自语道:“确实不错。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文采,将来必定是位文学大家!”】
【那自已会做诗吗?当然是会的,只是,很少写诗填词罢了。】
【就去年的时候,自已游历天下,遇到好友黄亮,曾一起饮酒观日。当时酒正酣,自已即兴赋诗。】
【诗好或不好,暂且不说,只是,没必要向唐国的这些人说罢了。】
【那首诗,赵匡胤自已是很满意的……】
【但是,却不太好向旁人说起,不单单是没必要,也不能。】
【《咏初日》】
【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写到这里,第一章算是写完了。
关于赵匡胤年少时的经历,韩复来一直是有点奇怪的。
在现在这个阶段,也就是刘知远建立大汉之后,赵匡胤的父亲可能因为军功,已经升任护圣军都指挥使了,护圣军,也就是禁军之一。
都指挥使这个官职怎么也不算小了,但这个时候的赵匡胤,却过的穷困潦倒,完全没有官二代的样子。
宋史、太祖本纪中记载,这个时候的赵匡胤,漫游无所遇,舍襄阳僧寺,四处投亲靠友,并且一度靠赌棋谋生。
直到投奔了郭威,才稳定下来。
韩复来在这篇小说中,做了个合理的安排——他爷爷虽然做过刺史,但早就隐退了。而他父亲赵弘殷在大唐、大晋之中,担任的只是低级的小军官。
这种小军官,在这个惨乱的年代,只能靠着俸禄养家。
而赵弘殷光儿子就有五个,养不起也正常。
在刘知远进驻开封的时候,赵弘殷站队早,有军功,才被提拔成了护圣军都指挥使。
这时,赵匡胤收到了这个消息,才跑去投靠父亲。
但他父亲这个都指挥使并非实权大官,所以,在父亲的引荐下,最终投到了郭威的麾下。
接下来的情节,就要好好想一想了。
李煜的生活,其实是枯燥的,每天就是个游玩享乐,和妹子瞎玩。
一直玩到登基,还是个玩。
再玩到亡国。
赵匡胤这边的经历就比较丰富了。
还有这个时间段的整个天下的变迁也是比较有意思和精彩的。
想明白了接下来的思路,韩复来终于放心了。
修改好,直接上传。
http://www.bixia5.cc/book/17828/2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