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袁燕 >第630章 大发神威的郭淮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30章 大发神威的郭淮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刘浪的战术,袁熙很快就看懂了,那就是模仿当年曹操的战术:善战者,攻敌之不守!

  再简单点解释,就是围魏救赵!

  而且曹操连环套用。

  例如官渡之战前夕,白马斩颜良,就是典型的这类战术。

  曹操表面上从延津渡河攻击冀州,实际上还是要救白马;救完白马,又果断放弃白马,回转延津埋伏。

  一环套一环的。

  袁熙当年破解曹操战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分兵多线进攻。

  曹操最大的问题就是位于中原地带,所有方向都要守,偏偏曹操的地盘经过多次战乱,已经困苦不堪,完全无法与河北的环境相比。

  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在核算了当时袁熙手头的物资和兵源,就料定只要分兵攻击,曹操根本无力防守,袁绍的毕其功于一役,根本就是骄傲自大造成的。

  袁熙的这类战术,直至打孙家都在用,主要是袁熙手头的精兵、良将以及谋士够多,而且袁熙一直都是放权似的用人。

  只能说袁熙够幸运,基本上没有叛变的人员,这是很少有的,虽说有着历史挂,但可能是这些寒门子弟被袁熙提拔上来,比较珍惜机会吧。

  如今,袁熙还是用这帮人,对上刘浪的鲜卑联军,袁熙的方法不变,还是先分兵应对,再逐点突破。

  而刘浪的应对很简单,就是先做出所有假装进攻的方向,再集中一点进攻五原地区的武都城,将袁熙在并州最为突出的一部分给拔掉,让袁熙在旧并州北部再无依仗。

  刘浪在袁熙的大燕帝国北境布局上,毕竟有所了解。

  这也是因为,袁熙之前在皇家书院讲课的时候,经常说自己要收回旧并州,给了刘浪警示,所导致的。

  当初,袁熙要求朝中官员都得去皇家书院授课,结果最终导致回旋镖砸到袁熙自己身上,皇家书院的胆大学生也不知是谁提出了想听听皇帝袁熙的故事,让袁熙的几个孩子都跑来劝说袁熙也去皇家书院讲课。

  袁熙最终拗不过几个孩子的要求,去皇家书院上了一堂课,效果居然还不错。

  袁熙没有吹什么牛,也没有真的跑去讲自己的故事,作为穿越者,袁熙加工了一下《水浒传》的故事,把大汉朝堂套用在“北宋”上,黄巾起义套用在“宋江、方腊”上,简单阐述了自己为何要改朝换代,再用农民起义的故事,教育书院学生要待百姓宽厚,才能赢得人心。

  在阐述自己理想的时候,袁熙总是以大汉朝的霍去病等人作为榜样,想要建立一个繁荣昌盛,不惧外敌的强大王朝。

  袁熙甚至表示自己如果无力抗击鲜卑,一定会像汉高祖、文、景帝那样韬光养晦,为后人做好反攻的准备。

  袁熙在自己的战术判断中,经常在课堂上公开说过,东北、河西、河套、西域是反攻草原必备的几个区域,他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把这些地方拿下,为将来北击鲜卑打下基础。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在河套的布局,因为有了河套才有资格进攻,否则从任何一个地方反攻草原,都会被偷袭关中地区。

  这也是为什么刘浪布置了这么久,攻击了这么多地方,最终还是要保住河套地区的原因。

  这与步度根还真没什么关系。

  但是步度根在失去亲卫骑兵营之后,对于刘浪的使者跑来说,要他率领拓跋部攻击武都城时,有点懵。

  要知道之前,步度根在没有失去亲卫骑兵营的时候,就已经有些难以指挥拓跋部了,其他的一些小部落看在步度根的亲卫骑兵营,还勉强听听步度根的话。

  但是现在,没鹿回部完全陷入云中的战局中,拓跋部明显不想掺和鲜卑帝国和大燕帝国的战争中,步度根因为失去了亲卫营,被其他的小部落也抛弃了。

  他怎么指挥这边的鲜卑部落去往武都城进攻,而且还是那种先锋军的方式,根本是去送死。

  跟他步度根有着杀父之仇的郭淮,正等着他步度根一头撞过去呢!

  因此,步度根听完使者的要求,果断选择同意,然后装死了一段时间。

  奇怪的是,拓跋部的拓跋力微居然很上心,而且是那种不容置疑的积极。

  拓跋力微不但迅速集结了所有部众,还把那些小部落的兵力都给拉拢了过来,俨然一副西部鲜卑首领的姿态。

  只不过,出兵的时候,拓跋力微还是让步度根作为主帅发号施令。

  然而,拓跋力微越是如此,步度根越是担心有问题。

  不过,直到西部鲜卑的部队到达武都城,都没有任何意外,步度根才放下戒心。

  因为,步度根看到了刘浪的主力部队,已经在武都城下,正在围攻武都城了。

  刘浪的联军不仅有着他的匈奴人主力,还有秃发部族和乞伏部族,几乎是王庭部族的全部主力。

  步度根不明白,明明王庭那边,也就是鲜卑龙城那边的政治叛乱都已经发生了快半年了,刘浪为什么一点也不急。

  要知道泄归泥已经完全掌控了鲜卑龙城,就连大燕国皇帝二次派出的使团,都被扣在了鲜卑龙城,那个使团里可是有着大眼皇帝的四皇子。

  而且,步度根的情报告诉他,四皇子袁谅是大燕帝国皇帝袁熙最疼爱的儿子。

  刘浪简直就是在走钢丝般的布置军事行动,一旦失败,刘浪将会满盘皆输,他这次甚至连逃亡的地方都没有。

  而拓跋部的行为也是很奇怪,特别是拓跋力微,一向谨小慎微的他,居然愿意跟着刘浪发疯,去强攻中原人建设的军城,简直实在找死。

  草原人就要有草原人的样子,劫掠村庄、流窜作战,才是草原人战争的王道,像中原人那样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根本不靠谱。

  这也是步度根等人一直看不上刘浪的原因。

  刘浪这种混血儿,根本不了解草原人的风格,完全是被中原人给带偏了。

  可是,步度根不知道的是,鲜卑各大部落,一直都与当年的匈奴诸部不同,鲜卑的各个部族,才西进的时候,除了王庭那帮自负的家伙,基本上都是生活在燕山、河套等地的。

  也就是说,鲜卑人与其说是草原人,还不如说是草原人和中原人的混血。

  如何决定鲜卑人的生存方式,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态度。

  当年的大单于檀石魁仿照匈奴人建设鲜卑人,结果被东汉末年的官员刺杀,鲜卑诸部立刻分裂。

  扶罗韩、柯比能、素利等人,和他步度根都是那个时候开始崛起的,只不过他们都是按照匈奴人管理草原人的方式在统领鲜卑诸部。

  如今看来,匈奴人的方法本身就有问题,再继续下去,鲜卑人必然灭亡。

  而刘浪的到来,引入了中原人的管理方式,除了郡县制没有实行,整个鲜卑帝国正在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步度根等老人接受不了,拓跋部、秃发部、乞伏部等部族里的新任领导者,他们能接受的了。

  为了给自己的部族找寻出路,他们决定跟着刘浪拼一把,成了,他们就是开国功勋;不成,也可以学当年的南匈奴,暂时给大燕帝国当北境的看门狗,慕容鲜卑就是这么做的,莫护跋做狗做的可开心了。

  也是因此,步度根在刘浪彻底输掉武都城之战的时候,还以为会像之前那些强大的部落领袖死亡,就能暂时结束鲜卑帝国与大燕帝国的战争时,他被拓跋力微送给了郭淮,作为拓跋部投靠大燕帝国的礼物。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步度根是郭淮在武都之战的战利品,因为郭淮在这场仗上,太猛了。

  五千破十万,这就是郭淮给张合的答案。

  当时的战场,十分危急。

  三万部队面对二十万大军的围攻,还是太勉强了。

  虽然司马懿的部队已经快到了,牵招也控制住云中地区后,赶往五原地区截断鲜卑帝国部队的后路补给。

  而乐进、臧霸各自带着豫州、兖州的部队在路上了。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武都城确实是快要破了。

  郭淮向张合讨要了城中所有的马匹,带着自己的数百部曲,和城中最擅长骑战的部队,出城作战。

  就这样,郭淮在刘浪的部队攻破武都城城门,正要进入武都城中屠杀的前一刻,抓到了刘浪的弱点,虎口拔牙,活捉了刘浪本人。

  而被刘浪杀了亲兄弟的拓跋力微,也是当场倒戈,选择进攻刘浪的主力部队。

  更巧合的是,司马懿和牵招的部队同时出现加入了战场,一起反攻刘浪的主力部队。

  而刘浪也是够刚的,居然在被抓到之后,立刻吩咐副将把指挥权交给秃发部新任领导者秃发寿阗,让秃发寿阗继续领导联军攻占武都城。

  而秃发寿阗还真继续攻打武都城了,因为城门已破,双方直接开始了巷战。

  武都城本就是军城,内部到处都是军事设施,双方仿佛打疯了一样,在里面厮杀。

  直到乞伏佑邻,这个乞伏鲜卑的领导者挺不住了,直接带着乞伏部北返,这场战争才算停止。

  当然,也是因为,乐进和臧霸的豫州、兖州军已经快到武都城了,乞伏部才逃走的。

  他们显然在那一刻都知道了大燕帝国的目的,就是要全歼鲜卑帝国的主力部队。
  http://www.bixia5.cc/book/18051/7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