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李昭德微服私访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而符文师们同样废寝忘食,日夜沉浸在钻研之中。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符文的排列组合上,每一次调整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与智慧。
只见他们手持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在装置表面刻画出一道道符文,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世间最珍贵的艺术品。
每一道符文都绝非普通的印记,它们蕴含着强大而神秘的灵力法则,仿佛是打开灵力奥秘之门的钥匙。
在反复的测试与精心的优化下,符文之间的配合愈发天衣无缝,犹如齿轮般紧密咬合。
曾经困扰他们的能量损耗问题,如今已得到极大改善,大幅降低,这无疑为压缩灵力装置的性能提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经过连续数天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凝聚着众人无数心血的改进版压缩灵力装置终于初具雏形。
秦文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期待,迫不及待地准备对其进行测试。
随着装置启动,一阵轻微的嗡鸣声响起,灵力仿若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召唤,迅速朝着装置中心汇聚而来,并在瞬间被高效地压缩。
刹那间,装置表面散发出柔和而稳定的光芒,宛如一颗夜明珠在静谧的空间中绽放着迷人的光彩。
与之前的装置相比,眼前的新装置简直焕然一新。
它的结构变得更加简洁流畅,仿佛一件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没有丝毫多余的繁杂设计。
不仅如此,其压缩效率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较之前提高了数倍之多。
看着眼前这令人瞩目的成果,秦文的心中满溢着喜悦与成就感,仿佛长久以来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兴奋与感激,由衷地对身旁的工匠和符文师们赞不绝口:
“各位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这一路的艰难险阻,若不是仰仗大家超群的智慧和持之以恒的努力,绝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完成改进。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项目成功的关键,这份功绩,必将被铭记!”
与此同时,其他三大仙府听闻秦文处理学府内部矛盾的方法后,纷纷为之侧目,并陆续决定效仿。
然而,与秦文他们果敢大胆的尝试不同,其他仙府行事更为谨慎保守。
他们先是在小范围内开展实战切磋的试点工作,如同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未知的水域。
对切磋的规模,他们严格把控,精确到参与人数、场地大小;对规则的制定,更是细致入微,从攻击方式的限制到胜负判定的标准,无一不考虑周全,只为确保整个过程不会出现失控的局面。
在此期间,他们还时刻将目光聚焦在锦澜仙府学府,密切关注着其后续发展。
就像精明的航海者观察着前方船只的航向,根据锦澜仙府学府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力求找到最适合自身学府的模式。
随着实战切磋在各大仙府学府有条不紊地开展,如同春风拂过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年轻学子们在一场场激烈的实战中摸爬滚打,不断积累经验,迅速成长。
而压缩灵力装置的成功改进,更是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修炼之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它让修炼者能够更高效地获取和利用灵力,大大提升了对战的成功率。
这两项举措,如同双轮驱动,使得大乾的整体实力在不知不觉中稳步提升。
每一次学子们在实战中的突破,每一次新装置助力修炼的进展,都如同为大乾的未来储备着能量,为应对那潜藏在未知处、可能随时降临的危机增添了一份坚实的底气。
而秦文,这位引领变革的先锋,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过程中,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他如同一位无畏的领航者,不断思索、尝试着提升大乾实力的更多可能性,带领着众人勇敢地迈向那未知却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未来。
……
李昭德身着一袭素净的普通青衫,悄然从帝都启程,一路朝着南方行进。
此次他选择微服私访,目的便是深入民间,真切地了解各大仙府的实际状况。
在诸多仙府之中,锦澜仙府宛如一颗璀璨星辰,格外吸引他的目光,成为他最为关注的所在。
随着镇武司与隐龙卫源源不断地传回有关锦澜仙府的消息,那些或新奇或震撼的情报,如同神秘的丝线,不断撩拨着李昭德的心弦,使得他心中对锦澜仙府的好奇与期待如春日藤蔓,愈发蓬勃生长。
更何况,在那锦澜仙府,有着他满心敬重的昭阳姐姐,还有令他钦佩不已的秦大哥。
李昭德与秦文之间的情谊,绝非寻常可比,深厚得如同镌刻在岁月长河中的铭文。
忆起往昔岁月,仿若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秦文曾数次挺身而出,以非凡的勇气与卓越的实力,助力帝都抵御如狼似虎的敌人进攻。
每一次战斗,秦文都宛如定海神针,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扭转战局。
若不是秦文与昭阳姐姐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给予坚定不移的支持,自己恐怕根本无缘坐上这皇帝宝座。
那些携手并肩、生死与共的战斗日子,还有秦文和昭阳给予的无私支持与悉心帮助,桩桩件件,如潮水般汹涌地涌上心头,令李昭德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心中满是对往昔情谊的珍视与怀念。
忽地,李昭德转头问向身旁的一名护卫,这身旁的数十名护卫,皆是隐龙卫精心乔装打扮而成。
“前面到何处了?”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上位者特有的沉稳。
“回陛……”护卫刚出口,瞬间触及李昭德略带警示的目光,心中猛地一紧,忙不迭改口,“公子,前面就快到锦澜仙府了,原先这里是徽省的管辖范围。”那护卫的声音因紧张微微发颤,额头上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昭德微微点了点头,动作轻缓却不失威严。他抬眼向前方望去,眸光锐利如鹰。
很快,他便注意到了不远处锦澜御天阵那熠熠闪耀的光芒。
那光芒仿若一颗破晓而出的璀璨星辰,于天地之间肆意散发着神秘而强大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这片仙府的不凡。
并且,他敏锐的洞察力使他瞬间察觉到,此处的防护阵入口相较其他三大防护阵而言,显得格外严谨。
从守门兵丁那一丝不苟的态度便可一目了然,只见他们身姿笔挺如松,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训练有素的利落。
他们眼神锐利如刃,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那目光仿佛能看穿人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可疑之处。
每一次盘查,都认真细致,宛如在执行一项关乎生死存亡的重要使命。
李昭德混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缓缓踏入锦澜仙府。
甫一进入,一股浓郁得化不开的生机与活力,如春风拂面般扑面而来。
街道上热闹得如同煮沸的开水,人潮涌动,摩肩接踵。
商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或悠长婉转,或干脆利落;
行人的谈笑声,清脆悦耳或豪爽奔放,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场盛大而和谐的交响乐,共同勾勒出一幅鲜活生动、繁华热闹的市井画卷。
他悠然信步,不知不觉走到一个卖小吃的摊位前。
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美食,每一种都散发着令人垂涎欲滴的香气,仿佛在争先恐后地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李昭德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轻声问摊主:“大哥,您在这锦澜仙府生活,感觉如何呀?”
摊主手上动作不停,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食物,听到询问,咧嘴露出一口大白牙,笑容灿烂:
“公子,您可算是问着点子上了。自打来到这锦澜仙府,咱这日子就跟那芝麻开花似的,节节高。
以前呐,那可真是四处奔波,提心吊胆的,就怕什么时候冷不丁冒出个怪物来,搅得生活不得安宁。
现在可不一样喽,有这坚不可摧的防护阵,又有秦公子和九儿姑娘稳稳坐镇,咱这心里头,别提多踏实了!”
李昭德微微颔首,嘴角依旧挂着淡淡的笑意,继续向前走去。
路过一家铁匠铺时,里面传来的阵阵有节奏的打铁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抬步走进铁匠铺,只见一位铁匠正挥汗如雨地劳作着,每一次铁锤落下,都伴随着火星四溅。
李昭德上前与铁匠攀谈起来:“师傅,您在这锦澜仙府住得还习惯不?”
铁匠停下手中的活儿,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声音洪亮地说道:
“习惯,那是相当习惯啊!以前在老家,哪有这么多打铁赚钱的机会哟。
现在不一样咯,来锦澜仙府的人越来越多,对兵器和农具的需求那叫一个大,俺这生意好得很呐!
而且俺还听说秦公子他们一直在琢磨办法提升咱大乾的实力,俺就盼望着以后的日子能越来越红火嘞!”
李昭德移步至一处茶馆,刚一踏入,便见里面座无虚席,人们或三两成群,或独自静坐,品着香茗,谈天说地。
他环顾一圈,寻得一个空位悄然坐下。恰在此时,邻桌两位老者的交谈声传入他的耳中。
一位面容清癯的老者,缓缓捋着颔下胡须,神情悠然,语气中满是感慨:
“你还别说,这锦澜仙府啊,当真是咱的福地。想当年,俺那孙儿修炼的时候,可用的资源那叫一个少得可怜,四处奔波求告,也难以凑齐够用的。
可如今呐,简直是天壤之别,学府里有秦公子和九儿姑娘这般的顶尖高手亲自教导,传授精妙的修炼法门。
不仅如此,还时常举办实战切磋,让孩子们能在实战中磨砺自己,俺那孙儿啊,修为就跟那雨后春笋似的,蹭蹭往上涨。”
另一位身形微胖的老者,忙不迭地点头附和,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可不是嘛!而且呐,这里的防护阵威力惊人,守护得严严实实,咱们这些老家伙啊,再也不用担心什么危险,能安安稳稳地安享晚年喽。”
李昭德静静聆听着众人的言语,宛如在细品一部生活的史诗,心中满溢着欣慰之情。
从这些普通百姓质朴的话语里,他清晰且真切地捕捉到了他们生活在锦澜仙府的那份满足,那是一种由心底自然流淌出的幸福。
这里的人们,仿佛生活在一片祥和的桃源之中,安居乐业,眉眼间尽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而这一幅美好的画卷,无疑是秦文、九儿以及无数为锦澜仙府默默奉献之人共同绘就的杰作。
他怀着这份感慨,继续在锦澜仙府的大街小巷间四处游历。
目光所及,皆是独特的风土人情:街边传统的手工艺品店,匠人们专注雕琢,传承着古老的技艺;
广场上,年轻的修炼者们热情切磋,灵力光芒闪烁,展现出蓬勃的修炼氛围;
还有那鳞次栉比的建筑,无论是宏伟的学府,还是温馨的民居,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精心的规划与建设。
李昭德深知,锦澜仙府宛如一座闪耀的灯塔,其成功经验对于整个大乾而言,具有无可估量的借鉴意义。
他如同一位勤勉的学者,用心观察、细细揣摩,将这里的每一处优点、每一项举措都深深刻在心底。
他已经想好了,待回到帝都后,需与大臣们展开深入商讨,思索如何将锦澜仙府的繁荣模式推广至其他仙府,让整个大乾都能如锦澜仙府这般,绽放出繁荣昌盛的光芒,共同守护好大乾这片承载着无数人希望与梦想的土地。
李昭德环顾四周,眼前那一片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街道上,行人如织,脸上洋溢着富足与喜悦;店铺林立,生意兴隆,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远处,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工地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展现出一派积极向上的建设景象。
http://www.bixia5.cc/book/18204/3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