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一桩案子(一)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孟姝短暂出神后,很快敛了心神,抬眸时眼底已漾起笑意:“太后娘娘回宫,自该隆重些。臣妾这就着人将寿康宫细细洒扫干净,换上新的帐幔被褥,届时臣妾等便随皇后娘娘去宫门处迎候。”

  “姝儿不必挂心。” 皇上温声笑起来,“婉儿一去行宫许久,还没见过玉奴儿呢,想来也是盼着回宫的。”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案边堆积的文书上:“礼部刚拟了中秋赏单,其中像韩家、沈家,和几位勋贵门第,府中女眷众多,赏赐需格外斟酌。姝儿得空了瞧瞧这册子,该增该减,你定夺便是,朕信得过你。”

  景明略有诧异,但顾不得多想,紧忙着从最上层取下厚厚的册页,这赏单也是分了文物两册的,封面皆用赤金粉描了纹饰。

  一侧的绿柳垂眸看着那两册礼单,已觉出几分沉甸甸的分量。

  年节或如中秋、冬至这样的大日子,按例向臣下颁赐恩赏是历朝惯例,也是皇帝的一种施恩布德手段。上至亲王、宰相、节度使等朝廷重臣,下至禁军将士、地方官员,甚至乞老还乡的致仕老臣、藩属国使者,皆可能在受赏之列。

  这项制度有一套严谨的流程,先由礼部祠部司主导,依照官品令定下的等级规制初拟赏单,再标注需破格赏赐的特例。呈给皇上核准批复后,交由户部核算库藏、汇总造册,最后才逐层下发。

  交给孟姝的,是专属于女眷的那部分。诸位宗室命妇的份例、朝廷重臣的家眷赏物,皆在其中。每一笔赏赐的多寡,都牵连着朝堂与后宫的微妙平衡。

  按说这样关乎各方体面的宫务,原该交由皇后主理才合规矩。

  绿柳偷眼瞥了瞥景明的反应,见他一副讳莫如深的模样,忽然明白过来,皇上将这份差事交予孟姝,这份信任里,藏着的恐怕不止是倚重。

  “臣妾这些日子忙着宫宴筹备,又逢太后娘娘回宫需细致打点,怕是难以分神。礼部拟的赏单一向合规制,想来是万无一失的。”

  景明捧着册子躬身过来,孟姝却并未示意绿柳接手,殿内的空气一时凝住了。

  皇上眉峰微蹙,原本带笑的嘴角抿成了直线,面上已落了些不虞之色:“这后宫里,敢这般拂逆朕意的,也只有你一人了。”

  孟姝屈膝跪在地上,鬓边的珍珠流苏随着动作轻轻荡漾,“皇上息怒。臣妾协理六宫已是殊宠,玉奴儿又占了‘长’字,臣妾...日夜惶恐。”

  她伏在地上,肩头微微低垂。

  恭谨自持的模样像一盆温水,轻轻浇熄了皇上心头的火气。

  景明捧着礼册的手稳了稳,眼角的余光瞥见皇上起身,连忙往旁边踱了两步。

  “朕知道了。”

  皇上的声音已缓和下来,带着点无奈。

  他亲自俯身,将孟姝扶了起来。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腕时,忽然微微倾身,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温热的气息瞬间染红了孟姝耳尖。

  当夜,景明带着一队内侍往灵粹宫去。

  他躬身站在寝殿外,隔着门帘恭敬道:“瑾妃娘娘,皇上请您往福宁殿安歇呢。”

  ......

  太后与纯妃即将回宫的消息还没在后宫传开,八月初,京城先迎来了北疆的捷报。

  这场仗的引线早在年前腊月便已点燃,年后方打得激烈,及至四月,变数陡生,一场疫病突然在辽军阵中爆发,一时间攻守皆滞。

  谁也没想到,沉寂了三个多月后,这么快就传来偃旗息鼓的消息。

  辽军终究扛不住疫病与战事的双重耗损,已递上降书,愿割让三座边城以求罢兵,更在降表文书末尾卑微地添了一句:求药。

  简太医在北疆军中早已名声大噪,疫病最烈时,他带着药童在后方奔波,硬生生用几副方子压下了蔓延的势头。

  韩光弼连上三封奏折,字里行间满是对简止的推崇,其中一封更是直言:“简医官治疫之功,胜过千军万马,恳请陛下允其暂留军中,以安军心。”

  京城内众百姓正围着布告栏热议北疆捷报,茶摊说书人把韩将军的战绩编得活灵活现,大理寺少卿许大人却对着案上的桑皮纸卷宗长吁短叹。

  三日前,平康坊内的月满楼遣人到大理寺报案,称在绮梦阁一名唤苏怜儿的头牌清倌人头上发现一支金钗,观其形制,疑是宫里的御赐之物。
  http://www.bixia5.cc/book/18259/4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