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神性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他的职业嗅觉确实敏锐。

  就在老李低头传照片的工夫,几十号人抵达太庙广场中心。

  拍摄组早已提前将设备架好。

  为了最大化利用拍摄时间,所有机位角度都是工作人员提前踩点确定的。

  Gxias只要站在规定地点进行拍摄即可。

  化妆师上前,给七人做最后调整。

  这时,小王又发现了华点……

  “擦!武义建和熊壮?”

  小王不敢相信地揉揉眼,架起相机调近焦距确认。

  “还真是……”

  武义建是大导,名气大上镜多,即便不是圈内人,普通老百姓都脸熟。

  熊壮是何人也?

  熊壮人如其名,在武义建身旁像座铁塔似的。

  他是张子新的学生,名气不如师父响亮,在业内却小有名气。

  武义建和张子新是师兄弟,论资排辈得称武义建声师叔。

  今天负责拍摄Gxias的,本是熊壮。

  武义建却是想提前见见,这个提出拍摄方案的年轻人。

  这样优秀的企划,放在任何一个国内盛事都不为过。

  好好的人才,当流量明星岂不可惜?

  待武义建真见到贺遇臣本人,这话却有些说不出口了。

  流量实力,并非不可兼得。

  让这样一张天生属于大银幕的脸去做幕后,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

  他脑海中突然闪过自己和好友正在打磨的那个剧本。

  眼前这个年轻人……

  当武义建思绪万千时,他的目光又被贺遇臣身旁的两人吸引。

  两眼亮得犹如探照灯,鼻孔因为兴奋而微微张合。

  “师叔,您来吗?”

  熊壮瓮声瓮气地问道。

  他见武义建一直盯着Gxias看,以为老导演一时技痒想亲自上阵。

  “你来,我就看看。”

  拍摄时间这样紧迫,他就来看看?

  “发了没,发了没?”

  那边拍到“好东西”的小王连声问道。

  “发了!”

  老李一顿操作,两人的微博和斗音账号,分别多出了一组照片和短视频。

  Gxias相关的一切词条,仿佛自带追踪属性。

  一旦沾上这几个字,热度就自动吸附。

  最先蹿上热搜的是#Gxias 太庙偶遇#,紧接着#武义建Gxias同框#以火箭速度攀升。

  最绝的是来网友自发刷起的tag——#Gxias配享太庙#。

  小王老李的《星娱记》账号,微博粉丝六十多万,斗音一百多万。

  算不上什么大V。

  但此刻,他们发布的这几条内容,正以惊人的速度扩散。

  微博转发量转眼突破10万,斗音点赞量直奔50万大关。

  评论区里粉丝的尖叫和路人的好奇交织在一起。

  “什么!!!我Gxias也加入‘偶遇’大军了?!”

  “哥几个帅啊!黑色中山装看着好正!”

  “Gxias穿中山装才让我发现,原来做男团,也可以化这么淡的妆容吗?”

  “配享太庙……是真太庙啊?我这该死的笑点。”

  “啊我要疯了!全是夸帅的,就没人知道到底是什么事?什么活动啊我天!今年有什么大活动?阅兵?那不是9月的事儿吗?现在才3月啊!”

  ……

  “小王,咱发达了!”

  老李看着屏幕中小红点的数字不断变换,从99 到999 然后变成三个点。

  各平台的粉丝数持续上涨。

  斗音视频号,终于有那么一条,跻身热榜。

  两人简直想抱头痛哭一番。

  什么都不如好运气!

  太庙广场中心的贺遇臣站到指定位置。

  正式开拍。

  《北京欢迎你》整首歌时长7分钟17秒。

  邀请了89位两岸三地的艺人。

  除了单独演唱的部分,还有后面合唱的部分。

  所以即便每人只有一句歌词,为了保持整体性和连贯性,拍摄时还是需要录制完整首歌曲。

  如此重要的拍摄,天公也格外作美。

  早晨和煦的阳光透过太庙古老的屋檐,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又温柔地洒落在贺遇臣挺拔的身影上。

  他微笑着面对镜头,喉结随旋律轻轻滑动。

  清朗的嗓音在太庙上空回荡: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贺遇臣将这句简单的歌词演绎得如此真挚动人。

  以主人最真诚的姿态,向世界张开双臂,热情迎接八方来客。

  声音干净透亮,却带着一股超越年龄的沉稳。

  每一个字咬得清晰有力,尾音微微上扬。

  武义建在监视器后点点头。

  听到一半“噫”了声。

  他突然发现,这首歌,歌词韵脚停在“i”。

  而发出“i”的音,嘴角会自然上扬,正好呈现微笑的唇形。

  所以镜头中年轻人的笑如此自然生动。

  好家伙。

  竟是连这一点都设计到。

  真是奇才。

  当唱到“北京欢迎你”这句时,贺遇臣向身后舒展一臂,黑色中山装的袖口在风中轻轻摆动。

  摄影师立刻推进镜头,捕捉他眼中闪烁的真诚光芒。

  随后又缓缓拉远镜头,将他与身后朱墙金瓦一同框进画面。

  远处的小王老李两人没有遭到驱逐,胆子逐渐大起来。

  小心地转移了阵地,来到距离拍摄场地更近的一处石阶旁。

  小王的镜头从栏杆缝隙中悄悄探出。

  这个奇葩的角度能清晰地拍到贺遇臣的侧脸,以及他身后巍峨的太庙建筑群。

  “好歹拍了那么多年没被告,多少跟小王的拍摄技术有点关系。”

  老李后来是这么跟人吹嘘的。

  确实,小王这双眼生得刁钻,偏能在芜杂光影里攫住最妙的刹那。

  有时候他抓拍的生图比站姐们的精修照还要懂得意境营造。

  而这张后来被全网疯传的“神图”,就在这一刻悄然诞生。

  镜头里的贺遇臣正立在晨光斜切的金瓦阴影里。

  画面像幅被岁月熨帖过的古画,偏偏又透着鲜活的呼吸感。

  贺遇臣占据画面右下方三分之一的位置,身后太庙飞檐循着对角线逶迤而上,朱红宫墙的肌理在逆光里泛着琥珀色的光。

  最妙的是那几缕穿堂而过的橘黄晨光,不是粗暴的泼洒,倒像匠人用羊毫蘸了金粉,细细在他微阖的眼睫、挺直的鼻梁上描了轮廓。

  少年微微仰首的瞬间,黑色中山装的立领勾勒出清瘦的下颌线。

  舒展手臂时衣袖翻飞,明明是现代剪裁,却在飞檐斗拱的背景里生出古韵。

  像极了古籍插图里振翅欲飞的玄鹤,翅尖扫过六百年的雕梁画栋,却没惊落一粒尘埃。

  小王查看取景器,突然怔住。

  这不是他拍过的任何一个明星。

  那些被镁光灯塑造成神的面孔。

  此刻在太庙的映衬下,竟真有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性。

  小王错觉,那是神只垂眸聆听人间晨钟。
  http://www.bixia5.cc/book/18381/5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