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摩萨德捣鬼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主炮继续射击,近防炮准备。”林海的手心全是汗。

  30近防炮的炮口开始调整方向,火控雷达死死咬住最近的目标。

  就在这时,那个一直在远处高空徘徊的不明无人机,突然开始向下俯冲,速度瞬间加快。

  “高空目标高速俯冲,速度1.5马赫。特征识别……它……它是武装无人机……”雷达操作员的声音变了调。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海面快艇吸引,这来自高空的突袭太过致命。

  “锁定它,优先攻击空中目标。”林海意识到,海面的快艇攻击很可能是佯攻,真正的杀招来自天空。

  “施基利”系统试图重新锁定,但无人机的俯冲角度极大,加上速度过快,雷达锁定异常困难。

  “来不及了。”

  那架无人机以惊人的速度穿透了“勇士”号仓促布设的干扰弹幕,机腹下腾起两股焰火,携带的两枚导弹加速冲向勇士号。

  “轰隆……轰隆……”

  两声比“独立”号遇袭时更加猛烈的爆炸声震撼了整个海面,巨大的火球和浓烟瞬间吞没了“勇士”号的舰桥和雷达桅杆。

  舰体剧烈摇晃,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甲板上的设备和人像玩具一样抛飞,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报告损伤。”林海被巨大的冲击波甩在控制台上,头部和背部都被硬物磕碰,剧痛顿时让他瘫在地上起不来了。

  通讯频道里一片混乱的尖叫和爆炸声。

  “舰桥……舰桥严重受损。”

  “火控雷达失效。”

  “CIC(作战情报中心)多处起火。”

  “勇士”号失去了大部分战斗力,在海面上无助地漂浮着,浓烟成为最好的靶子。

  残余的三艘伊朗快艇见状,更加疯狂地冲了上来,艇上的重机枪和火箭弹开始向“勇士”号倾泻火力。

  “直升机,呼叫直升机掩护……”拼命爬起来的林海对着无线电大吼。

  那架“海豚”直升机刚刚摆脱防空导弹的威胁,见状不顾一切地俯冲下来,用机载机枪扫射快艇,试图吸引火力。

  一艘快艇调转枪口,密集的子弹打在直升机上。

  直升机猛地一颤,驾驶舱玻璃破裂,飞行员受伤,拖着黑烟向海面坠去。

  “不……”林海目眦欲裂。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远方的天际线出现了两个黑点,并以极快的速度逼近。

  两架从沙阿空军基地紧急起飞的美军F/A-18“大黄蜂”战斗机,它们接到了联军的求援信息,火速赶来支援。

  “这里是牛仔1-1,确认友舰位置,发现敌方快艇。请求攻击授权。”飞行员冷静的声音如同天籁。

  “授权攻击,自由开火。重复,自由开火。”林海几乎是吼叫着回应。

  F/A-18机翼下火光闪动,“小牛”空对地导弹呼啸而出。

  “轰……轰……轰……” 剩下的三艘伊朗快艇在精确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接连被炸成碎片。

  另一架F/A-18则追向正在逃逸的无人机,两枚AIM-120空空导弹带着长长的尾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了上去。

  “轰隆……轰隆……”无人机被先后追来的空空导弹打得凌空解体,化作万千烟花般的绚丽,在远处天空上舞蹈。

  世界突然安静下来,海面上只剩下燃烧的快艇残骸和漂浮的油污。

  “勇士”号伤痕累累,冒着浓烟,警报声凄厉地在大海上空回荡着。

  林海瘫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看着一片狼藉的舰桥和受伤呻吟的部下,一股巨大的屈辱和愤怒涌上心头

  塔那那利佛,李家后山情报中心。

  李安然看着屏幕上“勇士”号传回的最后的遇袭画面,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旁边,安娜刚刚汇报完巴格达的进展和叙利亚坐标的初步分析结果。

  “几天之内,巴格达扑空,海上连续遇袭。”李安然的声音冰冷,“这不是萨达姆的残兵败将能做到的。这是一个信号,一个警告……有人不想我们继续深查下去。”

  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波斯湾,然后划过伊拉克,落在叙利亚东部。

  “伊朗人跳出来了,但他们很可能也只是棋子。真正的大鱼,还藏在后面。”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他们想吓退我们?那就大错特错了。”

  “是摩萨德还是CIA?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安娜的眼底带出寒芒,“能够避开勇士号的防空火力的无人机,这个世上并不多。”

  不同于后来无人机满天飞的世界,这时候无人机算是世界前沿科技,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造出来的。额……其实这个说法也不正确,应该是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还没有意识到无人机的真正战争用途。

  能够打击勇士号的无人机,有美国力“MQ-1A捕食者”攻击型,小以子的反雷达杀手“哈比”无人机(C国在94年曾经采购了一百架,此时应该还在服役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俄罗斯无人机如"航程"和"雨燕",都是侦察机,未发展攻击型号。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探针-3”察打一体无人机,尚未听说完成首飞。

  C国秘密研制的“翼龙-1”无人机还处于原型机阶段,仅具备侦察能力。

  伊朗的“燕子-3”无人机,主要用于战术侦察,未集成武器系统。“暴风雨”自杀式无人机仍处于设计阶段,未实现量产。

  这样算来,那架高空无人机的型号就呼之欲出了,只有小以子的“哈比”。

  鉴于两伊战争时期小以子与伊朗之间的特殊关系,李安然有理由相信,背后一定是摩萨德在搞鬼,否则波斯湾上那么多联合舰队的军舰,怎么就冲马岛的来。

  “安娜,所有资源向叙利亚东部倾斜。让马斯克的人做好准备,我要他们在二十四小时内,进入叙利亚代尔祖尔沙漠,找到那些坐标点,搞清楚下面到底藏着什么。”李安然发狠了。

  你们越是要阻止我,说明背后越是有问题。

  “通知我们在华盛顿和欧洲的所有力量,动用一切手段,查清那些德国和本子企业背后的资金流向和最终受益人。”

  “还有,”李安然顿了顿,目光看向安娜,“让我们在德黑兰的朋友动起来,是时候让伊朗内部也听听不同的声音了。既然他们敢伸手,就要做好被剁掉的准备。”

  “明白。”安娜迅速记录,转身离去。

  叙利亚东部,代尔祖尔省,荒漠深处。

  烈日炙烤着无垠的沙海,热浪扭曲着地平线,除了风声,只有死寂。这里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也是最容易隐藏秘密的地方。

  一支由五辆经过沙漠伪装的丰田陆地巡洋舰组成的车队,如同几只谨慎的甲虫,缓慢行驶在连绵的沙丘之间。

  车里正是马岛“沙漠之鼠”下属的“阴影”侦察小队,队长是代号“墓碑”的谢尔盖。

  他是前格鲁乌特种部队军官,在三年前被米哈伊尔招募到了马岛,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小队队长。

  他们的这次任务,是根据银色手提箱中地质图标注的坐标,寻找并确认叙利亚沙漠中疑似的地下设施或者资源的线索。

  “距离第一坐标点还有五公里。”导航员低声道,眼睛紧盯着GPS信号接收器和军用地图,“卫星最后传回的可疑热信号和车辆痕迹就在这片区域消失。”

  “全体注意,保持静默,关闭非必要电子设备,准备徒步行进。”墓碑下令,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给每个队员。

  车队在一片风蚀岩柱群后隐蔽起来。

  十二名队员迅速下车,换上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吉利服,检查懈怠的装备:加装消音器的HK417精确步枪、微光/热融合望远镜、以及足够支撑72小时的水和给养。

  十分钟后,他们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地滑入沙海,向着目标区域潜行出去。

  一小时后,他们抵达了一处看似平平无奇的低矮沙谷。

  “热信号扫描无异常。”队员报告。 “金属探测有微弱反应,深度……至少地下十米以下……”

  “发现伪装网!”一名眼尖的队员压低声音。

  在一块巨大的、看似天然的砂岩下方,边缘露出了人工伪装网的痕迹。如果不是刻意寻找,绝对无法发现。

  墓碑打了个手势,两名队员小心翼翼地上前,用匕首轻轻挑开伪装网的一角。

  一个直径约两米的、明显经过机械切削的垂直洞口显露出来,洞壁是加固的水泥结构,一道冰冷的金属扶梯向下延伸,消失在黑暗中。洞口散发着淡淡的机械润滑油和尘土混合的气味。

  “入口确认。”墓碑对着微型麦克风报告,心跳微微加速。

  “猎隼2号正在上空,未发现周边有活动目标,可以尝试进入侦查。”远在后方基地的无人机操作员传来信息。

  “A组留守警戒,建立防御圈。B组,跟我下。”墓碑没有丝毫犹豫,检查了一下佩戴的微光夜视仪和武器,率先踏上了冰冷的扶梯。

  井下阴暗干燥,深约十五米。底部是一条水平的混凝土通道,仅容一人通过,延伸向黑暗深处。空气流通流畅,显然有完善的通风系统。

  队员们呈战术队形,无声地向前摸索。通道尽头是一扇厚重的防爆门,但门锁似乎已被破坏,虚掩着。

  墓碑轻轻推开门,一股更浓烈的机油和某种化学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

  门后的空间豁然开朗。借助夜视仪,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大约篮球场大小的人工洞穴。里面杂乱地堆放着板条箱,上面印着模糊的德文和日文标识。一些箱盖被打开,露出里面精密但略显陈旧的机械零件、电子元件和化学玻璃容器。

  “没有武器……”一名队员低声道,语气略带失望,“看起来像是个废弃的……地下车间?”

  墓碑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被洞穴尽头另一扇更大的、更为坚固的金属门吸引。那门上有一个巨大的转盘锁,看起来像是银行金库的大门。

  他示意队员保持警戒,自己上前仔细检查。门缝焊接得极为严密,几乎不透气。他将听音器贴在冰冷的金属门上,屏息倾听。

  里面……似乎有极其微弱、但有规律的机械嗡鸣声,以及……某种液体滴落的声音……

  就在这时,留守井口的队员突然发出紧急警报。 “警报,不明身份车队接近,数量三,距离三公里,速度很快,不是叙利亚政府军。”

  喜欢重生1977年之世界之巅
  http://www.bixia5.cc/book/18467/12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