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集:少年试剑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演武场少年志

  咸阳城外的演武场,晨雾还未散尽,就已回荡着甲胄碰撞的脆响与士卒的呼喝。十二岁的王翦攥着秦弩的木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死死锁着五十步外的靶心——那红圈在薄雾里若隐若现,像极了父亲昨日提及的魏军甲胄上的铜钉。

  他爹王贲是军中伍长,昨日随队清剿边境盗匪,斩首二级,按军功爵制升了公士,赏了半亩田。今早天不亮,王贲便揣着新得的爵印,拉着王翦来演武场:“咱王家世代是秦人,你得早点摸透兵器,将来好上战场挣爵位。”

  秦弩比王翦想象中重得多,木质的弩身抵着他的肩窝,冰凉的触感顺着布料渗进皮肤。他学着父亲平日教的模样,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左手托着弩臂,右手勾住扳机,深吸一口气便猛地发力。“咻”的一声,箭矢离弦,却擦着靶心左侧的木柱飞了出去,钉在远处的土坡上,箭尾还在嗡嗡颤动。

  “哈哈,这箭要是射向魏军,怕是只能喂野兔。”

  清脆的笑声从身后传来,王翦回头,见个比自己高半头的少年提着佩剑走来。少年穿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褐,腰间系着铜环腰带,剑鞘上刻着简单的云纹,眉眼间带着几分少年人少见的沉稳——是蒙恬,他昨日在军营见过,听说他爹蒙武是百将,一家子都是军中宿将。

  蒙恬走到靶场边,指了指王翦手里的弩:“弩机重心在中段,你光用手臂的劲,自然稳不住。得把弩托抵实肩窝,腰腹先沉下去,再借着力气把箭送出去。”说着便伸手,“我给你示范一遍。”

  王翦虽不服气,却也想知道自己错在哪,别扭地把弩递了过去。蒙恬接弩的动作行云流水,只见他左脚在前半步,右腿屈膝下沉,弩身稳稳贴在肩侧,左手扶着弩臂时,指腹精准按在校准的刻痕上。他盯着靶心看了不过两息,手指轻扣扳机,箭矢如一道黑闪电,“噗”地扎进靶心红圈,箭羽还在微微晃动。

  演武场边几个晨练的老卒见了,都忍不住喝彩:“蒙家小子这手弩术,比好些伍卒都强!”

  王翦脸颊发烫,伸手拔出腰间的木剑——那是父亲用旧了的剑鞘改的,剑身打磨得光滑,却比真剑轻些。“光会用弩不算本事,敢不敢比剑?”他双手握剑,剑尖指着蒙恬,虽因紧张微微发抖,眼神却不肯示弱。

  蒙恬挑了挑眉,把秦弩递给一旁看热闹的卒子,也拔出自己的木剑。他的剑比王翦的长些,剑柄缠着防滑的麻绳。“比剑可以,不过得加个赌注。”蒙恬剑尖斜指地面,“若是我赢了,你随我去看河西地形图;若是你赢,我把我爹珍藏的《孙子兵法》抄本借你看三日。”

  “河西地形图?”王翦眼睛一亮。他爹常说,河西是大秦的故地,三十年前被魏国占了去,多少秦人想把那块地夺回来。他早就想看看河西的山川地势,只是地形图属军中之物,寻常士卒都难得一见。“好,就这么赌!”

  两人走到演武场东侧的空地上,几个老卒自发围了个圈,王贲也闻讯赶来,站在圈外喊:“翦儿,莫慌,记得我教你的‘守中带攻’!”

  蒙恬先摆了个起手式,剑身横在胸前,目视王翦:“你先出招。”

  王翦深吸一口气,想起父亲教的招式,迈着小碎步上前,双手握剑朝蒙恬左肩劈去。这一剑用了十足的劲,却因脚步没站稳,剑身偏了方向。蒙恬侧身避开,手腕一转,剑脊轻轻撞在王翦的剑身上。“ ng ”的一声,王翦只觉虎口发麻,木剑险些脱手。

  他慌忙后退两步,调整姿势再攻。这次他学乖了,不急于用劲,而是先试探着刺向蒙恬的右肋。蒙恬脚步轻挪,剑身在身前划出个半圆,稳稳挡住攻势,随即剑尖一挑,直逼王翦的手腕。王翦吓得赶紧收剑,却被蒙恬抓住破绽,剑脊抵住了他的胸口。

  “你输了。”蒙恬收剑,语气平静,没有丝毫得意。

  王翦盯着胸口的剑脊,脸涨得通红,却也只能服气:“我认栽,什么时候去看地形图?”

  “今日午后,你在北门的驿站等我。”蒙恬擦了擦剑上的灰尘,“不过你得答应我,看的时候不许乱摸,也不许问不该问的。”

  “我晓得规矩!”王翦拍了拍胸脯,又想起什么,“那《孙子兵法》……”

  蒙恬笑了:“等你啥时候能在箭术上赢我,我再把抄本借你。”

  王贲走过来,拍了拍儿子的肩:“输了不丢人,蒙家小子从小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你能撑两个回合,已经不错了。”他又对蒙恬道,“蒙小子,多谢你让着翦儿。”

  “王叔客气了,王翦学得快,下次再比,我未必能赢。”蒙恬拱手行礼,又对王翦道,“午后别迟到,我爹只给我半个时辰的时间看地形图。”说罢便提着剑,朝演武场另一侧的骑兵训练区走去——他每日晨练后,还要跟着骑兵队学骑马。

  王翦望着蒙恬的背影,又看了看靶场上的箭靶,突然对王贲说:“爹,我想再练会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贲点头,从卒子手里接过秦弩,重新上弦递给他:“记住蒙小子说的,腰腹发力,肩窝抵实。”

  王翦接过弩,按照蒙恬教的方法站好姿势。他先沉下腰,感受着力量从丹田传到手臂,再缓缓抬起弩机,盯着靶心。这次他没有急着扣扳机,而是等呼吸平稳后,手指轻轻用力。“咻”的一声,箭矢虽未中靶心,却落在了红圈边缘。

  “好!有进步!”王贲喝彩道。

  王翦咧嘴一笑,又让卒子帮忙上弦。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演武场上,照得他额角的汗珠亮晶晶的。他一遍遍地练习,手臂酸了就甩甩,肩窝抵得疼了就揉一揉,直到日头升到半空,才在父亲的催促下收了手。

  午后的咸阳北门,驿站外的老槐树下,王翦早早便到了。他特意换了身干净的短褐,还把鞋子上的泥土蹭掉了——父亲说,见人要整洁,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不多时,蒙恬便来了,手里还提着个布包。“跟我来。”他领着王翦绕到驿站后院,推开一间偏僻的柴房。柴房里堆着些干草,墙角放着个木柜,蒙恬打开柜子,从里面取出一卷兽皮地图。

  “这就是河西地形图?”王翦凑过去,眼睛瞪得溜圆。地图上用墨线勾勒出山川河流,用红色标注着魏国的城池与驻军,少梁、安邑这些父亲常提的地名,都清晰地印在兽皮上。他指着地图上一条蜿蜒的黑线:“这是汾水?”

  “嗯。”蒙恬点头,用手指着地图,“魏人在少梁筑了城,驻军五万,守将是龙贾。汾水南岸有个浅滩,汛期过后能涉水而过,是个隐蔽的通道。”他顿了顿,又道,“我爹说,将来要收复河西,少梁是必争之地,而这个浅滩,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王翦盯着浅滩的位置,在心里默默记着。他想起父亲说过,斩首五级能升大夫,若是能在收复河西的战役中立功,说不定能给家里挣个爵位。“蒙恬,你说咱们将来能上河西战场吗?”

  蒙恬看着地图,眼神变得坚定:“肯定能。我爹说,大秦总有一天要收回河西,到时候咱们就能披甲上阵,斩敌立功。”他收起地图,小心翼翼地放回木柜,“时间差不多了,我得赶紧把地图送回去,要是被我爹发现,以后就不能带你来看了。”

  王翦点头,跟着蒙恬走出柴房。两人并肩走在北门的街道上,街上人来人往,有挑着担子的商贩,有穿着甲胄的士卒,还有牵着牛羊的农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蒙恬,下次咱们再比箭吧。”王翦突然说,“我肯定能赢你。”

  蒙恬笑了:“好啊,不过你得好好练,别到时候又输了哭鼻子。”

  “我才不哭鼻子!”王翦反驳道,却忍不住咧嘴笑了。他抬头望着咸阳城的城墙,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像父亲和蒙恬的父亲一样,上战场,斩敌寇,为大秦收复河西,挣下属于自己的爵位。

  夕阳西下,两人在街角告别。王翦往家走,脚步轻快。他摸了摸怀里的木剑,又想起河西地形图上的浅滩,嘴角的笑意越发浓了。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只要他好好练兵器、学兵法,总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志向。

  回到家时,王贲正在院子里磨剑。见儿子回来,他笑着问:“地形图好看吗?”

  “好看!”王翦点头,凑到父亲身边,把自己在地图上看到的都告诉了父亲。

  王贲听完,放下磨剑石,拍了拍儿子的头:“翦儿,你要记住,光记住地形还不够,得学会怎么用。将来上了战场,每一处山川河流,都可能是取胜的关键。”他顿了顿,又道,“明日我带你去军营,让你看看秦军的阵法,也让你见识见识真正的秦弩大阵。”

  王翦兴奋得跳了起来:“真的?太好了!”

  夜色渐浓,王家的屋子里亮起了油灯。王翦坐在桌前,借着灯光翻看父亲给他的兵书。书页上的文字有些晦涩,但他却看得格外认真。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志向,不仅要练好武艺,还要学好兵法。只有文武双全,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大秦立下赫赫功勋。

  窗外,月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王贲磨好的剑。剑身上的寒光,仿佛预示着少年未来的征途——那是一条充满荆棘却也满是荣耀的道路,而此刻的演武场少年,正怀揣着满腔热血,朝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
  http://www.bixia5.cc/book/18746/5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