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釜底抽薪之计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前世1988年,沈弼的继任者,汇丰的董事局主席浦伟士在访问京城的时候,特地问过未来发钞权的问题。

  当然他当时得到了承诺,会保留这个权利。

  不过此时汇丰的所有人最关心的,就是将来还能否拥有这个权利。

  作为香江港币最大的发钞行,一直以来汇丰实际上是相当于中央银行的地位。

  当然沈弼在这些年一直想弱化这个角色,想把汇丰包装成一家商业银行。

  但发钞的权利,无论如何,汇丰都不想失去。

  “西门在去年上半年搞了一个怡和的迁册,而且在3月份的时候还搞得大张旗鼓的,他不看好怡和在这里的未来。

  实际上,他这样做了,怡和在这里恐怕也没有什么未来了。”

  前世1994年12月31日起,怡和终止了在香江的上市,全面撤离香江股市,以求防止被华资富豪所收购,当天之后,怡和系的五家上市公司相继在港股除牌,也结束了其昔日在港股市场叱咤风云的地位。

  当然中环的那些贵重物业仍然留在那里,成为怡和的海外投资了。

  “这样看来,西门还不如他的哥哥亨利,甚至可能还比不上纽壁坚。”

  季宇宁知道,4年以后,亨利又会重新接手怡和大班的位置。

  “所以,迈克尔。”

  季宇宁顿了顿,他发现沈弼正两眼一眨不眨的盯着他。

  “我准备收购怡和的置地。”

  季宇宁先只说了一个置地。

  置地的市值是怡和控股的三倍有余,怡和系的主要资产都在置地手里。

  季宇宁也微笑着看着沈弼。

  “季,如果汇丰对您的收购不予支持呢。”

  沈弼说话的时候,仍然是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季宇宁的反应。

  香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由汇丰、怡和、马会加港督四方掌控。

  这四方是处在香江权力金字塔的顶尖。

  马会是最大的机构,它主要代表一种身份,另外它是最大的公益组织,在新世纪它每年的净收益能够达到80~100亿港币。雇佣的人员也数以万计。

  港督是名义上的港府的首脑。

  汇丰控制金融。

  而怡和则控制金融以外的其他大多数经济领域。香江的英国人大多是为怡和服务的。

  收购了怡和系,等于动了在香江的大部分英国人的饭碗。

  历史上香江的华资,在80年代也对置地包括怡和的置地采取过两次收购,但最终都没有成功。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汇丰不支持,香江的英资面对华资的收购,也是非常抱团的。

  “迈克尔,如果汇丰作为怡和的最大债权人不支持,那么我就在股市上进行强行收购了。

  香江现在的楼市上的资金也就几百亿港币,而我手里随时可以拿出来的现金,并不少于这个数。”

  沈弼听了,不由脸上一黯。

  面前的这位还真就是现金多,他作为银行家曾经测算过季宇宁北美的那些产业的销售额,那种现金规模让他这个印钞票的都有些羡慕。

  毕竟汇丰发港钞,也是要按固定汇率缴存美元的。

  虽然这位这两年也有一些企业上市,但最挣钱的那些企业,根本就没有上市。

  可以说这位北美首富未来会越来越有钱,这几年,这位年轻的季的财富增长速度,几乎是按照每年将近10亿美元的规模增长着。

  “迈克尔,如果我拿下怡和与置地,那么明年汇丰做的表,将比今年好看的多。

  另外,汇丰在北美的海丰银行,是在东海岸,而我的凤凰银行,是在西海岸。

  未来我的很多企业的银行名单,也可以加入海丰这个名字。

  我想,这样在后年迈克尔你荣膺爵士头衔的时候,浦伟士也会不得不赞叹的。”

  季宇宁知道,沈弼这个人,当年他和纽壁坚为了争英资第一大班的称号而结怨,这就是心胸狭窄。花费10亿美元建造汇丰大楼,这就是好大喜功。

  归根到底,他是死要面子。

  这个苏格兰人,后年就要退休了。

  如果在他退休的时候,无论是香江的怡和,还是北美的海丰,都是一个烂摊子,那他面子上也过不去。即便到时候按照惯例,他会有一个爵士的头衔。

  怡和在西门手里,明年的债务情况也不会根本好转,而海丰银行就是沈弼在任的时候收购的,海丰这几年因为南美的债务危机也是焦头烂额的。

  季宇宁死死拿捏住了这位苏格兰人明年即将退休的这一点。

  “好的,我同意了。”

  沈弼思考了一会儿,他还是下定了决心。

  沈弼说的同意,意味着汇丰将会把自己持有的怡和系的股票转给季宇宁。

  同时,在发生收购战的时候,将不会予以西门凯瑟克资金上的支持。

  甚至,还会强行上门逼债。

  两个人随即探讨了一下股票转让价格,这事儿就这么敲定了。

  季宇宁这个时候倒是很有点儿钦佩沈弼这个人做事的果断了。

  “迈克尔,那位行政专员那里,也请打一个招呼吧。”

  季宇宁想想,又说道。

  当然这对沈弼来说是小事。但是沈弼打个招呼效果更好。

  这时候的香江还没有正式的证券监督机构,只有两个研究检讨证券管理的委员会,但并不是全职的。

  另外还有一个正式的行政专员。姓霍。

  这两个委员会或者行政专员并不主动去监督证券市场,而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一些文件和进行一些流程性的登记工作。

  香江的正式的证券监督机构是要到1989年以后才成立的。在季宇宁穿越的时候,如果要申请部分要约收购,则要先经过相关证券监督机构的同意的。

  搞定了沈弼,季宇宁又去了渣打银行的第2代大楼,见到了渣打银行的大班高士敦。

  渣打银行同样也是怡和与置地的主要债权人之一。

  高士敦家族是渣打银行的管理家族。

  这个老外就比沈弼要好打交道多了。

  面对季宇宁开门见山的请求,他一口就承诺下来。

  高士敦可没有沈弼那样的心系香江,心系英国,甚至心系全球。

  他只管渣打银行。

  置地的债务,已经成为这几年他的心病了。

  再有就是渣打银行主要的业务是国际业务,季宇宁这位北美首富上门来,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他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和这位季首富拉上关系。

  这不机会就来了。

  当天,季宇宁见的第3个人,是包船王。

  “哈哈,宇宁啊,你这就叫釜底抽薪之计。

  没有了汇丰和渣打的支持,即便你要强收怡和,西门凯瑟克恐怕连反收购的资金都没有了。”

  船王对于季宇宁今年的第2次对于英资的收购,赞叹不已,也慨叹不已。

  并且热情洋溢的表示要大力支持。

  季宇宁从船王这里得到了其持有的置地的股票,并且包船王还承诺去联系李蕉诚,拿到那位手里的置地股票。

  之后,季宇宁又通过霍鹰东从同为粤省老乡的另外一位李生手里,也拿到了其持有的置地股票。

  他本人也直接找了彤叔。

  果然,这三人手里都有百分之几的置地股票,以李蕉城手里的股票最多。

  置地集团在香江所有的地产商眼中,就像唐僧肉一样。所有人都想逮着机会狠咬一口。

  到10月10日的时候,季宇宁手中置地集团的股票,已经占到其股份的将近30%了。
  http://www.bixia5.cc/book/19181/6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