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死要面子的性格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11月9日发生在德国的这一幕,震惊了整个世界。

  季宇宁前世曾经看过在1993年就这个事件拍成的纪录片。

  他觉得这一幕,确实是最能代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那个世界。

  “宁叔,现在东京的日经指数到了多少点了?”

  到了12月份,季宇宁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日本的股市和楼市上了。

  他知道明年的年初,日本股市的泡沫就要被戳破了。

  而且这个戳破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为了做空日本的股市和楼市,他已经准备了好几年了。

  “宇宁啊,12月初的日经指数,已经破了38,200点。

  现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仍然是看涨。

  日本的证券业专业评估,普遍认为明年会上5万点,而日本股市上的普通投资者,则认为达到6万点,也不是不可能。”

  进入“平成景气”以后,日本股市日经平均指数由1985年的点持续上升,在1987年10月17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风暴中,短期下沉后率先“复活”,从而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暖。

  以后,股价一直呈强势上升。为此,经济理论界的人士得出积极的分析,认为日本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是促使日本股市大涨的主要原因,而证券业内则有人看好点大关。

  甚至日本的很多普通的投资人,都认为6万点不是梦。

  然而,自1989年年底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日经平均股指高收点后,不可遏制的暴跌就象意外的狂风骤雨劈面向人们袭来,一夜变巨富的美梦化成噩梦深渊,恐慌情绪笼罩着投资者的心。

  “宁叔啊,我估计日经指数是到不了39,000点的。

  明年估计就要崩了。”

  1990年10月,日经225种股票平均指数跌破点。整个股市市值跌去了四成。股市总市值损失20,000亿美元。企业债务占Gdp比例达140%。??

  1991年上半年略有反弹,旋即转入更猛的跌势。

  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指数跌破点的心理大关,股民陷入了绝望的情绪中。

  8月18日日经指数再创点新低,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今年日本为了遏制通胀,已经连续5次加息,最高已经到了6%了。

  实际上日本是结束了这种低利率的环境,他们87年的时候,最低的利率是到了2.5%,现在再没有这种投资环境了。

  货币政策收紧,必然导致流动性枯竭,必然导致股市下行。

  日本股市的大牛市也到头了,股市的规律是5个字,有涨必有跌。

  但日本人这种死要面子的性格,根本不愿意承认股市会跌。

  现在日本企业的市值总额,已经相当于北美企业的1.5倍,占整个世界的45%,如此夸张虚高的价格,只要是个人,就能看出来,太不正常了。

  也就日本人不愿意承认这些。

  今年我们在北美上映的那部电影《忍者神龟》,里面主角是4个小王八,再加一个老耗子,全都把兜裆布穿在外面,结果日本国内一致认为这是夸他们的,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这国家的人,真是和别人不一样啊。”

  说到这儿,叔侄俩都笑了起来。

  “我记得前些年日本号称叫‘1亿总中流’,总共1.2亿的人口,号称有1亿人是中产,剩下的2,000万就是富人了。那个时候就是日本国内做的社会调查,所有日本人都认为自己是中产。据说当时做的问卷,里面的问题,就是诱导所有人认为自己是中产。

  这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也没有这个国家这样死要面子的。

  所以股市与楼市,他们根本不承认会跌。但一定会跌的。

  虽然日本央行持有40万亿日元EtF托市,但根本无法阻止外资的撤离。”

  季宇宁记得明年股市下行,日本还在死撑,但明年一年里,日本股市上的外资净卖出5万亿日元。??

  而日本楼市的真正崩盘,是到后年了。

  “宁叔啊,我们在日本股市上的资金可以撤了,现在华尔街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日本的楼市可能还能挺一段时间,但也不会超过一年,我们在日本东京的那些大厦,也可以找下家转手了。”

  前世日本这次泡沫经济的破裂,是一共损失了超过15,000,000亿日元,而且使得日本进入了“失去的30年”。

  根据零和理论,这次西方从日本的泡沫经济破裂中收获的财富,也达到了100,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最大的那一块,是华尔街分得的,季宇宁进入日本布局的资本,也属于华尔街。

  他这次从日本股市和楼市上的最终收获,将会远远大于1987年大股灾的收益。

  12月中旬,季宇宁回到北美加州。

  今年的麒麟视窗、麒麟电脑等高科技板块的上市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将在12月中旬举行。

  另外,今年北美的计算机行业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老板,今年我们的photoshop使得office套件卖出去将近300万份。

  这是今年应用软件中最亮眼的。

  我们的麒麟视窗操作系统市场上的份额还是比较稳定的。

  今年变化比较大的,是麒麟电脑的销售额明显增加了一部分,这主要是因为今年ib市场占有率下降了。他们不仅是个人电脑,而且笔记本电脑的份额都下降了。

  1986~1989年间,Ib的营业收入年增幅只在3~6%,抵不上营业支出的增长幅度,从而盈利大幅度下降。

  1986年,Ib净收益,从上年的65.6 亿美元下降到47.9亿美元,下降27%。

  后来,经过努力,效益有所回升。

  但到1989 年,净收益又下降到37.2 亿美元。”

  “嗯,我觉得这预示着Ib来还会下降的,而且幅度会越来越大。Ib几年来,并没有对他们原有的作风进行什么改变。

  也许再过几年,ib会到了破产的边缘,就像他们的老冤家王安电脑一样。”

  季宇宁自然知道,ib前世90年代初陷入了很大的困境。前世1990年Ib然取得了59.7亿美元的盈余,但这笔收益的大部分是来自一些短期因素的作用。

  Ib高层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业绩的不稳定因素,反而认为改革初见成效。受这一认识误导,证券分析家也乐观地预测Ib公司1991年盈利将达70亿美元,当时ibceo埃克斯本人也许诺股票分红将提高35%。

  然而,到1991年第一季度,Ib发生了17亿美元的亏损。

  1992 年初,证券分析家再次预测Ib本年度将有40亿美元盈余。可结果,Ib在1991年亏损28.6亿美元后,1992年出现了商界少见的49.7亿美元的大亏空。

  1993年1月,Ib票价格跌至每股40 美元以下,达到了17年来的最低价,从而构成了改组公司高层领导的压力。

  1993年1月, ceo埃克斯在宣布了将公司的红利分配削减55%后,不得不提出辞职。
  http://www.bixia5.cc/book/19181/6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