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心照不宣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寒暄片刻后,张平安将众人迎进院子,安排在金宝家旁边,彼此相熟也有话聊。

  归宁宴办得声势浩大,但张家院子却容不下这许多客人,只有关系亲近有身份的才能进院子落座。

  剩余的则都是在门口的稻场上摆的席。

  现在客人只剩翁县令一行人还没到,作为地头蛇,肯定是压轴出场的,张平安也料到了,并不急。

  虽然还没上菜,但桌子上的瓜果点心和茶水却一样不少,下人们来来回回的添着半空的盘子。

  一眼望去都是乌泱乌泱来贺喜的人,相熟或不相熟的人彼此都聊的热烈。

  着实热闹的紧,风光无限。

  刘二叔刘三叔对于能进院子吃席心中暗自满意,这说明他们和张家的关系亲近,张平安没把他们当外人。

  同时也感到脸上有光。

  家里的小辈们被刘二叔刘三叔狠狠敲打了,如今也想通了,在席上跟着众人的话题聊起来,再也不见郁色。

  但刘家人都是做事知道分寸的人,刘二叔刘三叔坐下后便善解人意的让张平安去招呼其他客人,不用客气。

  刘盛远和罗福安两人也道:“不用跟我们客气,你快去忙去吧,我们正好和金宝说说话,吃点瓜子点心唠唠嗑挺好。”

  张平安还没来得及说什么。

  恰逢此时,翁县令和县丞等县衙中人也敲锣打鼓的到了,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行人还给张平安备了厚礼,绫罗绸缎,笔墨纸砚,金银首饰等样样不缺,简直闪瞎众人眼睛。

  艳羡赞叹声不绝于耳。

  张平安对刘二叔刘三叔还有其他人行了一礼打了招呼后,才离开了。

  往前走了几步,在离门槛十来步的位置站定后,便吩咐了几个大侄子还有吃饱前去迎接。

  古代官场等级森严,上下级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在归宁宴这种半公半私的场合,迎送礼节充满了微妙的学问。

  张平安比翁县令官位高了太多,因此绝不能像迎接同级或上级那样大开中门,降阶以待,迎出门外。

  一般派亲近的子侄或管家门前迎候即可,否则就是自降身份,会沦为官场笑柄。

  同僚得知不但不会赞扬此举宽容,反而会被指责说不懂礼仪。

  二柱和大河两家的孩子晨阳几人,如今也十好几岁了,都已经娶妻生子做了父亲,在合适的场合,张平安会有意多磨练一下侄子们,以后才能独当一面,让家族继续兴旺壮大。

  张晨阳在侄子辈中年纪最大,也不怯场,自从张平安从北地回来后,他已经经过了好几次这种场面,马车一停,便立即满面笑容的上前拱手问候:“恭迎翁大人大驾光临,快里面请,我堂叔已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翁大人笑眯眯夸了一句,才下了马车,带着手下人鱼贯而入,看到张平安后,立即加速上前几步,躬身抱拳准备行礼,嘴里恭敬道:“下官拜见大人,恭贺大人荣归故里,武山县父老乡亲们都倍感与有荣焉。”

  张平安是准备和翁县令好好处好关系的,闻言便上前几步,快速虚扶住翁县令,以示亲近。

  然后笑着道:“翁县令何必多礼,快快请起,家中私宴,不必如此拘束。”

  “多谢大人”,翁县令再次拱手道谢,又侧身介绍了跟来的几人和带的贺礼。“这几位都是之前在县衙吃饭时大人见过的,今日特意告假陪着本官过来恭贺大人,另按照礼数带了些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大人一定要收下,否则下官们于心难安啊!”

  后面跟着的几人很识趣的也连连行礼附和。

  不收礼就是打脸了。

  “大家都是大周的栋梁基石,不必客气,快入座”,张平安颔首示意,侧身请众人入席,算是给足了面子。

  翁大人边走边推拒着:“大人先请,下官岂敢僭越。”

  推拉功夫华夏上下五千年自古有之。

  张平安跟着客气推拒几次后,几人才一一入座,很耽误了些功夫。

  刘三郎原先很不耐烦这套,如今也习惯了,翁县令几人落座后,互相便又是客气一番,相互见礼。

  打太极可谓是官场必备技能。

  客人全都到了,便可以开席了,村长带着人在门口又放了鞭炮,噼里啪啦一阵响后,下人们开始陆续上菜。

  “翁大人,你别看我们这是乡下,但厨子做的菜还不错,食材都是我派人到县城新鲜采购的,还有些是府城的杜大人特意派人寻了,送过来的,轻易见不到,顶级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亨饪方式,就可以做的十分美味,吃的就是一个鲜字”,张平安招呼道。

  “大人所言极是,杜大人有心了,那我可得好好尝尝,哈哈”,翁县令也很给面子,一一尝了,每种都做了点评。

  村长和族老们坐在桌上虽然不好插话,但也感觉心中热血沸腾,翁县令的肯定还有对张平安的恭敬,让他们再次深刻体会到不同了。

  张家如今真的不一样了。

  这些天就和做梦似的,怎么张家村突然就起来了?!

  有个族老甚至暗中掐了掐自己大腿,疼的一抖,面上还得忍着,装作一派淡定的样子。

  不想让县衙中人小觑了。

  酒过三巡,饭过五味后,翁县令问道:“大人,之前听你说准备重新修建祖宅,还有翻修祠堂,另外还准备兴办族学,如今进展如何了?可否需要下官帮忙调派一些人手过来帮忙?”

  “嗯,确有这个打算,木料、石材、瓦片我已经吩咐人去采购了,只等宴席过后便择一吉日开工动土,至于族学嘛,我家本就在村口第一家,位置已经十分便利,我看族学不如就修建在我家对面,各位族老们意下如何?”张平安沉吟片刻后回道,也是跟族老们透个底。

  钱都是张平安一个人掏,他地位也最高,族老们自然无有不可,纷纷说好,都说村口是个好位置。

  于是族学的选址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虽然张平安有些私心,但确实这个位置还不错。

  翁县令做事周全,既然问了这话出来,就是准备帮忙的。

  不管张平安怎么客气推拒,还是坚持明日派人过来帮忙。

  “大人你省亲假时间有限,耽误不得,这些人过来也不是白忙活的,能管饭吃还有工钱拿,多好啊,说起来还是给他们寻了活路,没有什么不好的”。

  拉扯几番后,张平安才同意。

  宴席一日分两顿,上午巳时一顿,下午申时一顿,张家村一直热闹到黄昏时分,客人才慢慢散去,大家都吃的十分满足。

  孩童的笑闹声和吃席的大人们畅快的唠嗑声融合在一起,配着满天晚霞,颇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翁县令也告辞离开,明日后日的宴席他便不会过来了,后面来的多数都是乡邻。

  临走时,翁县令用眼神示意背后的大柱二柱等人,笑呵呵地意有所指道:“张家乃是孝悌忠信的人家,县衙如今就缺这种品德好的人,若是大人能安排一二人手过来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

  “一定”,张平安点点头,暗想这翁县令做事果然周全。

  事情也就彼此心照不宣的定下了。
  http://www.bixia5.cc/book/19219/7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