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 >第362章 天授元年,九月丙午,太宗归唐!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62章 天授元年,九月丙午,太宗归唐!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事关大唐,接到阿耶递过来的手令,李承乾没有丝毫的犹豫。

  其随口应喏后,转身朝着卢国公程咬金点了点头,随即,两人便直奔在小世界大唐驻地而去。

  贞观皇帝的举动,在场一众帝王并没有丝毫的意外。

  武则天临朝称制,改唐为周。

  这般事,放在在场的任何一个帝王身上,都是无法忍受的事。

  若是王朝末年,天下大乱,被其他造反之人覆灭,如此倒还罢了!

  但。

  一个正值鼎盛的帝国,就这般被人用权谋一点点篡位改朝。

  这样的事,谁又能忍得了呢?

  如赵匡胤、朱元璋等一众人,对于大唐那点事,多多少少还是知晓的。

  女主上位,李唐宗室,那可太惨了。

  除李治和武则天一系的李唐宗室,李渊和李世民一系的血脉,几近绝灭啊!

  眼下武周时空激活。

  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其下令让李承乾回去调军,明摆着就是要朝着武周动手。

  不多时。

  众人直奔太平道驻地不远处的时空光门。

  顾渊驱动时空之力,光门之上蓝光闪烁。

  与此同时。

  武周,天授元年,九月丙午。

  神都洛阳,万象神宫!

  正殿之内。

  随着那两个千牛卫的身影消失不见,整个大殿内,便是武曌也没有再让人尝试去接触那蓝色光圈。

  没有人知道,那蓝色光圈为何会将人吞噬。

  殿内的一众千牛卫往后退了三丈,一众武周百官,更是将身形不自禁的往后缩了缩。

  武曌站在丹樨玉阶上,正思索着该如何处理眼前的境况。

  一边的上官婉儿手持御笔,记录着刚刚所发生的一切。

  【武周,天授元年,九月丙午,有蓝色光圈显现于万象神宫,陛下遣千牛卫接触光圈,触之,千牛卫身形消散……】

  视线之内的蓝色光圈,处于万象神宫正殿中心。

  如此神鬼怪异的光圈,没有人知道是什么?

  光圈悬浮于半空之中,有些惊悚,有些骇人。

  武曌的目光死死盯着那光圈,她不知道眼前的东西到底是何等存在,但她清楚,事到如今她必须有所决断。

  万象神宫是她下令所建。

  整个万象神宫,象征着她作为天子的权柄!

  而眼前的正殿,是如今大周朝会之所。

  这怪异光圈的存在,让她不得不考虑,是否要放弃整个大殿,甚至于整个万象神宫!

  三十载!

  从临朝称制,一步步走到称帝。

  她绝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

  她站在丹樨玉阶上,那双凤眸甚至扫过了整个殿内的一众群臣。

  若是有可能的话,她甚至于想要下令将今日之事,彻底封绝。

  可是她知道!

  今日之事,是瞒不住的。

  除非,她能狠下心,将在场这些跪在殿内的朝臣,尽皆诛杀!

  可是,这又怎么可能!

  她刚刚登基,刚刚改唐为周,她需要的稳固自己的权力,需要的是稳固天下。

  凤眸微眯,那双细长的峨眉在额间蹙着。

  武曌的眼神终究是放过了眼前的这些重臣,其脸上的神色缓了缓,片晌之后,再次开口。

  “诸卿以为,眼下,该如何解决这殿中之物?”

  武曌随口问了一句。

  殿内众臣目光又忍不住朝着那蓝色光圈看了看。

  左侧为首的武承嗣从队列中跨步而出,正欲开口。

  正此时。

  万象神宫正殿内的蓝色光圈,突然间华光大作。

  原本不到半人大小的光圈,在众人的视线之内,一点点的开始扩散。

  “嘶!”

  眼前突然发生的变故,使得围绕在光圈前的千牛卫本能的又开始往后缩,连带着整个万象神宫大殿内的一众朝臣也跟着往后退。

  没有人知道这光圈到底是什么存在。

  站在武曌身后不远的上官婉儿,回过神连忙开口。

  “护驾!护驾!”

  丹樨玉阶上的武曌,脚下亦是往后退了退!

  那双凤眸盯着大殿内的光圈,眼睁睁看着那光圈像是变成了一道门户。

  一道如万象神宫正门那般大的光门。

  直至那光门停止扩散。

  巨大的光门内,蓝光闪烁。

  时空能量构成的蓝色旋涡,像是能将人的心神吸纳进去一般。

  武曌的眼神有些发怔。

  整个殿内众臣的眼神也都不自觉的落在光门之上。

  眼前的光门比之此前的光圈,多了几分神异,就像是传说中登临天庭的仙门一般。

  “陛下,此……此乃仙门也!”

  朝臣之中,有人忍不住开口恭贺,武曌的神色也微微跟着缓和了一些。

  上官婉儿手中的御笔再次挥动。

  【至辰时后半,万象神宫正殿内,光圈扩散,如若仙门降世……】

  比起刚刚有些怪异的蓝色光圈,扩散后的巨大光门,只一瞬间便让在场的人变幻了心神。

  如同仙门一样的存在啊!

  跨越这道仙门,是否就能前往传说中仙境之地?

  刚刚那两个千牛卫,想来不是被吞噬了,而是抵达了仙境!

  是啊!

  若真是抵达仙境,登仙飞升,谁又会在乎区区凡间之事。

  在场的人皆是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光门,一个个相比起此前的畏惧,开始变得有些跃跃欲试。

  谁不想成仙作祖?

  若是真的能成仙,凡间的这些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

  众人的眼神朝着丹樨玉阶上的女帝看了过去。

  左侧为首的武承嗣第一时间抱拳拱手。

  “陛下,臣愿为陛下马前之卒,踏入这光门内一试,若光门之后真是仙境之地,必会折返归来禀告陛下!”

  随着武承嗣开口请命,原本还有些跃跃欲试的一众臣子,此刻皆是等着武曌的回应。

  玉阶上的武曌抬眸朝着自家侄子看了一眼。

  若光门之内真是所谓的仙境之地,想来自家这位侄子也会念叨几分亲情。

  脑海中思绪闪过。

  武曌神色不变,嘴角微翘。

  “奉先有心了,既然你愿意一试,那便试试吧!”

  视线之内,殿内的千牛卫在武曌的指示下让开了身形。

  身为大周魏王、文昌左相的武承嗣,紧跟着便缓缓朝着大殿中心的光门走了过去。

  “砰!”

  几乎只是一刹那,万象神宫的正殿之内,武承嗣的身躯在众人死死盯着的视线中,被巨大的力道携带着往后倒飞。

  就像是被人踹了一脚。

  什么情况?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只见那显现着蓝光的仙门之内,一道宽阔而雄壮的身影,猛然从光门内显现了出来。

  其人面如黑炭,额下虬髯,身着赤铜色明光铠,腰挂唐剑,端端是站在万象神宫的大殿之内,便如一尊铁塔一般。

  只一刹那,殿内众人的神情都跟着变了。

  丹樨玉阶上站着的武曌眯了眯眼,正欲开口喝问,便见那铁塔壮汉瞪着眼珠朝着大殿内扫了一眼。

  仅仅一眼,其身上散发出来的杀气,便使得大殿之内像是又静了几分。

  明光铠?

  这是谁?

  眼前虽是武周时空,但改朝换代不过半旬,大殿之内说起来皆是唐臣。

  那泛着赤铜乌光的明光铠,明晃晃的,谁又认不出来呢!

  殿内诸臣皆是小心翼翼的抬眼朝着尉迟恭打量,其身形太过显眼,殿内诸臣下意识都在回想对方是谁?

  那刚刚被一脚踹出去的武承嗣,一手捂着胸口像是还未缓过气。

  同一时间,有人已经认出了尉迟恭的身份。

  “鄂……鄂国公!”

  这声音从殿内诸臣之中传出,丹樨玉阶上的武曌同样眯着眼认出了殿前之人。

  正此时,那闪烁蓝光的仙门之内。

  一身着赭黄色圆领窄袖帝王袍衫的身影,突然间从仙门内显现了出来。

  那身影头戴黑色软幞头,腰间系着九环金玉带,脚下则是一双黑色六合长靴。

  “太宗?!”

  那光门内新出现的身影,武曌又如何认不出。

  那是她初入宫时便刻在脑海中的面容,只是一眼,丹樨玉阶上的武曌便有些站不稳了。

  认出尉迟恭的时候,她的心便开始乱了。

  直至贞观皇帝从光门内跨步而出,六十七岁的武曌,已然神情巨变。

  太宗二字,轻喝而出。

  那两个字在大殿内回响,殿内诸臣似乎也跟着反应了过来。

  太宗?

  太宗还能是谁?

  虽说现如今大殿之内的武周朝臣,都未见过太宗皇帝,但曾经身为唐臣,太宗对于无数人来说,早就成为了一个象征。

  现年六十五岁,任职武周监察御史的张柬之,第一时间便跪了下来。

  “陛下!”

  这一声陛下,喊的不是武周朝那站在丹樨玉阶上的武曌,而是从大殿光门内跨越而出的太宗皇帝。

  跪在殿内的张柬之,浑身颤栗,李世民抬眼望过去的时候,只见映入眼帘的身影两鬓斑白,涕泗横流。

  顾渊和一众诸朝帝王,连带着贞观诸臣,永徽李治等人跨过时空光门的时候。

  抬眼看见的,便是万象神宫,跪伏一地的诸臣身影。

  那些身影,跪伏的方向,不是另一端的丹樨玉阶,而是光门前站着的贞观皇帝。

  仅仅只是一人,便是相隔了四十一年。

  当李世民的身影出现在万象神宫的那一刻,除了还忠心于武曌的一些臣子。

  其余诸臣,纵使未曾见过太宗皇帝,但在武曌喊出太宗,张柬之喊出那一声陛下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变了。

  这就是大唐太宗的威望吗?

  除顾渊外,跟着而来的一众诸朝帝王,亲眼见证了眼前的一幕,一个个皆是不由的感慨。

  不得不说,李世民在大唐臣民心中的影响太大了。

  眼前的一幕,对于顾渊来说,并不意外。

  大唐白月光的含金量,几乎要溢满了。

  要知道,即便是相隔两百余年,仅仅只是一曲秦王破阵乐,便能让军心溃散的唐军,重新凝聚军心。

  更何况,还是他们的太宗亲临呢!

  有唐一朝,没有任何帝王能够比得上李世民,便是创造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在大唐百姓的心里,也比不过他们的太宗陛下。

  “诸卿,朕回来了!”

  看着眼前跪伏了一地的诸臣,贞观李世民双目有些通红。

  后世臣子对他的认可,便是对他的最高的赞扬。

  其身形微曲,双手虚扶:“诸卿,请起!”

  话音落下,贞观皇帝的目光跟着便落在了那丹樨玉阶,落在站立在其上的武曌身上。

  “武元华、武才人、武媚、武曌、武则天?”

  “朕该如何称呼你啊!”

  贞观皇帝轻咬着牙,其声音中带着冷意,六合靴在大殿内缓缓轻踏,一步步朝着丹樨玉阶而行。

  彼时已经恢复过来的武承嗣正欲挡在玉阶之前,李世民横眼扫过,眼神之中杀意尽显。

  “滚开!”

  尉迟恭持剑跨步跟随,手中唐剑紧握,只待陛下开口,他便会瞬时间削掉武承嗣的脑袋。

  后者被一眼呵退,其身形更是被紧随在李世民身后两步的尉迟恭,吓得跌坐在地。

  玉阶之上。

  心神已经逐渐恢复平静的武曌,目光扫视过光门前新出现的一众身影,她看到站在人群中的永徽李治,看到了一个个的贞观朝臣。

  其目光,最后又落在了贞观李世民身上。

  “武曌,见过太宗陛下!”

  三十载的临朝称制,她早已经不是那个初入洛阳宫,不谙世事的武才人,也不是感业寺出家的僧尼。

  她是掌控大唐权柄的天后,是刚刚登基称帝的神圣则天皇帝。

  武曌的名号,便是她对太宗皇帝的回应。

  “武曌,日月凌空,好一个武曌啊!”

  李世民嘴角轻笑,其眼神中的杀意,几尽溢出。

  万象神宫。

  随着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出现,正殿内的气氛早已经变了。

  从地面起身的一众武周朝臣,此刻看着太宗陛下一步步朝着玉阶上的武曌而行,一时间面色来回变幻。

  “太宗陛下!”

  眼看着太宗皇帝身上的怒气尽显,大殿内的张柬之又带头俯跪了下来,连带着其身后的娄师德等一众人也跟着跪了。

  李世民脚下停顿,其转身,目光回视着张柬之等一众人。

  “诸卿,有何所言?”

  张柬之伏地叩首,额头紧贴殿砖,苍老的嗓音中带着沙哑,但却显得格外坚定。

  “陛下!武后虽改唐为周,然贞观遗风未泯,这些年,我大唐科举取士尚行,寒门子弟得路。

  均田制推行无阻,关中无饥馑之患;四境夷狄慑于天威,未曾犯边!”

  话音落下,李世民皱眉,他听出眼前朝臣的意思了。

  “四夷宾服,未曾犯边?”

  “吐蕃入侵,四镇陷落,突厥重建,侵扰漠南?”

  “这就是所谓的四夷宾服,未曾犯边!”

  李世民望着眼前一众跪地的朝臣,他欲斩杀武曌,但眼前跪伏一地的朝臣,多多少少还是让他冷静了一些。

  光门之前,顾渊连带着诸朝时空的一众人都在看着他。

  “陛下,可使武后退位改制,还政于唐,臣等愿以辅佐新君,重振我大唐声威……”

  张柬之再次开口,连带着其身后的一众朝臣跟着出声附和。

  远处光门前站着的永徽李治,终究还是站了出来。

  “阿耶!”

  同样身着赭黄色圆领服的李治从诸朝时空的人群中走了出来,其身影出现的一瞬间,武周朝臣的眼神亦是跟着变了。

  高宗?

  比起相隔四十一年的李世民,李治这位高宗,在场武周的多数朝臣自然是认识的。

  眼看着对方出现,一个个皆是跟着朝拜。

  不远处玉阶之上的武曌,眼神也落在了李治身上。

  看着那人,她突然升起了一丝愧疚。

  她还记得李治临死之前,拉着自己的手,让他好好辅佐太子,让她帮着看好这大唐的江山。

  但如今,她却改朝换代,登基称帝。

  李治没有在意玉阶之上的武曌,此番能站出来,便已经是他鼓足了莫大勇气的结果。

  他想劝自家阿耶,放过武曌。

  只是。

  心里准备好的话还未说出,视线之内,便见自家阿耶转过头瞥了他一眼。

  那眼神,让他一瞬间顿住了脚步!

  与此同时,玉阶之上。

  武曌眼见着李治停了下来,其神情并未有丝毫变换,那种感觉,就像是早就预料到了一般。

  她这位丈夫,性子本就如此,她又有什么期待!

  其目光回转,视线再次落在太宗皇帝身上。

  登基不过半旬,眼前的情况早已经出乎了她的预料,她从未想到,世间竟还会有如此之事。

  早已经逝去的太宗皇帝、连带着已经死去数年的李治,一同在自己面前出现。

  那光门莫非真是仙境!

  若非如此,逝去之人,又如何会如此归来?

  金色的冕服动了动,武曌顶着通天冠,身形开始从玉阶之上缓步而下。

  其脚步开始动的时候,大殿之内,无数双视线一瞬间便落在了武曌身上。

  直至,对方从丹樨玉阶之上下来。

  身形停在李世民一丈之外。

  视线之内,看的更清了!

  太宗陛下和不远处的李治,两人的脸依旧是武曌脑海中的模样。

  脑海中闪过思绪,武曌的眼神定定的看着李世民的那张脸。

  “陛下,此番现身于此,是为杀了朕吗?”

  从丹樨玉阶上走下来的时候,武曌便已经准备好了。

  李世民和李治现身,大殿内朝臣的态度转换,再加上那光门前站着的无数身影,武曌已然清楚。

  登基半旬,对于她来说,终究只是一场梦!

  但这场梦,对于她来说,想来也是够了!

  她已经六十七岁了,还能再活多久!

  能站在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对于她而言,这辈子也算是无憾了!

  纵是身死,又如何?

  没什么畏惧的!

  旒珠在眼前晃动,落在李世民眼中的那张脸,已经不是记忆中武元华那般模样。

  这张脸,即便如何装饰,依旧难掩苍老之势。

  李世民微微合眸。

  罢了,眼前之人不过一老妇罢了,杀与不杀,又能有多大的影响。

  “三日,朕要你三日之内,自去帝号,还政于唐!”

  ……

  【天授元年,九月丙午,巳时,仙门显现于万象神宫,太宗皇帝携高宗皇帝及大唐众臣,回归于大唐。

  ……

  是日,陛下自感失德,决定自去帝号,还政于唐!】

  自贞观皇帝带着一众人现身于万象神宫之后,武曌便放弃了继续掌权的心思。

  等到李承乾和程咬金带着,贞观时空的三千禁军出现在洛阳宫内的时候,一切便已经成了定局!

  是日。

  朝廷下诏,召见李氏在京诸王面圣,召洛阳百官朝见。

  “大侄子,朕以为你会杀了那个女人呢?”

  此番事情落幕之后,李世民邀请诸朝时空之人,于万象神宫内再续诸朝宴会。

  彼时。

  偌大的万象神宫内,顾渊和一众帝王正游览着这座宏伟的巨大建筑。

  眼前的万象神宫,那可是有史以来整个世界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

  其高达近百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

  万象神宫由三层结构筑成。

  底层为方形结构,象征四季,中层十二边形,代表十二时辰。

  上层二十四,则是二十四节气。

  圆顶与方基结合,表现天圆地方。

  其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像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其内彰显着大唐工艺的结晶。

  “啧啧,当真是好一个万象神宫啊!”

  顶层之上,从万象神宫,几乎能俯瞰整个洛阳城。

  在朝一众诸朝帝王,皆是颇为感慨。

  同一时间。

  隋帝杨广则是有些感慨的站在李世民身侧,朝着自家大侄子问了一句。

  “不过一年过花甲的老妇罢了,杀与不杀,现如今对大唐而言,并无影响!”

  相比起现年四十多岁的杨广,一个接近七十岁的武曌,对于大唐来说又有什么影响。

  他连眼前的杨广都敢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一个武曌又算什么?

  李唐宗室的结果,他也清楚,除李治一脉,子嗣几近断绝。

  可,事实已经发生了!

  此方世界,终究不是贞观,这个世界的自己,也已经死去四十年了。

  他不可能常驻在此方世界!

  而武氏在现如今的大唐,终究是有些影响的。

  为一时泄愤,杀了对方又能如何?

  引得天下动荡,对现如今的大唐来说,又有什么好处?

  考虑到那些大唐诸臣的恳求,考虑到,大唐社稷的安稳。

  对方甘愿退位,还政于唐。

  便是现如今最好的结果!

  ——
  http://www.bixia5.cc/book/19241/3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