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逻辑链实现了完美闭环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马杰不是凶手,他和秦小悦一样,都是受害者!”“我们要找的,不再是马杰,而是那个躲在马杰微信号后面的凶手。”
宋东月没说很多,只字片语。
可白潇就通过这只字片语,没有犹豫,不需要再次求证,他基于经验和逻辑,瞬间就抓住了核心。
这种“秒回”的答案,比任何长篇大论都更能体现白潇思维的锐利和经验的老道。
宋东月握着手机,站在小镇的街头,却感觉浑身发冷。
因为她不仅被案件的真相震撼,更被白潇这种透过现象直击本质的恐怖洞察力所震惊。
宋东月原本以为自己是发现了一个需要验证的“可能性”,就是有没有可能马杰和秦小悦都是受害人。
但是,白潇却已经凭借这些,瞬间重构了整个案件的逻辑,一下就得出了毋庸置疑的最终结论。
宋东月一想到搞不好白潇在一开始看证据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而白潇让自己去做的,只不过是为了验证他的推断。
这种思维层次的差距,让宋东月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白潇是白潇了。
是的。
白潇需要宋东月去调查来帮他验证最初始的他的假设,毕竟这次无法通过【罪恶之眼】来看到真凶。
那么自己的每次推断都得通过调查相关证据来证实。
而证据就在马杰的社会关系网里。
于是他派出了宋东月,给她的任务看似是调查马杰,实则是去寻找三个关键问题的答案。
第一,马杰的真实社会形象?
是一个能营造文艺暖男人设的人吗?
答案:否,他是个孤僻的外卖员。
第二,马杰的失踪是否存在异常模式?
他的失踪是否也伴随着线上诱饵的出现?
答案:是,他也提到了“懂我的高人”。
第三,马杰的社交圈反应是否符合“受害者”特征?
他的消失是否也无人深究?
答案:是,家庭矛盾完美解释了这一点。
所以,宋东月的每一次汇报,都像一块拼图,精准地落入了白潇预设的逻辑框架里。
当所有这些拼图到位,尤其是在马杰母亲那里听到那句“比身边所有人都懂我”时。
对于白潇来说,这不是惊喜,而是预期达成,整个逻辑链实现了完美闭环。
而宋东月则是一个执行者,她获取的每一个信息的价值都由白潇的前置假设所定义。
白潇的行为逻辑是,先基于有限信息建立最合理的理论模型,然后指导宋东月调查行动去填充证据,从而证明或推翻该模型。
在这个案子里,白潇的模型被完美证明了。
因此,当宋东月在电话里感到震惊时,白潇是平静和笃定的。
调查进入第二阶段,目标直指真凶。
第一步,调查马杰名下的手机号通话记录、基站定位信息。
白潇不打算通过【走程序】去获得这些信息。
因为这些信息现阶段仅是白潇用来锁定凶手,不是为了将来在法庭上呈现。
走程序太麻烦,用时太长,所以,有技能当然用技能上。
办公室。
白潇集中精神,将马杰的手机号作为坐标。
白潇利用【隔空取物】的意识穿透空间,锁定运营商数据中心里存储着该号码所有数据的特定服务器硬盘或存储阵列。
在白潇的办公室里,空气似乎微微扭曲,一个闪烁着微弱运行指示灯、火柴盒大小的数据存储模块,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白潇的办公桌上。
接着白潇将手指触碰这个存储模块。
【物质变换】技能发动,直接解析该硬盘的存储模块、文件系统结构和管理员权限。
紧接着,白潇将硬盘连接至一台物理隔离、无法联网的特殊电脑,防止被反向追踪或感染病毒。
电脑屏幕上进度条飞速读取,海量的元数据和日志文件被复制下来。
数据拷贝完毕后,白潇再次集中精神,将那块存储模块原封不动地传送回运营商的服务器原处。
此时,运营商的后台监控最多只会显示一次极短暂的、无法复现的存储波动,会被认为是系统偶发故障,绝不会怀疑到数据被盗。
通过查阅,结果让白潇有点意外。
因为最终手机信号锁定的地方不是秦小悦微信上跟凶手约定见面的地方哀山镇,而是在距离哀山镇25公里的雾山镇!
接下来的几步调查,白潇依旧沿用这个手法。
白潇通过解密其它部门的系统,获取了车票、机票、酒店入住记录。
但是,这些记录指向的是哀山镇!
一下,白潇的脑子里便出现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通过刚刚的方法,白潇对秦小悦的行迹也进行了同样的调查。
果然,秦小悦的行迹跟马杰的一模一样!
就连入住的酒店都是一间,不过,这倒是没有什么好奇怪。
因为像是这种小镇,基本上就只有一两家像样的酒店,而且有酒店都不错了,有些小镇只有招待所。
身份证显示他在哀山镇活动,手机信号却最终消失在雾山镇……
像是需要身份证记录的这些车票、酒店入住,是被动产生、需本人到场的强认证记录,可靠性极高。
所以,秦小悦和马杰本人肯定在哀山镇出现过。
一个在哀山镇开了房的人,为什么手机信号会在25公里外的雾山镇断了?
一种可能性,说明他们后来离开了哀山镇,去了雾山镇。
而且,不是公共交通工具去的,因为没有任何购票记录,虽然说乡镇大巴小巴不需要身份证购票,但是凶手那么谨慎应该也不会让他们乘坐公共交通。
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他是乘坐私人交通工具离开的。
但是还有一种可能是,凶手在哀山镇把人杀了埋了,然后拿着他们的手机回雾山镇……
不,这不符合凶手的行为签名,瞬间白潇就把这个想法给否了。
因为从凶手能盗用身份进行长期情感操纵来看,凶手是一个高智商、有耐心、享受过程的策划型罪犯。
他的满足感来自于将整个犯罪流程掌控于股掌之中。
将受害者的手机特意带回雾山镇再丢弃,这是一个多余的、毫无意义的、甚至会增加自身风险的动作。
这不符合他冷静、高效、每一步都有目的的行为模式。
……
http://www.bixia5.cc/book/19728/5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