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藿仙传(上卷)
推荐阅读: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网游之剑刃舞者
梦幻西游之重返2005
我一个法爷,无限禁咒很正常吧?
真实的克苏鲁跑团游戏
网游:开局大秦,我反手举报玩家
人生副本游戏
小小寻仙路
三国神话世界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秦岭藿仙传楔子
秦岭深处,终南余脉绵亘千里,云雾似素练缠绕峰峦,自春至冬,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天道轮转。山有灵,草木含章,其中有一种草,生在阴坡石隙间,三枝亭亭,每枝生三叶,九叶攒簇如翠羽,当地山民唤作“羊合草”——因见岩羊常啃食此草后矫健善跃,口耳相传其能壮筋骨、祛寒邪。北宋嘉佑年间,终南脚下有个村落名唤“药谷村”,村中有位青年医者姓苏名景,字仲阳,承祖业习医,常携竹篓、药锄入山采药,尤好记录草木形态与药效,行囊中总揣着一卷祖父传下的残旧《神农本草经》,扉页上“天人合一”四字已被摩挲得边角泛白。这年春分刚过,山间杜鹃初绽,苏景又一次踏上了寻药之路,却不知此番行程,竟会牵出一段连接草木灵韵与医典传承的佳话,让“羊合草”之名,最终载入《本草图经》的煌煌篇章。
上卷·秦岭寻药录
第一卷 春山遇痹证 九叶显真机
春分后第三日,晨雾还未散尽,苏景已踏着沾露的青石板路往“九叶坡”去——那是祖父临终前指给他的地方,说那里的“羊合草”最是地道。坡上松荫如盖,潮气裹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他拨开丛生的蕨类,果然见石缝间冒出几株青翠的草芽,三枝分展,每枝顶生三叶,叶缘带着浅浅的锯齿,叶背泛着淡紫,正是祖父说的“三枝九叶”之形。
正待采挖,忽闻坡下传来呻吟声。苏景循声而去,见老樵夫赵伯倚着松树,右手按在左膝上,额上渗着冷汗,裤腿卷起的地方,膝盖红肿得发亮。“赵伯,可是又犯了腿疾?”苏景蹲下身,伸手按了按赵伯的膝盖,赵伯疼得龇牙:“仲阳啊,昨夜一场春雨,今早进山砍柴,刚走几步膝盖就像被冰锥扎似的,连腿都伸不直了。”
苏景摸了摸赵伯的脉象,沉迟无力,再看他舌苔,白腻而润,心中已有数:“赵伯,您这是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属肾阳虚之证。您常年在山中劳作,寒邪侵骨,肾主骨生髓,肾阳不足,便无力驱邪,才会每到阴雨天就发作。”赵伯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去年冬天请你开了几副药,好了些,这开春又犯了。”
苏景起身,走到方才发现“羊合草”的石缝前,挖了几株带根的,递到赵伯眼前:“您看这草,三枝九叶,性辛甘而温,归肝肾二经,能温补肾阳、强筋健骨,正是治您这痹证的良药。祖父说,山民们见岩羊吃了它,能在峭壁上跑跳,所以才叫它‘羊合草’,口口相传了几代人,说它能治腰腿疼痛。”说着,他又从竹篓里取出几片杜仲皮,“这杜仲也是补肝肾的,与‘羊合草’同用,能增强药效,是为‘相须’,就像两位勇士并肩作战,驱邪更有力。”
他帮赵伯找了块避风的岩石坐下,从行囊里取出陶制的小药罐,就地拾了些干松针,生火煎药。不多时,药香袅袅散开,苏景滤出药汁,递与赵伯:“趁热喝,喝了歇歇,傍晚我再送些炮制好的药来。”赵伯接过药碗,温热的药汁滑入腹中,不多时便觉膝盖处有暖意缓缓散开,疼痛竟轻了大半。他望着苏景手中的“羊合草”,感慨道:“这草虽常见,可若不是你们医者懂它的性子,又怎能救人性命?祖辈传下来的话,果然没错。”苏景闻言,心中一动——祖父常说“实践先于文献”,这山间的草木药效,多是山民们在生活中摸索出来,再经医者总结,如今自己所见所闻,不正是如此?
第二卷 夏溪辨性味 病案证真机
转眼到了夏至,秦岭深处的溪流涨得满溢,药谷村旁的小河边,芦苇长得比人还高。这日午后,苏景正在院中炮制药材,将晒干的“羊合草”剪成小段,用黄酒拌匀,置于陶盘中隔水蒸——祖父说,酒性温,能引药入经,让“羊合草”的温阳之力更能直达肝肾。蒸药的香气飘出院外,引得邻居王婶匆匆赶来,神色焦急。
“仲阳,快救救我家老头子!”王婶拉着苏景的手,声音发颤,“他今早去田里插秧,回来就说腰酸得直不起来,连床都下不了,还说浑身发冷。”苏景放下手中的药铲,随王婶往她家去。进了屋,见王婶的丈夫李叔躺在床上,盖着两层薄被仍瑟瑟发抖,苏景上前诊脉,脉象沉细而迟,再看他舌苔,淡白无华,便问:“李叔,您是不是近来总觉得精神不济,夜里起夜也多?”李叔点点头:“可不是嘛,这半年来总觉得累,以为是农活忙的,没当回事。”
苏景沉吟道:“您这是长期劳累,耗伤了肾阳。肾属水,主藏精,肾阳不足,水不温煦,便会畏寒、腰酸;水不生木,肝属木,主筋,肝肾两虚,筋骨失养,所以连起身都难。夏至虽暑热,可您体内阴寒重,正需温阳之药。”说着,他想起院中蒸好的“羊合草”,又道:“我前日采的‘羊合草’刚炮制好,性辛甘温,归肝肾经,正好补您的肾阳。再配伍些枸杞子,枸杞子甘平,滋补肝肾之阴,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这是‘阴中求阳’的道理,也合了阴阳平衡之意。”
王婶忙去院中取药,苏景则取来纸笔,写下处方:酒炙淫羊藿(他已私下为“羊合草”取了此名,因见其能助阳气,如淫羊之健)五钱,枸杞子三钱,杜仲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待药煎好,李叔服下,不过两个时辰,便说身上暖了些,腰酸也轻了。苏景又叮嘱:“夏至是‘夏长’之时,草木长势最盛,药力也最足,您趁这时候调理,效果最好。平日里少熬夜,多吃些温补的食物,比如山药、羊肉,助肾阳恢复。”
接下来几日,苏景每日都来复诊,根据李叔的情况调整药方——第三日见李叔舌苔略润,便加了茯苓二钱,健脾利湿,因脾属土,土能制水,可防湿邪困阻肾阳;第五日见李叔脉象渐有力,便减了淫羊藿的量,加了当归二钱,补血活血,因“血能载气”,气血同补,筋骨才能更快恢复。到了第七日,李叔已能下床走动,虽仍需静养,却已无大碍。
这日傍晚,苏景坐在院中整理病案,将李叔的病情、辨证、处方一一记下,还画了淫羊藿的形态图,标注“三枝九叶,叶背淡紫,生于阴坡石隙”。他想起前些日子去县城,在药铺里见掌柜的拿着一本残破的农书,上面记载“终南有草,羊食之则壮,民采以治腰疾”,与自己所见的淫羊藿正好吻合。“口传知识”与“文字记载”竟如此相合,苏景不禁感叹——中医的智慧,正是这样从生活中来,再经医者总结提炼,高于生活,又反哺生活。
第三卷 秋林识伪品 七情解危局
立秋过后,秦岭漫山遍野的红叶如火焰般燃烧,山间的药材也到了“秋收”之时——此时草木的养分多归于根茎,药效最浓。苏景带着村里的几个年轻后生进山采药,一来教他们认识药材,二来多采些淫羊藿,以备冬日之用。
行至一处山谷,后生阿牛忽然喊道:“苏大哥,你看这是不是淫羊藿?”苏景循声看去,见阿牛手中拿着一株草,也是三枝,每枝三叶,外形与淫羊藿颇为相似。但苏景仔细一看,便摇了摇头:“这不是淫羊藿,你看它的叶子,边缘是全缘的,没有锯齿,叶背也不是淡紫色,而是黄绿色,这是‘石龙芮’,有小毒,误食会腹痛腹泻。”
阿牛闻言,忙将石龙芮扔了,咋舌道:“这么像,要是采错了,可就糟了!”苏景点点头:“所以采药一定要仔细,不仅看形态,还要闻气味——淫羊藿有淡淡的青草香,石龙芮则有些腥气。祖父说,从前有个药农,就是采错了石龙芮,给病人吃了,结果病人上吐下泻,差点丢了性命。后来老药农们就传下诀窍:‘三枝九叶寻锯齿,叶背淡紫是真藿’,这便是口传的经验,比书本上的记载更直观。”
正说着,忽闻谷外传来呼喊声,是村里的张嫂,她抱着孩子,神色慌张:“仲阳,快救救我家小虎!他刚才在山上摘野果,不知吃了什么,现在肚子疼得厉害,还吐了!”苏景心中一紧,忙跟着张嫂往谷外跑,见小虎蜷缩在地上,脸色苍白,双手按着肚子,嘴角还有呕吐物的痕迹。苏景摸了摸小虎的脉搏,细数而弱,又问张嫂:“小虎是不是摘了什么紫色的果子?”张嫂想了想:“好像是,他说看着好看,就摘了几颗吃。”
苏景心中有了数——那是“紫堇”,有毒,能引起胃肠道痉挛。他想起行囊里有甘草,还有早上采的生姜,便立刻取出:“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能调和诸药,解百药毒,这是‘七情’中的‘相杀’,甘草能杀紫堇之毒;生姜性温,能温中止呕,缓解小虎的呕吐和腹痛。”他让阿牛去附近的山泉打水,将甘草三钱、生姜五片放入陶碗,用热水冲泡,待温后给小虎服下。
约莫半个时辰,小虎的腹痛渐渐缓解,也不吐了,脸色慢慢红润起来。张嫂感激涕零:“多亏了你,仲阳!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苏景叹了口气:“也是万幸,小虎吃得不多,要是再多吃些,就危险了。这也提醒我们,不仅要认识良药,还要分清毒物,尤其是秋冬时节,有些植物为了越冬,会积累毒素,更要小心。”
此事过后,苏景特意将淫羊藿与石龙芮、紫堇的区别画成图谱,标注形态、气味、毒性,贴在村里的祠堂墙上,还召集村民讲解,教大家如何辨别。他还在图谱旁写道:“《本草》云‘药有真伪,识者为真’,实践出真知,不可仅凭书本,亦不可轻信偏方,当以眼观、鼻闻、口尝(少量)、手摸,综合辨之。”村民们看了图谱,听了讲解,都纷纷点头——这比单纯的口传更清楚,也比遥远的文献更贴近生活。
第四卷 冬庐辑经验 献典助编撰
冬至这日,药谷村下起了第一场雪,整个秦岭银装素裹,村民们都闭门不出,守着炭火取暖,正是“冬藏”之时。苏景也待在自己的“知微庐”中,整理这一年来关于淫羊藿的所有资料——有他手绘的十余幅形态图,记录了不同季节、不同生长环境下淫羊藿的样子;有二十多个病案,详细记载了用淫羊藿治疗风寒湿痹、肝肾不足等病症的经过;还有与老药农、村民交流的笔记,记下了口传的采药诀窍、炮制方法,比如“春末采叶,夏初采茎,秋采根茎,冬藏炮制”,“酒炙增温,盐炙入肾”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还特意对比了祖父传下的《神农本草经》和县城药铺里见到的农书、地方史志,发现《神农本草经》中只记载了“淫羊藿,味辛,寒。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却未提及形态;而地方史志和农书中,虽有形态和功效的零星记载,却不系统。“若是能将这些实践经验整理起来,补充到医典中,岂不是能让更多医者认识淫羊藿,救治更多病人?”苏景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恰在此时,村里的老秀才带来一个消息——朝廷正在编撰一部新的药典,名为《本草图经》,广邀天下医者献言献策,提供药材图谱和经验。苏景闻言,心中大喜,当即决定:开春后,带着自己的资料去开封,将淫羊藿的经验献给编撰者。
接下来的日子,苏景更加细致地整理资料,他将病案按病症分类,标注辨证要点和用药加减;将图谱按生长季节排序,注明不同部位的药效差异;还写下自己对淫羊藿性味归经的理解:“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能温补肾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盖因肾为先天之本,主阳气,肝主筋,肾充则阳足,肝充则筋健,阳足筋健,则风寒湿邪自去。”他还结合五运六气,分析了这一年的气候对淫羊藿生长和病症的影响:“今年水运不足,寒气偏盛,故风寒湿痹证多发,用淫羊藿温阳祛寒,效果尤佳;若来年火气偏盛,则需配伍清热之药,如知母、黄柏,以防温燥伤阴,此乃‘因时制宜’之理。”
除夕之夜,雪还未停,苏景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雪景,手中捧着整理好的资料,心中充满期待。他想起这一年来在秦岭山中的点点滴滴——春天遇见赵伯的痹证,夏天治好李叔的肾虚,秋天识破石龙芮的伪品,冬天整理经验,每一步都离不开“天人合一”的思想,离不开对自然规律的遵循,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实践先于文献,口传辅之文字”,这便是中医传承的真谛。他相信,自己的这些经验,定能为《本草图经》的编撰添砖加瓦,让淫羊藿这株秦岭深处的小草,惠及更多百姓。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http://www.bixia5.cc/book/19983/19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