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铁窗下的淬火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省第一监狱内,陶成文(假军官)从远方传来的证词,如同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那份揭示了孙鹏飞(石家庄)长期恶意与预谋的真相,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迫使“反思与疗愈小组”的成员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拷问。救赎之路,从忏悔的情绪层面,开始走向承担具体责任的艰难阶段。

  小组第五次会议。心理专家引入了新的概念:“责任的阶梯”。

  “认识到错误是第一步,感到羞愧和懊悔是第二步。”专家平静地阐述,“而第三步,是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起具体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弥补,它可以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比如,真诚的道歉;比如,用持续的行动去证明改变;比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保护他人不再受同样的伤害。”

  这番话,为张帅帅(陕西靖康)、沈舟(浙江嘉定)等人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新的压力。

  张帅帅是第一个迈出实质性一步的。在一次小组活动后,他鼓起巨大的勇气,没有选择在集体面前(那可能让双方都尴尬),而是单独找到在工位发呆的魏超(新城场站油料股)。他手里捏着一个新配的眼镜盒(用他攒下的积分兑换的),站在魏超面前,脸涨得通红,呼吸急促,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声音干涩地开口:

  “魏超…对不住…当年…在仓库…我不该…不该跟着他们打你…还骂你…赔眼镜…” 他将眼镜盒递过去,“这个…新的…赔你。”

  他的话磕磕绊绊,语法混乱,但那份笨拙的真诚却无比清晰。

  魏超愣愣地看着他,又看看眼镜盒,没有立刻去接,脸上依旧是那种固有的茫然。很久,他才小声嘟囔:“…俺那眼镜…不值钱…”

  “不是钱的事!”张帅帅急切地打断,声音有些发颤,“是…是我不对!对不起!”

  魏超看着他因激动而扭曲的脸,似乎终于有点明白了。他缓缓伸出手,接过了眼镜盒,低下头,小声说:“…哦。”

  没有原谅的言语,没有戏剧性的和解。但这一刻,张帅帅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卸下千斤重担般的轻松,尽管眼眶有些发热。他完成了他的“责任阶梯”上重要的一步。

  沈舟目睹了这一幕,内心受到巨大冲击。他的“算计”告诉他,这是“正确”且“有利”的行为。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他利用自己相对较好的文化水平,主动向管教干部提出,可以协助魏超学习认字和简单的算术(监狱有基础文化课)。他的动机依旧混杂,但行为本身具有建设性。他开始耐心(有时也难免流露出急躁)地教魏超写自己的名字,认工具型号。魏超学得很慢,但很认真。这种一对一的、带有实际帮助的互动, slowly地建立着一种新的、更健康的关系。

  鲍玉佳(安徽淮南)的“责任”则表现得更加无声和内化。他依旧无法进行语言上的直接表达,但他的行动范围扩大了。他不再仅仅暗中关照魏超,开始将那种沉默的善意略微扩展。比如,他会将车间里公用的工具擦拭得更干净,摆放得更整齐;他会主动去搬运最重的物料。他似乎在用这种自我消耗式的、服务集体的苦行,来默默地赎罪,并从中获得一丝内心的平静。他的改变,沉重却真实。

  然而,责任的量化与评估,本身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监狱的计分考核系统是客观的,张帅帅的道歉和沈舟的教学帮助,都为他们赢得了积极的考核分,向着减刑更近一步。但这难免在少数犯人中引发私下议论:

  “啧,张帅帅这下分数肯定涨了。”

  “沈舟真会来事,挑最轻松的活干(指教学)。”

  这些细碎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嗡嗡作响,虽然无法改变事实,却也在某种程度上玷污了那份初衷的纯粹性。

  魏超依旧是那个最难以用常规标准衡量的变量。他的创伤愈合缓慢且反复。有时,他能对沈舟的教学给出一点反应;有时,他又会因为一点小事缩回壳里。他的“原谅”或者说“接受”,更像是一种基于本能的、对持续善意的缓慢适应,而非一种理性上的宽恕。他的状态,时刻提醒着所有人:有些伤害,无法完全弥补;有些责任,无法真正卸下。

  监狱管理层意识到了这种复杂性。在一次矫治分析会上,他们指出:“计分考核是管理工具,但绝不能成为衡量救赎深度的唯一标尺。张帅帅的分数增加了,但他面对魏超时那份真实的羞愧和勇气,是分数无法衡量的。鲍玉佳的分数可能变化不大,但他沉默的劳动和扩展的善意,同样珍贵。我们要警惕将‘承担责任’变为一种新的绩效竞赛。”

  林建奇在审阅报告时,写下了这样的备注:“救赎是个体灵魂的功课,制度可以引导、鼓励、提供环境,但无法最终打分。真正的释怀,来自于内心的审判与和解,而非外部的积分。”

  高墙之内,阳光下的微尘依旧飞舞。

  张帅帅偶尔还会和魏超简单说几句话,虽然依旧尴尬,但已自然了许多。

  沈舟继续他的“教学”,并开始真正思考如何能让魏超学得更好一点。

  鲍玉佳流着汗搬运货物,背影依旧孤独,却似乎不再那么紧绷。

  那场发生在过去的暴力,其阴影正在被一点点驱散,不是通过遗忘,而是通过每一个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艰难地扛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并用行动一点点填补着彼时留下的深渊。

  责任的重负,固然压弯了腰,却也让人得以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出泥沼,迈向有光的方向。

  这条路,远未看到终点,但每一步,都算数。

  喜欢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http://www.bixia5.cc/book/20228/6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