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草原应答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共生晶语:火与绿的草原应答

  “探索号”穿越赤道时,甲板上的风已带上非洲稀树草原特有的燥热。萧凡站在了望台,手里攥着那张被翻得边角发皱的金合欢林照片——焦黑的树干像凝固的火焰,只有最顶端的枝桠还缀着星点绿,那是卡姆在邮件里反复强调的“最后希望”。

  林夏抱着新调试的防火晶坯模具走来,金属箱壁被晒得发烫,她不得不隔着隔热手套托着箱底:“刚和卡姆通了卫星电话,三天前草原又刮了‘火风’,靠近东麓的金合欢林又少了半片,他已经带着人在火场边缘挖隔离沟了。”萧凡低头看向模具里泛着微光的晶坯,那是用南极冰水晶粉末、雨林水土衣黏液和火苔提取物混合制成的,外层的防火涂层在阳光下泛着淡蓝光泽,“三层结构的耐高温测试过了吗?草原正午地表温度能到50c,晶坯要是扛不住,保水层一破就全完了。”

  “昨天在模拟火场试了,800c的火焰烧了十分钟,内层保水腔的水分只蒸发了5%。”林夏说着掀开箱盖,露出里面排列整齐的晶坯,“就是重量比预想的重,埋在树根周围时可能需要多挖三十厘米深的沟,不然容易被风刮翻。”萧凡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笔,在照片背面的空白处画了个简易的埋放示意图:“每棵树周围埋六个晶坯,呈正六边形排列,间距控制在一米,这样既能护住主根,又能覆盖到侧根的吸水范围。”

  当“探索号”在草原边缘的临时码头停靠时,卡姆的越野车正扬起漫天尘土驶来。他跳下车时,萧凡才发现他的左臂缠着厚厚的纱布,边缘还渗着淡褐色的药渍。“上礼拜挖隔离沟时被烧断的树枝划到了,不碍事。”卡姆说着接过萧凡手里的设备箱,语气里带着急切,“再晚来几天,剩下的金合欢可能就撑不住了——草原的旱季已经比往年长了半个月,连地下水位都降了两米多。”

  越野车在颠簸的草原土路上行驶,萧凡望着窗外掠过的景象:地面干裂得像张布满纹路的老皮,偶尔能看到几丛枯黄的茅草,风一吹就碎成细屑。远处的金合欢林像一道残缺的屏障,焦黑的树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只有零星几棵树的顶端还顶着稀疏的绿叶,像在绝境里竖起的绿色旗帜。“最核心的那片‘金合欢聚落’还有多少棵活树?”萧凡忽然开口,目光紧紧盯着远处的林带。

  “不到二十棵,其中有三棵是百年树龄的‘长老树’,树干粗得要四个人才能抱住。”卡姆握紧方向盘,避开路上的碎石,“昨天我去看的时候,最老的那棵‘金冠’已经开始掉树皮了,树干上的火疤里能看到干枯的木质层,连最耐旱的气根都开始萎缩。”萧凡从背包里拿出地形图,手指在标注“金合欢聚落”的位置反复摩挲:“我们得先给‘金冠’做个紧急防护,它的根系最发达,只要保住它,就能带动周围的小树恢复。”

  抵达“金合欢聚落”时,天色已经擦黑。萧凡推开车门,第一时间冲向那棵“金冠”——树干上布满了深褐色的火疤,最大的一道裂缝从树根一直延伸到树杈,裂缝里嵌着焦黑的木屑,原本该挂满荚果的树枝,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只有顶端的几根细枝还缀着几片卷曲的绿叶。他蹲下身,用铲子轻轻挖开树根周围的土壤,发现表层土已经干得像粉末,一捏就碎,连最浅的侧根都泛着枯黄色。

  “土壤的保水性太差了,得先在树根周围铺一层改良土。”萧凡站起身,拍掉手上的土,“把之前剩下的驯鹿苔磨成粉,再混合些从红土荒原带来的吸水土衣黏液,调成糊状敷在根区,既能锁住水分,又能改良土壤结构。”老周和陈禾立刻开始准备改良土,林夏则跟着卡姆去附近的临时水源地打水,萧凡则拿着铲子,亲自帮着挖晶坯的埋放沟——草原的土又干又硬,一铲子下去只能挖开小半尺,没一会儿手心就磨出了水泡。他没停下来,只是换了只手继续挖,目光始终盯着“金冠”的树干:“沟要挖成倾斜的,这样晶坯的吸水孔能正好对着根系,水分渗透得更快。”

  到了后半夜,改良土终于敷在了“金冠”的根区,六个防火晶坯也全部埋进了土里。萧凡坐在树根旁,借着应急灯的光检查晶坯的接口,忽然发现“金冠”顶端的一片绿叶微微动了动——不是被风吹的,而是自己舒展开来,泛着淡淡的光泽。他立刻叫来林夏:“你看,它在吸收水分!改良土和晶坯起作用了!”林夏凑过来,眼里满是惊喜:“没想到这么快,之前在红土荒原,面包王可是等了三天才冒新芽。”

  可没等大家松口气,卡姆突然跑了过来,语气里带着慌张:“东边的火又烧起来了!火风把火星吹到了隔离沟附近,茅草已经开始冒烟了!”萧凡立刻站起身,抓起身边的防火毯:“老周,你和陈禾继续守着‘金冠’,检查晶坯的水位;林夏,你跟我去隔离沟,卡姆,你去叫附近的队员,带上灭火设备!”

  夜色里,东边的天际已经被染成了橙红色,火舌像一条条红色的蛇,顺着茅草快速蔓延。萧凡和林夏赶到隔离沟时,沟边的几丛茅草已经烧了起来,火星正借着风势往金合欢林的方向飘。“快用防火毯盖住火点!”萧凡大喊着扑过去,把防火毯牢牢压在燃烧的茅草上,林夏则拿着灭火器,对着火点喷射。高温烤得他们脸颊发烫,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流,混着灰尘在脸上画出一道道黑痕。

  卡姆带着队员赶来时,隔离沟已经被火围了半圈。“得拓宽隔离沟,不然火会从沟底漫过去!”萧凡说着拿起铲子,开始挖沟——原本一米宽的隔离沟,要拓宽到两米,才能挡住火势。队员们也跟着一起挖,铁锹与干土碰撞的声音在夜色里格外清晰。火舌越来越近,灼热的空气里带着草木燃烧的焦味,萧凡能感觉到头发都在发烫,但他不敢停下——只要火越过隔离沟,“金冠”和其他的金合欢树就全完了。

  就在火势即将漫过新挖的隔离沟时,远处突然传来了引擎声。萧凡抬头一看,是三辆装满水的油罐车,车身上印着当地保护区的标志。“是我联系的保护区,他们说会支援我们!”卡姆大喊着跑过去,指挥着油罐车往隔离沟里注水。当清水顺着沟底流淌,形成一道水墙时,火舌终于被挡住了,只剩下漫天的浓烟在夜色里盘旋。

  火被扑灭时,天已经蒙蒙亮。萧凡瘫坐在隔离沟边,摘下满是灰尘的防护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林夏递过来一瓶水,他接过水,猛喝了几口,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抖——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后怕。“‘金冠’怎么样了?”他急忙问道,挣扎着想要站起来。“放心,晶坯的水位很稳定,改良土也没被火烤干,顶端的绿叶又多了几片。”林夏扶着他,语气里带着欣慰。

  接下来的五天,萧凡和团队几乎没怎么合眼。白天,他们带着队员在金合欢林里埋放防火晶坯,每一棵活树周围都要仔细测量间距,确保晶坯能准确覆盖根系;晚上,他们守在临时监测站里,盯着检测仪上的数据——土壤湿度、晶坯水位、树木的水分含量,每一个数据都不能有差错。卡姆的手臂还没好利索,却也跟着一起忙前忙后,帮着搬运设备、打水,偶尔还会给大家讲金合欢林的故事:“小时候,我经常在‘金冠’的树荫下玩,那时候的林子里满是小鸟,还有狒狒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现在……”他说着顿了顿,目光里满是惋惜。

  到了第六天,当最后一个防火晶坯埋进土里时,草原上突然下起了小雨。细密的雨丝落在焦黑的树干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诉说着久违的喜悦。萧凡站在“金冠”的树根旁,看着雨水顺着树干的裂缝渗进去,忽然发现裂缝里冒出了一点嫩绿——是新的芽!他立刻叫来大家:“你们看,‘金冠’在长新芽!”

  所有人都围了过来,看着那点嫩绿在雨水中慢慢舒展,眼里满是激动。卡姆蹲下身,轻轻抚摸着树干,声音里带着哽咽:“它活过来了,我们的金合欢林活过来了!”萧凡拿出相机,拍下了这珍贵的一幕——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却浇不灭他眼里的光。他知道,这场与火的抗争,他们赢了。

  离开“金合欢聚落”的前一天,萧凡在“金冠”的树根旁埋下了第十四块“共生晶碑”。碑体正面刻着金合欢树和防火晶坯的图案,背面的文字是他和卡姆一起写的:“火炼的树干,藏着生命的坚韧;雨润的新芽,是自然的应答。”卡姆送给萧凡一个用金合欢木雕刻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片从“金冠”上摘下的绿叶:“这片叶子能保存很久,就像我们的约定,会一直留在你身边。”

  “探索号”驶离草原时,萧凡站在甲板上,望着那片逐渐远去的金合欢林。晨光里,焦黑的树干旁已经冒出了点点新绿,像在草原上铺开了一张绿色的地毯。林夏走到他身边,递给她一杯热咖啡:“下一站是亚马逊雨林的‘雾林带’,科考站的莉娜说那里的附生兰因为雾层变薄,大片枯萎,我们在苔原用的保水技术,或许能帮到它们。”

  萧凡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他翻开莉娜发来的资料,照片上的附生兰挂在光秃秃的树干上,花瓣已经失去了光泽,只剩下干枯的花茎。“雾林带的湿度变化大,得把保水晶坯改成悬挂式的,才能贴在树干上。”他说着从背包里拿出笔,在资料上画起了设计图,“还要加入苔藓纤维,这样能更好地锁住雾气里的水分。”

  林夏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笑着说:“你这刚歇下来,又开始琢磨新设计了。”萧凡抬起头,眼里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附生兰是雾林带的‘空气指示剂’,它们要是没了,整个雾林的生态都会受影响。我们得快点过去,不能让它们消失。”

  夜晚,“探索号”在大西洋上航行,月光洒在甲板上,像铺了一层银霜。萧凡坐在栏杆旁,手里拿着卡姆送的木盒,轻轻打开——里面的绿叶依旧鲜嫩,泛着淡淡的光泽。林夏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你说我们还能守护多少片森林、多少片草原?”

  萧凡转过头,看着她的眼睛,语气肯定:“只要还有需要守护的地方,我们就会一直走下去。”他顿了顿,又说:“爷爷当年在北极科考时,曾在冰原上种过一棵小松树,现在那棵树已经长成了一片小松林。他说过,生命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只要我们愿意伸出手,自然就会给我们回应。”

  萧凡低头看着手里的木盒,轻轻摩挲着上面的花纹——那是金合欢树的图案,和“金冠”一模一样。他从口袋里拿出笔记本,在最新一页画了一朵附生兰,旁边写着:“每一次与火的对抗,都是对生命的守护;每一次向雾林的奔赴,都是约定的延续。”

  他知道,这场与自然的共生之约,不会有终点。下一站的雾林带里,正有一场关于雾气与兰花的奇迹,在等待着他们去开启。而“探索号”的汽笛声,正穿过大西洋的风,朝着新的希望,缓缓驶去。
  http://www.bixia5.cc/book/20564/4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