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桉林序章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共生晶语:印度洋上的桉林序章“探索号”穿越印度洋的第三个清晨,萧凡被甲板上的骚动惊醒。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走出船舱,只见林夏正举着望远镜,视线牢牢锁在东南方向的海平面上。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却浑然不觉,只一个劲朝萧凡挥手:“快看!是艾米的科考船!”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一艘蓝白相间的船只正破浪而来,船身上“绿洲号”三个大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萧凡快步走上前,接过望远镜——船头站着个扎马尾的女人,穿着卡其色工装裤,正用力挥舞着手臂,正是澳洲桉树林科考站的负责人艾米。
两船靠拢时,艾米踩着跳板跳上“探索号”,怀里还抱着个密封的玻璃罐。罐子里装着一截桉树树枝,树枝上布满了蚕豆大小的凸起,表皮泛着不正常的褐色,轻轻一晃,能看到罐底落着细碎的虫粪。“这是昨天刚从‘死亡桉林带’摘的样本,”艾米把玻璃罐递给萧凡,语气急促,“桉树枝瘿姬小蜂已经扩散到了核心保护区,之前我们尝试过喷洒杀虫剂,可只能杀死表面的成虫,树里的幼虫还在啃食木质部,再这样下去,不到一个月,整片核心区的桉树就要全枯死了。”
萧凡接过玻璃罐,凑近观察树枝上的凸起——这些凸起就是虫瘿,用指尖轻轻一按,能感觉到里面有细微的蠕动。他用镊子小心地挑开一个虫瘿,里面立刻爬出几条白色的幼虫,蜷缩着钻进树枝的缝隙里。“幼虫已经在树枝里形成了通道,普通杀虫剂渗不进去。”他皱起眉头,把玻璃罐递给身后的陈禾,“先拿去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幼虫的生命周期,重点记录它们的产卵位置和活动轨迹。”
陈禾拿着玻璃罐匆匆离开后,艾米从背包里掏出一张地图,铺在甲板的桌子上。地图上用红笔圈出了一大片区域,边缘还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日期:“这是桉树林带的分布范围,红色区域是已经被虫害侵袭的地方,黑色圆点是考拉的栖息地。上周我们在核心区发现了三只饿死的考拉,它们平时吃的桉树叶子全被虫子啃坏了,连能嚼的嫩叶都找不到。”
萧凡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红圈,停在一片标着“翡翠谷”的绿色区域:“这里是最后一片完好的桉树林?”“对,”艾米点点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庆幸,“翡翠谷周围有陡峭的岩壁,虫子暂时没爬过去,但我们在谷口发现了几只携带虫卵的成虫,要是不尽快设防,翡翠谷也保不住。”
当天下午,“探索号”和“绿洲号”一同停靠在澳洲东海岸的科考码头。刚踏上陆地,一股混合着桉树精油和腐叶的气味就扑面而来。萧凡抬头望去,远处的桉树林隐约可见,只是原本该翠绿的树冠,却泛着一层灰黄,像蒙了层薄纱。
坐上艾米的越野车往科考站赶时,沿途的景象让众人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道路两旁的桉树歪歪扭扭地立着,有的树干已经空心,风一吹就发出“吱呀”的声响;有的树叶全被啃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像一双双干枯的手伸向天空。偶尔能看到几只考拉蜷缩在树杈上,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看到车辆经过,也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头,连挪动的力气都没有。
“以前这条路上全是考拉,有的还会趴在车顶上晒太阳,”艾米握着方向盘,语气里满是心疼,“现在能看到活的就不错了。上周有个村民在树林里发现了一窝小考拉,才刚出生没多久,妈妈已经饿死了,我们把它们带回科考站人工喂养,可成活率还不到一半。”
抵达科考站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桉树林的上空。萧凡刚下车,就看到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围着一个铁笼忙碌。铁笼里有三只小考拉,闭着眼睛蜷缩在铺着软布的箱子里,一个研究员正用针管往它们嘴里喂特制的营养液。“这是昨天救回来的,”艾米走过去,轻轻摸了摸小考拉的背,“最小的那只才两百克,连吞咽都费劲,能不能活过今晚还不一定。”
萧凡蹲下身,看着小考拉微弱起伏的胸口,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站起身,对林夏和老周说:“今晚就开始实验,先把防虫黏液和桉树精油的配比调好,明天一早就去翡翠谷设防护带。”
当晚的实验室里,灯光彻夜未熄。萧凡和林夏围着实验台,面前摆着十几个装有不同配比的烧杯。防虫黏液是之前在雾林带研发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树脂和薄荷提取物,能黏住成虫并杀死它们,但对付桉树枝瘿姬小蜂,还需要加入桉树精油——这种精油对幼虫有很强的毒性,能渗透进虫瘿里杀死幼虫。
“第一次配比,树脂:薄荷提取物:桉树精油=5:3:2,”林夏一边记录,一边把混合好的黏液涂在一截桉树枝上,然后放进装有成虫的玻璃箱里。只见几只成虫落在树枝上,刚接触到黏液就被黏住,挣扎了几分钟就不再动弹。“成虫没问题,”林夏点点头,又把树枝切开,观察黏液是否能渗透进虫瘿,“但黏液的渗透速度太慢了,虫瘿里的幼虫还活着。”
萧凡皱了皱眉,拿起一支试管,往烧杯里加了少量的酒精:“酒精能加快精油的渗透速度,试试加5%的酒精进去。”第二次配比调好后,林夏再次涂在树枝上。这次切开虫瘿时,里面的幼虫已经停止了蠕动,用显微镜观察,幼虫的细胞膜已经破裂。“成功了!”林夏兴奋地举起试管,“黏液不仅能杀死成虫,还能渗透进虫瘿杀死幼虫!”
老周也传来了好消息——他研发的防虫晶坯已经制作完成。这种晶坯是用石灰石、活性炭和桉树精油混合压制而成,埋在树根周围后,会缓慢释放精油,形成一层防护圈,阻止幼虫从土壤里爬上树干。“晶坯的有效期能维持三个月,”老周拿着晶坯递给萧凡,“三个月后再补充一次,就能撑到桉树恢复生机。”
第二天清晨,萧凡和团队带着调配好的防虫黏液、防虫晶坯,还有卷成筒状的防护网,跟着艾米往翡翠谷出发。翡翠谷坐落在两座山之间,谷里的桉树林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偶尔能听到考拉的叫声,清脆又响亮,和谷外的死寂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的桉树树龄都在五十年以上,是考拉最喜欢的品种,”艾米指着一棵粗壮的桉树,“这棵树叫‘守望者’,树干上还住着一窝考拉,去年我还在这里见过刚出生的小考拉。”萧凡抬头望去,只见树杈上有几个毛茸茸的身影,正抱着树枝啃树叶,看起来格外悠闲。
“先在谷口设第一道防线,”萧凡放下背包,拿出卷尺,“沿着谷口的岩壁,铺一条宽两米的防护带,把防虫晶坯埋在地下三十厘米处,再在地面上涂一层防虫黏液,最后用防护网围起来,防止成虫飞进去。”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老周和陈禾负责埋防虫晶坯,他们拿着铲子,在谷口挖了一条深沟,把晶坯整齐地摆放在沟里,再填上土;林夏和艾米负责涂防虫黏液,她们拿着刷子,把黏液均匀地涂在防护带的地面和岩石上,黏液泛着淡淡的绿色,还带着一股桉树的清香;萧凡则拿着剪刀,把防护网剪成合适的尺寸,用钉子固定在岩壁上,形成一道严密的屏障。
中午时分,第一道防线刚设好,就有几只桉树枝瘿姬小蜂飞了过来。它们盘旋在防护网外,有的试图从网眼钻进去,有的落在涂有黏液的岩石上,刚一接触就被黏住,扑腾了几下就没了动静。“看来这防线管用,”艾米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要是能守住翡翠谷,考拉就有救了。”
接下来的三天,萧凡和团队一直在翡翠谷周围忙碌。他们不仅在谷口设了防线,还沿着谷内的桉树,一棵一棵地涂防虫黏液、埋防虫晶坯。有的桉树太高,他们就搭着梯子爬上去,把黏液涂到最高的树枝上;有的树根周围全是石头,他们就用锤子一点一点凿开缝隙,把晶坯塞进去。
第三天下午,当他们在“守望者”的树根周围埋晶坯时,突然听到树上传来考拉的叫声。萧凡抬头一看,只见一只成年考拉正抱着树枝,紧张地盯着地面,而在它脚下的树枝上,有几只桉树枝瘿姬小蜂正在爬行。“不好,有虫子爬上去了!”萧凡立刻拿起刷子,蘸着防虫黏液,顺着梯子爬了上去。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考拉,尽量不吓到它,然后用刷子轻轻刷过树枝上的虫子。黏液刚碰到虫子,它们就被黏住,考拉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解除,叫了几声,慢慢爬到了更高的树枝上。“还好及时发现,”艾米也爬了上来,看着树枝上的虫子,“要是虫子在这棵树上产卵,这窝考拉就没地方住了。”
萧凡坐在树杈上,低头看着谷里的桉树林。阳光洒在树叶上,泛着翠绿的光泽,考拉的叫声此起彼伏,偶尔还有几只鸟儿飞过,落在树枝上啄食果实。他突然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这片林子不仅是桉树的家园,更是考拉的家园,守住了林子,就是守住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
第五天清晨,当萧凡再次检查翡翠谷的防线时,发现谷外的虫害区域有了变化。之前那些被虫子啃食的桉树,虽然树叶还是有些发黄,但已经不再有新的虫瘿出现,有的树枝上甚至冒出了新的嫩芽。“黏液和晶坯起作用了,”林夏拿着检测仪跑过来,脸上带着笑容,“我们检测了谷外的土壤,精油的浓度刚好能抑制幼虫的生长,成虫也几乎看不到了。”
艾米更是兴奋地拉着萧凡去看科考站的小考拉:“你看!它们现在能自己吃树叶了!”铁笼里的小考拉已经长大了一圈,正抱着研究员递过来的桉树叶啃得津津有味,最小的那只也能自己吞咽营养液,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
离开翡翠谷的前一天,萧凡在“守望者”的树根旁埋下了第十七块“共生晶碑”。碑体正面刻着桉树和考拉的图案,背面的文字是他和艾米一起写的:“晶坯护根,黏液驱虫,守护桉林,亦是守护考拉的家园。”艾米送给萧凡一个用桉树木做的考拉摆件,小巧玲珑,考拉的怀里还抱着一片桉树叶:“这是用‘守望者’掉落的树枝做的,就像我们的约定,不管以后这里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一起守护这片林子。”
“探索号”驶离澳洲东海岸时,萧凡站在甲板上,望着那片逐渐远去的桉树林。阳光洒在林子里,像给翠绿的树叶镀上了一层金边,偶尔能看到考拉的身影在树枝间穿梭,显得格外自在。林夏走到他身边,递给她一杯热咖啡:“下一站是亚马逊雨林,科考站的卡洛斯说那里的热带雨林因为过度砍伐,很多珍稀植物都濒临灭绝,我们在云杉林用的土壤改良技术,或许能帮到他们。”
萧凡接过热咖啡,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他翻开卡洛斯发来的资料,照片上的雨林一片狼藉,大片的树木被砍伐,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地面上积着厚厚的腐叶,只有零星几棵小树还顽强地生长着。“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之肺’,要是没了它,全球的气候都会受到影响,”他说着从背包里拿出笔,在资料上画起了设计图,“得先改良被破坏的土壤,再种植本地的珍稀植物,还要设防护栏,防止非法砍伐者进入。”
林夏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笑着说:“你这刚从桉树林出来,又开始琢磨新计划了,就不能歇一歇吗?”萧凡抬起头,眼里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每一片林子都有它的使命,亚马逊雨林里还有很多我们没见过的植物和动物,要是我们不快点过去,它们可能就永远消失了。”
夜晚,“探索号”在大西洋上航行,星光洒在海面,像撒了一把碎钻。萧凡坐在栏杆旁,手里拿着艾米送的考拉摆件,轻轻摩挲着考拉怀里的桉树叶——这片小小的树叶,承载着桉树林的希望,也承载着他们的守护之约。林夏走过来,在他身边坐下:“你说我们还要走多少路,才能让所有的林子都恢复生机?”
萧凡转过头,看着她的眼睛,语气肯定:“不管要走多少路,我们都不会停下。”他顿了顿,又说:“爷爷当年在日记里写过,守护自然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希望。现在我们做的,就是把爷爷的信念传递下去,让更多人加入我们的队伍。”
萧凡低头看着手里的摆件,在笔记本最新一页画了一片茂密的热带雨林,旁边写着:“每一次为桉树的守护,都是对澳洲大地的承诺;每一次向亚马逊的奔赴,都是约定的延续。”
他知道,这场与自然的共生之约,永远没有终点。下一站的亚马逊雨林里,正有一场关于生命与重生的奇迹,在等待着他们去开启。而“探索号”的汽笛声,正穿过大西洋的浪,朝着新的使命,缓缓驶去。
http://www.bixia5.cc/book/20564/4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