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中文网 > 忍界联络官 >第340章 人还得靠自己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40章 人还得靠自己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菜并非来此度假或研究人类的生产生活。他的目的非常明确——传授修行的法门。作为最后一个纯血尼安德特人,菜肩负着延续文明火种的使命,而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天地灵气逐渐复苏,他必须赶在更多古老存在苏醒前,为人类找到一条生存之路。

  菜所在的部落是一个约五六十人的中等规模部落,坐落在河畔的台地上,背靠缓坡,面朝河流,附近有茂密的橡树林和一片野粟地。人口虽不算少,但在新石器时代的艰难环境中,仍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部落的住所是五座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直径约3-4米,以木为骨,覆以茅草和泥土,门口有斜坡式门道,屋中央设有火塘。同时,这里有一座较大的长方形公共房屋,那里是集体活动和储存食物的地方。

  青壮年男子每天清晨都会带着石矛、骨镞和投掷器外出狩猎鹿、野猪、野兔、雉鸡等;妇女则背着藤编的筐篮,到附近采集野果(如桑葚、野梨)、块茎(如山药、百合)、嫩叶和坚果(如栎实、野栗),食物来源虽多样却并不稳定。老人和伤者负责处理杂务,比如打磨石器、编织篮筐、照看火塘;妇女在夜晚或空闲时还会搓制绳索、琢磨如何制作更坚固耐用的陶器,有的人会研究如何在陶器上画出一些图案,老人和伤者有时也一同帮忙。

  真正有充裕时间的,是那些五六岁到八九岁的孩子。根据“史”所承载的记忆碎片,人类在修行初期的进展远比其他物种更快。譬如你要教一匹马修行,尼人往往得先驯服它,强迫它完成特定的呼吸动作,或者寻找千年一遇、灵性超群的个体——这些都太费周折。实际上,尼人最常用的方式,是以蕴含天地灵气的食物滋养它们,或带它们前往灵气充沛之地,让灵智逐渐觉醒。

  但人类没有这类麻烦。相近的身体结构与行为模式,使他们在入门阶段异常顺利。只不过若要深入修行,人类就显得不那么“听话”了——他们并非惯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种族。

  修行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六个孩子被聚集在部落边缘的一棵大榆树下,这里成了他们临时的修行场所。菜用削尖的炭块在平整的树皮上作画,勾勒出简单的能量运行路径。他试图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如何引导体内微弱的气感。

  阿石不仅负责监督,自己也刻苦修习。这个十二岁的少年显示出非凡的领悟力,经常能举一反三。傻木也被喊来一同学习,可惜他进展极其缓慢——他的绘画天分在这一方面似乎毫无用处,那些复杂的运行路线对他来说就像天书般难以理解。

  随着时间推移,聪明的阿石越来越能理解菜的表达方式。借助肢体语言和那些抽象的图画,他已能相当准确地将菜的意图转述给其他人。“这里不是直线,是一个周,”他会指着图案解释,“气息要从这里开始,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时间悄然流逝,到秋深之时,六个孩子都有了不少进步。最迟钝的傻木已能跑得过部落里的土狗;而最强的阿石,甚至超越了正值壮年的猎人。他曾经的伤也不知在何时彻底痊愈了——这不全是修行的功劳,菜不时外出带回来的“野菜”(实际上是一些富含灵气的植物如首乌、黄精、灵芝等),也加速了这群孩子的成长。

  最近,阿石却有些烦恼。族长多次提出让他加入狩猎队伍。秋日将尽,若不能储备足够的食物,整个部落的日子都会很难熬。以他如今的身手,确实该为族人尽力。但阿石并不想中断修行——他自觉正处于飞速提升的阶段,或许明年就能成为附近十几个部落中最强的战士。更何况,“师”会不会突然离开?若自己不再随侍在侧,这个位置会不会被别人取代?

  更让他难过的是,族长悄悄告诉他一个秘密:“老巫祝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一天夜里,阿石悄悄来到老巫祝的住处。屋内弥漫着草药和烟熏的气息,老人躺在一堆兽皮中,呼吸微弱。

  “‘师’的知识如同天上的星辰,永远学不尽。而我们族人的生命却如秋叶般短暂。”老巫祝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族长只是希望更多人能熬过寒冬。我们不是猛兽,照顾族人、彼此帮扶,是祖先留下的训诫。”

  阿石明白,老人的生命已近终点,他轻声问道:“可是,修行不是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好地保护部落吗?”

  老巫祝艰难地抬起手,指向墙上绘制的图腾,那是一只环绕着日月星辰的熊:“力量分很多种,孩子的力量在于成长,战士的力量在于保护,首脑的力量在于抉择。你现在要学习的,是如何抉择。”

  阿石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选择,但他没有注意到首脑的暗喻。

  “你若走了,其他孩子还能继续学下去吗?”老巫祝轻声问道。其实他也在犹豫,该如何取舍,才能让部落更长久地存续。

  “没问题。”阿石从未想过隐瞒,他不会为了自己的修行而隐瞒别人的进度。他每天都让傻木把修行的内容用赭石和木炭制成的颜料,仔细地画在储物的山洞壁上,还让进展慢的孩子对着壁画加练,并询问他们哪里看不懂。部落从小教导他们:只有共同进步,整个族群才能生存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阿石的安排,老巫祝欣慰地闭上了眼睛。阿石静静等待片刻,见老人再无动静,便轻手轻脚退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老巫祝却睁开眼,低声问:“你觉得怎么样?”

  他身下平整的虎皮忽然充气一般鼓胀了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健壮高大的身影,坐在老人身边。原来是族长一直藏在屋内。

  “有灵性,爱护族人,懂得取舍。把族长的位置传给他,我很放心。”这位三十岁上下的壮汉从小就和老巫祝学习,包括那些玄妙的巫术,只不过他的天分没有老巫祝那么高。

  “那你为什么不让他多学一点?哪怕牺牲一些族人的生命,这样的人也值得继续栽培!”老巫祝语气中略带埋怨。

  “是您请示过祖先的。”族长低声嘟囔,“祖先说,平衡最重要。”

  “可你是族长,有权不听从祖先的指示。”老巫祝像孩子般反驳。

  “过两天,您亲自去和祖先解释吧?”族长果然是个耿直到底的人,丝毫不觉得这句话会给风烛残年的老巫祝带来伤害。

  “唉...你说如果我见到我父亲,他会夸我,还是揍我?”老巫祝忽然笑了起来。

  “揍您一顿,才说明我们做了该做的事。老师,这可是您说过的话。”

  ......

  阿石离开三天后,菜才得知消息。他并没有太多情绪——对长寿的尼人而言,三天学会与三十年学会,区别并不大,因此阿石的离开不影响修行的进度。他自己就曾为了领悟一个法门,枯坐三个寒暑,几乎濒死。时间对尼人来说,流动的方式与人类截然不同。

  但他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些人类尽快摆脱耗时费力的狩猎。这群小家伙实在太能吃了——尼人吃一餐能维持很久,当对天地灵气的汲取达到一定程度,食物甚至不再必要。

  但人类还做不到。他们需要持续的能量补充,狩猎和采集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严重拖慢了修行进度。菜意识到,如果不能解决食物问题,修行教学将继续陷入前人的怪圈——教会一个,死掉一个。

  于是,菜没有告别,悄然离开部落,动身寻找能让部落吃饱的东西。他向北而行,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这里有以栎树、栗树为主,林下有大量灌木和草本植物。他观察猴子们摘取果实、分而食之,它们依赖自然的馈赠而生存,但随着季节变化,食物来源并不稳定。

  他望向天空,见候鸟循季南迁,以群体的方式克服时空的限制,但它们每年都要重复这样的长途跋涉,消耗巨大能量。他蹲在河边,看河狸筑坝蓄水、营造栖所,以改造环境的方式提升生存概率,但这种改造局限在很小范围内。

  这些观察都触发着他的思考,但都没有给出完美的答案。事实上,尼人是不爱思考喜欢行动的种族,得益于长久的寿命,一步步积累错误和正确,才让他们成为了世界的顶级。但是菜不行,他是尼人中最笨的那一群,所以他学着像人类那样思考和预判,用来节约时间和他可怜的记忆力存量。

  直到第五天,菜在一条小溪边发现了不寻常的痕迹——几株被精心排列的草药和人类脚印。他顺着痕迹追踪,最终在一片开阔的谷地中,看到了那个独行的人类。

  那人身披鹿皮,背着藤编的箩筐,步履沉稳而有节奏,明显有修行过的痕迹,却又不同于尼人常用的法门。菜暗中跟随数日,发现他行为奇特:时常采集各种植物放入口中咀嚼,像个贪嘴的孩子——但他总会将尝过的植物留出一份,小心地包好放入筐中。有时他会突然病倒,呕吐、昏迷数日;醒后则将筐中某种植物丢弃,在随身携带的龟甲上刻下标记,再继续重复尝试。

  最让菜惊讶的是,这个人有着独特的能量运行方式。他的气不是像尼人那样循环于体内,而是与周围的植物产生微妙的共鸣。当他触摸一株植物时,能感知它的性质;当他尝食时,能分析其中的能量成分。

  他就这样一路走过了半个秋天,直至初雪将至、草木凋零,才转身折返。

  菜决定现身与他交流。他缓缓从树林中走出,用尼人传统的问候手势示意和平。对方显然吃了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回以类似的手势。

  菜确认了这个人的不平凡,因为其他人见到他,一般会把他当作猴子或者是食物。

  而这个人也展现着他的不平凡,他们可以通过意识直接沟通。:“你是‘巫’,‘神’,还是‘师’?我听说过你们的传说,一些独来独往,像人一样行走,但是比猴子聪明的家伙。”

  “你在寻找什么?”菜问道,菜是实用主义者,对于没意义的问题他直接忽略。

  “能让人饱足的东西,”对方的思维清晰而坚定,“不是暂时的饱足,而是能长久依赖的食物源。我的族人称我为‘尝草者’。”

  原来他想寻找可以广泛种植的作物种子,让整个部落的人不再挨饿。他解释说,已经发现了野粟和黍的祖先品种,但这些植物的产量太低,需要改良。他尝试各种方法: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在不同土壤中试种,甚至用自身的气来激发植物的生长潜能。

  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尼人从未想过改变植物本身,他们只是采集和利用现成的资源。而这个人类的想法完全不同——他想要与植物共同进化,创造新的共生方式,而不是把它们当作,容器。

  “我能帮助你,”菜传递出这个意念,“我知道一些古老的方法,能够加速植物的生长和改良。”

  尝草者的眼中闪过希望的光芒,但随即又变得谨慎:“代价是什么?天地万物,得失平衡。”

  菜沉思片刻,回答道:“知识需要传承,修行需要时间。我认识的一个人类族人因为狩猎而无法专心修行。如果你能解决食物问题,我就能传授更多知识,包括你。”

  两人达成共识,开始合作。菜教授如何引导天地灵气滋养作物,而尝草者分享他对植物的深刻理解。他们发现,某些特定的修行法门不仅适用于人类,也能影响植物生长。

  当第一场雪轻轻落下时,两人已经收集了五种有潜力的作物种子,并初步掌握了用灵气促进它们生长的方法。菜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但或许正是这个开始,将改变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方式。

  而远在部落里,阿石正带领猎人们追踪一群野鹿。他运用修行中获得的能力,感知动物的动向,指挥队友包抄围猎。一天下来,收获远超往常。晚上,他悄悄来到山洞,对着傻木绘制的修行图谱继续练习。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他已经看到了方向。

  老巫祝在那天夜里安静地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智慧和精神却在部落中延续。族长接过了全部落的领导重任,而阿石则被正式指定为下一任族长的继承人。

  当菜和尝草者带着种子和新技术返回部落时,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为生存而挣扎的群体,而是一个正悄然发生变化的社区——修行的孩子们开始帮助成年人提高狩猎和采集效率,长者则用他们的经验解读天气和季节变化,妇女们尝试制作更好的容器来储存食物。

  改变正在一点点发生,就像种子在泥土中悄悄发芽,终将破土而出,迎接阳光。

  “农,你带回来了什么?”尝草者的族长关切地问,任何一个族长让自己部落最强壮的猎手独自出门采集种子,而不是进行狩猎,这都需要承受无穷的压力。

  农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经历,特别细致的说明了他和菜的交流。

  “你这个家伙,你居然和‘师’坐在一起聊天,你的敬意呢?你不怕神的惩罚吗?”族长听的冷汗涔涔。

  “我们又不是没被他们惩罚过,我们的祖先可没怕过他们。”农无所谓的说。

  “你真是。”族长无奈的摇头,继续问道:“这么说,我们以后的作物会变得很多?”

  “是的,不过!”农还是皱着眉。

  “又怎么了?”族长无奈的很,这个家伙总是不满足。

  “他们的手段我们掌握了,这当然是个好事。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我一样激发种子的潜力,这还不是最终的办法。就算我们的族人都可以修炼到激发种子的程度,我们也只不过和那些所谓得‘师’一样,要是他们以后还想惩罚我们怎么办?”农的话让族长也皱眉,他的祖先是经历过那场惩罚的人,这让他不得不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族长——该死,华夏的族长是个什么好的工作吗?

  “你有什么想法?”族长追问。

  农的目光投向洞穴外那片被精心照料的田地,眼神变得深邃:“我在想‘师’教导我们修行时说的话。他说,天地灵气并非只存在于山川灵脉之中,万物生长,皆有其‘气’。我们人体能吸纳,为何土地不能?”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自己的思考,仿佛在梳理一条刚刚发现的隐秘路径:

  “我观察过被野火焚烧过的土地,来年草木总是格外茂盛。我也留意到,凡是我们族人日常居住、丢弃鱼骨兽内脏器的地方,附近的野草总是长得又快又壮。这让我想到,‘师’是用自身为引,导天地灵气滋养我们。那我们是否也能做一个‘引’,将那些废弃之物中的‘地气’引导出来,反哺给禾苗?”

  “就像修行需要法门,土地增产或许也有其‘法门’。除了这种‘地气’,我还想过,‘师’教导我们修行时,强调周身穴位需疏密有致,过于密集则气息缠斗,过于稀疏则难以汇聚。我就在想,我们播种时,是否也不能将种子撒得过于拥挤?让每一株苗都有足够的空间和土地来吸收阳光和‘地气’,它们是否会长得更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去勉强激发每一颗种子。”

  农的眼中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光芒,那是一种试图理解并驾驭自然规律的渴望。

  “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些方法,即便没有修行者,普通的族人也能通过观察、堆肥、调整间距这些谁都能学会的方法,让土地自己变得肥沃,让作物茁壮成长。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人族自己的、不依赖于‘神’也能传承下去的生存之道!到了那时,即便‘神’再次降下惩罚,我们凭借这些知识,也能让部落延续下去。”

  喜欢忍界联络官
  http://www.bixia5.cc/book/20828/3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