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一次特别的常委会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如果说松老师的到来,让人感到吃惊,是因为他曾经的地位。

  那么郑瑶到来,让人感觉震惊,是因为她的权威。

  郑瑶曾经是安北的第一才女,担任过省媒的总编。不过根据后来披露的信息,当时她就已经在经济、哲学等领域理论研究上,做出了贡献。

  凭借这一系列贡献,她又加入了一些秘密研究机构,开始了长达十年无人问津的研究工作。

  等到她再度回到世俗视野的时候,正是老一辈大家陨落的时候。郑瑶凭借一己之力,成为了新一代的大家。

  重新组建学会,参加者云集。

  如今他俩来到常溪县,松老师是实践大师,郑瑶是理论大师。

  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他俩身上,反倒没有人看到,经过乔装一番的张胜昔。

  张胜昔穿着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还戴了一副平光镜。

  平日里的洒脱不羁,此刻都收敛到了极致。

  不过也有人注意到他,方启明显然看到了,他愣了一下,然后又移开了目光。

  王明月也非常恭敬地与郑瑶打招呼。

  王明月比郑瑶要小一些,他当时在学会的时候,郑瑶已经是会长了。要说起来,当时学会不少人,还对郑瑶有些爱慕。

  现如今,郑瑶也到了年龄,但是仍然一丝不苟,非常的精致。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让人不免感慨红颜白发。

  郑瑶对王明月也只是点了点头,她向来对人都是不假于色。

  不过目光扫过张胜昔的时候,露出了一丝笑容。

  李默作为组织者,也要一一打招呼。

  李默与松磊是见过的,但是与郑瑶第一次见面。

  郑瑶看到他,也有些讶异:“你认识牛弘毅么?”

  李默点了点头:“牛哥来过常溪县,当时与他有过交流。”

  李默知道,跟张家有关系的人看到自己,都会问这个话。

  实际上李默还问过吕诗媛,自己和牛弘毅真的很像么。

  吕诗媛却告诉他,两人其实并没有那么相似。不过给人带来的感觉,有点相似。

  这种感觉,就很难去形容了。

  生活中经常有些明明没有亲缘关系的人,他们举手投足却给人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大概也就是这样,并没有那么相似。

  郑瑶能够这么问,自然能说明,她与张家关系莫逆。

  这也正常,如果不是与张家关系莫逆,也不会因为我张胜昔的邀请过来。

  李默引路带到百人会议室,然后做了简短的开班仪式。

  李默将这一次方案做成了一次实践,然后围绕这一次落实方案的实践,开展了系列学习。

  李默做了开班仪式之后,就让松老先生开始授课。

  本以为松老先生会说很多大方面的东西,但却并非如此。

  松老先生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很关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他的研究方向之一。

  他围绕“县域经济的特色化法则”“城乡对流新范式”“新质生产力的弯道超车”等方面,介绍了县域经济展现的特点。

  同时,他也对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讲解。

  可以说,从松老先生这个角度去看县域经济,颇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到了下午,就是郑瑶作为授课老师。

  她是从哲学基础的角度来思考县域经济学这一命题,她围绕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复杂系统论的涌现理论、空间正义的伦理追求、中庸之道的治理智慧来进行授课。

  除了这些人之外,张胜昔也找了一个角度认真听课做笔记。

  李默则是抽空和他坐在一起,两人听得很认真。

  郑瑶的目光时常从两人身上扫过,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始终噙着笑容。

  可以说两位老师的上课,给所有人带来了一股新风。

  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很满,上午是松老师,下午就是郑瑶老师。

  一直到周五,基本上每个人都学得很认真。

  从县域经济然后逐渐学到了常溪县这一次方案,而这个方案直接被松磊和郑瑶拿出来,作为讨论内容来论证。

  而到了周五下午,常溪县的特别常委会召开了。

  开会的是常溪县的常委班子,但是列席的是扩大到四大班子,以及省领导和市领导。

  当葛天珠看到这个阵容的时候,都不由无语地想要发笑。

  这真是形式主义到家了,这个常委会还能怎么开?现在已经不是这个方案通过那么简单了,方案通过已经势在必行了。

  真正让所有人头疼的是,方案要怎么通过。

  他们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毕竟省长就在这里盯着。

  你要是搞一句,我赞成或者我附议,那你就是自曝其短了。

  就连孙关青这几天笔记做了很多,甚至参加常委会,带了一个稿子来了。

  他整篇稿子,核心意思就是通过这个方案,但是他必须要说出通过这个方案的充分理由。

  孙关青这方面水平差了点,还有一些像是郑颖怡,她还是提出了方案存在的风险点,并且就风险点如何防范给出了自己的办法。

  郑颖怡的回答,明显得到了好评。

  就连王明月都点了点头,点评了几句。

  葛天珠不免摇了摇头,她也算是开了眼了。

  这样的常委会,也算是头一回了。

  不过虽然心里不忿,她也拿出了稿子。稿子上的字,都是她手写的,一笔一画如同印上去的一样。

  可想而知,花费了多大的心思。

  看到常溪县班子达到这个水平,王明月和方启明看在眼里。

  目光不由自主放在了李默的身上,这家伙来常溪县才多久的时间。

  一下子改变了常溪县多年的格局,至少从现在来看,别管他用了什么办法,真正将这些人团结到了一起。

  这些人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发力。至少现在看来,没有了内耗。

  当一个团队结束了内耗之后,力量朝着一个方向凝聚,绝对是一股非常可观能量。

  不过两人都是了解基层情况的领导,知道李默也只是做到了第一步。想要将这个方案彻底贯彻好,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但是看这家伙的样子,应该是有所考虑了。

  两人都萌发了一个念头,这年轻人实在太稳了。有大将之风。
  http://www.bixia5.cc/book/21083/6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