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火车和蒸汽船

最新网址:http://www.bixia5.cc
  很快。

  太子弘及一众朝中大佬个个行色匆匆地赶到冶铸司。

  “陛下,此物便是蒸汽机?”

  面对皇帝,狗胆最肥的酆王宇文贞,望着轰隆作响的机器好奇地问道。

  “正是!”

  “此物可以取代水力,摧动各式机械运转。”

  宇文衍对于酆王和毕王颇为信任。

  兄弟两人自我定位清晰,谨守臣子本份。

  而且,有学识,有担当,能力不俗!

  对于酆王“没大没小”的性格,他向来都是一笑置之。

  甚至,还有几分喜欢。

  拥有后世灵魂记忆的他,本就不把封建礼制那一套看得太重。

  “还得是陛下啊,您怎么就那么厉害呢?”

  “从今往后,石炭除了制作蜂窝煤,怕是要发挥大用了。”

  宇文贞围着运行的蒸汽机仔细观摩,嘴里念念叨叨个不停。

  还亲自上手,往燃烧室铲了几锹煤砂。

  “陛下,有了这蒸汽机,那就是说在城内便可设立机械磨坊。”

  “如此一来,便摆脱了水力机械必须靠水的地理限制。”

  “的确,此物当真是了不起的发明。”

  阁臣于翼和赵王宇文招眸光熠熠,赞叹连连。

  宇文贤,苏威,高颎,宇文椿,王鹰,韩擒虎,萧摩诃等人也是围着蒸汽机看个不停。

  “父皇,若是把蒸汽机用到四轮车或船舰上。”

  “那岂不是就不用马匹拉车,无帆自航了……”

  太子弘凝望机器,突然眸眼发亮,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宇文衍听罢,欣喜不已。

  年轻的脑子就是好用,自己儿子能有这份眼光,属实不错。

  “皇儿有此联想,朕心甚慰~!”

  “哈哈,不错,很好,很好。”

  宇文衍畅怀大笑,伸手轻揉几下宇文弘的后脑勺。

  他对太子颇为严厉。

  自从入主东宫后,就少有父子亲昵的时光。

  太子弘听到父皇的赞赏,也是露出开心地笑容。

  “小言,取图纸!”

  “喏!”

  听到皇帝吩咐,墨言伸手一挥。

  四名侍卫将两个大木箱抬了过来。

  翻开箱盖,里面全是用宣纸绘制的手稿。

  一是蒸汽火车,二是蒸汽轮船。

  当然,这些手稿并不是制造图纸。

  只是宇文衍灵魂记忆中的概念。

  他用彩色写实画作及文字描述的形式展现出来。

  蒸汽机头,车厢,铁轨,行驶的蒸汽火车。

  蒸汽船,螺旋桨动力,泵阀铸件等形象跃然纸上。

  也就是说。

  宇文衍的这些手稿,只是为了给墨者指明研制方向,提供些许灵感。

  有了动力核心装置蒸汽机,有了火车和蒸汽船的概念。

  精通墨家机关术的墨者和冶铸司工匠,一定能够集所有智慧于大成。

  达成宇文衍梦寐以求的愿望。

  不论是火车,还是蒸汽船。

  在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眼中,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不过就是改变了动力的车和船罢了。

  特别是火车。

  冶铸司的工匠并不陌生。

  无非就是用蒸汽机铸造一个火车头,作为动力源。

  把早就成熟应用的铁轨矿车车斗改成车厢。

  一节连一节,挂在火车头上便是!

  铁轨矿车已是朝廷各个开采矿区的必备之物。

  大量的实际应用,极大促进了各方面技术发展。

  因而,在铸造、铺设铁轨方面。

  冶铸司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干将,冶子,诸卿。”

  “朕拟派遣人员前往扬州船场,设立墨者工坊。”

  “在那里铸造适合用作海船动力的蒸汽机型号。”

  “并和造船匠人一道,尝试研制蒸汽船……”

  “另外,冶铸司也成立特别小组,专门研制蒸汽火车!”

  火车奔驰于神州大地!

  蒸汽船遨游深蓝大海!

  宇文衍想想这样的场景,内心就无比激动。

  “陛下圣明!”

  “臣等遵命!”

  “陛下,您已经描绘如此详细了,吾等保证努力实现。”

  “要是还研制不出来,一头撞死得了,免得负陛下期望,又污了墨家名声。”

  几名墨者老人红光满面,说话时嘴巴都在哆嗦。

  “陛下,这等开创之举,内阁和六部定当全力配合,不负圣望!”

  “正是。”

  “朝廷鼎力协助,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一众大佬也被皇帝所说的这两种交通神器震撼到了。

  深知其用何其巨大,半点马虎不得。

  “父皇,儿臣愿献银圆一万,为研制车船略表心意……”

  太子两眼放光,向宇文衍躬身说道。

  “一万银圆可不是小钱,你当真舍得?”

  皇帝没想到太子竟然有这样的觉悟。

  “父皇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若是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才是价值的最好体现 。”

  “你有这份心很好,朕替冶铸司收下了。”

  “回头让朝廷给你颁发奖章,大周邸报报道一下……”

  宇文衍很是欣慰,顺便为其涨涨声望也未尝不可!

  “陛下,太子仁德,臣等亦愿略尽绵帛。”

  “正是,正是!”

  看到陛下对太子献银一事多加肯定。

  一众大佬也不甘落后,纷纷表示乐意效仿,捐些银钱。

  宇文衍哈哈大笑,表示他们都是为国为民的好臣子。

  他也很清楚。

  大力发展手工业,推动商贸活动,不可避免会伴随着官商勾连的事实。

  为了提升国力,增强经济体量,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改变传统单一的农业主体模式。

  哪怕问题重重,他也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因为。

  只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足以支撑华夏文化传扬天下,雄霸寰宇的宏愿。

  当然,为了防止官商毫无底线的勾结,损害国家利益。

  宇文衍通过律法划定红线,逾越者严惩不殆。

  成百上千条律令条例,犹如一道道紧箍咒,套在世家贵族头上。

  在朝廷允许的范围之内,赚多赚少看你本事。

  若是得陇望蜀,铤而走险,那就是主动献上被皇帝收拾的理由。

  宇文衍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世家贵族参与的营生详情,全都在商业司和天眼情报组织的掌控之下。

  但凡踩到红线,都将成为把柄。

  至于要不要收拾你,就看皇帝的心情了。

  从内心上讲。

  宇文衍其实不希望世家贵族太老实。

  ……
  http://www.bixia5.cc/book/21101/7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bixia5.cc。笔下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bixia5.cc